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一直是重農,卻發展了海上貿易,後期為何“閉關鎖國”?

不知大家會不會好奇,古代我們一直是農業大國,男耕女織就能自給自足,而且通過陸上的絲綢之路資源的獲取率達到最高。這就是當時非常有名的張騫通西域,開闢絲綢之路。

然而到了明代我國的海運空前的發達,鄭和下西洋大家都知道,當時的船隊規模、航行的距離、持續的時間以及涉及的地域,在當時的世界是處於超前的位置。鄭和一共下西洋七次,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達到過東非、紅海。


古代中國一直是重農,卻發展了海上貿易,後期為何“閉關鎖國”?


我們一直是農業大國,為何在明朝的時候發生了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呢?我們真的不重視海上貿易嗎?這裡,你可能會想到清朝時期的“閉關鎖國”,難道真的是因為我們的原因才導致中國近現代進入半殖民時期嗎?

《海上絲綢之路》的作者是一位德國的漢學家,羅德里希·普塔克所寫,他專注於研究古代東西方的交通史,就是東西方交往的歷史,對“海上絲綢之路”這個問題有著深入的研究。

這本書講解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原因以及鄭和下西洋的故事,既然明朝時期海運如此發達,為何明清會“閉關鎖國”?


“海上絲綢之路”產生的原因

首先我們看下陸上絲綢之路產生的原因,西漢漢武帝時期,匈奴屢屢侵犯中原邊境,學過地理的朋友應該都清楚,匈奴和中原的交界線正好是荒漠和草原的分界線,為何在分界線上呢?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分界線並不單純的就是地理線,更是資源豐富程度的分界線。荒漠資源相對於中原來說物產非常匱乏,所以匈奴則會屢屢發動戰爭,而漢武帝為了邊境的安全,準備聯合月氏國夾擊匈奴,想要完成漂亮的包圍戰。

雖然張騫出使失敗,第二年被抓。但回到漢武帝的身邊後,傳達了西域各國想要貿易的想法。因為兩個國家都有對方想要的資源需求,就這樣絲綢之路逐漸成為連接東西方的最重要紐帶。


古代中國一直是重農,卻發展了海上貿易,後期為何“閉關鎖國”?


按理說,雙方都有資源了。為何海上的絲綢之路卻發展起來了,陸上絲綢之路發生了什麼變數?

第一個原因和中國北方的戰亂有很大的關係,安史之亂之後,唐朝對通往西域各國的絲綢之路鬆懈,都忙著平定戰亂。以至於到唐末和五代時期,沒有很穩定的社會環境。那絲綢和陶瓷對應的產業就急劇下降。絲綢之路被地方勢力所把控,商人當然不願意拿生命當賭注。

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了東南沿海上,製造船廠和海港城市慢慢繁榮起來,而當時發展最好的海港城市就是廣州。進入宋朝之後,動盪的戰亂時代已經過去,為何海上絲綢之路還能不斷髮展呢?

第二個原因就是國家財政的需要。朋友們都知道宋朝北方大部分物產資源豐富的地區被佔領,而國家為了運轉就需要金錢,通過加重本來不大的區域收稅,顯然會增加老百姓的負擔,搞不好又會發生內戰。

除了發展農耕業以外,還要拓展新的財政來源。唐朝以來,我國一直與朝鮮半島有著貿易往來,可到了宋朝北方已經被契丹國或金國佔領,所以宋朝只能發展海業與朝鮮進行貿易往來。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海上絲綢之路迅速發展起來,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鄭和下西洋。


鄭和為何下西洋?

記得學生時代學鄭和下西洋的故事,那個時候感覺明朝實力空前強大,但是為何後來感覺到近現代就不行了呢?

而鄭和下西洋的規模也是非常的巨大,240艘海船、27400多名船員,拜訪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國家和地區,總航程相當於繞地球赤道三圈半。

明成祖朱棣為何不惜耗費國家財力去下西洋?後期卻為何閉關鎖國,最終到清朝後期被列強打開國門呢?

