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成為自己

研究發現:良好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大都能實現自我價值。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一樣,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應該是讓孩子自我感受到幸福感。

幸福感通常來源於兩方面:一是孩子對父母生活的模仿。在一個家庭和諧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性格都非常好,對生活充滿了熱愛。第二就是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通過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針對孩子的身體,性格等“有的放矢”的教導,言傳身教。

最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成為自己

梁啟超先生十分注重對9個子女的言傳身教,不僅悉心培養出了三個院士,還締造出滿門才俊的傳奇。

孩子們年幼時,梁啟超經常讓他們圍坐在小圓桌旁,他就像說書人一樣,一邊與孩子們聲情並茂地聊天說話,一邊繪聲繪色地講古論今,講的都是古今中外歷史上愛國英雄的故事。他通過與孩子們面對面的談話,傳遞對孩子們的情和愛,也和他們討論國家大事、人生哲學以及治學的態度和做學問的方法。

梁啟超認為教子之道要貫穿“嚴”和“愛”兩個字。“嚴”出於理智,“愛”則出於情感,二者缺一不可。在學習和做人方面要“嚴”字當頭,在生活上要以“愛” 相扶。

孩子們在學業上遇到困難時,梁啟超總是告訴他們“莫問收穫,但求耕耘”

教子生涯中,梁啟超極為推崇趣味教育。他說:“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樂趣,才有價值。若哭喪著臉度過幾十年時光,那麼生命便成為沙漠,這樣的活法有什麼用?”

他十分注重孩子們的個性,非常尊重他們的意願,用心細緻掌握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並鼓勵孩子:“一旦對某一方面感興趣,那麼,你會覺得像換了個新生命,如朝霞飛虹,如新荷吐綠……”

最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成為自己

父母的以身作責,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學校和家庭,最好的教育應該來源於家庭:父母應該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父母的因勢利導,循序善誘,是“潤物細無聲”的春雨,營養滋潤孩子幼小的心靈。

父親的積極參與、母親的以身作則、以及讓孩子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兒時父親的陪伴和鼓勵,雖然看起來那麼微不足道,其實意義深遠。”

最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成為自己

在孩子們的眼中,比爾蓋茨永遠是一個慈祥而又嚴厲的父親,從不缺席孩子的成長。

他會起早送孩子上學,也會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和孩子一起復習功課……

比爾·蓋茨的妻子梅琳達,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非常用心,她說:“我希望以後人們談及梅琳達·蓋茨這個名字的時候,記住的是一位優秀的母親,人生中最偉大的投資,是我的三個孩子,其次才是事業。”

錢學森先生的教育方法是“不教而教”。看似不可思議的教育理念,卻充滿了哲理。

有一次,家裡的炊事員很鄭重地對錢永剛說:“你父親是個有學問有文化的人。”錢永剛當時就說:“這還用你說,我當然知道了!”

但炊事員接著解釋的話卻讓錢永剛記住了一輩子:“你看你父親每次下來吃飯,都穿得整整齊齊,從來不穿拖鞋、背心。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

錢永剛從此也向父親學習,至今保留著吃飯要穿戴整齊的習慣。

錢學森獨特的家教法,值得我們每一個家庭、每一位家庭認真反思。

寒門學子王心儀考上北大,她在《感謝貧窮》中提到:是母親一直給我向上的引領,才讓我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一切困難和不公。

孩子勇敢追求夢想的自信和底氣,來自父母的溫暖和力量,將自信的種子種植在孩子心裡的應該是父母。

最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成為自己

真正的“貴族”,不是生活,而是教育。

真正的貴族教育,都少不了父親的積極參與。翻開比爾·蓋茨的“教育手冊”,真正的“貴族”,不是生活,而是教育。

他表示:14歲之前不允許孩子使用手機,不讓孩子吃麥當勞,不許戴卡西歐電子錶。這個要求近乎苛刻,從未更改。雖然家境富裕,但是仍然保持勤儉節約好習慣,平時給的零花錢也是非常少。

反觀現在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從出生就不能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個個都如“碎鈔機”一般,哪一樣都是盡最大努力滿足孩子,鞋子要AJ的,平板要ipad,的,手機要iphone的...唯恐孩子被別人看不起。

早教班,興趣班,特長班,補習班...無一不是“拔苗助長”般的急功近利,生怕孩子落後於人,父母們時時刻刻都在焦慮著。

中國有句老話:富不過三代。即使富裕的家庭,孩子沾上花錢大手大腳,攀比炫耀的毛病,很難成才!

