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就是楊帆起航從這片海駛向另一片海

很多人會疑問:既然未來中國能引領世界,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要移民呢?

中國經濟強大是事實,中國的問題和矛盾也是事實,國外衰落是事實,但人家現在本身就強大也是事實,我們只說事實,希望在這裡的每一位讀者能有獨立的判斷能力,畢竟路是自己能選的,未來也是自己能把握的。

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在移民問題上往往也會相反。因為這是道選擇題——穩定vs 挑戰

移民,就是楊帆起航從這片海駛向另一片海

自1818年,廣州人麥世英抵達悉尼,成為澳洲第一個華人。200年來,120萬華人默默耕耘,為澳洲的政治、經濟、文化作出巨大貢獻,並得到高度肯定。華人也融入了澳洲的生活。

>>>>職業的轉變

早年,很大一部分中國大陸移民的學歷相對較高,但實際上澳洲更需要藍領技術工人。另外,對於老移民來說,語言是最大的障礙,進入主流職場的機會微乎其微。限於能力和資本,許多華人的移民生活都是從做體力工開始的,例如餐廳、清潔、勞工、零售及出租車司機等。

自2011年後,年輕移民的英語水平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新一代移民開始在澳洲從事財經商業、法律政治、醫療保健、工程建築、財務會計等職業。

可以說,今時今日華人的身影已經遍佈澳大利亞各行各業。相信未來華人職業選擇的特點及傾向性會更加模糊,所謂“適合華人職業”的侷限性也將逐漸消失。

>>>>教育觀的影響

通常來看,澳洲多數人高中畢業後就工作了,或者上個社區大學,學點應用性的技能。另一小部分人興趣得到了很好的呵護,視野得到了拓展,成為頂尖的學生。

對澳洲人來講,只要保證精英足夠強大,整個澳大利亞就可以繼續前行。至於他們的超市收銀員、卡車司機、工人、農民等聽說讀寫的基本功不紮實,並沒什麼關係。

但對很大一部分澳洲華人中產階層來說,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他們是焦慮的。焦慮的原因在於對自身地位的不安全感。東亞社會又尤其注重孩子的教育,中國、日本、韓國都是如此,大家都喜歡比較孩子的成績,激烈的競爭放大了人們的焦慮。

在澳洲3點放學之後,大多數華人的孩子,都要揹著書包,拿著樂器,去各種輔導班。大多數華人家長認為:一個不去輔導班,不花大價錢學習才藝、參加社會活動的豐富自己履歷的孩子,幾乎沒有可能進入名牌大學。

在悉尼和墨爾本,各式各樣的培訓班蔚為風行。大家都知道孩子們一窩蜂學補習不正常,但誰都不願意輸。在亞裔家長的補習風氣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澳洲本地家長也加入了送孩子補習的熱潮。

不可否認,不論在澳洲還是在中國,優質資源永遠是稀缺,競爭也會非常激烈。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澳洲本地家長有了危機感,開始模仿華人家長的“虎媽”式教育方法。但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有了資本累積的華人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在快樂成長。

經濟購買力的變化

在澳洲,華人一直都是奢侈品的一大消費族群;許多奢侈品店華人顧客比例可高達60%,其中包括本地生活的華人以及來澳旅遊的華人。另外,在澳中國留學生和代購群體也不容小覷。

澳大利亞華人在房地產市場上更是“穩操勝券”,他們正在以比其他澳大利亞人更快的速度購買房地產。

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報道,中國因為人口眾多有著極強的購買力。尤其是近年來,中國消費者對國外商品的興趣可謂是與日俱增。在這時,有部分澳洲商家瞅準時機,通過代購這個渠道,將大量商品銷往中國。

中澳之間的關係有很強的互補性,但要想讓這種互補性更好的發展,則需要雙方更多的尊重以及理解。

是否移民有一個簡單的衡量點:能否在移民國家靠自己的力量讓自己和家人過上預期的生活。(知乎上的案例回答)

我的爸爸在九幾年趕上了第一代移民浪潮,來到了美國。隨後幾年,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在美國出生,成為土生土長的ABC。而我,在中國完成了基礎教育,在美國進行大學教育。

我見證了上一代移民的生活(我爸爸),見證了一代ABC的成長(我的弟弟妹妹),趕上了留學大潮而出國唸書(08年),又比同齡留學生提前拿了一張綠卡(20歲)。

1、 上一代移民

我爸爸在美國呆了將近二十年。

當年,在以我爸為首的出國人看來,移民的生活條件是絕對優於回國的:更好的社區,更好的收入,體面的工作,房子和車子。

當時,國內大多數騎著永久擠著公交,住幾家一戶的筒子樓。美國的生活對於當時的中國人,有著致命的物質吸引力。在美帝奮鬥目標,無非就是兩個字——“留下”

