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綜合考點彙編「十六」

1、皮亞傑對兒童道德發展的研究最初是通過(觀察兒童玩“彈彈子”的遊戲)開始的。

2、皮亞傑指出,(11歲)是兒童的道德判斷由外在標準支配轉向內在標準支配的轉折點。

3、我國學者將學生的學習分為:(知識的學習、動作技能的學習、心智技能的學習和社會生產規範的學習)。

4、學習的信息加工模式把學習過程看成是:(信息輸入—編碼—加工—儲存—譯碼—輸出的過程)。

5、新課程的教學策略:(1)強調教學與課程的整合,突出教學改革對課程建設的能動作用。(2)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持續發展的過程。(3)構建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教學運行體系。(4)實現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合理應用。

6、新課程從“文本課程”走向“體驗課程”。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質屬性是主體性,交往的基本屬性是互動性與互惠性。

7、新課程從“教育”走向“大眾教育”。

8、新型的師生關係——平等、理解、雙向。建立的途徑——師生間的雙向交流。

9、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統論述教育問題專著——1632年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大教學論》。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10、杜威《民本主義與教育》提出:以兒童為中心、做中學。“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長”。

11、馬克思主義觀點認為,教育的起源是:生產勞動。

12、新課程的三維目標體系: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3、教育學科知識包括在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中。

14、學生年齡特徵包括生理和心理特徵。

15、個性心理特徵構成:能力、氣質、個性。

16、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意識。

17、加涅的學習分類:(1)智慧技能;(2)認知策略;(3)言語信息;(4)動作技能;(5)態度。

18、奧蘇貝爾的學習分類,根據學習進行的方式,可將學習區分為(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根據學習材料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知識的關係,可將學習區分為(機械學習與有意義學習)。

19、新課程的內容選擇:淡化“雙基”,精選對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的基礎知識與技能,改變目前課程內容繁、難、多、舊的現象。新課程改革方案明確了課程結構的綜合性(低年級綜合,高年級分科)、均衡性(多種類型的課程和多種與現實社會生活及學生自身生活密切聯繫的科目)、選擇性(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的三個原則。

20、教學活動設計要求:(1)教學目標的多重性,不僅是知識與技能,而且還有過程與方法,還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2)教學資源的構建性,要求根據教材提供的資源與建議,重新組織課程資源:(3)教學過程的生成性,即要考慮到教學過程中有創新的成分,不可預見的成分;(4)教學內容的開放性,提倡求疑、創新。21、蘇霍姆林斯基的論著被譽為“活動的教育者“。有《給教師的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

22、我國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基本方法是說服教育法。

23、教學方法是師生共同活動方式。

24、新中國第一次學制改革是在1951年。

25、知識能力誰為主兩種教育論:形成教育論(能力為主 )、實質教育論( 知識為主)。

26、新課程的特點可歸納為六個創新之處:(1)課程目標的創新,每門學科的目標至少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2)課程結構的創新,強調課程的均衡性、綜合性、選擇性。(3)課程標準的創新,用課程標準取代過去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4)教學的創新,強調教學與課程的整合,注重科學探究的教學,提倡交流與合作的學習,關注體驗性教學,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5)課程評價的創新,提出了發展性的評價觀,側重學生的發展,關注教師的成長。(6)課程管理的創新,強調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

27、最早提出美育一詞的是席勒。

28、教師各課三方面工作:鑽研教材、瞭解學生、設計教法。

29、研究性學習:問題為載體、探究為核心、綜合為特徵。

30、新課程在管理政策上:(1)構建“三級課程”的管理框架(國家、地方、學校)。(2)開闢“自下而上”的課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種以“自上而下”為主、以“自下而上”為輔助的課程管理方式。(3)採取“抓大放小”的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