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你發現了什麼祕密,讓你匪夷所思?

明日照我心


跟大家分享一些雖然算不上匪夷所思,但一定會讓人覺得有點出乎意料且難以接受的一些職場真相吧!

1、一個人工作特別忙,往往不是因為他特別能幹特別肯幹,而是能力有限不能夠勝任當前職位的要求。

2、對普通員工而言,資歷越老,在一個公司競爭力越弱。老員工會因為資歷被鼓勵,但不會被獎勵。

3、職業生涯到底能發展成什麼樣,你所在的公司和你的老闆都決定不了,只能是由你自己決定的。

4、員工和企業之間的關係,表面上看是僱傭關係,但本質上是合夥關係。認識到這一點的人,往往在公司裡發展得都不錯。

5、年齡歧視在每個公司裡都存在。我們需要正視它,自己能做的只能事持續強大自己提高競爭力。

6、與別人發生衝突時,真正能解決問題的人不是領導,而是你自己!


老布碼字


我分享一個聽來的職場秘密,故事中男主角的所作所為,至今我都無法理解如何才能完成這樣的事情!而故事中的女主角,則是讓我感覺匪夷所思!

我朋友公司中的老闆,一位剛開始創業的中年油膩男,沒錢也沒地位,公司創立的幾年間也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雖然他沒有多少金錢或者是崇高的地位,也完全與高富帥不搭邊,但是卻生性風流,閒時都會出門找樂子。他的樂子與常人不同,都是去和陌生人搭訕然後“談戀愛”,過段時間然後和平分手。

我一直也想不通這樣的中年人,到底是如何能在一兩天時間裡就搞定一個個比他小十幾歲的年輕女孩,甚至完全沒有采用金錢攻勢,單純的就像談戀愛,不過也許他是情聖吧。

秘密的重點在於公司內部,這也是讓我最想不通的一點。

創業初期,這個公司招了一位已婚女高管負責常務工作,辦公室、人事、財務等職能工作都歸她管,雖然工作多,責任大,但是也沒有獲得多高的待遇,和一般的員工待遇沒什麼差別。

後來的一兩年間這位女高管始終幫著老闆做各種髒活累活,跑前跑後的給老闆擦各種屁股,但是從來沒獲得過什麼實質性的利益。

最令人感覺匪夷所思的是,這位女高管曾經為了幫助老闆獲得與一些關鍵單位的良好關係,盡然奉獻了自己,用來當作換取關係的籌碼。

沒幾年時間,這位女高管就和平離職了,沒哭沒鬧,也沒得到什麼,畢竟公司已經連續虧損了幾年老闆也是欠一屁股債。

當我聽說這件事時,最讓我震驚的是這位女高管的付出和得到的巨大落差,究竟是怎麼樣的條件才會讓一個人在職場中付出如此多的東西,仍然無怨無悔!就算兩人具備不正當關係,何至於需要獻出自己來換取公司的利益!

我們身處職場中,付出時間和精力來完成工作無可厚非,但毫無底線的付出究竟又能換得什麼呢?我實在是想不出來……


這就是我聽說的職場秘密,套用一句俗話用來結尾:

“這究竟是人性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淪喪?”


小楊職場有話說


初入職場時,確實很多看不懂的,但是入職場久了,再多的匪夷所思也會變成稀疏平常事。你會發現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

比如幾年前知道的一個職場事。司機變高管,只要家事管得好。

那是某個家族企業的行政高管,叫老A吧。老A初中畢業後出來打工,混了幾年也沒混出啥成績,但是老A打得一手好籃球。有一次老A在村裡打球,剛好被同村回家過春節的一個大老闆看到。大老闆看老A球打得好,就讓他入職了自己的公司,工作任務就是教老闆的孩子們打球,兼做老闆的司機,做司機是主業。

沒想到這個工作老A一做就是10年,並且從一個老闆的司機變成了公司的行政副總。但這10年間老A的工作任務並沒有多大變化。除了兩個事,一個是老闆的孩子長大了,老A不用再教他們打球;另一個是老闆又有了兩個新司機,老A比較少接送老闆,只是負責管這兩個新司機還有老闆的保溫瓶。

老A的主業就變成了處理老闆的私事,像陪老闆去運動,旅遊甚至處理好老闆的紅顏知己的事等,還有管理老闆的家務事,比如老闆孩子上大學的事,處理老闆那在老家的爸媽和兄弟姐妹的事。

