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90後上場

“一年之計在於春”。眼下,隨著氣溫逐漸回升,春耕生產的大好時節已經到來。在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是濃濃的春意和忙碌的身影。這些忙碌的身影中,90後新型農民成為了春耕生產的新生力量,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揮灑著青春的汗水,在田間地頭繪就了一道亮麗風景線。

“農碩士”奔忙田間地頭

“夏大伯啊,記得及時翻耕灌水滅蛹,可以高效防控二化螟!”3月10日,在八字哨鎮高粱坪村,湖南農業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祝海竣每天奔忙在田間地頭,為農戶春耕備耕出謀劃策,頗受當地農戶喜歡。

受疫情影響,開學時間延緩,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聯合湖南農業大學成立了雙季早稻育秧及糧食生產指導調研組,祝海竣作為當地走出去的在讀碩士研究生,被派駐為赫山區指導組的成員。

而早在一個月前,祝海駿就已經“就地下田”了。祝海駿所在的高粱坪村一直以水稻種植為主。往年,春節一過,種植戶就開始翻耕備農資。而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到了2月份,村裡的糧食生產還沒動靜。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2月中旬,祝海駿開始給村裡的大戶做工作,鼓勵他們放下顧慮,做好防護的同時準備春耕,同時,通過赫山區農業農村局,幫助農戶籌備種子肥料等農資,發動村民調整生產計劃,儘量“單改雙”,開展水稻集中育秧。

“疫情之下,我們更要多種糧、多產糧,只有端穩‘飯碗’,我們的國家才能度過難關。”在祝海駿的勸說下,村裡的種糧大戶夏志鵬,將原計劃種一季稻的100多畝地全部改種雙季稻。

“村裡3000多畝水田,除了少許的低窪地,今年都將發展雙季稻種植。”每天奔忙於田間的祝海駿說:“戰“疫”期間就地下田,為糧食生產盡一份力,這既是農學生的義務所在,也是難能可貴的基層實踐。”

“糧二代”“玩轉”現代農機

3月10日,春光漸濃,正是春耕下種的好時節,90後新農民李密也一早開始忙碌起來。維護保養機械、翻耕秧田、備種育秧,作為合作社的主力,李密從早到晚“機”不離手。

2012年,父親李旭芳創辦了益民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順安農業機械合作社,主要從事機械化水稻種植。兒子李密加盟後,成為名副其實的“糧二代”。在李密的建議和堅持下,合作社陸續購買了植保無人機、插秧機、大型拖拉機、旋耕機和烘乾機等機械設備,並開設了2條育秧流水線。而李密也成為了操作這些機械的技術能手。

“以前說開著飛機打農藥,玩著手機管田間,穿著皮鞋收稻穀,而現在這些都變成了現實。從收割機到無人機,我都會用。”李密笑言:“多用農機,少用人力,效率高,也有效避免了勞力扎堆工作,對疫情防控有幫助。今年,合作社流轉土地1100多畝,預計糧食產量超200萬斤,同時還將為蘭溪鎮和周邊鎮區近萬畝田地提供農機服務。”

“新農人”解決農資緊缺燃眉之急

3月12日,從常德新運來了40噸複合有機肥料,這些肥料將以廠價提供給衡龍橋鎮湘江西村的糧農們,而村裡能聯繫上千裡之外的廠家供應化肥,離不開一個叫楊迪的90後小夥子。

當前正值春耕備肥、用肥關鍵期,硫酸複合肥之前一直依賴湖北農資企業,由於疫情防控,化肥的採購成為不少農戶頭疼的事情。欣博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楊迪,也是一名90後返鄉創業大學生,在瞭解情況後,通過在村裡做科研的農大教授牽線,主動與常德農資經營企業沃博特公司對接。考慮到貧困戶們在疫情期間收入來源不穩定,他還積極協調,最終沃博特公司答應在資金不夠的情況下,可以欠款部分資金先行供貨。

楊迪還聯繫上了赫山區供銷社,現在不光湘江西村全村,整個赫山區的化肥供應都多了一隻“有力撐手”。目前,衡龍橋鎮的雙季稻化肥農資供應已實現“大戶肥料託運到家,分散戶到各村集中領取點領取”的可持續供應模式。

鎮裡派駐到湘江西村的包片幹部卜慶平由衷說道:“這個靈泛的90後,為我們鎮的化肥農資供應可是幫了大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