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想主動溝通,孩子總是不領情?到底要怎樣與孩子溝通?

夏仙寶


拋開環境單就理論說,孩子不領情無非兩種情況。一是不懂,二是不願。超出孩子年齡和閱歷的道理,相當於強制兩條平行線相交。類似與強迫自家的寵物用語言交流一樣可笑。你需要動用你的肢體語言做出表率,或者用表情情緒來誘導孩子明白,做出二選一的答案即可。如果做不對,受到懲罰自然就會明白。孩子不願意溝通,一般是叛逆期的小孩子偏多。不願意溝通是因為父母在孩子眼裡不再那麼優秀,不再那麼完美,甚至是以你為恥的。如果,那個替代你成為孩子眼裡最敬佩的人出面溝通,孩子肯定願意接受。要相信每個人都要求上進,追求尊嚴的。

事實上一般的家長很難知道、孩子也不願意說出來心中的神,就算知道了,你未必認可人家也未必願意幫你。這個時候,你可以找個孩子喜歡或敬佩的成年親屬來溝通,再或者可以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幫助。我個人從來不建議家長帶著孩子來諮詢,一是孩子不覺得自己有病,二是覺得你和家長是一夥的,天生抵制。孩子的世界其實很簡單,你只要快速在某方面的能力超過他,或者幫他解決一個他認為的難題,很快就能成為朋友。一般來講,短期無非建立信任非親子諮詢 個案,我是不接的。那樣,無異於耽誤雙方的時間,害人害己。


成長教練愚公夜話


為什麼孩子不再願意與父母溝通了?

1.家長談話變成說教

家長本身想主動跟孩子溝通,但由於家長的架子擺得很高,聊天往往會變成審問,最後變成說教。家長這種帶有目的性的聊天,只是單方面的一種灌輸。這種不平等的交談方式,家長居高臨下,想讓孩子像朋友一樣談心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長此以往,孩子不想繼續談話,擔心談話只會讓他們重新經歷糟糕的感覺。

2.孩子害怕錯誤,躲避問題

有的時候孩子不願意聊天,害怕自己說錯會被家長責備。因此他會防備、會拒絕,不願意袒露心扉。

3.孩子不信任父母

很多時候孩子們把自己的小心思告訴父母,但是大人往往不會重視孩子的感受,甚至會在人前去分享孩子的“秘密”當做玩笑,一而再,孩子從此養成了“慎言”的習慣。 也許孩子的“小秘密”並非那麼重要,但是年幼的孩子把“秘密”交到了最信任的人手上,但父母辜負了它。孩子雖然小,但是也是有自尊心的。孩子為了免受嘲笑的傷害就會選擇閉口不談。 也有許多孩子覺得聊天根本沒用,並堅信聊了也不會有任何幫助。當你感覺孤獨無助的時候,想著父母可以給你一絲安慰或者溫暖,但是很可能換來的是質疑和指責。所以,有時候孩子選擇不說,是因為說了,還可能帶來新的痛苦體驗。

怎麼改變這種現狀呢?那麼就需要家長做些什麼來提高孩子參與親子交流的積極性。

1.跟他們出去逛逛,一起收看電視節目。在孩子放鬆的狀態下會變得更健談。

2.只要“傾聽”,不要“說教”。很多時候,聊天只是一種發洩,想要孩子誠實地說出感受,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隻要“傾聽”。

3.不要“否定”,只要“同理”。孩子不喜歡“否定”他的心情的對話,而是“瞭解”他心情的對話。保持中立的語調、同理感受他的感受,往往可以讓你知道孩子更多的想法。

4.從別人的事談起。在聊天過程中,我們就能窺見他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對同學的行為有什麼樣的看法,然後瞭解孩子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是用什麼樣的身心狀態去處事。

5.聊聊自己。跟他聊聊自己的故事,告訴他自己小時候的事情。

6.先處理情緒再說問題。當發現孩子出現問題時候,不要輕易下結論,情緒激動的時候說話辦事往往有失公平。

7.注意肢體語言。儘量以平行的目光注視著她,及時肯定他的感受,給以撫摸,輕拍等肢體接觸,適當的肢體語言,會讓孩子覺得你重視他、認真想要和他聊天。 當然親子交流不一定僅僅限於談話,有的孩子更願意通過寫文字或者畫畫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哪種方式,只要孩子願意表達,我們做父母的就應該做好傾聽者。 這個世界上不缺說話的人,缺少的恰恰是傾聽的人,尤其是缺少認真傾聽孩子說話的人。當孩子越說越多的時候,我們不但可以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還可以找到引入自己想說話題的機會,到時候自然事半功倍!


