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人一起住,每次讓十歲的兒子洗碗奶奶都阻止,你們呢?

豆包公主


如果跟老人有分歧,那就一定要跟老人溝通好,態度要統一。

適度的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必須的,因為孩子總會階段性的離開父母,孩子總是 要獨立的。

小學的時候孩子做題不會,問我,我當時就告訴孩子,媽媽給你洗衣服做飯,照顧你的飲食起居可以,但是你要養成獨立思考完成學的習慣。有不認識字查字典,有不會答題跟同學互相研究請教老師,總之要自己想辦法弄會,我要是教你了,我告訴你怎麼做那是我在學習,不是你在學習,你要自己去琢磨思考。因此,我家孩子小學到大學畢業學習我從來沒參與過(還好我家孩子不是現在的小學生),但是她的思想動向適時把握。

孩子七、八歲的時候,我們就注重鍛鍊她的膽識,故意讓她去交了次電費(交費地方跟我僅一道之隔),只是想知道她是否能獨立完成一件事,去的時候孩子問“媽媽怎麼交”,我只告訴她,進屋自己問,孩子拿回電費票據我沒問過程,但是表揚了孩子,孩子很高興,她覺得她什麼事都可以做好。一順百順,在她心裡慢慢有了認知,遇什麼事解決什麼事,真的是從容不迫。

孩子總會離開家去外地讀書,高中或者大學,

初二的時候,我們想了辦法讓她有酬洗襪子,(為她去外地讀高中做準備)開始定價2元一雙,小孩子不給太多零花錢,一雙2塊,動力很大。開始是一天洗自己的,後來洗我們三個人當天的,再後來洗了我們三個人的,還個那翻找創收益。知道她可以,我們就停止了她熱情高漲的賺錢之道。因為孩子的時間還是多用與學習和開心玩樂,怡情益興同學習進步和諧並進。

一路成長,很多事我們都是讓她自己完成,高中、大學捧回很多證書。她從來沒有過什麼事讓我們擔心過,所以我覺得即使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老人會有分歧,但是還是要說服老人配合堅持鍛鍊培養,從小給孩子養成良好習慣,有益的思維模式,對孩子一生都是受益匪淺極其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