今天,這一代移民已經基本進入中產階級,一棟洋房一部車,兩個小孩一隻狗,富足但不暴富,穩定但不冒泡,也算實現了他們當年的目標。另一方面,他們在國內發展的親朋,因為趕上了90年代末的發展浪潮,生活水平也沒有輸於他們(雖然大部分的移民不承認這一點)。從收入和購買力上看,他們是差不多的。

在工作方面

第一代移民對美國的事業沒有太多野心。普通的工作拿到的薪資,就能過上富足健康的生活,你不必在公司擠破頭,也不必踩著別人的臉,也可以住著別墅開寶馬,穿著名牌逛各國。所以,並不是太多的人會以在公司爬到高層為目標。

工作性質以工程師為主,工作年限以供完孩子上大學和交完養老保險為基準。

總結來說,工作壓力不大,薪資有餘但不土豪。

在家庭方面

對下一代的期待,無非是學好中文,上IVY(常青藤大學),打個football進個聯賽。對上一代人的贍養費用會擔當更多,但是諸多大小事宜是由國內的兄弟姐妹打點,煩心事並不多。

家庭財產一般在養老保險、房產、少量基金債券裡,很少有人會有大量現金存款,破產的可能性很小,每年去國外旅遊是沒問題的。

總體來說,生活壓力低,屬於easy模式。

移民,就是楊帆起航從這片海駛向另一片海

而以我媽為首的中國中產階級,生活水平雖然與美國中產相差不遠,但是各方面的壓力卻要多得多。

上要供老人的醫療和養老,下要供孩子留學,買房,買車,工作上要和各種煩心事周旋。

防癌防吃防汙染,防賊防盜防流氓。兒子/女兒在XX國留學又要繳學費了,想給爸媽轉一個好一點的醫院,隔壁家的老王昨天又買了一輛奧迪,今天單位小姑娘又拿了一個土豪金…………

賺的錢多,發愁的地方也多,消費能力不低,同時安全感也不高。

我接觸到的留學生分為三類:

一部分家境富裕,唸書只是為了鍍金,一開始就打算回國接班。

一部分家境貧寒,大多想要留在美國,走在我爸爸當年的路上。

移民,就是楊帆起航從這片海駛向另一片海

最多的一部分留學生,家境中產或小康,他們父母奮鬥的目標,是美國的中產。他們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美國,希望孩子能過上自己渴望的日子。而這些孩子們,沒有當年我爸出國時那種強烈的物質對比差,乍一看覺得自己家的生活水平不低於美國,對於自己父母一代的生活壓力也沒什麼切身的感受,再加上寂寞和簽證問題,這一批人群歸國的不佔少數。

2、 ABC

我的弟弟妹妹是土生土長的ABC。作為第一代移民的孩子,他們比國內長大的我,少了一份功利心,多了一份自信。對於歸屬感,他們的態度類似於自小隨父母離開家鄉、在北上廣長大的孩子。對於老家(中國),雖然會同父母回去,但是沒有認同感。

雖然生活單純,但是這一幫孩子並不是毫無煩惱。比學習成績,比體育,比誰上的大學好,這些方面的壓力和國內的孩子差不多。

移民,就是楊帆起航從這片海駛向另一片海

美國是個階級已經固化的社會,維持在中產這種富足而閒適的狀態,是比較容易的事情,但是進入中產之上,需要幾代人的資源,第一代ABC在這一方面相對薄弱。

中國處在階級形成的階段,如今,下一代的階級改變還存在可能性,但是,未來也許會越來越難。

3、 我

我對自己的定義是,一個從老家來到異地打拼的人。深感幸運的是,我拿到了這裡的戶口。但是,我沒有房子,沒有車子,父母在我畢業後就不會再養我,我得在這裡立足,一張戶口是遠遠不夠的。你要問我,我這樣的移民怎麼想,我只能說,和去北上廣打拼的畢業生一樣,我想要的還有很多。

美國這麼大,這麼多行當,籠統的概括移民好不好,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就像你不會問一個北京人“你拿到戶口後的發展路徑是什麼。”這一張卡,一個戶口,拿到了只是和千萬當地人站在近一點的起跑線上,僅此而已。