有痣小青年


孩子不願意溝通,首先要搞清楚為什麼不願意,是個性使然還是曾經受過“傷害”,往往很多父母和孩子溝通並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想掌控孩子的思想動態,小孩子很聰明,他懂,所以他保持沉默。

很大程度上受“傷害”的情況莫過於:孩子曾經和你坦誠相對,分享了TA的學習和交友情況或者最近的想法,但是轉眼父母又將這事分享給了他們的社交圈,親朋好友,甚至隔壁鄰居,知道的人多了,聚在一起就會把這些事當談資,這是赤裸裸的“背叛”和不尊重,對於孩子來說太可怕了。

總有父母說要和孩子做朋友,朋友是什麼,是可以分享小秘密並且嚴格守住秘密的人,大嘴巴朋友你要啊?

很多長輩普遍沒有隱私觀念,七大姑八大姨聚到一起就什麼都可以說的樣子,這是讓很多孩子不能理解的,那就拒絕溝通,你們什麼都不知道,自然也不會拿我當談資。

所以要溝通,首先關起門,不經過孩子允許不能告訴第三者。然後不能超之過急,我的父母很喜歡在我吃飯的時候跟我溝通,這想必也是天底下很多父母的共通點。是因為他們時間寶貴所以抓住這個一家三口坐著的時機嗎,想來也並不是。

飯桌上溝通的下場就是,飯也吃不了,話也沒談成,碰上脾氣硬的就是碗一推,門一關,啥事沒解決,雙方還一肚子氣。

父母們總是很焦慮,腦子有一萬個為什麼,為什麼不聽話,為什麼不著急,為什麼不跟我們說;這份焦慮傳達給孩子就是好煩好煩好煩,跟你們說也解決不了我的問題,反而把我暴露,那我為什麼要溝通。

所以這真的是一門學問,謹記,把孩子當獨立的個體尊重,保持平等平和的心態談話,不是因為你生養了孩子就可以為所欲為。


山居夜雨


成為孩子的朋友,對孩子所做的所說的不要評判也不批評,逐漸成為孩子的朋友,如果孩子有心事,ta就會毫無顧忌的對你說趨於對家長的威嚴,孩子一般不敢跟家長說是因為ta害怕,被你責怪和不理解,所以久而久之,什麼都不說,自己悶在心裡,然而心智沒有成熟,找不到好的解決方法與釋放!最終可能有一個不太理想的結果,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教育的方法也多種多樣,然而最成功的無非是孩子和你說心裡話,你好好做孩子的好朋友知心人吧,不要責備ta批評ta,鼓勵ta和引導ta!拉進你們的心靈……多帶ta去玩耍!孩子快樂的心智,陽光的人格,健康的身體,還有什麼比這個重要呢……祝福孩子們





寶兒傳奇


這個問題父母應該先反思一下自己平時對孩子的態度,特別是溝通和處理問題上。是不是在平等的溝通。我小時候本來是很多事情都願意跟我媽講的,但她永遠都是居高臨下的態度,犯錯,生病第一時間永遠都是指責。讓我覺得我很蠢。要麼就是告訴她的秘密,已經說好不要告訴別人了,包括其他家人,但轉眼好多人都知道了。這種不被尊重不配擁有秘密的感覺很糟糕。誰會願意跟一個只會指責還不會保守秘密的人溝通呢?

