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必須上名校才有前途?為什麼?

海雲海


是不是必須上名校才有前途?為什麼?

一個人,通過勤奮、努力,能考上名校,當然是件可惜可賀的事,將來的前途大多一片光明,現實中,成功人士有不少人都是名校畢業的。

但我們的身邊也不乏成功人士,他們並沒有考上名校,甚至都沒有進過大學的校門。

在我家不遠處,住著一戶人家,一個母親,帶著兩個兒子,十幾年前,孩子的父親,因患絕症去世了,剩下母親和兩個未成年的兒子,大的十歲多點,小的還不滿十歲。

家裡的頂樑柱沒了,母親只能靠著打零工,維持一家三口的生活。

也許是父親過早的去世,給孩子打擊很大,大兒子高考那年,沒考出好成績,本科都沒有達線,只好上了一個很普通的大專。

三年的大專學習,很快就過去了,畢業後,拿著大專文憑,去找工作,處處碰壁,要麼工資高點,活很累,要麼工作輕鬆點,可掙不到錢,自己胡自己的生活都成問題。

那一年,春節回家,他狠狠心,辭去了原來的工作,過完春節,隻身去男方闖蕩,來到了東莞,可謂白手起家,先到別人的往店裡打工。

一個月後,辭去了工作,靠著自己一點微薄的積蓄,再向親戚借了一點,總共加起來也就2萬元,自己開起了網點。

沒日沒夜的向顧客介紹產品,沒日沒夜接單、發貨,沒有資本就少進貨,等顧客的貨款到了,再拿去進貨,採用滾雪球的形式發展。

蒼天不負有心人,兩年下來,生意越做越好,越多越大,據知情人透露,去年一年就淨賺了150多萬。

同時,在交往的過程中,認識了一個女朋友,不久走向了婚姻的殿堂,這一切,沒有讓可憐的母親操半點心。

去年高考,弟弟沒考好,想復讀,他立馬拿出15萬,把小弟弟送到亞洲最大的高考工廠——毛坦廠中學,因為分數不達標,復讀費交了4萬,剩下的交給他媽媽,當做他們陪讀的生活費。

並深情得跟媽媽說:“爸爸不在了,以後你和弟弟的事,都是我的事,你只要把身體保養好,弟弟要多點書。”

我不敢說,這孩子是個成功人士,但從他的所作所為上,他的未來不會太差,因為他不僅勤勞,還肯動腦,最重要的他有擔當的精神。

說句心裡話,當我聽說這孩子的故事後,打心眼裡佩服!

不知我的回答是否令你滿意,歡迎提出不同意見和看法!——王洵785(圖片來自網絡)


王洵785


名校不能確保人生的上限,卻能設定人生的下限。不止給了學生敲門磚、入場券,還給了最優質的人脈、圈子、資源。好學校到底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本文這位親歷者給你帶來最好的答案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讀大學有什麼用?

你看那北大畢業的還有賣豬肉的,清華畢業的還當保安,我手下剛招來的985大學的高材生,來了還不是要從打雜開始幹?

還有人說,你看那些當年的高考狀元,哪個成為行業領袖了?應試教育不行,淨教出一些死讀書的書呆子。

更會有人說,我們公司一招聘,投簡歷的都是211、985,來了也沒發現好到哪去,眼高手低,有的大專生可能還更踏實肯幹一點。

以上這些言論,我們從心理學的專業角度,統稱為“酸葡萄心理”。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北京孩子,小時候,在家門口讀一所普通的小學,真的是無憂無慮、天真爛漫,整整玩了六年。

那時候小升初,北京還沒有現在的“鎖區”政策,我交了狗屎運,陰差陽錯進了海淀區大名鼎鼎的X大附中。

一路上,儘管自己只是學渣,但見過太多學霸和大牛,咱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 一所好學校,對孩子的重要影響,真的是一輩子的。

-1-

好學校,教給孩子真正的努力和拼搏

剛進X大附中,我就發現,只有自己小學玩了六年,別人可都不是啊。

我那時的英文水平,基本限於認識26個字母,估計比現在很多英文啟蒙做得早的3,4歲的孩子還差遠了;