真正有眼界的父母無論貧窮與富足,都會在精神上富養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長,成就彼此,父母的格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最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成為自己

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增強責任感

比爾蓋茨的孩子們在家中經常要做家務。孩子做家務,不僅是對家庭的責任,還在於愛勞動等習慣的養成。

成就離不開好習慣的養成,千萬不要讓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更不要好吃懶做。

白手打拼起家的李嘉誠很早就開始關注對孩子的培養。

據說,在兒子李澤鉅、李澤鍇還只有八九歲時,李嘉誠就專設小椅子,讓兩個兒子列席公司董事會。

次子李澤鍇的零用錢,都是自己在課餘兼職,通過當雜工、侍應生掙來的。每逢星期日,他都到高爾夫球場去做球童打工,揹著大皮袋跑來跑去,通過自己的勞動,領取一份收入。

李澤鍇將打工所得,除了用作自己日常的零花錢之外,有時還資助生活困難的同學。李嘉誠知道後十分高興,說:“孩子這樣發展下去,將來準有出息。”

最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成為自己

培養孩子堅強獨立的性格,面對困難挫折

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習慣,給孩子創作良好的成長環境。

財產全部裸捐,不留給孩子一分一釐!比爾蓋茨說,留遺產既不利於孩子,也不利於社會。,不留給孩子一座金山銀山,而是把創造和勞動的權利交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去創造,讓他們自己去勞有所得,讓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

來看看”人氣爆棚“的易烊千璽:

13歲,加入TFBOYS,一舉成名。

15歲,毛筆字掛到丹麥大使館,成為丹麥首位國家旅遊代言人。

16歲,自編的舞蹈吸引了邁克爾·傑克遜官方網站,被邀請合作首支英文單曲。

17歲,作為中國唯一官方邀請藝人,參加美國音樂大獎格萊美60歲華誕。

18歲,代表中國青年參加亞運會閉幕式,參與“杭州8分鐘”表演。

19歲,受聯合國邀請,以亞太青年代表的身份,在世界衛生組織總部發表全英文演講。

但有多少人知道他背後的努力呢?

最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成為自己

5歲開始練習舞蹈,一練就是14年。

因為家住在郊區,每次去培訓班上課,坐公交要兩個多小時。為了不耽誤學習,他不得不在公交車後排吃飯、換衣服、寫作業。媽媽隨身帶了一個菜板,當做他隨時隨地寫作業的課桌。

如果太晚趕不上末班車,他就到附近的姨媽家暫住一晚,第二天早上5點起床趕回學校上學。

這樣高強度的學習每週一次,寒暑假則是每天一次。

2018備戰高考時,千璽僅用57天的閉關衝刺學習,考出473分的好成績,以文化、專業雙料第一的成績被中央戲劇學院錄取。

補課老師說,他從早上8點到晚上12點,除了吃飯、午休,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老師講多少,他就要求自己記住多少。

最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成為自己

“哪有什麼一夜成名,其實都是百鍊成鋼。”這句話出自14歲時的易洋千璽。

他曾說過:“想要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為了練好一個高難度的後空翻動作,他摔過很多次,身上青一塊紫一塊。但依然堅持訓練到凌晨三點。

由於訓練時間過長,他的腿受傷,腳抽筋,開始浮腫,可他依然一遍遍空翻、摔倒,再一次次爬起來重新開始。

每個光芒萬丈的背後,都有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努力和堅持。

接受孩子,認同孩子,尊重孩子

學會與孩子交朋友,把他當作成年人來看待,雙方是平等的。

學會與孩子平視,不以家長高高在上的姿態批評,數落,辱罵甚至大動手腳。

學會聆聽孩子的心聲,讓他暢所欲言,孩子需要被肯定,被認同。他的思想,他的表達,他的困惑,他在需要幫助時給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創新工場的李開復認為,家長如果在孩子面前只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長輩,把孩子作為成人的附屬品,孩子就會變得保守、膽小、被動和聽話。

“這種孩子在30年前的企業是受歡迎的,但是今天已經過時了,我們今天希望培養的孩子是快樂的、樂觀的,是能夠信任父母、能夠彼此傾訴、能夠愛自己也能愛別人的人。

所以,李開復總是告訴自己要放下架子,像一個朋友一樣,拿出時間跟孩子瘋玩,讓孩子有話都跟我說。“

最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成為自己

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創新精神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邁克爾 萊維特(Michael Levitt) 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組委會供圖萊維特稱,家長不可能代替孩子去成長,要放手讓孩子去做事,去犯錯。從失敗當中學到的,要比從成功當中學到的更多。

從社會大環境來說,要擯棄過強的功利心,給年輕一代時間和空間。

創新是教不出來的,但是可以引導得來,方法就在於鼓勵孩子大膽地犯錯。

”當我還是一個少年時,我母親給我買了一本雜誌叫《科學美國人》,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發現提到:其實生物學或者生物學背後重要的分子或者DNA、蛋白質這些東西,都是有很明確的形狀的。這讓我非常感興趣,因此研究了“計算結構生物學”。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中都充滿了隨機性,都是有很多的運氣成分在裡面,我也不例外,我很幸運擁有這樣一位母親,引導我走上了我感興趣的科研之路。“

最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成為自己

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在一個家庭裡,只有父母自己教育自己時,在那裡才能產生孩子的自我教育。

沒有父母的光輝榜樣,一切關於兒童進行自我教育的談話都將變成空談。

沒有父母的榜樣,沒有父母在相互關心和尊敬中所表現出來的愛的光和熱,兒童的自我教育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人生好像一場“馬拉松”,很多時候,孩子並非輸在起跑線上,而是倒在了中途,輸在了結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