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八綱辨證-----真熱假寒,摘自《新編辨證歌訣》張德蘊著

中醫八綱辨證-----真熱假寒,摘自《新編辨證歌訣》張德蘊著


真熱假寒內熱盛,

陽氣被鬱而不行。

面色蒼白四肢厥,

脈象沉細渴喜明。

胸熱不欲蓋衣被,

寒在皮膚熱髓中。

[註釋]

真熱假寒,是由於內熱過盛,陽氣被鬱,不得外達所致。表現為: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沉細,口渴喜冷飲,身熱不欲蓋衣被,小便黃,大便秘結等寒熱錯雜之證,乃為熱在骨髓,寒在皮膚,為真熱假寒也。

[按語]

真熱假寒,是陽證似陰的一種症狀,本病屬熱證,因熱到極點,出現於手足冰冷,脈細等假寒症狀,本證可見於,現代醫學的肺炎,中毒性痢疾,或其他傳染病的過程中,尤為兒童多見,其臨床表現是:手足厥冷,脈沉,好象是寒證,但肢冷發熱,不惡寒,反惡熱,脈沉數而有力,或見煩渴喜飲咽乾,口臭,譫語,小便短赤,大便燥結,或熱利下重,舌色深紅,苔黃而幹之證,這種情況的手足厥冷,脈沉。就是假寒;而內熱才是本質,真熱假寒是由於內熱過盛,陽氣閉鬱於內,不能外達於四肢末而形成的,或者說是一種寒熱格據,陰盛於內,格陽於外的現象。根據陽鬱熱盛,而致手足厥冷的特點,所以習慣上把它叫作熱厥或陽厥。

從以上分析,可知,所謂寒熱真假,就是表現於疾病的現象和本質的關係, "真寒假熱"或"真熱假寒" 的"真",即是表現疾病的本質,而其中的"假"字,即是疾病的現象。我們在診斷和治療疾病的時候,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被假象所迷惑。

在辨別寒熱真假的過程中,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診察:

1. 假象的出現多見於四肢,皮表,或面色方面。而臟腑,氣血津液方面的表現較少見。

2. 假象究竟和真象有何不同,假熱的面赤,是面白而僅在顴頰上,顏色淺紅嬌嫩,時隱時現,和真熱的滿面紅赤不一樣;假寒的四肢厥冷,卻是胸腹部大熱,或周身寒冷而反不欲近衣被,這是與真寒的身倦臥,欲得衣喜暖不一樣。仔細觀察,透過現象看本質,不難加以區別。

3.在辨別寒熱真假還應注意,脈象的有力無力,舌質的淡與紅,舌苔的潤與燥,口渴與不渴,喜冷飲與喜熱飲,胸腹是否溫暖,小便的清白和黃赤,欲蓋衣被和不欲蓋衣被的不同情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