我的海淀同桌,英文如百靈鳥一樣流暢悅耳,看英文電影完全不用字幕,和外教成了忘年交,經常談笑風生。

她在小學六年,已經能把很多原版的兒童文學名著,如《夏洛的網》《殺死一隻知更鳥》等,全書背誦了。

數學、語文、物理、化學,每一科都被學霸們碾壓。

坐在我後面的男生,初中就學完了中學數學,開始自學微積分和大學高數;

我們語文課代表,小學就熟讀四書五經,能用古文洋洋灑灑地寫作;

聽高中班主任說,我們學校的一位學長,愛好天文,天天去學校的天文臺觀測,國內外天文權威刊物發表論文,因為貢獻重大,國際上把一顆小行星,以他的的名字命名,那時他16歲。

  • 上中學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怪不錯的呢。上了好學校,才知道自己多麼才疏學淺,才知道差距有多大,才知道應當多麼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

幸而我從初中開始住校,晚自習的時候,能24小時、近距離觀摩這些學霸、牛人是怎麼努力的。

作業?

課間早就做完了,晚自習上,X大附中的同學都在複習、預習(除了那些做國際奧賽,和自學大學內容的)。

我晚自習的同桌,在我們普通班排名前幾名。

她每天晚上,把每個科目,每天學的內容,各做5、6本課外練習冊來鞏固(她做得真是飛快,她做5、6本的時間,我差不多勉強能做完1本)。

做完習題,她還常有時間“放鬆一下”,把語文書上的古文,翻譯成英文;再把英文美文,翻譯成古文,後來她本科就去了普林斯頓。

  • 上了好學校才知道,從來就沒有什麼不勞而獲的成績,也沒有什麼隨隨便便的成功,每一分進步,背後都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辛勤努力。

-2-

好學校,帶給孩子視野和見識

初中的時候,網絡還不發達,信息很閉塞,那時,我根本不知道美國大學為何物。

睡我對床的學霸姑娘,酷愛二戰史,夢想是考上美國的“西點軍校”。

我問:“為什麼?”

她告訴我:“西點軍校除了培養出了美國最多的將軍(麥克阿瑟、艾森豪威爾、巴頓將軍……),還培養出了世界財富500強中,1000多名歷屆董事長,2000多名副董事長,5000多名歷屆CEO。全美國任何一所商學院都沒有培養出這麼多的管理精英。”

我深深驚歎於她的視野、見識和夢想。於是,我就把自己的夢想,從“當個白領”,也改成了“考上西點軍校”,你看,孩子之間的影響力是多麼大啊。

後來,儘管沒有真正去報考西點,我在追求這個夢想的過程中,跟著對床的姑娘,讀了十幾本詳細的二戰史,還看了很多二戰紀錄片(儘管現在都快忘光了)。

為了軍校的身體要求,我倆非常努力地鍛鍊身體,每天跑1200米、跳幾百階臺階、100個仰臥起坐……我們還為了留學的夢想,特別努力地學英文。

我從初一班裡英文最差的學生,發奮努力,每天背誦一篇新概念三/四,還利用寒暑假,把老友記看了差不多10遍,高一時英文統考,我考了全區第一。

初中時,我們學校離北大清華不遠,有很多非常精英的書店。同學們相互“攀比”,搶著買過期的原版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還有“經濟全球化”相關的書。

其實我感覺買了也看不懂,但這種“攀比”還是比“比吃比穿”強多了。

  • 知識改變命運背後,也是一場關於家庭和視野的較量。

上大學的時候,一位最好的哥兒們,在姑姑的影響下,10歲就給自己起了英文名叫Stanley,因為從小的目標是要進“Morgan Stanley”。

他有個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的習慣,大學四年,每天都要仿寫幾篇華爾街日報的文章。一來熟悉金融市場,二來練習英文寫作。

他是這樣做的:

先讀一篇文章,然後背扣過去,用自己的話盲寫一遍。然後對照一遍,再背扣過去,再盲寫一遍,直到幾乎和原文用詞一樣為止。

去年,他從高盛辭職,進入美國最大的私募股權公司,成為最年輕的合夥人,他也是管理層唯一的亞洲面孔,年薪幾百萬美金。

他的美國同事,需要寫文章,都請他寫——土生土長的美國人,英文寫作還不如高中畢業才去美國的中國留學生。

  • 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人出生在羅馬。出生在羅馬又如何?只要足夠努力,有寬廣的視野和抱負,憑什麼就不能在羅馬叱吒風雲呢。

另一件事也令我至今難忘。

高中的時候,我的兩個朋友,申請去做了校圖書館的志願者。我當時還心裡小小地鄙視了人家,圖書館志願者,不就是每週去碼書麼?

