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神器鉤鑲

漢代劉熙《釋名·釋兵》說:"鉤鑲,兩頭曰鉤,中央曰鑲,或推鑲,或鉤引,用之宜也。"鉤鑲通常與刀、劍等兵器配合使用。左手持鉤鑲擋鉤敵人的兵器,右手持刀、劍砍刺敵人。鉤鑲創制於漢代,當時盛行鐵戟,而鉤鑲對抵抗戟的進攻較為有效。因戟有橫出的小枝,被勾束後,很難迅速抽回,持鉤鑲者即可乘機砍刺對手。漢晉以後,戟逐漸退出戰場變為儀仗用器,鉤鑲也隨之衰微以至絕跡。

這種武器,歷史文獻中的記載並不是很不多,但是其實物在我國考古發掘中有多次發現。另外,在漢代畫像石、磚中亦有不少鉤鑲和使用鉤鑲的圖形,資料還算豐富。此前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李京華在1965年的《文物》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漢代的鐵鉤鑲與鐵鉞戟》算是比較早的研究資料,主要針對河南鶴壁發現的鐵鉤鑲進行描述:

在河南鶴壁市發現一件鐵質鉤鑲,上鉤長26釐米, 下鉤長15.7釐米, 連同鑲部長61.5釐米。兩鉤均為鍛成渾圓的鋌,向前鉤曲,下鉤的尖端是圓球狀,上鉤的尖部殘失。中間鑲部,背面的鋌是鍛成扁體形,並折成長方形把手,正面是用長18.5釐米、寬14釐米的薄鐵板製成的鑲,用圓蓋釘固定在鉤架上,鑲板上無其他附屬物的遺蹟,中部向外鼓出,以便於手握。

大漢神器鉤鑲


大漢神器鉤鑲


實際上,鉤鑲是由盾演變而來的一種鉤、盾結合的複合兵器,上下有鉤,中部是後有把手的小型鐵盾。鉤為圓柱體的長鐵鋋,都稍向後彎。上鉤頂端銳尖,下鉤末端為小球,兩鉤中間連接盾後的把手,即鑲鼻。盾為圓角方形薄鐵板,用圓蓋釘釘在鉤架上。盾上部有一刺。 作戰時,士兵一般以左手握鉤鑲,右手持劍或刀,鉤鑲在戰鬥中的作用,與單純防禦性的盾牌相比較,更具主動性。鉤可以鉤束敵方的兵器,以利於自己出劍、刀砍刺敵方。

兩漢時期,戟是軍隊的主要裝備兵器。戟前部的橫兵刃向側方伸出,鉤鑲正是它的剋星,戟一旦被鉤束後,難以迅速抽回,持鉤鑲的士兵則可乘機攻擊對方。如果距離較近,還可以用兩頭的鉤攻擊對方。鑲用以推擋和防禦,主要起盾牌的作用;鑲前部突出的長尖錐可用以推刺攻擊對手鉤鑲在軍中的使用年代較短,兩晉時期特別是西晉以後已不再使用。1972年在江蘇鎮江市出土了一批東晉晚期的畫像磚。其中有一“獸首人身畫像磚”,其畫面為:獸首有雙尖耳,圓睛凸出,左手前伸持鉤鑲,右手向後握環手刀,兩腿前後分開,一曲一直呈弓步,腿上均纏有帶束。儘管該畫像磚所表現的是神話故事,但是神獸所持兵器,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因此可以認為,到東晉晚期鉤鑲仍然繼續使用,以後逐漸退出戰場。

大漢神器鉤鑲

鉤鑲退出戰場的原因是戟戈一類以啄擊為主的長兵器的沒落。魏晉南北朝時代,由於戰馬開始配備了馬鞍,使騎兵能手持長槍、馬刀等兵器在馬上作戰。從此,騎兵不但行動迅速靈活,而且也能借助馬匹的力量,發揮出強大的衝擊能力。由於騎兵的突破性發展,直接導致作戰模式改變。戰車因靈活性遠遠不及騎兵,在戰術上的重要性大大減低,從此漸漸淡出戰場,本來是戰車上裝備的“車戟”,也遠離了戰場。與此同時,步兵面對的最主要敵人,也變成是衝鋒陷陣的騎兵,如此“戈”和“戟”的啄擊能力根本無法招架,只好改用可以抵抗騎兵的武器。例如用捅刺用的“矛”、“槍”,只要將槍頭對準敵人,便能讓騎兵自已撞上槍尖,受到嚴重傷害;或是當時劈砍用的“長劍”或者“刀”,只要橫著刀,便能讓騎兵衝過時造成嚴重的割傷。步兵的主流兵器,便從此進行了一次新的革命。而作為“戟”和“戈”的改良形態而繼續流傳下來並演變成後世的“戟刀”、“方天戟”、“鉤鐮槍”等禮儀類兵器;但從安裝結構上,這一類兵器的主要作用依然捅刺,而非啄擊。

大漢神器鉤鑲


大漢神器鉤鑲


大漢神器鉤鑲


大漢神器鉤鑲


大漢神器鉤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