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的功績不輸朱元璋和朱棣,卻留下一個差點毀掉明朝的政策

朱瞻基,明朝十幾位皇帝裡比較"老實"的一位皇帝。與弒親上位的明成祖朱棣、醉心木匠活的明熹宗朱由校相比,朱瞻基確實要少挺多可供人吐槽的"槽點"。可畢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朱瞻基不是什麼的餐風飲露的聖人,而是一個活得現實的帝王。在他的一生裡,他也不缺於他聲名無益的墨點。

朱瞻基的功績不輸朱元璋和朱棣,卻留下一個差點毀掉明朝的政策

朱瞻基,大明第五位皇帝,朱棣之孫,朱高熾之子。在朱瞻基出生的時候,朱棣還是燕王,還在費盡心思地謀劃如何繼承大統。一日,朱棣夢見朱元璋賜給了自己一個大圭。大圭,即一種形似劍葉的手板。它的獨特之處便是隻有天子才能使用,屬御用器物。

能夢見這種情景,朱棣自然是高興的。而這份喜悅,在他得知這一晚他的嫡長孫也降生之時達到了頂峰。

朱瞻基的功績不輸朱元璋和朱棣,卻留下一個差點毀掉明朝的政策


因為這一夢的關係,朱瞻基自幼便得到朱棣的重視。再加上朱瞻基從小便喜好讀書,智識傑出,英氣溢面,因而在朱棣和朱高熾心裡他都頗佔分量。而朱瞻基的聰慧頭腦,在他作為皇長孫和新帝時,也幫了他自己不少忙。

在其父朱高熾繼位前,朱棣次子朱高熙也是皇位的強有力競爭者。而自負的朱高熙仗著自己的軍功和一些權貴的支持,頗不把朱高熾父子放在眼裡。一次,朱棣命皇子皇孫們前去孝陵拜謁先祖,朱高熾父子和朱高熙皆在列。那日天有小雨,腿腳不便的朱高熾在侍從的攙扶下走得踉踉蹌蹌,十分艱難。而緊跟其後的朱高熙看到兄長如此,絲毫不留情面地嘲諷到:"前人蹉跌,後人知警。"

朱瞻基的功績不輸朱元璋和朱棣,卻留下一個差點毀掉明朝的政策

當時兄弟倆在立儲之爭上本就火藥味十足,朱高熙再說出這樣的話,就不僅僅有針對朱高熾腿腳不便的意味了。而比朱高熙走的要慢一步的朱瞻基聽到皇叔這話,當即反駁到:"更有後人知警也。"朱高熾走在前面,朱高熙緊隨其後,而朱瞻基又跟在朱高熙身後,故而朱瞻基這話一出,丟了面子的就還是朱高熙。

而朱瞻基這位喜歡"作妖"的皇叔,不僅在一些細枝末節處喜歡和朱高熾父子對著幹,在朱高熾去世朱瞻基繼位之際,叔侄二人還爆發了性命攸關的衝突。

朱瞻基的功績不輸朱元璋和朱棣,卻留下一個差點毀掉明朝的政策

從朱棣立儲之時,朱高熙就有繼位的願望,可是卻眼睜睜地看著朱高熾為帝,朱瞻基繼位。於是在朱瞻基繼位八個月以後,朱高熙終於按捺不住起兵篡位。結果朱瞻基把這位皇叔的計劃看得一清二楚。

朱高熙以為,新帝初立,根基不穩,自己只要得到足夠的支持,裡應外合,自可以輕輕鬆鬆地搶走皇位。結果朱瞻基反倒利用了這個機會,力排眾議御駕親征,一路上不僅得到了人心,還輕輕鬆鬆地將自大的皇叔逼入絕境。

朱瞻基的功績不輸朱元璋和朱棣,卻留下一個差點毀掉明朝的政策


而於朱瞻基而言,守住了皇位還只是一切的開始。如何守住朱家的天下,才是他更需要傾注心血的事務。

在內政上,朱瞻基有兩個大動作。當年朱棣建立了內閣,以讓一些有才學的臣子輔佐行政,但並未給這些人多大的實權。而內閣到了朱瞻基手裡,卻發展成為了皇帝與六部之間的橋樑,正式承擔起了擬定或代理行政事務的責任。

而隨著朱瞻基對內閣的倚重,宦官也見縫插針地擠入了權力中心。為了讓宦官更好地為自己服務,提高其溝通宮中內閣與外朝的效率,朱瞻基下令命翰林學士來教導宦官。本來做著各種日常雜活的宦官能懂朝政了,他們自然就開始利用職務的便利來為自己謀利益。久而久之,在朱瞻基的這種"激化"下,明朝宦官專政由此愈演愈烈。"大名鼎鼎"的秉筆太監、掌印太監,正是在朱瞻基時期始現的。

朱瞻基的功績不輸朱元璋和朱棣,卻留下一個差點毀掉明朝的政策

而在對外事務上,朱瞻基也有兩個重要舉動:北擊蒙古,撤兵安南。宣德三年(1428)秋,朱瞻基曾御駕親征,以巡邊禦寇。這次親征,朱瞻基親手射中三人,率領大軍大敗來犯敵寇,並斬殺了敵軍首領。

而在安南,也就是今天的越南,朱瞻基原諒了率領各地民眾與明朝鬥爭多年的黎利,甚至在黎利篡位後還對黎利表示支持。朱瞻基的這個舉動,在當時得到不少人的反對,但他卻堅持以這份妥協換取南方的穩定。而後來安南向中國朝貢多年的歷史表明,朱瞻基當初的取捨在大方向上是正確的。

朱瞻基的功績不輸朱元璋和朱棣,卻留下一個差點毀掉明朝的政策

可朱瞻基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在位十年的所作所為,乍一看都是佳績,最後卻成了明朝覆滅的推手。雖然在他的手中,內閣和宦官為自己的政績出了不小的一份力。

朱瞻基的功績不輸朱元璋和朱棣,卻留下一個差點毀掉明朝的政策

可在他之後,內閣逐漸成為了實權的所有者,宦官逐漸成了宮中的新"主人"。朱元璋、朱棣等人防範了多年的朝臣、宦官專權,就在朱瞻基手中走向了反面。

在朱瞻基為政的十年裡,大明確實迎來了一段閭閻樂業的時光。然而等朱瞻基帶著名譽撒手人寰,大明卻帶著萌發的毒疣繼續往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