後來,事實證明了我是多麼愚蠢。

那時候,普通學生每次能借2本書,圖書館志願者,能每次借5本書。

我荒廢了時日,高中時沒顧得上讀多少書,這兩個同學,每週末回家的時候,旅行箱裡都裝滿了書,週而復始。

她倆用了高一高二兩年時間,全面掃蕩了我們高中的圖書館,每人讀了幾百本書。高三的時候,她們收心學習,一人考上北大,另一人考上清華。

大學畢業更令人歎服,上了北大的姑娘,研究生去了普林斯頓,成了國內環境學的專家;上了清華的姑娘,去哈佛讀博,現在成了美國知名大學的終身教授。

  • 去了好學校,能大大拓展我們的視野和見識,讓他親眼看到,牛人到底是什麼樣子,差距有多大,自己要向哪個方向努力。

-3-

好學校教給孩子,

學習並不是最重要的事兒

高考那幾天,我上吐下瀉,少考了40多分,踩線進了號稱全國第三的大學(當然,國內有十來所大學都是第三),因為分數低,被調劑,進了一個非常奇葩的專業。我不甘於調劑,考了託福SAT,申請轉學去了美國。

在中國大學的時候,感覺上進=考證。

學長學姐告訴我:“管它什麼證,都去考。你是北京人,也要去考普通話的證。總之,多一個證就比少一個證好。”

除了考證,好像沒有什麼辦法變得更優秀。

出國之前,我滿腦子是“好好學習”——每門課都考A+,考出接近滿分的GPA和金光閃閃的GRE,得到教授的推薦信,申請牛校的研究生,然後去華爾街或硅谷找一份光鮮亮麗的工作。。。總而言之,成為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剛一進校門,我的整個人生觀價值觀都被顛覆了。

  • 在美國大學,大家都在忙著改變世界。

一個讀博士的學長,出身貧寒,看到美國大學圖書館成噸出售1美分的舊書,而自己貧苦的家鄉,留守兒童們窮得根本沒有書看。

他成立了幫助農村兒童閱讀的公益組織,每年幾百位留學生到農村支教,還給很多貧困的村子建立了小學圖書館,幫助了成千上萬的農村孩子。

一個比我高一級的學長,因為自己給國內父母打電話不方便,創辦了美國前三名的華人電話卡網站。那時他才大三,每月營收上百萬美金。我們用他的電話卡平臺聯繫國內的家人朋友,又方便又省錢。

還有更多的同學,因為買中國食材不方便,開創了中國超市;

因為太想吃一口家鄉味道,開了正宗的中國飯店;

因為經常當國內親友來美的“地陪”,開了全美連鎖的大型旅行社……

有的同學,還讀本科呢,不僅學費生活費自己賺出來(美國學費一年30萬啊),還能補貼家裡,真是太牛了。

  • 被深深震撼之後,我開始思考,不要只是做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要改變世界,要幫助、影響更多的人。

大學期間,在他們的影響之下,我前前後後打了十幾份工,寒暑假也到處實習、實踐,一來鍛鍊自己,二來減輕家裡供我讀書的負擔。

-4-

好學校

給孩子最優質的人脈、圈子、資源

  • 名校不能確保人生的上限,卻能設定人生的下限。不止給了學生敲門磚、入場券,還給了人脈、圈子、資源。

前面提到的Stanley,就是靠緊密的校友網絡,寫郵件、打電話、教授推薦、和華爾街工作的校友見面,找到的第一份工作。

儘管沒進入10歲時的夢想摩根斯坦利(投行界的第二),卻進入了高盛(投行界的老大),妥妥成了華爾街精英。

很多人都知道耶魯大學最神秘的精英組織“骷髏會”吧?

