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落伍,只怪閉關鎖國嗎?這一因素很重要:封建社會拐角

前言:中國從明清時期開始落伍於西方國家,我們經常把這個原因歸結於明朝和清朝的閉關鎖國,難道不閉關鎖國就不會落後捱打嗎?

當然不是,明朝和清朝時期中西方差距的拉大跟閉關鎖國有很大關係,但還有一個因素也很重要,那就是明清時期中國已經到了封建社會的拐角。


明清時期的落伍,只怪閉關鎖國嗎?這一因素很重要:封建社會拐角

明朝外貿


蛻變中的弱勢

我們都知道化繭成蝶和金蟬脫殼是什麼意思,但你是否知道,蛻變過程中的它們是最虛弱、最易受到攻擊的時候?

在這一華麗變身的過程中,它們沒有絲毫還手之力,任何入侵對它們來說都無力抵抗,只能束手待斃,淪為獵物。

其實,明清時代的社會處境也是如此,當然,明清也並不是毫無還手之力,只是此時的明清帝國相對比較虛弱,不再像之前的大一統王朝那樣力量強大。

為什麼說明清時期是中國蛻變的過程呢?


明清時期的落伍,只怪閉關鎖國嗎?這一因素很重要:封建社會拐角

金蟬脫殼


封建社會的拐角

中國社會發展到明清時期,已經有了近2000年的封建社會歷程,封建社會已經開始發生慢慢的變化,資本主義萌芽開始產生,中國的封建經濟也開始慢慢向資本主義經濟轉變。

這時候的中國社會階層,除了以前的封建地主、農民和貴族,手工生產也逐漸有所規模,一些富商和地主也開始僱傭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之外的產業,中國的社會階層悄然之間發生著變化,資本主義萌芽開始產生。

如果沒有西方世界的入侵和打擾,中國社會逐漸發展並最終發生資產階級改革或革命,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正在轉變過程中的中國封建社會,正是最為虛弱的時候,而此時,因為西方新航路的開闢和隨之而來的殖民掠奪,讓西方國家加速了原始資本積累,加速了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西方的勝利和快速發展,趕超當時的中國並侵略中國,打斷了中國正常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兩種社會制度的碰撞,還沒有完成蛻變的中國敗下陣來。


明清時期的落伍,只怪閉關鎖國嗎?這一因素很重要:封建社會拐角

明朝初期的鄭和下西洋,反應了恢復後的大明王朝強盛國力與經濟實力


推遲的拐角

其實,中國社會的拐角早該到來,但是卻因特殊情況推遲到明清時期。

中國封建社會經過近1000年的發展,在唐朝時期發展到巔峰,而隨後的宋朝經濟,更是在經濟上達到了封建王朝的巔峰。

宋朝政治環境相對於後來的元明清,要寬鬆很多,宋朝的經濟更是非常繁榮,但是宋朝在軍事上的短板成為宋朝的遺憾,也成為中華文明發展的遺憾。

在高度發達的宋朝封建經濟,開始有了向資本主義發展的趨勢,但是宋朝軍事上的失敗,使北方蒙古人入主中原,傳統的經濟發展道路被打斷。

因元朝的統治,本該到來的封建社會拐角推遲。

明清時期的落伍,只怪閉關鎖國嗎?這一因素很重要:封建社會拐角

清明上河圖,反映了宋朝繁榮的經濟


滿清的再次攪動,延長了封建社會

在元朝被朱元璋的大明王朝取代後,被打亂的中國封建經濟開始恢復和發展,中國的經濟再度發展起來,大量的白銀流入中國明朝,明朝發生了東方的“貨幣革命”,張居正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明朝的發展。

但是,明朝後期的腐敗,以及東北地區女真人的再度崛起,使明朝再度面臨威脅,中國經濟的發展受到衝擊。

逐漸沒落的中國封建地主和舊貴族,在滿清入關後,如同再次注入的新鮮血液,得以繼續延命,資本主義萌芽遭到強大的地主階級和官僚的共同壓迫,資本主義萌芽在中國發展緩慢。

在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歷程中,西方的侵略直接中斷了中國社會從自身逐步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正常道路

,資本主義萌芽被扼殺。


明清時期的落伍,只怪閉關鎖國嗎?這一因素很重要:封建社會拐角

清朝入關,為封建社會注入新鮮血液


後語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明清時期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晚期,不管從政治上來說還是從經濟上來看,都處在即將轉變時期,是相對虛弱的社會狀態。

而此時的西方世界,先後完成向資本主義的過渡,在清朝後期的19世紀,先後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的西方列強,更是實力大增。

東西方一弱一強的變化,使西方趕超東方,並使中西方差距拉大,引領世界上千年的“天朝上國”,最終留下落後捱打的近代悲劇。

所以,閉關鎖國雖然是明清落伍世界的重要因素,但是封建社會的拐角,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倘若閉關鎖國發生在漢朝、唐朝時期,別說不會落伍於世界,甚至因此讓世界更加落後於中國。

你們覺得呢?

參考文獻:

《宋代經濟史》,

《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

《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學術研究與爭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