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這個特殊時期和孩子一起“作”吧!疫情下親子教育正當時

春暖花未開,孩子在家有人帶。

可是父母在家帶孩子,卻還要買菜、工作、做飯,有追求的爸媽也許還得兼顧一下健身,又或者來兩節瑜伽課,這時你會發現親子、互動神馬的都是多餘的累贅!眼睛裡只要看見這個會動的小傢伙,就能隨之冒出火花來!

利用這個特殊時期和孩子一起“作”吧!疫情下親子教育正當時

而且好巧不巧的是你工作的時候、你開電話會議的時候你們家小崽吵吵這要上網課怎麼辦?你們家閨女要練鋼琴咋整?

總不能讓正在做報表的你耳中全是“分數的加減法”吧?也不能讓電話中的同事們和你一起欣賞你們家閨女一遍遍的“一閃一閃亮晶晶”吧?

利用這個特殊時期和孩子一起“作”吧!疫情下親子教育正當時

上完網課、練完琴的小傢伙們一旦閒暇下來,張口“爸爸……”、“媽媽……”不停,總是讓人如同感覺身邊有個看不見計時器的定時炸彈,隨時都會響。

而且這個小“炸彈”總是會變著方兒地吸引著你的注意力,你總是不得不停下手頭的一切事情響應他的呼喚,因為一旦你不響應,他們會自動切換到鬧鐘模式。

利用這個特殊時期和孩子一起“作”吧!疫情下親子教育正當時

“呸!這是親生的啊,可不能太狠了!”孩子爸總是這樣勸孩子媽,平時溫溫柔柔的媽媽下起手來可比爸爸狠多了!孩子們可不管這麼多,上午剛挨完揍,下午一樣能翻天!

這臭孩子怎麼那麼“作”!是不是有很多父母心中都在和我一樣吶喊?

利用這個特殊時期和孩子一起“作”吧!疫情下親子教育正當時

其實孩子有時候“作”是因為想引起他人的關注。

父母各忙各的,沒人搭理他,他叫上幾遍都沒人回應,所以在家就開始上演“大鬧天宮”。這樣的場景,相信我們都熟悉。因此我們更應該深層次地體會孩子們的內心,平復他們的情緒,讓他們變得不那麼“作”。

利用這個特殊時期和孩子一起“作”吧!疫情下親子教育正當時


如何正確體會孩子的內心?我的建議是,利用空餘時間多找一些能夠和孩子一起做的事。

1.選擇適合的話題作為與孩子共同討論的內容

大家都在關注疫情的發展,現在的資訊渠道層出不窮,而每個家庭成員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許都不同,理解的方式也有差異,感受程度各異。在積極關注疫情的同時,家長需要幫助孩子過濾掉一些不必要的、會引起孩子焦慮的信息。

所以我們在平時與孩子的交流中,需要選擇正確的方式。舉例來說,我們可以從口罩為什麼能防護我們的身體、酒精是怎樣殺死病毒的、84為什麼會有臭臭的味道等孩子感興趣,也較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面向他們普及疫情的相關信息。

我們不能因為對疫情過度關注,而忽視了家庭親子關係的建設。

利用這個特殊時期和孩子一起“作”吧!疫情下親子教育正當時


2.在家庭內部開展各類文娛活動

雖然不能出門,但是可以在家中進行的娛樂活動其實並不少,我和兒子通常選擇的是三國殺(一對一),五子棋,撲克牌(小貓釣魚、抽烏龜),跳棋(偶爾媽媽也會加入三人混戰),軍棋,……有時候還會帶著他一起做做健身運動,又或者用手機K歌軟件一起唱會兒兒歌,比比誰的分數高。

其實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在閒暇的時候放下手機,多跟孩子一起玩兒。這樣不僅能夠促進與孩子間親子關係的建立,還能減少孩子“作”的頻率。

另外,帶孩子在家看看電視劇或者電影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不但增進了感情,還能為彼此之間創造更多的話題。但是注意不是把電視機交給孩子就好,而是要陪同孩子一起看一些大家都感興趣的影視劇、電影。

利用這個特殊時期和孩子一起“作”吧!疫情下親子教育正當時

3.多多參與孩子的學習和作業

我發現學校的老師給孩子安排上網課也好,完成作業也罷,期間穿插了很多親子互動的環節。比如今天,我兒子有一項作業是“向媽媽學習做一道菜”,要求用照片或者視頻的形式記錄整個過程。

最終這項作業是由我們一家三口共同完成的:孩子學、媽媽教、我拍攝。而且整個過程充滿了笑聲與歡樂。

所以有時候對於老師和學校佈置的作業,家長不能一味認為這是給家長增加負擔,有時充分利用完成作業的機會也是能夠與孩子親子互動的好機會。

利用這個特殊時期和孩子一起“作”吧!疫情下親子教育正當時

你們家有些什麼樣的親子活動或者環節?還請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