從這個骷髏會里走出了3位美國總統、2位最高法院大法官,還有無數美國議員以及內閣高官。

經過185年的繁衍生息,從美國白宮、國會、內閣各部、最高法院以至於中央情報局,骷髏會的成員幾乎無所不在。

這就是人脈和圈子的力量。

神秘的耶魯骷髏會

當年北大畢業賣豬肉的陸步軒,曾經讓天下人恥笑,北大校友陳生邀請他合夥成立“屠夫學校”,創立了全國超市都在賣的“壹號土豬”品牌,現在兩人身家過百億。

  • 除了人脈和圈子,好學校還提供了最優質的婚戀圈子。

我高考之前,媽媽鼓勵我,好好學習,你考上什麼檔次的大學,很有可能將來男朋友就是什麼學校的哦。

但這也是實情。

《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6》顯示,1980年以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與教育背景相似的人結婚。

  • “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越來越少,通過婚姻實現階層跨越,越來越難了。“你是誰,就會嫁給誰”。

我的朋友圈子裡也是這樣,有的夫妻都是藤校畢業,有的夫妻都畢業於沃頓,有的夫妻一個北大一個清華。

學識影響眼界,眼界決定格局,而格局影響人一生。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這世界就是,一些人總在晝夜不停地努力,而另外一些人,起床就發現世界已經變了。

每一個大學生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孩童時代的經歷,中學時代的境遇是我們開啟大學生活的關鍵經歷。


鳥類物語


是的,只有上名校才有前途,上不了名校你就只能平庸、平淡地過一生,只能算活著,肯定沒前途。

名不正則言不順,沒名就好比沒臉,沒臉沒皮你說是個啥東西?你上的大學沒名氣,意味著你上的是野雞大學,野雞大學培養的學生就象地下加工廠生產的劣質羊肉卷,外表看著像,其實是羊尿泡過的碎鴨肉壓制成的,又臭又難吃。不讓你下架就已經便宜你了,還想賣好價錢?還想有好前途?

不管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群體,有前途的都是極少數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勞心的只能是極少數的人。因此一個國家不應該普及大學教育,把名校保留,其它的大學改成兩年或一年制職業中專,讓真正智力超群的人進大學搞研究,大多數人培養成技術工人。

現在人力市場有個怪現象,一邊是大量等待就業人員,一邊是嚴重的用工荒,這就是大學設置不合理造成的。蘋果公司、德國奔馳汽車公司、韓國三星、現代,這些國外名企,研究人員、名校畢業的只佔10%,也沒見人家這種高科技公司玩不下去,相反比國內那些連潔廁員都是項士的企業發展得還好。


紫色傳奇


您好,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是不是必須上名校才有前途?我簡單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咱們現在可以綜合分析一下高考,目前我們不論是家境如何?出身如何?都會去支持孩子去讀書學習,然後讓他在班裡年級的排名向前靠,之後讓他考好點的初高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通過高考,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

不論您家境富貴還是官職顯赫,都會支持自己的孩子去學習高考讀研,為什麼呢?因為教育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都不可或缺的,都想讓自己考上名牌大學,然後有個好的前程和人生。

然而,又有哪個人的夢想能容易成真的,多少人也是經過了寒窗苦讀,付出了艱辛,最後還是名落孫山或者不理想的大學。這個時候的人生不是說就被判死刑了,人生很長,每個人都有自己合適的路要走,只要自己兢兢業業選擇好的適合的方法,努力,相信每個人都不會差。

同樣考上名牌大學的學生也不一定就是前程似錦,也有很多人迷失自我,或許未來的生活不如那些名落孫山的學生。但是我們要相信,不放棄自己就是最大的自信!


風雲自媒體


上名校是為了很好的就業!

  1. 是為了改變人生軌跡,也是提升人脈關係的機會,就像張雪峰演講中講到考研,有這麼一位導師一輩子對你印象都很大,你的導師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說明他的人脈關係和學術能力非常強,這對於你未來發展都有好處!
  2. 也有人說馬雲馬化騰學歷學歷也不高,也不是什麼名校,但是那是20年前,20年前大專生找工作非常容易,那個時候大學畢業還包分配!當然喬布斯他們都是美國常青藤來退學畢業,首先是考進名校!雖然不是學歷為主,但要到名校這個階段!
  3. 最簡單的調研,我老家也有大學,說出去都讓人笑話,看一看什麼樣的企業來這裡招聘,在看看什麼樣的企業去清華北大招聘,雖然所有500百強企業說學歷不重要,但是他們永遠不會來這裡招聘!其實名校真的很重要!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遊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遊戲。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環境成長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沒有孟母三遷就沒有孟子!


