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移民史:殖民者的移民聖地,19世紀愛爾蘭人為何移民至美國?

引言:舊世界向美國的殖民擴展,是一部大規模移民的歷史。在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的一個世紀中,歐洲人大批移民至美國。移居國外的人大約有五千萬,其中三千五百萬人移民到了美國。

如果沒有外來移民,美國大陸什麼時候才會有人居住呢?1820年,聯邦政府第一次開始記錄外來移民的出生地,在這以前,關於外來移民的統計材料還沒有經過整理,所以從美國革命結束到1819年的三十五年中,來到美國的移民大概只有二十五萬人。從那以後,雖然移居美國的人時多時少,但每年流入的人數驚人地增加了。到1832年,每年流入美國的移民超過六萬人;到1850年,則超過了三十五萬人。直到1858年,每年的移民數字才又減少到二十萬人以下。

美國移民史:殖民者的移民聖地,19世紀愛爾蘭人為何移民至美國?

19世紀移民到美國的殖民者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是一個外來移民國家

美國是以移民的方式把這些形形色色的不同民族融合成一個國家。由於這些民族都是來自舊世界,那裡絕大部分地區是農村,他們中大多數人的生活又都與土地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這種融合就更為引人注目。在美國內戰後的一個世紀中,他們被不斷吸引進美國的生活中來,在這期間,美國城市化的現象在與年俱增,他們中大多數人都不得不在茫茫的城市之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當然,人口從世界上的一個地方遷往另一個地方,這在以往的歷史上也曾發生了許多次。正如托馬斯·傑斐遜和其他一些人在美國革命時期提醒英國人的那樣,英國本身原來就是一個移民充斥的國家。在大多數國家,外來移民最後往往還是被來得更早的當地居民同化了;在美國情況也是如此。

美國移民史:殖民者的移民聖地,19世紀愛爾蘭人為何移民至美國?

殖民者移民到美國示意圖

但是,就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外來移民的經歷來說,最特別的不是美國的外來移民被同化成一個單一的民族,而是許多不同的民族以某種方式保持著他們各自的特性。美國從來沒有完全失去異國情調。其他國家已把一些不同的民族融合為一個民族,而美國卻設法允許不同的民族各行其是。美國曾把拉丁語中的一句老生常談"合眾為一"用來作為國訓,其實更合適的國訓也許應該是"合眾為眾"。

美國的國民政治始終是地區的和來自不同國家的各個移民集團的政治。外來移民(包括意裔美國人、德裔美國人、愛爾蘭裔美國人,等等)在美國人口中佔了相當大一部分。成功地控制了這些移民集團,對於全美國政治舞臺上的政客來說,是取得成功的特有的必備條件。外來移民集團在美國所起的作用,始終和各個宗教教派或經濟階層或社會等級在歐洲所起的作用一樣重要。但是,殖民地時期的移民情況,和國家建成後初始的百年中為數最多的移民情況,有著重大的區別。

美國移民史:殖民者的移民聖地,19世紀愛爾蘭人為何移民至美國?

外來移民到達美國示意圖

美國是外來殖民者的移民聖地

在殖民地開拓者的時代,領導大批移民的都是一些有遠見卓識的人,他們的目的是要建立某種社會。另一些人到這裡來則是要建立一個殖民團體:"離開祖國而在新土地上組成隸屬於祖國或與祖國有聯繫的定居區的一批人"。相當一部分人到美洲來時心裡想的是山上的城市、內地的農場、有慈善事業的居留地、從英國搬過去的鄉村生活、或者某種可以名狀的社會,對這些人來說,對往事的追憶並不像對新事物的嚮往那樣動人心絃。不同的嚮往形成了不同的忠誠關係,從而又造就了聯邦主義:美利堅合眾國。

隨後,移民的時代到來了。"移民"接著又逐步為"僑民"(重點不在離開而在到來)或"難民"(重點在逃亡和避難)所代替。如果說,在殖民地時代來到美洲的人,受到那些懷著某種目的而來的人的支配,那麼,後來來到的人則受到那些為某種理由離開本國而來尋求某種目的的人的支配。

殖民地開拓者的嚮往,為他們的目的地所支配;移民的嚮往,則為他們的出發地所支配。殖民地開拓者是被吸引來的,難民則是被驅趕來的。這不是說,在第一個時期,許多殖民地開拓者不是被迫害和貧窮驅趕來的,也不是說,在第二個時期,許多移民並不嚮往"黃金的土地"。

美國移民史:殖民者的移民聖地,19世紀愛爾蘭人為何移民至美國?