移民,就是楊帆起航從這片海駛向另一片海

最後,我只是希望那些心裡懷揣著移民想法的人,能合理的衡量自己的預期值,結合實際做下理性的分析,把合理的籌碼,押注在移民之中。

如果能把目前財產狀況,目前自己在移民國家收入,今後在移民國家的職業發展前景,作為最先的考量因素,會是一個較為理性的移民分析。

這些考慮越具體越好。

關於父母的贍養也是出於一樣的考慮。不管與父母離得有多遠,我個人會把“能不能靠自己力量養活他們”作為思考的第一點。我認為,以愛的名義回到他們身邊,卻花著他們的養老金,不是孝順。所以不管與他們相隔多遠,實現個人的財務自由、維持父母的生活水平,是我放在首位的事情。

移民這種關乎人生的事,每個人都會有截然不同的的體會。你如何讓別人理解你的選擇,你又如何能去建議別人的人生?

這裡我只想寫點感悟,也許會有參考性,但我跟父母一樣從來不勸人移民,因為這雖然不是一條不歸路,卻是非常重大的人生抉擇。

與其去想移還是不移,不如出去遊玩,或是遊學,體會下當地的生活,也許比聽別人描述的片面之詞來的更好。

十三年前跟家人移民,拿了楓葉卡,五年之後入籍,再以後在中國住了幾年。

那是我第一次是比較北美和中國的生活,那個時候年紀還小,對於品牌、價格和生活的柴米油鹽處於無知狀態,也察覺不到什麼汙染,我看到的只是國內生活紛繁的一面——逛街、泡吧、唱卡拉OK、看電影、朋友聚餐,享受著便宜的出租車、書籍、盜版影片和軟件,還可以看國內的各種狗血劇和腦殘綜藝節目。

除了每年要為了繼續合法住在國內,繳納簽證費以外,我一直在廣東和上海過著比國外更快樂的生活,也形成了很多人一樣的心態,只要錢夠,在中國一樣過美好的生活。

比如,有錢就可以到進口超市購買德國的牛奶,比利時的巧克力,法國的芝士;

可以抱著Mac坐在星巴克裡對著路人一臉傲嬌的冷漠,雖然奢侈品相對較貴,但發個微博就會有一群人來和土豪做朋友。

可是漸漸的,從什麼時候起呢?我卻越來越想念楓葉國。

為什麼在中國想做點事那麼難

世博會以後,魔都空氣每況愈下。以前住在廣東我很少感冒,到魔都後每年冬天都上呼吸道感染兩到三次,每次咳嗽大半個月,而我在2011年經常戲謔自己是pm2.5人肉探測器,只要覺得不適一定是空氣重度汙染。當霧霾仍是一種數值和氣息,當人們只是抱怨空氣不好,當大家帶著啥事兒也不管的棉布口罩預防著幾十年以後會不會得肺癌,離開也像是一種矯情。但對於呼吸系統疾病,鼻敏感疾病的病人來說,

離開代表著生活質量真的不一樣了。在寂寞和病痛之間,寂寞又算得了什麼?

移民,就是楊帆起航從這片海駛向另一片海

2012年我回了楓葉國,像是傳說中的新移民,一切都從頭開始。熟悉環境,交朋友,求職和工作。

十三年後國外的家庭娛樂生活再不像以前那樣貧瘠。

微信、skype、facetime,讓人們之間不再有強烈的距離感。

優酷、迅雷、人人字幕組、unblock youku、apple TV還有家裡各種機頂盒直播著TVB、鳳凰衛視、湖南衛視、江蘇衛視…

科技讓你在室內體會不到你已經離開,因為即使在天朝,你此時不是也在刷微信?

移民,就是楊帆起航從這片海駛向另一片海

我們應該得到更文明的基礎建設和社會服務,甚至可以上升到一種規則的建立和執行。

而這些都是一點一滴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建立的。中國確實應該變得更好,但在這之前,我們或許該參考別人都在做些什麼例如文化的細節。

移民,其實很像是一個產品經理在砍需求,它只能實現你某幾個需求,但可以落實得非常好。可那些其它的需求比如在國內更多的發展空間、各種圈子聚會、與親人相處機會、廉價的人力服務…移民時就要砍掉這些需求罷了,是一種取捨。

如果每個人都是一艘船,我們的社會就是一片海。移民,就是從一片海,駛向了另一片海。可能會經歷風浪和顛簸,可能會看到更壯麗的美景,但是不變的是船上裝載著的那些夢想,家人和感情。我們沒有逆天而行的能力,只是希望在汪洋大海里,守護好小船上的一點東西,帶著他們,順勢而為,揚帆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