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非致命彈藥,也可以叫做防暴彈藥,是多種彈藥的總稱;可以在暴亂中驅趕暴徒,能使目標人物喪失行動能力;或者在營救人質時,警察會用來對付不法分子;總的來說就是一種可以擊潰目標,卻不足以使人重傷或者死亡的彈藥。

非致命彈藥如果使用不當,也能夠使目標人物重傷或者致死,所以非致命彈藥也被叫做“低致命彈藥”。此類彈藥必須使用製造商指定的特殊武器才能發射,射手也必須經過嚴格的培訓合格後,遵守制造商的使用規則才可以使用。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美軍的40毫米榴彈發射器


世界各地有很多不同類型的非致命彈藥和發射武器正在服役,其中有一部分通常是普通的兩用武器,比如:霰彈槍、40毫米榴彈發射器,這些就是屬於可以發射“非致命彈藥”的致命武器。還有另一種是專門為非致命彈藥設計的發射武器,比如:37/38毫米防暴槍,這種武器無法發射致命彈藥,是一種特製的非致命彈藥發射裝置,所以安全性相對比較高。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標準的40毫米榴彈發射器


非致命彈藥的類型大致分為三種:撞擊,比如橡膠彈就是直接用來射擊目標的;還有刺激性化學彈,這類彈藥最著名的就是“催淚瓦斯彈”。另外還有超聲波彈藥和激光致盲彈藥,這兩種相對好理解,就是能使目標喪失聽覺、頭暈目眩,或者可以在短時間內讓目標失明、全身無力等效果。當然,某些特製的非致命彈藥可能會同時具有多種效果,比如,既可以致盲又可以使目標喪失聽覺。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使用霰彈槍發射的非致命彈藥


非致命彈藥的類型

撞擊型非致命彈藥

撞擊型非致命彈藥一般是直接射擊在目標的身體上,通過劇痛以驅散不法分子,或者在一瞬間使其無法動彈並進行逮捕。而這種彈藥有的還會帶有標記染料,射擊到目標身上後能進行標記作用,可以在人群中快速標記目標以方便抓捕。

要在特定的環境下使目標人物喪失行動能力,就必須使用精確的武器進行發射;這種彈藥的設計難點在於:既要保證一定的射程,同時又要將致死率降到最低。 由於彈藥離開槍口的那一刻起它就開始減速,所以當它到達最遠的射程時,它的停動效果會明顯下降。但是,如果保證了在最遠的射程內達到理想的停動效果,它往往會在最短的有效射程內導致目標重傷或者死亡。換句話說,就是很難在最遠和最短的射程內保持同樣的停動效果。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常見的橡膠彈


彈藥發射的原理都是一樣的;越重的彈頭初速越高,射程也相對更遠,缺點是子彈下墜會更明顯,遠距離射擊時瞄準目標的難度會加大。解決辦法是改變彈頭的成分,在遠近不同的距離內使用不同的特製彈藥,比如,可以使用不同硬度的材料,從軟泡沫到不同等級的橡膠或塑料。遠射程的非致命彈藥通常都是由一個可以變形的軟組織和一部分硬材料構成,但是這種彈藥只能使用於帶有膛線的武器中,其準確度也比滑膛槍發射的彈藥高。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但是,比如“豆袋彈”之類的就是一種不需要精度的止動彈藥,該彈藥一般會在較短的距離內射擊(射程通常會在6-20米),袋子裡由多個彈丸組成,在撞擊到目標時彈丸會散開從而擴大接觸面積,以降低對目標造成的傷害。另外,還有威力更大的“跳躍射擊”彈藥,這種彈藥同樣由多枚彈丸構成,發射時需要向地面射擊再反彈到人群中。該彈藥同樣只能在近距離防暴使用,彈射出去的彈丸射程非常短,而且止動性也很低,所以在遠距離防暴時只能用化學彈藥來彌補它的不足。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豆袋彈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多種類型的豆袋彈


