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孩子,老師前懂事,老師不在就變樣了,同學說她兩面派,求解?

尼木子


孩子具有兩面性,父母平時需要多注意,是不是有點早熟?這也和孩子生長的環境,家長的言傳身教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家長也要找找自身的原因。如果長此下去,跟老師、同學的關係處理得不好,多半會對他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有的孩子,喜歡贏得老師的關注。為了得到老師的關注,可能他會在課堂上舉手搶著回答問題,會按時、高質量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總之,會想方設法親近老師。

有的孩子學習優秀,不但能夠經常得到老師的誇獎,每學期的獎狀都有他的份兒,老師都非常喜歡他,跟他關係很好,是老師眼中懂事的好孩子。

這兩種孩子在同學面前都會有優越感,認為自己備受老師的關注,跟老師關係好,老師也把他當做寶貝,在同學面前驕傲自滿,高高在上,認為自己比誰強,引起同學們的不滿。

先要跟孩子溝通交流,弄清楚孩子是屬於哪種類型,畢竟孩子才十歲。要讓他明白,學校是個大家庭,要和同學友好相處,跟老師關係好,跟同學也要搞好關係!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慢慢引導!


藍橋清吟


我女兒班裡就要一個女孩,超級兩面派,在老師面前乖巧聽話特懂禮貌。老師不在的時候囂張跋扈欺負同學罵同學怎麼不和爸媽一起去死。考試作弊虛偽愛玩小聰明愛沾便宜各種表現一一展現。但是不瞭解的人確實覺得她很懂事。她的爸媽也清楚自己家孩子的問題,但是也不怎麼管反而慣著。這種孩子走向社會就會吃虧。可以說一碗麵就能騙上床的種


換位思考23


這種孩子是很機智的,她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不過她的表現有一點尋求關注,父母要調整對她的方式,以後她才會更自然的和人相處。

首先,對於這種“兩面”的孩子,要看到他的靈活和適應力,你會更欣賞他。

孩子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他老師面前一套,老師背後一套,可見是一個很靈活,且有適應能力的小孩。

但是這樣做,在學生時代,學生會不喜歡他,到了工作時代也容易沒朋友。關鍵他自己也不會開心。從欣賞他開始,慢慢引導,讓他更真誠的和大家相處。

其次,對於這種孩子的引導,少講道理,多讓他去做,碰壁的時候再給建議。

跟這樣的孩子講道理,他要麼覺得你嘮叨,要麼他比你還能說。所以沒有用。

不如放手,讓他按自己的方式去做,碰壁時給他建議。一兩回之後,他就知道如何做對自己更好。

這種機靈的孩子,錯的時候不聽勸,但一旦碰壁,改變也會特別快。

還有,這個孩子會想方設法討別歡心,同時還要佔便宜,這些都是自我價值不足的表現,家長要思考一下,平時生活中對孩子的教育,是不是過於關注學業?而對孩子品德的引導不足?對孩子的關注不足?

十歲之前的孩子會非常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不聽父母怎麼說,而看父母怎麼做(也有可能是帶他的老人或保姆)…所以看一下這個環境中,有沒有比較世故的人?他會不會對孩子有比較大的影響?

另外,當孩子需要的關注,無法從父母那兒獲得,他就會在外在去求。比如去討好,當她在學校時,她就會表現得討好老師。甚至為了得到老師的喜愛,而動用一些心思。

對於這些孩子,當在家庭裡面,我們給他更多關注,欣賞時,會感受到被呵護,也會更願意呵護別人。

總之,對於這樣十歲的孩子,多發現他的優點,關注他…同時做好他的榜樣,現在引導還不晚。

我是心理諮詢師@親子故事蓮君說,為你的教育加點陽光💕


親子故事蓮君說


這個孩子有一個有趣的靈魂。老師是除了父母以外,在學生心目中地位最高的人,而學校又是老師的主場,她崇拜教師是可以理解的。她尊敬教師的態度值得表揚,至少證明她尊敬教師,不枉教她一場。

遺憾的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十歲小孩,還看不到同學對她的重要性。我們生活在自己的環境中,有各式各樣的人與我們常常相見。她的同學是學校之中,除了老師之外,她唯一能交流的人。或許她已經把老師當好朋友了,所以認為有沒有同學已經不重要了。

