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與連翹花怎麼識別?如何應用和繁殖?談談我的做法

導語:我的家鄉在天水地區農村,這裡地處秦嶺西段北坡,地形是秦嶺山地向黃土高原過渡地帶,氣候溫暖溼潤,四季分明,土壤以黃綿土為主,非常適合迎春花和連翹生長,因此在村莊周圍和家庭院落都有栽培,在春天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最近我在網絡和一些媒體看到對迎春花和連翹識別討論很多,但對兩種栽培應用和繁殖方法討論比較少。下面我結合自己學習園林植物學的認知和從事園林植物栽培的經驗,談談兩種花木的識別、應用和繁殖技巧,與大家共同交流學習。

一,迎春花與連翹花識別技巧

1,春季識別技巧:

看地上冠形:迎春花地上部分比較雜亂,枝條彎曲或下垂或弓形,人們栽植後修剪成半圓體形或下垂狀,但基本沒有直立樹冠。

迎春花與連翹花怎麼識別?如何應用和繁殖?談談我的做法

連翹花地上部分通常成橢圓形、圓球形,枝條直立或斜升,形成完整的樹冠。

迎春花與連翹花怎麼識別?如何應用和繁殖?談談我的做法


看枝條:迎春花幼枝綠色明顯,老枝灰色,有比較明顯的四稜狀,折斷枝條髓心基部實心。

迎春花與連翹花怎麼識別?如何應用和繁殖?談談我的做法

連翹花枝條基本都是褐黃色,圓柱形,表皮有明顯的白色皮孔,折斷看髓心中空或有片狀髓。

迎春花與連翹花怎麼識別?如何應用和繁殖?談談我的做法


看花朵:迎春花在我們這裡二月初就陸續開花,一直持續到四月上旬;先開花後展葉;花冠像鎖啦狀,花冠筒長達二三公分,上部裂片通常六個,顏色鮮黃色。

迎春花與連翹花怎麼識別?如何應用和繁殖?談談我的做法

連翹花在我們這裡三月上旬開花,四月上旬花就開敗了;也是先開花後展葉;花冠鐘形,花冠筒短,上部有四個裂片,顏色金黃色。

迎春花與連翹花怎麼識別?如何應用和繁殖?談談我的做法


2,夏秋季識別技巧

主要看葉片:迎春花為三小葉複葉,對生,小葉片卵形或長卵形,長10-25毫米,葉邊全緣。連翹花通常為單葉,對生,葉片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2-4公分,葉邊有粗鋸齒。

二,迎春花和連翹花的栽植應用差別

迎春花在我們這裡主要是成片群植,作綠籬和護坡栽植,不孤植和單行列植;在農村家庭院落有盆栽和作盆景栽植比較多。主要觀賞用。

連翹花多孤植、叢植村莊周圍空地,一些公共綠地栽培也比較多,主要用於觀賞。還有一些藥農成片規模栽植主要是採果實藥用。

三,迎春花和連翹花的繁殖方法

1,迎春花繁殖

迎春花在我們這裡通常採用分株繁殖和壓條繁殖。

分株繁殖一般是栽植數量不多的情況下采用。一般在春季和秋季,把迎春花的株叢,用刀從根部切開,每二個莖幹分一株,每一株都要帶根系,一叢可以分成如干株,分株後可立即栽植。實踐後我認為在春季芽剛萌動時間分株成活率最高,秋季次之。

壓條繁殖在春季用硬枝壓,生長季節用軟枝壓,不必刻傷,用完整枝條埋入土壤中覆土三公分左右,由於迎春花萌芽力強,時間不長就可以發芽長出許多新苗。主要冬季要施肥一次,生長季節可以摘心2-3次,促使它分枝。為了讓它向上生長,可以插竹稈扶持綁紮,要抹去基部壓條,讓其向上生長旺盛。第二年就可以分株移植應用了。

我也看到一些地方採用扦插繁殖,但在我們這裡一般不採用。

2,連翹花的繁殖

連翹花繁殖從理論上有扦插、壓條、分株、播種繁殖,在我們這裡通常採用扦插繁殖。扦插時間在秋天落葉後和春天發芽前都可以進行,但春季扦插成活率最高。插穗採集1-2年生健壯嫩枝,剪成長度20-30公分左右的插穗,上端剪口距離第一個節一公分,插條每一段要求帶2-3個節。之後將它下端接近節處剪成平面。為了提高扦插成活率,可以把插穗分成50根一捆,用500ppmABT生根粉或500-1000ppm吲哚乙酸溶液浸泡,將插穗基部1-2公分處浸泡15分鐘,取出晾乾等待扦插。扦插前把苗床耙平整細,作成寬度1米的高畦,按照株行距20×10公分規格,斜插入畦中,插入土壤18-20公分深,將插穗最上一節露出地面,然後覆土踩實,天氣乾旱時經常澆水,保持一定的土壤溼度,不能太溼,不然插入土中部分會發黑腐爛。常規管理,扦插成活率達90%左右。到秋季苗高可達四十公分左右,第二年春季就可以移植定植了。

小結:迎春花和連翹花是農村常見花木,各地的栽培方式和繁殖方法都有不同。兩種的外形識別基本都是固定的套路,但由於兩種都是先開花後展葉,在春天和夏秋季都有不同的外形特點,可以抓住重點準確辨識;兩種的栽培應用各地也有不同之處,可以結合當地實際就好;兩種花木繁殖容易,方法也比較多。我今天介紹的內容是我們這裡常用的做法,可以給初學栽培者有所幫助。大家還有更好的做法,可以共同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