刺激性化學非致命彈藥

刺激性化學彈藥內部通常由粉末、液體或者氣體構成,其主要元素一般由:鄰氯苯甲腈、氯苯乙酮以及辣椒和胡椒噴霧等化學成分。刺激性化學彈藥主要用於驅散人群,因為一旦在空氣中釋放就無法控制其擴散;不過還有一些是直接噴射型的化學彈藥,它從槍口發射出去就已經開始擴散,此類彈藥一般由液體構成,主要針對單個目標使用,發射人員也必須佩戴適當的防護裝置。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在某些情況下,刺激性化學彈藥會以足夠的動力從槍口發射出去,然後經過地面彈射或者滾動,這種發射方式會使目標人物無法防備。還有一種穿透屏障刺激性化學彈藥,該彈藥非常適用於解救人質,因為它可以在穿透門窗或者玻璃後才釋放化學藥物。最後還有一種針對單個目標的混合型彈藥,該彈藥由泡沫橡膠組成,不過內部含有化學藥物,射擊時一般瞄準目標人物的下半身,此類彈藥如果擊中目標的上半身或臉部很有可能會致殘。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刺激性化學彈藥


爆炸、閃光、聲波彈藥

此類彈藥同樣用於解救人質,它可以使人質和匪徒短時間昏厥。閃光類彈藥一般能散發出3-6百萬的坎德拉(candela)強光,能快速讓目標人物迅速失明;而聲波類彈藥能散發出140-170分貝的聲音,不但能使目標人物失去聽覺,還可以讓人噁心想吐、神經錯亂甚至暈倒;以上兩種類型的彈藥在有限的空間內使用效果會更好。在人質營救中,還有一種“破門彈藥”這種彈藥的彈丸是由粉末製成的固體彈頭,在進行破門時彈頭衝擊到物體會變成粉末,從而對建築物後面的人造成傷害。最後還有一種遠程“電擊”槍,這種電擊裝置可以安裝在普通的霰彈槍上,而且有效射程差不多30米左右,但是該槍的服役數量非常少,以至於我無法找到更多的資料。


非致命彈藥的發射武器/裝置

37/38毫米防暴槍,最常見的非致命武器發射裝置就是“37/38毫米防暴槍”,這類武器是為了發射信號彈而研製的,最初用於向天空發射帶有顏色或者照明的彈藥,但是在軍事用途中37/38毫米防暴槍已經逐漸被40米多功能防暴槍取代。雖然,使用的口徑不一樣,比如:37毫米、38毫米、38.1毫米等,但是在發射時彈藥是可以互換的,而這些叫法也只是為了區分彈藥而已。英國警察使用的L104A1和英國陸軍使用的L127A1防暴槍都是由德國的赫克勒公司製造,發射彈藥是通用的,而且這兩支防暴槍的精度也比同類型的其他武器要高很多。

ARWEN 37毫米防暴槍,除了37/38毫米防暴槍,還有一種叫“ARWEN 37毫米”的非致命彈藥發射器,該槍可以發射特製的非致命彈藥,由於彈體和彈殼都比較大,所以其他武器無法使用。最初該槍採用的是和左輪手槍一樣的5發彈巢設計,後來因為太過笨重就改成了單發,槍管內有膛線,最大射程可達100米。ARWEN 37毫米防暴槍是由英國皇家軍械公司開發,剛開始被叫做“恩菲爾德防暴武器”於1977年推出,2001年出售給加拿大警用武器公司,而武器的彈藥由美國的Sage Ordnance公司提供。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ARWEN 37毫米防暴槍