小康說說


樓主,您好很開心有緣遇見,能分享您的問題!

是不是上名校才有前途我不完全贊同:

1、因為一個人的學歷只是一個敲門磚,學歷只是人生成功的一部分,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素質高低,社會能力等!如:國外沒學歷的比爾蓋茨成了美國首富

2、因為一個人的學歷只是一個奠基石,雖然學習使人進步,但是不一定就能成功 ,有前途根很多外部因素也有關係!如:明代要飯的朱元璋

3、有前途不就是代表有學問,很多成功人士也是自己學歷很低,如:今天的藝人古天樂

4、學歷只是一個基礎,個人的情商、品質、性格、閱歷、經驗、環境、政策、知識等都是成功的一部分,有時候都是缺一不可。當然知識很重要!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對之處盡情諒解!謝謝!!1


軍嫂在鄉村


作為老師,我來說說。

一,有前途的標準是什麼?是成名成家,還是發財致富?作為一個農村教師,我有幾千弟子(三十多年教齡),但能稱得上賢人的恐怕沒有。學生中有市長,局長…最多的是普通勞動者,我不是當官的,很少獲得什麼獎勵,優秀,甚至不是黨員,不知我這樣的人算不算有前途。

我覺得,做官,當名人,做富豪的人畢竟是少數,一個人,只要他有所特長,對社會,對家庭有點貢獻,不做混蛋,就算有前途了!

二,我覺得一個人,最好還是多讀一點書。但不一定只有名校的人才有前途。比如毛澤東主席,博覽古今,他也只是一個長沙師範的普通學生。在中國古代,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是粗讀詩書而全面的人,比如曹操,少時不甚愛讀書。當然他是不死讀書。在文學上也開創了一代“建安風骨”。狀元,進士等,出名的很少。比如曾國藩,也只是“同進士”出身。

名校出身的名人也不少,比如麥克阿瑟是西點軍校的優秀學生和校長,朱鎔基總理,清華大學學生。

不過,在如今知識爆炸的年代,在講究學歷的中國,沒有一張過硬的文憑,前途恐怕就要困難的多,最起碼你要有那起碼的平臺和競爭條件吧!馬雲最起碼是杭州師範的學生吧!假如他是技校的學生呢?恐怕困難的多。

今後的年代,文盲創造奇蹟的,不是不可能有,會很少吧。


嚴紅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覺得不是,上名校只能說是前途更加“光明,”命運更能自己掌握,不代表沒有上名校的前途就一片“黑暗。”我們在任何環境下都能見到或者聽到,某某非正牌大學畢業的“大佬”事業如日中天,他們的成功包含了自我修行,勤奮努力和一部分的運氣。但是我也不贊成讀正牌大學沒用的說法。

考上了正牌大學,說明在讀書年代人家“更勝一籌,”平臺和起點都比一般人要高不少,就有天然的優勢,畢業後找的工作無論收入和前景都會更加可觀。對於非名校或者沒考上大學的人來說,也完全不應該焦慮,尤其是沒考上大學提早步入社會的人,沒準能比正牌大學的學生更能適應社會,對於社交是“靈活自如、左右逢源!”這種生存能力一點不比名校招牌差。

名校畢業生,多多少少有些“傲慢,”總覺得做什麼都高人一等,不管是嚴重還是輕微,總之是避免不了的。也就促成他們眼界極高,並不是所有的好單位都能接受這樣的名校生;一般好單位會選擇把“初出校門”的人安排在個不起眼的崗位觀察,一方面檢驗當事人的實踐能力,一方面觀察適不適合安排在重責崗位;管理和執行,顧慮和果斷,以及能屈能伸的考核,難倒不少名校生。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就是名校畢業的科研型、技術型人才是無可厚非的,常人所學不到的理論知識,實踐方法,在一些特殊工種上,他們能有著“點睛之筆”的作用。這是專業領域的修為,沒有辦法投機取巧。往往這類情況,就只能看名校生髮揮了。

無論是名校還是非名校及未讀過大學的人,都有自己的出路,前面丟掉的後面補上,各種渠道,各種方法,只要願意學習,什麼時候都不晚。錯過了“學什麼用什麼”的年代,抓住“用什麼學什麼”的機遇,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前途從不會因為沒讀名校而不復存在!