美國殖民地示意圖

但是,早期殖民地開拓者主要的是追求,而後期移民主要的是逃避。清教徒移民定下了第一個時期的移民基調,其後來得最早的移民定下了第二時期的移民基調。第一個時代造就了十三個州,其後的時代造就了一個國家。第一個時代造就了聯邦主義;第二個時代造就了一種新的國家政治。

在20世紀,其他差不多大小的國家,沒有一個像美國這樣念念不忘其根源。在19世紀來自歐洲的各移民集團,直到20世紀,仍然由於對家園的思念,甚至由於對他們逃亡地的懷舊之情而緊密結合在一起。他們後來在美國的經歷,他們在美國生活和政治中的地位,始終形成於他們所特有的移民情況。

雖然每一個移民集團在舊世界的經歷各不相同,但新世界提供給他們的機會卻是十分相似的。每一個移民集團都以自己的方式保持著自己的特性,而正是由於保持著自己的特性,他們才在美國取得了一席之地。

美國移民史:殖民者的移民聖地,19世紀愛爾蘭人為何移民至美國?

美國內戰示意圖

19世紀愛人蘭人大量移民到美國

當然,沒有一個移民集團是有代表性的。但愛爾蘭人是美國內戰前半個世紀中來到美國的最大的一個集團。內戰後,他們的經歷也仍然表明,這個新國家怎樣為那些在設法參與謀求國民身份的同時,又保持自己特性的人提供了各種機會。在1820年後的一個世紀中來到美國的數以百萬計的那些人當中,大約有四分之一來自愛爾蘭。

從1820年到1840年,愛爾蘭移民總數已達七十五萬人,平均每年約三萬五千人。19世紀四十年代,愛爾蘭每年的移民人數扶搖直上,在1851年達到高峰,將近二十五萬人。愛爾蘭人大規模移居美國的結果是,在美國內戰前的二十年中,愛爾蘭的總人口減少了約二百五十萬人。

許多人發現,他們雖然換了個地方,但並沒有改變他們的命運。愛爾蘭的窮人成了美國的窮人。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世代遭受壓迫的人,有許多竟然在一個陌生的國家裡取得了權力和令人尊敬的社會地位。對那些幸運的、精力充沛而又抱負很大的人來說,美國確實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新的生活,先是給幾個領袖人物,後來又給越來越多的無數不知名的人。

美國移民史:殖民者的移民聖地,19世紀愛爾蘭人為何移民至美國?

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畫像示意圖

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作品中的斯蒂芬·達德路斯在總結愛爾蘭的歷史時說:"歷史就是我想要從其中醒來的一場噩夢。"美國註定要成為那噩夢醒來的地方。愛爾蘭的愛爾蘭人歷史和美國的愛爾蘭人歷史成了絕妙的對照。美國是一個接受外國移民的國家,而愛爾蘭是一個遭到外國侵略的國家。從十二世紀英國國王亨利二世及其追隨者諾曼人開始,就已竭力強行用入侵者的風俗習慣來同化愛爾蘭人。

但是,不管這個國家被入侵多少次,這個國家的人民從來沒有被真正征服過。英國人開始把他們叫做"野蠻人",因為他們堅持自己的風俗習慣,例如,他們拒絕成為新教徒。在十七世紀,愛爾蘭人的苦難達到了頂點。僅在德羅赫達一個地方,克倫威爾在其所謂的"了不起的大慈悲"中,一次就屠殺了兩千八百名愛爾蘭人,其中除了士兵,還包括教士和平民。

在1652年前的十年中,六十多萬愛爾蘭人(佔愛爾蘭人口的三分之一)死於瘟疫、戰爭和饑饉。克倫威爾把愛爾蘭的大部分土地重新分配給他的手下人,並把數以千計的愛爾蘭人賣到西印度群島的種植園去做奴隸。英國人牢牢地統治著這個島國。

美國移民史:殖民者的移民聖地,19世紀愛爾蘭人為何移民至美國?