軍用40毫米多功能防暴槍,該槍的尺寸和37/38毫米防暴槍差不多,彈藥由美國巴西康多公司生產,37/38毫米和40毫米防暴槍都可以使用,但是40毫米防暴槍有內置膛線,射程和精度比37/38毫米防暴槍高。40毫米的非致命彈藥也比37/38毫米複雜很多,使用的是無煙發射藥,採用高低不同的膛壓設計。除了發射40毫米彈藥,該槍還可以發射於40×46 LV低速彈藥,這種彈藥的長度為120毫米和普通的37/38毫米彈藥一樣,但是有些特製的彈藥有228毫米並不適合40毫米發射器。40毫米和37/38毫米防暴槍能通用的彈藥更傾向於軍事用途,比如:高爆彈、穿甲彈、照明彈,除此以外還可以發射燃料空氣炸彈、視頻偵察彈等特殊彈藥。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軍用型的40毫米防暴槍通常會比警用的更加耐用,一般分為三種類型:單發的獨立式發射器,與37/38毫米防暴槍類似;用於安裝在步槍槍管底下的發射器、擁有6發彈巢的發射器和左輪手槍類似。瑞士使用的就是40毫米的單發防暴槍,可以發射“非致命的衝擊彈”他們利用該槍的膛線槍管使其準確性和射程有所提高,射程可達50米左右,並且在40米的距離內對單個目標的命中率為95%,在整個防暴武器中這樣的精度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各種型號的非致命彈藥發射器,有些非致命彈藥甚至封裝成“40×53高速彈”可以用自動榴彈發射器來發射,例如英國從美國購買的MK19榴彈發射器、赫克勒L134A1發射器。德國的萊茵金屬製造的低壓衝擊彈使用上面的發射器,射程可達2000米;而美國陸軍開發的XM1057高壓衝擊彈射程只有50多米,所以在射程上高壓衝擊彈並不具有任何優勢。一部分原因是,上述兩種彈藥的初速較低,而高速彈藥在近距離時非常危險,如果把射速提高那麼就會違背非致命彈藥的設計初衷。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美國的MK 19發射器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霰彈槍同樣可以發射非致命的化學彈藥,霰彈槍和榴彈發射器相比口徑通常較小,所以使用霰彈槍發射的非致命彈藥都會有兩個明顯的特徵:彈藥的體積較小,內含的化學藥物也相對較少;但是霰彈槍可以在非致命彈藥和普通彈藥之間快速切換,對於不同的需求時靈活性比較高。此外,小口徑意味著子彈擊中的地方面積更小,如果發射的是高速彈藥很可能會對目標造成無法承擔的後果。

一些特殊的非致命彈藥發射器;如:法國的Verney-Carron發射器使用的是單管或者雙管的發射方式,可以發射直徑44毫米的彈藥;我國使用的是QLZ87式35毫米發射器、俄羅斯使用的是40/43毫米發射器;還有一種罕見的23毫米霰彈槍發射器,以上種種發射器雖然外形上差別比較大,但是用途都是發射大口徑的化學彈或者較小口徑的橡膠彈。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使用橡膠彈比較多,他們使用的是手槍式的發射裝置,雖然體積更小巧,但是無法發射高速的致命彈藥,這一點顯然比不上霰彈槍發射器。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雙管的法國Verney-Carron發射器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紅圈內的就是我國的QLZ87式35毫米發射器


FN 303發射器,該槍由比利時著名的FN公司設計,它並不能發射上文中那些常見的非致命彈藥。FN 303發射器實際上由彩彈槍演變而來,使用氣體壓縮來發射17毫米的非致命彈藥,這些彈藥除了直接撞擊以外,還可能帶有標記作用或者刺激性化學藥物。該發射器的有效射程為50米,有15發的可拆卸彈鼓,能連續射擊且後坐力小,對於警用來說實用性非常高。美國的PepperBall公司也開發了類似的發射器,同樣採用氣體壓縮動力,也可以全自動射擊。但是缺點就是和所有的小口徑發射器一樣,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如:在短距離內射擊時威力過大。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比利時的FN 303發射器,採用的正是15發彈鼓


非致命武器的雛形:橡膠彈

最初的橡膠彈是在1960年到1975年之間發明的,彈頭直徑有38毫米,彈殼和閃光彈一致;長度有149毫米,錶殼直徑有43毫米,重量為:174克,使用滑膛槍發射。

英國的L5橡膠彈,除了上面標準的橡膠彈以外英國還發明瞭各種類型的橡膠彈,L5就是其中之一。這種彈藥於1973年推出,叫做“L5橡膠彈”或者PBR,它的誕生就是為了取代上面的普通橡膠彈。推出之時也被叫做1.5英寸子彈,子彈的外徑有39.4毫米和標準的37×122彈殼類似。不過最大的區別就是彈頭是平的,由聚氨酯聚合物製成;彈藥的重量有131克,初速達63米/秒。L5橡膠彈在英國警隊中服役了很長的時間,後來也演變成L5A7橡膠彈等改進版。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左一:37×122普通橡膠彈,左二:L5A4橡膠彈


