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篇,上医治未病及病情发展进程

《黄帝内经》有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魏文王曾经问过扁鹊“你们家三兄弟,谁的医术最为高明”。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魏文王疑惑地问道:“那为何你的名气是最大的呢?”扁鹊回答说:“我家大哥治病,都是治病在他人未发病之前,一般人都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因此他的名气无法传播出去。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刚刚发起的时候,一般人都误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因此他的名气只能在本乡里传播。而我扁鹊治病,是在病情严重的时候,一般人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都认为我医术高明,名气因此能传遍全国。”

中医治未病,即是一种超脱于时代的医疗养生理念,更是医生德行高尚的完美体现。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柜上药蒙尘”。此乃中医夙愿,更是中医治病之追求,中医医德之所在。

病之初在腠(cou)理,汤熨可治。病进,在肌肤,针石可及。再进,在肠胃,火齐可愈。深入骨髓,则无可奈何也。

这是扁鹊见蔡桓公所说的话,同样也揭示了病情发展的过程,只要在发病之初能够及时处理,得到正确的医治,病情就不会再深。若得不到正确医治或者如蔡桓公一般讳疾忌医,则深入骨髓,不可救也。

自学中医篇,上医治未病及病情发展进程

也分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jue)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