殖民者移民美國示意圖

19世紀愛爾蘭人為何要逃離本國移民到美國?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 ①19世紀愛爾蘭人民生活在刑法法典之下

在19世紀,愛爾蘭人不是生活在一個政府之下,而是生活在一部刑法法典之下。愛爾蘭的天主教徒在自己的國家裡毫無權利可言,他們不能擁有一匹價值超過五個畿尼的馬,他們不能參加選舉,不能參加陪審團,不能攜帶火器,不能當教師,不能參軍,不能做律師,也不能當政府官員。如果他們是生意人,他們的學徒不能超過兩個。天主教的教堂不能有尖頂。

  • ②19世紀愛爾蘭地主合併土地,愛爾蘭佃農被趕走

19世紀初,愛爾蘭地主們為了"改良"土地,合併土地,趕走了數以千計的愛爾蘭佃農。19世紀四十年代,美國福音傳教士阿麗納思·尼科爾森夫人描寫了在高爾韋看到的一幅常見的景象:

我看到一群人聚集在廣場上,心裡猜想那裡大概出了什麼新鮮的事兒。但走近一看,發現那是一群從老遠地方趕來的窮苦的鄉下人,他們到這裡來是希望次日能找到一點兒活幹。每一個都有自己的位置,而所有的人都站著,像在等待什麼,他們全都一聲不響,飢腸轆轆,疲憊不堪。有人對我說,許多人步行了十五英里,滴水未進,而且也不指望當天能吃上什麼。他們的工資每天只有六個便士,當安息日沒有工作可做時,他們就連吃的東西都沒有。他們的衣衫,他們的垂頭喪氣的神色,也充分說明了他們的痛苦生活。


美國移民史:殖民者的移民聖地,19世紀愛爾蘭人為何移民至美國?

19世紀愛爾蘭農民歉收示意圖

  • ③19世紀中期愛爾蘭發生饑荒,農民歉收

接著又發生了馬鈴薯腐爛病,趕走佃農的事更普遍了,災荒更嚴重了,嗷嗷待哺的人也更多了。1845年和1846年的歉收,使許多農民攜家帶口,在農村到處流浪,徒勞無益地尋覓食物。體弱的死於道路,聽天由命的人坐在火堆旁,等待死亡來解除他們飢餓的痛苦。這次愛爾蘭大饑荒持續了五年之久,在這期間,愛爾蘭全國人口從八百五十萬人左右減少到約六百五十萬人。

沒有人確切知道究竟餓死了多少人,但因營養不良、"饑饉熱"(因缺乏營養而引起的一種斑疹傷寒)、痢疾(由於吃了撿來的不潔食物和吃生的食物所致)和壞血病而死亡的人多達數十萬。

波士頓的羅伯特·F·福布斯船長從愛爾蘭的科克港寫信回來說,那幅情景真是慘不忍睹。波士頓的《嚮導報》呼籲說:"看在上帝的分上,為我們救救當今世界上的那些瀕於死亡的人吧,給他們飯吃,讓他們活下去,不要讓他們餓死!"

於是,大量愛爾蘭人就逃離本國而移民去美國。愛爾蘭人從美國波士頓到新奧爾良的各個港口入境,從而使外來移民的人數在美國內戰前的十五年中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

美國移民史:殖民者的移民聖地,19世紀愛爾蘭人為何移民至美國?

19世紀外來人員移民美國示意圖

結語

1847年5月,美國紐約移民專員第一次準確記錄了入境移民的人數,從那時起到1860年底,光是通過紐約港進入美國的移民,就有二百五十萬人左右,其中一百多萬是愛爾蘭人,是到那時為止最大的一個移民集團。

由於要求移民到美國的愛爾蘭人越來越多,愛爾蘭的船費提高了。儘管如此,在美國慈善機構和為自身利益考慮的愛爾蘭地主的幫助下,那些貧苦的愛爾蘭人還是設法來到了美國。有些人利用他在美國的親戚寄來的匯款,在19世紀四十年代,這種匯款平均每年約一百萬美元。

愛爾蘭移民的精神狀態特別容易接受新的機會。清教徒移民的實踐活動,是出於他們深信他們走的是正路。因此,他們的主要問題不是去發現一種目標,也不是去發展一種思想,而是在美國運用和實現他們的正統觀念。愛爾蘭人的實踐活動和適應能力,則是出於完全相反的原因。愛爾蘭人只是決心要逃離他們所熟知的舊世界,渴望在新世界發現任何機會和一切機會。所以,他們隨時準備去做任何必須做的事。總之,清教徒是殖民地開拓者,而愛爾蘭人是移民。

19世紀美國的活力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新來的人帶來了這種移民精神狀態。19世紀愛爾蘭人和其他移民特有的力量,是他們的目標不明確而且無限制。因此,美國這個國家就成了外來移民的聯盟:一個由懷念故國、感傷往事的移民集團組成的聯邦,這些移民集團由於保持其特性而產生了新的民族風俗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