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显赫的秦始皇,最后却死的腥臭无比

导语

众所周知,秦始皇是个有追求效率的领导人,做出了很多的创举,但是秦始皇却没有将人民的希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最终导致了王朝的早衰,一生浩浩荡荡的秦始皇,最后却死的腥臭无比。

名声显赫的秦始皇,最后却死的腥臭无比

寻找长生不老药——徐福的谎言

当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东游,先后去了云梦、九凝山等地,接着还去看了钱塘江的波涛,回程时经过吴,沿着海岸来到琅琊。

在琅琊的有一天晚上,秦始皇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和海神交战,海神的模样完全和人一样,醒来后,梦中的景象在脑海中迟迟盘旋不去,秦始皇知道自己之所以会做这样的孟梦,完全就是徐福的一番话。

当年徐福建议秦始皇蓬莱仙药其实可以拿到,但是海上经常有大鲛阻挡,因此很难到达那座仙山,希望秦始皇能派上射箭高手一同前往,如遇到大鲛可以用剪射死它。

九年前,齐人徐福上书秦始皇说海上有三座山,分别是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山都住着仙人,徐福请求秦始皇允许他斋戒,然后带上男童童女去访仙,秦始皇当然是答应他了,派他带领童男童女去海上寻找仙人,目的就是去求取长生不老之药。

寻找了很多年,始终没有找到仙药,原来是海上有大鲛阻挠,秦始皇一直深信徐福的话,因此做了这样的怪梦,秦始皇想知道这个梦到底有什么寓意,于是找来了占梦师。

占梦师告诉他海神以鱼龙作为替身,是见不到的,平时的祈祷都很虔诚,想不到会有这样的恶神来作怪,应当把它除掉,除掉之后好神就自然到来。

秦始皇下令出海的人必须带着大型的渔具,而他自己则随身携带弓箭,准备射杀大鲛,从琅琊北到荣成山都没有遇见大鲛,直到航行到罘才发现一条,最后将其射杀。

寻找长生不老药尽管大费周章,秦始皇却始终没有怀疑过徐福,事实上,徐福说海上有大鲛阻挡航道,其实就是一派胡言,多年以来徐福花费了秦始皇大量的钱财,但是寻找无果,生怕受到秦始皇的重罚,所以才编出这样的谎言。

名声显赫的秦始皇,最后却死的腥臭无比

皇帝两个字的由来

公元前219年,也就是秦始皇派徐福寻找仙药的那一年,他登上泰山,立下石碑,在碑上写了:皇帝登基,制定昌明法令,臣下整治政事。二十六年,统一天下,没有不臣服的。

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君主自称皇帝,但秦始皇是个例外,不仅如此,他也是第一个为自己的王朝向未来预定千秋万世的君主,因此自称为始皇帝。

秦始皇十三岁即位,当时的周王朝早已名存实亡,徒有一具空壳,而天下分裂成了秦、齐、韩、赵、魏、楚和燕七国,七国连年交相征战,民众苦不堪言,在这七个诸侯国当中,以秦国的实力最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了其他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当年臣子们建议他用“泰秦”来称呼自己,但秦始皇认为自己是何等君主,仅仅用皇子是不够的,不如把五帝的“帝”和“皇”一起使用,合成就是“皇帝”,因此皇帝二字的由来就是秦始皇创造的。

名声显赫的秦始皇,最后却死的腥臭无比

秦始皇的五个第一

秦始皇觉得自己无比的尊贵,关于自己的一切都要“豪”,这不是说说而已,因为秦始皇有自己的丰功伟绩,就拿他在所有君王中名列第一的五个第一,就是最好的证明。

  1. 他是第一个实施郡县制的君主,也就是将全国分成三十六个郡,然后在郡下设县,这样可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2. 他是第一个大力修驿道和通沟渠的君主,中央的政令若想迅速下达到各地方,就得依赖这样方便的交通,因此修筑大马路和运河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还设立了驿站制度。
  3. 他是第一个实现“车同轨”和“书同文”的君主,所有的车辆必须统一宽度,就能在全国畅行无阻,全国的文字都是统一字体,就不会出现看不懂彼此书信的情况。
  4. 他是第一个统一货币的君主,从前六国使用的贝、玉等货币都禁止再次流通,统一使用秦国制造的“金、”“铜”两种货币。
  5. 他还是第一个统一度量衡的君主,因为很多地方使用的长度和重量的测量单位不同,也就是没有一致的标准,因此秦始皇做了长度和重量单位的统一标准。