暴躁的光棍


不是這樣的。有一句老話說得好:成事在人,謀事在天。一個好的文憑確實會讓你今後步入社會的道路變得更加平坦,寬闊一些,畢竟不管是誰都會願意選擇更好的。但是這並不代表文憑不高的人就註定沒有出路,只要肯努力肯吃苦肯鑽研,那麼誰都會有機會走向成功的。

有些人覺得文憑不好就代表這個人不行,不是這樣的,也不能這樣武斷的去判定一個人,要知道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領域,確實有些人學習成績不好,但不代表他不聰明,有可能是因為年輕好玩不愛學習,但現在成熟穩重了懂得努力了,也有可能是因為他更擅長動手實踐,也有些人學習不好但是他情商高知道怎麼與人相處。世界這麼大,人與人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學歷確實可以加分,但是不能單以一個學歷論人,還是要看這個人所擅長的方面和是否有心去尋求更好的生活。

我還是相信那句話:有志者事竟成!



朋克毛


是不是必須上名校才有前途,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會有不一樣的觀點!

其實你有一個誤區 就是學歷與就業的必然聯繫

其實沒有必然聯繫的 學歷就是個敲門磚 如果你沒有能力的話 再高的學歷也是白扯[撒花]

首先我認為有沒有關係需要幾個前提。

第一:自身條件有關:

1-這個自身條件指的是自己的能力,現在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了,據國外媒體統計同學校1000名同學歷的學生畢業以後40%,綜合能力好的,在社會中所產生的價值是剩餘60%的一倍多,所以說不是必須上名校才能有前途,只要能力強足夠強你也能混的好

第二:家庭教育和背景

2-家庭教育也是一個決定因素,故古人常說:“苟家人之居正,則天下之無邪”,“家之正則國之定”,身修家齊,才能國治天下平。家庭教育,對於治國安邦具有基礎性的作用。以前有句話叫寒門出貴子,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也是一個家庭教育的因素,好的教育才能讓你有更好的發揮,才能走的更遠,

孩子教育得好,家庭才能幸福美滿,否則家庭將永無寧日,絕無幸福可言;對社會和國家而言,家庭教育出符合社會要求的全面發展的好孩子,培養社會所需的人才,是對社會和國家最大的貢獻。

家庭教育對於我們來說就是軟實力,同等條件下(既硬件一樣)家庭教育和背景就是軟件,

比如我所在的公司有一對很好的同學,他們都是從一個學校出來,同事A的家是縣城的,同事B的家是市裡的,在工作中明顯同事B比同事A的人際關係處事和綜合素養要高,兩位工作能力都很強,但是同事A需要很努力也達不到A的工作績效,同事B家裡有產業只是讓他過來實習的,學會以後就可以回去繼承了,同事A再怎麼努力也還的慢慢做。所以好的家庭教育也是一個人成功的條件

第三:自己的目標和價值觀

3-一個人目標和價值觀也是在未來社會立足的關鍵,現在社會中沒有目標的有很多,現在哪些在社會也有很多都不是上了名校才混的好的,上了名校只是說明你有這個水平,起點可能比別人高,

其次一個人社會價值觀也很重要,不是說你是事業有多大,賺的錢有多少你就有前途,比如今年疫情之下,我認為醫生和護士以及千千萬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解放軍都是有前途的崗位,360行,行行出狀元,只要能為社會做貢獻就是有前途!

為實現中華復興而努力!

總結:我認為並不是上名校才能有前途,並不一定是上名校就能夠找到多好的工作,很多畢業生都面臨畢業就失業的問題,找工作還是要看你自身能力,現在社會是公平的只要你有能力社會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願你我共同努力,實現自我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