L21A1橡膠彈,這種橡膠彈是基於上面的L5改進的,於2001年和德國赫克勒的L104A1防暴槍一起推出。該槍使用的是膛線槍管,一般情況下和X1 18E3光學瞄準鏡結合使用,在膛線槍管和高質量彈藥的加持下,精度和射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L21A1橡膠彈總體長度更短,只有103毫米;彈頭的邊緣更圓滑,具有一定的空氣動力學基礎,所以它的射程比L5更遠;重量為:98克,初速達:72米/秒。理論上,L21A1橡膠彈和L5的動能差不多,但是經過測試後,L21A1橡膠彈對人體的傷害更大,如果射擊到人體的重要器官可能會發生生命危險。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L21A1橡膠彈彈頭的邊緣更圓滑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左一:L5橡膠彈,左二:L60A1 AEP橡膠彈,


橡膠彈的使用案例

20世紀60年代,英國北愛爾蘭天主教由內部矛盾進一步升級為暴力衝突,當地的警察和軍隊無法控制非法聚集的人群,而且還有一部分暴徒使用磚頭、燃燒彈等襲擊警察。當時的英國軍警部門並沒有合適的非致命武器來驅散暴徒,但是又不能使用標準的武器來攻擊人群,那樣將會使無辜的群眾受傷或死亡,所以英國警方採用各種非致命戰術來驅散人群。

英國警察採用橡膠彈來射擊暴徒的腿部或者腹部,尤其是在近距離射擊時優先射擊下半身,如果射中的是暴徒的胸部或者頭部,那麼極有可能會致死。橡膠彈的正常射擊距離為20-40米,但是在緊急情況下誰也管不了那麼多。在1970年-2005年之間北愛爾蘭大約發射了125000發橡膠彈,平均每天發射10發,造成意外死亡人數為17人,平均7000多發橡膠彈就會導致一個人死亡。

直到後來,英國才從其他國家引入非致命武器;2001年已經引入了L104A1和L21A1發射器並提供給北愛爾蘭警察使用。時至今日,這批引進的武器從未在該地區使用過,而是被當作致命武器的備用一直存放著。在2002年至2004年之間,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也發生了多次暴亂,英國警察使用的還是之前的橡膠彈,共發射了50發,命中率到達67%未造成任何傷亡。

非致命武器(彈藥)的用途,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德國的L104A1發射器和L21A1橡膠彈


非致命武器的未來發展趨勢

非致命武器的發展方向很明顯,其中之一就是提高精度問題,這點從越來越多帶有膛線的發射器就可以看出來,比如:40毫米發射器、英國的37毫米L104A1和L127A1發射器。使用更高質量的槍支彈藥,這對於射擊50米以外的單個目標不再是問題,如:37毫米的L60A1 AEP彈藥就比早期的L21A1彈藥精度要高很多。

除了精度,非致命武器的廣度也是一個問題,就像37毫米和40毫米發射器一樣將非致命彈藥發射或擴散到人群中,不過以後可能會誕生同時發射多種彈藥的武器。而這種假想武器的精度不再重要,它的目標將會是面積比較大的群體,只要將非致命彈藥擴散到一定程度就達到目的。

非致命武器的第三個發展趨勢就是破門彈、閃光彈等,屬於警用彈藥會在軍隊中普及;因為近幾年,尤其是國外很多軍隊開始接手警察的任務,比如:營救人質、驅趕暴徒等都是軍隊負責,所以本來屬於警用領域的非致命防暴彈藥會轉移到軍隊中。

最後一個就是警用/軍用電擊槍可能會得到快速發展,只要這種武器的射程和精度能提高,那麼它將會改變非致命武器的最終形態。因為這武器的傷害可控性高,對目標造成的損傷可以根據現場需要來調整,不必要的安全隱患也比其他非致命武器小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