在外人看來,當上了副總的老A這算逆襲了吧,可是同事們眼裡,他就是老闆的保姆。老A抑鬱得很,人到中年又不敢跳槽,經常就借酒消愁。

第一次知道這個“當高管不需要高學歷也不需要能力強,只要你做好老闆的跟班,天天端茶倒水陪出遊陪運動兼管好老闆的家務事就行”的事情時,確實有點無法理解。

企業高管不該是負責處理公司事務的嗎,怎麼是專職管老闆的家務事?你們覺得呢?





大錢小吃


職場競爭關係讓我匪夷所思,是用打仗來形容也不為過。

典型打小仗的場景有發佈任務的例會、工作彙報、年終總結、給客戶的日常提案等等。打小仗和日常工作的區別是,小仗比起日常工作,有明確的反饋機制和時間節奏,能讓你積累應對大仗的能力。

打小仗的階段開始出現有難度的任務了,同事之間也會出現競爭關係。競爭可以是兩個人同時接受相同的任務,領導也會把你和上次任務的執行者相比較,或者和其他地區、部門的執行者相比較。

但你要明白,沒有人會因為一次小仗獲勝而被提升,同樣,這個階段的一些小失誤也不會讓你丟掉工作。從領導的視角來看小仗階段,雖然實力強的員工容易出眾,但對新人和職場上的落後者而言,也是有機會的。因為小仗階段會週期很長,領導的評價會是多次的。

所以小仗過程中,要執行“長期策略”,不要糾結於一城一地的得失。最好的策略是像預選賽一樣,先保證出線再調整出最佳競技狀態。 

具體到工作中,就是盡力完成項目任務,但不必過分花心思去討好領導或者客戶、強求結果。

第三,打大仗的階段。

大仗分兩種:一種是內戰,部門內部的“二選一”或者“三選一”這類競選競聘活動,贏了的就晉升。還有一種是外戰,領導也帶隊參與打仗,比如幾個部門甚至全公司規模的競標或者競賽活動。

內戰打起來的時候,領先者比落後者更有優勢;外戰開打的時候,弱勢一方也可能因為搞定一個大客戶、取得一個大勝利而翻盤。

優秀的領導會靈活對待大仗:內戰的重點是考察和決策,如果遇到兩個人實力差不多,很難決定的時候,就可以安排他們內戰。

而外戰的重點是開疆拓土。大規模的外戰能夠很好地完成全年一大部分KPI(我們可以想想“雙十一”的情況),外戰還能考察手下的抗壓性,關鍵時刻會不會掉鏈子、有沒有平常心。


十八線學霸日常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工作能力最強的,肯定不是做的最久的。在公司做的最久的,往往是忠誠度最高的。



佔領說


太認真工作,當不了高管!

認真會害人無法升遷,也會害公司無法發展!淘寶網馬雲經常語出驚人,比如他說特討厭太認真工作的人,鑽進去就出不來,帶給公司的創新少,看不出顯著貢獻。而且他也批評,重視細節的人就講不了格局,把公司的發展框限在小領域裡,一個大浪來就滅頂。馬雲指的就是李這樣的人,靠認真工作與重視細節爬上中階主管,而爬不上高階也是敗在這兩2點。


虎呼哥


謝題主!職場中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本人覺得吧,乾的事越多,出的錯也多,受到領導的批評也多。而企業中又都是要求多做事。實際上是,多做事的遠不如只幹簡單的事,沒事寧可歇著,也別多幹事的人。可謂‘吃力不討好’!拙見而己。



愚叟2


用人唯親,領導死不承認自己用人失誤,一個勁的把自己人往前推,實際上工作效果是大家看破不說破!


信心向榮


公司中的報價系統看一個項目的利潤都是負的,但公司仍能積極去爭取,而到最後並不會虧錢,整個系統裡面真正的利潤在哪裡,只有老闆和財務知道。而當我們去跟他們理論,這個報價系統是不符合實際情況時,他們會告訴我們,報價系統是無法改變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有它足夠的數據理論支撐邏輯。

看一個項目賺不賺錢?而並不能看報價和成本的關係,我要看最終利潤和最終成本的關係。


小九明說道


同事很難成為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