但是其實並非如此,一個人,一個小孩,你可以崇拜誰,但不應該鄙視別人,更不應該得罪其他人。

每個人都有你想象不到的力量,一旦你把同學得罪得太兇了,他們會聯合起來討厭你。

你可以不和他們交好,但你要和他們和諧共處。你可以不和他們深交,但不要瞧不起他們,也不要為難他們。

你的力量是單薄的,即便有老師保護你,但你也需要別人的幫助,沒有人能脫離其他人在社會上生存。

所以,這個孩子的行為可以理解,但應該改善。


四夕老師成長課


孩子行為背後的需要:過度關注和絕對認同、一定控制慾

關注需求背後的原因:孩子自身性格屬於善於表現型,在家父母對她的關注和認同應該是滿足了,但進學校後,老師面臨眾多學生,對其大多關注需求沒有響應,孩子發現成人僅對特殊事情響應,於是乎機智的孩子便頻繁利用此類事件獲得關注。

控制慾需求背後的原因:孩子自身應該屬於領導型性格,但在吸引老師關注和認同上安全感缺乏,從而想通過控制他人來達到自身被關注和認同的需求。

需求解決:

關注的安全感———成人適時的表達對她所做事情的瞭解以及看法,忙不過來時,有眼神表情等關注,並表明成人自己確實很忙;

絕對認同的需求———自我認同缺乏,是因為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差距。引導自我認同,多讓孩子表達自己對自己價值的看法,並且成人需要對她的價值予以認同,也就是降低她的理想自我;同時也可以幫助建立更好的現實自我。

教育沒有全或無,適度最佳!

教育不能依葫蘆畫瓢,還請您結合孩子更多情況做調整!



學齡期育兒王老師


絕大多數孩子的問題是父母的問題。孩子兩面派,人前一套背後一套,內心缺乏安全感,想要求得幫助。身為這樣孩子的父母,應該要問一下自己是否關注過孩子的心理需求,當孩子提出一些不太過分的要求的時候是否達到了滿足,是否有和孩子及時的溝通與交流。比如說當孩子第1次抗拒你選的衣服,比如說孩子喜歡黃色,但是你給孩子買了一件紅色的衣服,但是他一直抗拒,那這個時候你是如何做的呢?是否強加給孩子讓他去穿這個紅色的衣服。如果在在一次一次的抗爭之中呢,孩子發現如果表面上說答應了父母的要求但是後來偷偷的穿黃色的衣服並且得到了更強大的支持,孩子通過這種陽奉陰違的雙面派嚐到了甜頭,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但是家長卻沒有發現問題,不跟孩子仔細的溝通交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樣的問題。


素衡


在實際校園學習生活中,還真有這樣的孩子!孩子知道察言觀色、討好別人等。這些都跟這樣孩子的成長經歷和成長環境分不開。

每個在幸福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一般都比較單純善良而且陽光。與人相處時,笑容明媚語言豁達性格開朗。所以如果在學校中遇到上述那樣為人處事的孩子,就會覺得兩面派,不能理解,與他疏遠。

其實那樣的孩子之所以在老師面前懂事邀功,是因為他想老師關注他喜歡他,從而在大家面前表揚他,最終讓大家認可他。是人人都有的虛榮心在做怪!這樣的孩子可能是在家庭生活中從小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認可,或者經歷過我們不知道的事件等,在他心靈深處留下了傷痕,所以才會過早脫離孩子的純真,花心思去想怎麼樣邀功、怎麼樣跟老師表達……

所以,當我們真的遇到了這樣的同學,不要一口否定他,也許他是最需要知心朋友的人,讓他融入班級良性互動中,也許他就會改變。當然我們每個孩子也不是聖母,對別人的關愛也不要太過頭,點到為止,保護好自己最重要![機智][機智][機智][機智]


多彩伴學


這個很正常的,人都有二面性,往往家長叫小孩幹什麼,小孩不一定幹,但是往往老師的一句話反而比家長的一百句話都管用,這個時候還是要跟小孩好好溝通一下,為什麼老師說一句話你就會去行動,為什麼我們說一句話你無動於衷呢,看看小孩到底是什麼想法,對症下藥這樣效果會好。


港城小生


各式各樣,人生百態。家長的表率作用起了很大作用,自己可能沒感受到這一點,孩子可是察言觀色的高手,從自身的思想影響他。


邊走邊看175176111


我來幫你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每個孩子的成長階段都可能會出現的一個問題。對於學生和老師對他的評價,你一定要非常嚴肅的重視這個問題,因為這已經關係到他的心理成長了。

我有個建議,如果下次再一次聽到有人這樣評價,請您一定要跟孩子詳細的溝通,並且幫孩子把問題指出來,然後呢克服孩子的心理。嗯,讓孩子有勇氣的去跟評價他的孩子去溝通,這樣子的話後面等次數多了,他就會變得更加自信,說不定對他目前的這種行為和表現有一定的改觀呢。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