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神器钩镶

汉代刘熙《释名·释兵》说:"钩镶,两头曰钩,中央曰镶,或推镶,或钩引,用之宜也。"钩镶通常与刀、剑等兵器配合使用。左手持钩镶挡钩敌人的兵器,右手持刀、剑砍刺敌人。钩镶创制于汉代,当时盛行铁戟,而钩镶对抵抗戟的进攻较为有效。因戟有横出的小枝,被勾束后,很难迅速抽回,持钩镶者即可乘机砍刺对手。汉晋以后,戟逐渐退出战场变为仪仗用器,钩镶也随之衰微以至绝迹。

这种武器,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并不是很不多,但是其实物在我国考古发掘中有多次发现。另外,在汉代画像石、砖中亦有不少钩镶和使用钩镶的图形,资料还算丰富。此前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李京华在1965年的《文物》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汉代的铁钩镶与铁鉞戟》算是比较早的研究资料,主要针对河南鹤壁发现的铁钩镶进行描述:

在河南鹤壁市发现一件铁质钩镶,上钩长26厘米, 下钩长15.7厘米, 连同镶部长61.5厘米。两钩均为锻成浑圆的铤,向前钩曲,下钩的尖端是圆球状,上钩的尖部残失。中间镶部,背面的铤是锻成扁体形,并折成长方形把手,正面是用长18.5厘米、宽14厘米的薄铁板制成的镶,用圆盖钉固定在钩架上,镶板上无其他附属物的遗迹,中部向外鼓出,以便于手握。

大汉神器钩镶


大汉神器钩镶


实际上,钩镶是由盾演变而来的一种钩、盾结合的复合兵器,上下有钩,中部是后有把手的小型铁盾。钩为圆柱体的长铁鋋,都稍向后弯。上钩顶端锐尖,下钩末端为小球,两钩中间连接盾后的把手,即镶鼻。盾为圆角方形薄铁板,用圆盖钉钉在钩架上。盾上部有一刺。 作战时,士兵一般以左手握钩镶,右手持剑或刀,钩镶在战斗中的作用,与单纯防御性的盾牌相比较,更具主动性。钩可以钩束敌方的兵器,以利于自己出剑、刀砍刺敌方。

两汉时期,戟是军队的主要装备兵器。戟前部的横兵刃向侧方伸出,钩镶正是它的克星,戟一旦被钩束后,难以迅速抽回,持钩镶的士兵则可乘机攻击对方。如果距离较近,还可以用两头的钩攻击对方。镶用以推挡和防御,主要起盾牌的作用;镶前部突出的长尖锥可用以推刺攻击对手钩镶在军中的使用年代较短,两晋时期特别是西晋以后已不再使用。1972年在江苏镇江市出土了一批东晋晚期的画像砖。其中有一“兽首人身画像砖”,其画面为:兽首有双尖耳,圆睛凸出,左手前伸持钩镶,右手向后握环手刀,两腿前后分开,一曲一直呈弓步,腿上均缠有带束。尽管该画像砖所表现的是神话故事,但是神兽所持兵器,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可以认为,到东晋晚期钩镶仍然继续使用,以后逐渐退出战场。

大汉神器钩镶

钩镶退出战场的原因是戟戈一类以啄击为主的长兵器的没落。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战马开始配备了马鞍,使骑兵能手持长枪、马刀等兵器在马上作战。从此,骑兵不但行动迅速灵活,而且也能借助马匹的力量,发挥出强大的冲击能力。由于骑兵的突破性发展,直接导致作战模式改变。战车因灵活性远远不及骑兵,在战术上的重要性大大减低,从此渐渐淡出战场,本来是战车上装备的“车戟”,也远离了战场。与此同时,步兵面对的最主要敌人,也变成是冲锋陷阵的骑兵,如此“戈”和“戟”的啄击能力根本无法招架,只好改用可以抵抗骑兵的武器。例如用捅刺用的“矛”、“枪”,只要将枪头对准敌人,便能让骑兵自已撞上枪尖,受到严重伤害;或是当时劈砍用的“长剑”或者“刀”,只要横着刀,便能让骑兵冲过时造成严重的割伤。步兵的主流兵器,便从此进行了一次新的革命。而作为“戟”和“戈”的改良形态而继续流传下来并演变成后世的“戟刀”、“方天戟”、“钩镰枪”等礼仪类兵器;但从安装结构上,这一类兵器的主要作用依然捅刺,而非啄击。

大汉神器钩镶


大汉神器钩镶


大汉神器钩镶


大汉神器钩镶


大汉神器钩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