为什么银行要重视农村市场?

笑谈四方


农村金融市场长期以来主要以农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为主。2007年,银监部门发布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为商业银行进入村镇金融市场提供了政策通道。

现在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口多,收手持有资金本不少,有着良好的民营经济基础,增长潜力很大,银行为广大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使当地居民也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客户同等的金融服务权利。

邮政银行在农村市场开拓在全国占比非常高,给它带来得效益也是非常显著。


三俗大叔


与农村市场相对应的是城市市场,城市确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我们国家的城市化率也在不断提高,进而,城市也成为了财富聚集的标志。银行确实应该将业务资源倾斜到城市市场。

但是,对于银行而言,农村市场仍然很重要,原因如下:

1.从银行业起源来看,作为金融业,银行是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发展成长的,一个地方,有人,就会有经济活动,就会有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就需要银行。

2018年末,我国仍然有5.6亿农村人口,占比超过40%,单从这个数据来看,农村市场对于银行而言,有很大的零售或者私人银行业务空间。

2.从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基本特征的角度看,城市人口对银行存款、贷款、理财等金融产品收益风险比较更聪明,理财意识更敏感。比如,存款的收益、期限都要求较高,因此银行在维护城市市场,要更多的成本。

农村人口该方面意识弱一些,更多把钱存进银行,放活期,一直到需要的时候才拿出来,期限也更长。因此,银行对于该类客户(资金成本)维护成本更低,有利于银行盈利。

比较理想的情况,从农村市场吸收低成本(相比城市)的存款,到城市市场放贷款(相比农村市场有更好收益)。这样,银行的收入就更可观了。



君朋


看到这个问题,大家首先要从国家政策方面来理解。

一般来讲,银行不太重视农村市场。因为资本是逐利的。相对而言,农村的生产效率要低于城市,因此资金是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从改革开放以来,这个趋势基本没有变。农业银行、农村合作信用社(现在有些已经改为农村商业银行)等在农村有分支机构的银行成了农村向城市提供信贷资金的抽水机。现在由于缩减运营成本的考虑,大部分银行在缩减农村和乡镇的储蓄点。而邮储银行因为与邮政服务的捆绑,所以在农村的网点最多。

国家政策上要求银行重视农村市场,是中央重视农村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的目标导向。一方面国家通过号召,让银行重视农村市场(当然,很对银行会阳奉阴违);另一方面,国家也会出台一些专门针对农村信贷的支持政策。例如,定向降准、政策性农业担保、政策性投资基金的捆绑等等。还有就是优先支持在农村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

当然,中国很大,各地农村差别也很大。有些发达的村庄已经城镇化了,村民也很有钱,消费也很高,金融机构为他们服务符合他们的逐利导向。

还有一点,就是政府支农资金越来越多,金融机构通过与财政项目结合,为农户提供储蓄和支付服务,可以借助行政力量扩大竞争优势,或者说可以降低推广成本。


今尚农


首先是政治因素。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关注三农问题;银监会不厌其烦讲农村金融甚至设置专门考核指标;农行股改专门强调服务三农……等等一系列大小问题,无不说明,搞农村金融,搞村镇银行,是政治政策驱使。

其次由于政策的导向驱使,必然也就带来了经济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广大农村在盘活存量市场、拓展增量市场中的重要意义日趋凸显。对于银行,特别是区域性的中小银行来说,发力下沉渠道、做好农村经营,更是稳固自身业务基础、博取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应有之义。

我国是人口大国,更是农业大国。农业稳则国基稳,农业强,则国民强。农村市场的繁荣,必然会是国民经济繁荣的重要表现之一。

近年来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农村出身的年轻人都已经不再从事农业经营,农村里许多耕地都疏于管理。我甚至在一些地方见到有些进城打工的家庭,直接把家里的耕地种上杉树等速生林木,几年回家一次砍伐即可,长此以往,这些土地再也不适宜耕种了。另一方面,仍在从事农业劳动的很多农户都是老人,这些老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失去足够的劳力,更毋宁说其中一部分老农户其实缺乏充分的农业技术和经验,不论是种植或养殖效率都很低。长此以往,中国看似广袤的土地上可能真的会遇到有地无人种的尴尬境地。这还不用提国际市场上,发达农业国际利用规模化的优势,用远低于国内粮食收购价的产品正在冲击市场。因此国家提出了「适度规模化」的方针(这最早还是针对奶牛养殖提出的)。几十公顷的家庭农场,一年需要的农资资金就有大几十万,更毋宁说还需要配置农机设备以及其中的人力成本等。适度规模化,就意味着大量的金融需求。

实际上强化三农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做好农村生态金融服务体系,是中央一再强调,并迫切想要做好的命题。





综合金融拾壹


首先,农村市场农村市场是以农村为范围的商品流通领域。它与城市市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相对应而存在。所形成的数量众多的集市及有固定商业网的集镇,是城乡物资交流的连结点。一方面,它承担工厂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销售,同时,也向城市供应各种农副产品。在我国,农村市场的主要特点是:(1) 工业品是市场的主体,农民对商品的需求,主要的、大量的是工业品,而对商品性农产品的需求的扩大,是一个发展趋势;(2) 商品购买力占全社会购买力的比重只有50%左右,我国农业人口的需求潜力大;(3) 城乡关系是互助合作关系,农村市场能够在商品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迅速扩大;(4)农村购买力与农业生产、自然环境、农业的劳动特点、农村的生活条件、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并随上述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农村市场还是相对来说,比较有发展空间


喻维维1996


随着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大会上提出三农问题,彻底解决“三农”问题,这样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需要全方位给予农业支持和扶持,需要税收、给农民补贴和各种配套政策,也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协调、配套发展,农民是基层,是粮食的来源,更是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富裕起来,国家才能富裕起来,人民强,则国家强


上海牛哥


因为农村市场的群体也是非常大的,其次农民的资金一般都会选择存在银行而不是像大城市一样去投资;

 

农村存款意向是比大城市要旺盛的,相对来说获取客户的成本会低一些,无论是从广告成本、营销成本来说都是占有很大的优势;

农村人口对投资是不清楚的,所以不敢选择市面上的理财产品,只能选择银行,因为在农村来说,安全比利息高更重要;


富翁负翁


从几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从历史来看,中国最广大的人口是在农村,历史上的改朝换代都是由农民起义发动的,近现代的革命最成功的也是工农武装发起的,所以,最广大的群众基础在于农村。

第二,从政策来看,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必然是聚焦三农,可想而知重视程度。

第三,从国际借鉴来看,最成功的银行和农村市场结合的案例是孟加拉乡村银行,也就是格莱珉银行的案例。尤努斯博士回国创业,通过向农村妇女发放贷款,扶助贫农,在银行领域创造了兼顾商业和扶贫的奇迹,不良率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和国际水平,2006年尤努斯博士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综上,我国农民人数众多,农业尚不发达,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通过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尤其银行作为我国金融的支柱行业,更应该首当其冲。





金融de可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稳步发展,我国农村已形成一个极具潜力的金融服务需求市场,农业银行尤其是县级农业银行在抓好城市金融服务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市场的开拓。把农村作为重点市场,既是由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基本职责决定的,同时也是推动自身商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


红旗楼人


农村是生产生存资料的直接提供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目前农业农村农民等问题,需要国家资金的大力扶持,农村空心,农业劳动力不足,土地流转耕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银行作为信贷资金的管理者,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在服务三农领域应该发挥更大资金优势,政策优势,扶贫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