我跟我表弟表妹玩的時候,大了,他們幾歲一輪甚至2輪的。我就很注重約定,你告訴我的小秘密,絕對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我會跟他們玩在一起。都還很聽話,很願意跟我玩。在玩的過程中一點點教他們,改掉不好的毛病。從孩子的角度理解,而不是從一個大人的角度。

我感覺很多的大人面對孩子總在問為什麼:為什麼這麼不懂事?為什麼這麼不聽話?為什麼這點小事都做不好?為什麼這麼沒有眼色?為什麼這麼笨?我也想問為什麼?孩子如果一生下來就是一個合格的大人的模樣,那要父母,要學校,要教育做什麼!!!!!!!!!他們是小孩呀,他們在成長啊,他們需要你的幫助而不是冰冷無畏的指責。他們需要真心的陪伴而不是例行公事式的突然溝通。心扉需要一點一點的去打開。感情需要一點一點的去培養。

大人們總是覺得有一種錯覺:自己從生下來就是如今的樣子。如果忘了成長的軌跡,不妨問一下:如今的自己是否就一定比孩子優秀呢?


青椒不是辣椒


▲家庭教育心理學(含親子溝通技術)

“把玩具撿起來;不要總是玩手機;快去寫作業;你該睡覺 了;在校車來之前,別忘了喝牛奶!……”媽媽感覺自己需要不停地告訴傑西她要做什麼,雖然傑西已經五年級了。而傑西常常因為媽媽的嘮叨而變得心煩意亂,有時還會和媽媽對著幹。

教育可以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四類,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出生就開始接受家教,家庭中尤其是父母對孩子影響特別大,往往影響孩子的一生。當前的社會和時代局面,使舊有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式受到了嚴重挑戰,80%的家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溝通的問題,而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的好壞往往會決定家庭教育的成敗,懂點兒家庭教育心理學,顯得勢在必行。

在本門課程中,你會學到:

1.關於家庭系統(涉及原生家庭對夫妻關係和親子教養方式等的影響)

2.家庭教育發展簡史

3.家庭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理論

4.不同年齡階段個體的心理需求

5.家庭教育的方法與工具

6.家庭教育案例分析與心理諮詢

7.有效親子溝通的方法與技巧

家庭教育心理學不僅從心理學理論上說明家庭教育如何對孩子產生重要影響,還會讓學習者重整自我的原生家庭獲得成長,獲得實用的夫 妻和親子溝通技巧、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幫助家長提升父母效能感, 做真正懂得孩子身心需要的成功父母。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


心理於玲玲


就這個問題我個人有一些處理方法:

1、我自小在軍營成長,耳炫目染自有一些軍人習慣,我小的時候,父母的教育、囑託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體會了很多。

2、目前與孩子的溝通也是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來分解的。自孩子會走路開始,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孩子去嘗試,接觸新的東西;到三四歲的時候,孩子嘗試新東西的範圍在擴大,約束孩子並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扔垃圾🚮、拿一些小東西);上學後,培養孩子的紀律性和興趣愛好(比如:上學的要求、吃飯的要求、睡覺的要求、興趣愛好培訓班之類)

3、以上二點作為鋪墊,迴歸主題,孩子不願意溝通的問題並不是孩子不領情(孩子這時候的年齡段應該是在:14-17歲之間),這個年齡段,孩子處於青春期,學習壓力大,外界新事物特別多(懵懂、中考、網絡、好奇心等等)往往家長希望孩子能按自己設計的軌跡去發展,所以溝通的東西都是按自己的意願來進行,結果與之違背,成就了這個問題的產生;

4、就第三條,我個人的建議是:順其自然,不強迫、不打罵;唯有底線需堅守:尊老愛幼、遵守規矩;



阿飛姐


第一,取決於父母溝通的態度,居高臨下或者目的性太明顯肯定不奏效。不光是孩子,包括工作中、生活中,與年齡無關。

第二,共情,有時候孩子需要的並不一定是人生導師或者解決方案,先是傾訴和抒發,那麼當好一個傾聽者特別重要。

第三,不同年齡的孩子肯定原因不同,可以從其他方面去了解一下原因並嘗試溝通。

信任是相互的,溝通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孩子總是不領情”這句話本身就有態度,覺得是父母對孩子的情義或者“好”。有時候家長真正該審視的是自己。


行走西東


老百姓窮死,啥也搶不起了


用戶95965940458


孩子的世界有時很簡單,他在煩惱困惑時需要你在身邊陪伴,不是說教。多抽時間陪孩子運動,打球,登山,游泳等,在共同快樂時他也願意分享自己的感受,逐漸就容易溝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