關於為何鄭和下西洋,學術界存在著爭論。有一種說法是朱棣是廢除了侄子自己當上的皇帝,內心惶恐想要找到朱允炆,避免對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脅。從而命令鄭和下西洋找到朱允炆。

從這樣的格局去看待問題的話,只會越走越偏,很顯然鄭和下西洋七次,並不單單是為了個人的權利鞏固。

從全球的格局看待這個問題,其實那個時候明朝建立距離元朝末年才半個多世紀。北方蒙古人雖然退守,但仍看中中原的物產豐盈,萬一他們養精蓄銳,可能還會發動戰爭。而被朱元璋打敗的武裝勢力流落到海外,他們聯合倭寇在東南沿海地區製造混亂。

明朝只能想辦法解決掉這些問題,那麼鄭和下西洋同時也有一個政治外交的手段在裡面。

我以為看到這兒從這個角度看基本解釋的也就差不多了,但普塔克從更高的維度分析了這個問題,從中華文明對外影響力的角度分析,以中國為重要樞紐的互聯互通大網正在形成。


古代中國一直是重農,卻發展了海上貿易,後期為何“閉關鎖國”?


由於海運,各國與明朝建立貿易往來,創造了穩定的國際環境,減少了很多沿海國家不穩定的因素。元朝航海業慢慢發展起來,到了明朝發展到頂峰,這是歷史規律必然的結果。


為什麼說“明清閉關鎖國”?

明清閉關鎖國其實是我們的刻板印象,明清實施閉關鎖國更多是出於內部環境的考慮。

明成祖朱棣統治後期國家相對安全,而在南京大家都不支持他,因為他的皇位來路不正,所以他只能回到當初做燕王的地方北京。不過,蒙古人依然是最大的陸地威脅,朱棣派遣威繼光到北方邊境。在國家安全的原則下,一切都必須讓步。同時鄭和下西洋也停止。

雖然如此,但是之前上文提過中國的相關技術以及民間的企業都具備發展航海業的條件,為何慢慢地衰落了。

而明清皇帝實施海禁,最大的根源在於怕沿岸的反叛勢力趁機發動戰亂,以及為了打擊海盜和走私,保障社會環境的穩定。明朝是元朝末期的餘黨頻頻侵擾東部沿海地區,明朝後期女真人又崛起,因此海外往來必須保持謹慎的態度。

而清朝同樣如此,是為了防範鄭成功,為了對付鄭成功,清政府把沿海地區的村莊和田宅都遺棄焚燒,目的是斷絕鄭成功的財源。


古代中國一直是重農,卻發展了海上貿易,後期為何“閉關鎖國”?


而清朝在1840年的鴉片戰爭之前的兩百年中,只有三十年實施過很嚴格的海禁,那為何我們有明清閉關鎖國的刻板印象呢?

清政府為了保證國家的安全和穩定,對海運也實施了很嚴格的管理制度。並不是我們認為的與外面國家斷絕了貿易往來,當時至少和二十多個國家有貿易的往來,規定這樣的措施後,反而貿易量加大,大大的充實了清政府的財政收入。

可能是我們把限制當成了拒絕,發動鴉片戰爭之前馬戛爾尼曾經出使見過乾隆皇帝。而英國人太過痴心妄想,要求乾隆皇帝讓國家土地給他們居住,還打算行動自由減免稅收,乾隆皇帝本來對“無禮”的英國使臣不看好,聽到這些過分要求肯定會拒絕的。

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大門被西方列強打開。而這種不願意開眼看世界的現象也被西方殖民者大肆宣揚,由於落後就要捱打這種觀念深入人心,才慢慢地形成了佔據了我們的主流意識看法。


結尾

大致瞭解看完這本書後,為能成為一箇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因為一次張騫出使西域而開闢了絲綢之路,因為北方戰亂的原因,到了宋明時期,不得已開發海上絲綢之路。把我們的中華文明帶去了全世界。

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近代以來,我們都責怪於清朝的閉關鎖國不接受新鮮事物,在沒看這本書之前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但這本書啟發了我從不同角度和更高維度看待問題。

無論是陸地還是海上絲綢之路,都是我們中華文明鏈接世界的一個“互聯網”。在這個互聯網中西域各國和沿海各國對我們中國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他們也真正的感嘆中國的文明偉大,我們中華文明也成了人類歷史中的樞紐位置。

由於這種極強的貿易差優勢,導致了西方各國的不滿,他們用武力打開我們的國門,其實是為了自己的狼子野心,發動戰爭後,給清政府扣上閉關的帽子。

通過這段歷史也告誡我們,一味的追求一個動態的穩定環境也是不正確的,應該站在更高的層次去看待任何事情,對於自己不瞭解的東西也不能一致排外,“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只有保持一個開放的態度,充分認知自己的不足在哪兒?並不斷的提升自我,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保證不被捱打。我相信這才是這段歷史留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而不是沉浸在過往的傷痛中。


我是成長伴書行,希望和更多的朋友一起讀書,讓讀書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能真正的讓我們更好的成長。喜歡的朋友點贊、關注一波,你的關注就是我持續創作最大的動力,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