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前,他用一紙《諫逐客書》告訴我們:閉關鎖國,早晚得悶死

公元前247年,李斯入秦,他勸諫秦王“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嬴政本人對李斯也很是欣賞,幾乎是言聽計從。不料這時韓國也在施展縱橫之術,派來使者勸諫嬴政在西北地區大興水利以造福人民,實際是想讓秦國分散人力物力好趁機興兵攻打,結果計策被識破,使者被殺,不少王公貴族吵吵著要驅逐這些非秦國國籍的外來務工人員,而李斯也在其中。

兩千年前,他用一紙《諫逐客書》告訴我們:閉關鎖國,早晚得悶死

這時,嬴政犯了難,一邊是自己的同室宗族,一邊是自己所信賴的謀士臣子,到底該怎麼辦呢?而李斯也猜到了嬴政的心思,看來好的臣子都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在領導最發愁的時候,不但能摸透領導為什麼事而發愁,還要站出來為領導分憂。

結果,李斯的一篇《諫逐客書》,不但消除了嬴政的疑慮,也力排眾議地壓到了反對的聲音,更讓這篇文章成為了千古名篇,甚至,對現在都是有極大借鑑意義的。

兩千年前,他用一紙《諫逐客書》告訴我們:閉關鎖國,早晚得悶死

《諫逐客書》全文

根據現在的史料來看,嬴政下了逐客令,不久又解除這項命令的原因完全是因為李斯上了一紙《諫逐客書》。可見它確是“有很大的說服力”。文章首先開宗明義,率直表明“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態度鮮明,毫不隱諱。接著,又列舉嬴政的四代祖先:繆公、孝公、惠王和昭王的政績是多麼輝煌,說明了“皆以客之功”的歷史事實,得出“客無負於秦”的結論;先從正面說過之後,又從反面說明,疏士不用,必然“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正反兩面都肯定了客卿的歷史功績。

兩千年前,他用一紙《諫逐客書》告訴我們:閉關鎖國,早晚得悶死

在他追述了“過去”之後,第三部分則要正視“現在”。但寫當下時,出乎意料之外,李斯沒有寫人,而是寫物,我們可見李斯實在是個聰明絕頂之人。文章羅列了大量的奇珍異寶,從器物玩好到聲色美女,一語中的地說“快意當前,卻均不產於秦”。然後,文章從物推論到人,指出秦國“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這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重物輕人,這本身就是荒謬,更何況會帶來嚴重的政治後果,所以,李斯得出了“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舉重若輕,輕錘而重響,這真是縱橫家的高超語言藝術。

第四部分,先從“泰山不讓土壤”、“河海不擇細流”的類比中,提出“王者不卻眾庶”是三皇五帝無敵於天下的原因的見解,提出了“地無四方,民無異國”的主張。然後,文章從一般說到個別,這“個別”便是秦國“棄黔首”、“卻賓客”,與三皇五帝大相徑庭的原因,這樣做的後果是“使天下之士裹足不入秦”,這實際上是在“資敵國”、“業諸侯”,不但削弱了自己,還幫助了敵人,逐客之誤,也就不言自明瞭。

文章結尾如水到渠成,歸結到“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的基本立意上來。然而李斯餘意未盡,又補充了兩筆:一是“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既說眾人,也是在表白自己;二是再次強調“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乃危國之道。這是他臨走前向秦王敲起的最後一次警鐘。我們可見,全文全是從一個“利”字出發,用客則秦強,逐客則秦弱。對於具有“揮劍決浮雲”般壯志的嬴政來說,這個“利”字,確是擊中了他的要害。

兩千年前,他用一紙《諫逐客書》告訴我們:閉關鎖國,早晚得悶死

李斯這篇申述政治主張的奏議,是秦代散文中的名作,他大量引用排比,頗具戰國縱橫家言辭的風格,而文辭修整,音節和諧,氣勢酣暢,顯示出散文辭賦化的傾向。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思想及其深刻,說明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要想獲得發展,一定要以人為本,廣納人才。“英雄不問出處,流氓不問歲數”,當然,後一句是郭德綱老師在相聲中的玩笑話,但前一句可是自古以來流傳甚廣,看來得人才者得天下,這真的不是一句空話。

兩千年前,他用一紙《諫逐客書》告訴我們:閉關鎖國,早晚得悶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