这五个第一足以让任何一个人无比自豪和骄傲,更何况他是秦始皇,他做到的这五个第一其实就是文明的发展史,有了这样的改变才让今天我们更方便、更有秩序。

名声显赫的秦始皇,最后却死的腥臭无比


名声显赫的秦始皇,最后却死的腥臭无比

冲下万丈深渊的秦国

然而秦始皇只看到了自己的聪明和气魄,却没看到自己的冷酷和豪奢,自从秦朝建立以来,秦始皇的许多作为虽然都有前瞻性,但是他由于不善待人民,惹出的民怨在所有的君主中也被排在第一位。

秦始皇深信“五德始终”的说法,五德就是金木水火土,没一德到了特定时间就会衰落,另一德就取而代之,他也始终相信秦国之所以能够兴旺,那是因为秦国出在“水德”。

秦始皇采取严刑峻法,管理老百姓也非常的严苛,只要不遵从他的意愿,老百姓不仅自身有罪,也会连累到自己的家人。

当年秦始皇把天下的兵器都收集起来,铸成十二个铜人,放在宫中,把全国十二万户的富人从各地迁到首都咸阳,他认为这样不仅便于管束,还利于首都繁荣,其实他不知道富人就像是大老板,没有了老板就有很多人面临失业,这个问题貌似很严重。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每年征调四十万民夫,凡事饥寒劳累而死的人直接埋入长城之下,修建阿房宫和陵墓,动用了七十万名受刑人,修建完之后全部被活埋于墓道中。

另外他听从了丞相李斯的建议,烧毁了以往的史书和诸子百家的巨作,只留下医药、种植和卜筮一类的书,又因为文学方术士批评他,他便把四百六十名文学术活埋于咸阳城,也就是所谓的“焚书坑儒”。

此时的秦国看似风风光光,其实已经是将近崩溃,在秦始皇的驾驭下,秦朝就像一辆狂奔的马车,看似跑的很快,其实已经在冲下万丈深渊。

名声显赫的秦始皇,最后却死的腥臭无比

秦始皇生前名声显赫,死后腥臭无比

“死”对于任何人都是必须面对的,也是逃不过的,秦始皇也不另外,自认为功绩超过三皇五帝的他即使一次又一次的被骗,但仍然渴望能吃到长生不老药。

公元前210年,在他第五次出巡东游的途中,秦始皇射杀了一条大鱼,他以为这样就可以除掉了作祟的恶神,招来好运,当巡游到平原津时秦始皇病倒了。

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此时他生平最讨厌的死字离他越来越近,最后也还是躲不过这个死字的追捕,最终病死在沙丘。

秦始皇死时留下了诏书,交代了大儿子扶苏回来给自己处理丧事,然后葬在咸阳城,大概意思也就是让扶苏回来继任。

但是这封诏书被二儿子胡亥和权臣李斯、赵高等人截下,然后偷偷改成胡亥接下帝位,扶苏和蒙恬两人被赐死。

为了避免恐慌,胡亥和李斯、赵高等人隐瞒了秦始皇驾崩的消息,以致秦始皇的遗体在车里都腐烂到发臭,最后他们只能用鲍鱼来掩盖气味,胡亥直到返回咸阳城后才把秦始皇葬在骊山的陵墓,然后继任为秦朝的二世皇帝。

用“生前名声显赫,死后腥臭无比”来说秦始皇再好不过。

名声显赫的秦始皇,最后却死的腥臭无比

揭竿起义

胡亥谋杀哥哥,当上了皇帝,然而他的皇帝梦也只有短短三年,之后就被赵高逼迫自杀了。

继任的子婴在位时间更短,还好他死前诛杀了赵高。

前前后后维持了十五年的秦朝,就像一栋大房子一样出现了严重的缝裂。

公元前207年,名叫陈胜和吴广的两个平凡的农夫,率领了几百号人起义,由于没有武器,他们就砍削木头当做武器,没有旗帜,他们就举起竹竿当做军旗,走出了反秦第一步,虽然最后陈胜和吴广都被杀,但此时也是秦朝走向灭亡的第一步。

名声显赫的秦始皇,最后却死的腥臭无比

结束语

秦始皇绝对是个追求治国效率的领导人,而且这个过程中,还做出了很多的创意之举,按理说这样的人应该更成功才对!

问题是秦始皇所追求的效率不是用来服务人民的,而是用来服务自己的王朝,甚至仅仅是服务自己,重要的是他没有把人民放在心上,而是将人民当做自己达到目的的工具,因此在征战和修建中牺牲了太多的生命,但他一直都觉得无所谓,百姓的忍无可忍,造就了最后的反抗。

最重要的是他混乱的王朝下,二儿子为了当上皇帝,不仅不惜杀死自己的哥哥,还做出没有及时下葬秦始皇尸体,导致腐烂发臭,绝对是伤天害理之事。

还是那句话,秦始皇的一生“生前名声显赫,死后腥臭无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