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镇为何废除殉葬制?

秉烛读春秋


其实这不难理解,明英宗身为一个被蒙古大军俘虏又重新登上皇位的传奇皇帝,有这一段非同常一般皇帝的特殊经历。在被囚禁的几年了,日夜陪伴他的只有一群妃子,患难见真情,种种原因让明英宗废除殉葬制,也情有可原。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恢复了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明太祖死后,大量的妃子被活活地埋在明孝陵下。后来明成祖、仁宗等几朝皇帝都遵循祖训,将皇后与皇帝的生母在外的大量妃子进行陪葬。直到明英宗死后留有遗言废除殉葬制度,大明王朝的人殉才得以截止。

明英宗是明朝的第六代皇帝,因为听信宦官的谗言,在丝毫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带军去征讨瓦剌,结果却被瓦剌人俘虏了。这就是后来的“土木堡之变”。

在被瓦剌囚禁长达七年的生涯中,只有一群他原来的妃子陪伴着他,照顾他。而在这段囚禁的期间她看清了人间的冷暖,见证了世上人心的险恶。没有人会为他的艰难处境所考虑,正是应了患难见真情这句话。当你身处患难之中时,才能看到身边人对你真正的情义。

明英宗在妃子那里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真情实意,所有人都抛弃了他,只有她们唯独没有放弃他。这段生涯肯定深深的埋藏在明英宗的心里深处。

后来明英宗回到王朝,很多人都背叛了他,只有钱皇后不离不弃地陪伴他,钱皇后为了让明英宗的生活过得更好,并不擅长女红的她努力的做女红拿出去变卖。堂堂一代皇后沦落到这样的地位,却没有丝毫的怨言。钱皇后所做的这一切也正抨击了明英宗的心灵。而明英宗被囚禁的日子里,钱皇后日夜的跪在佛堂里祈祷,整天以泪洗面。长期以来,眼睛因为哭泣已经快要瞎了一条腿,因为长期的跪着而瘸了。这也是为什么明英宗成功复位后,还坚持着把钱皇后立为皇后。

通过这些种种原因,最终使明英宗在死后留下遗诏成功的废除了明王朝的人殉制度,也明英宗他算不上是一个好皇帝,但是在废除人殉制度这善举上看,这将是他身上最大的闪光点。


笑猫历史


说起朱祁镇的话,我们还是要了解一下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土木堡之变之中,他成为了历史上第1个正统皇帝被俘虏了。差点就变成了第2个靖康之耻,但是所幸的是当时有了于谦在这里改变了明朝的命运,要不然大明也要亡国。



后来经过了九死一生,终于是从蒙古回到了明朝,本来以为自己一辈子再也当不上皇帝了,没想到皇帝弟弟死了,于是就有了自己再一次当上皇帝,所以这一次当皇帝,他做了很多亏心事,情为了能够在历史之中留下自己好的名声,所以他要废除殉葬这一件事情。

第一,朱祁镇经历了很多事情,人生之中大起大落,对待生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他不愿意让很多无辜的人去死,尤其是看到那些无辜的妃子,他的内心是非常柔弱的,最后选择了废除这一个制度。

他在年少的时候就是上一个皇帝明宣宗的第一长子,所以自然而然地被当上了太子,由于父亲死的早,所以他在9岁的时候就当上了皇帝,但是所有的东西都被太皇太后所把持着,还有三个厉害的大臣帮助他,明朝是越来越好,可是他并不是特别的开心,年少的时候被这些人给欺压着,所以长大后等他们这些人死亡,他变得非常的勤奋,想要通过自己的改变,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就像当年的汉武帝一样。


但是由于小时候没有了父母的照顾,能够陪伴皇帝成长的就只有太监,所以他对太监是非常宠爱的,由于长大之后缺乏了管教,所以就喜欢胡作非为,把朝廷弄得一片混乱,尤其是在太监的怂恿之下,决定去亲自打仗,结果没想到自己就被俘虏了,几十万大军就此被杀的片甲不留,明朝都差点灭亡了。

当蒙古大军抓住他的时候,把他带到了明朝的大门前,有了于谦在这里,不承认自己的皇帝被抓了,反正是不管怎么样就是没有打开门,当时皇帝被吓得要死,蒙古人甚至都想要杀掉他,可是最后因为他是皇帝留着他还有价值就把他带着回去,一个人在蒙古那边生活了很久很久。



最后虽然是能够活着回去了,但是也经历了很多的事情,知道生命无常,自己造下了很多的孽缘,所以就要把这些消除掉,于是就要减少杀死无辜的人。

第二,朱祁镇虽然是废掉了殉葬制度,但是对于地里的妃子还是给全部殉葬,就是给他告别过去的一种方式。

朱祁镇非常痛恨自己过去的那一种经历,尤其是后来被蒙古人给抓住了,自己一直都是保持着不卑不亢,毕竟当过这么多年的皇帝,所以有着自己的骨气,在历史上也给明朝留下了一丝丝的尊严,可是当他回到了明朝的时候,自己成为了阶下囚,虽然被当上了太上皇,可是一点自由都没有,所以他的日子是并不好过的,还不如在蒙古的时候,所以他对他的弟弟和那些大臣非常的痛恨



朱祁镇虽然无法改变历史,但是他可以杀掉那些让自己憎恨的人,当他弟弟死的时候,他终于再一次发动了政变,当上了皇帝,面对这样的结果,很多大臣选择了沉默,尤其是于谦。而朱祁镇是对于于谦是非常憎恨的,再加上有小人在他身边一直说坏话,最后是杀死了于谦,这个给他留下了千古的骂名。

然后他开始洗掉弟弟的那些人,终于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很多人都被给杀死掉,这一下他开始放松了下来。但是到了他快要死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做的很多事情是不对的,于是就想要让自己洗白一点,所以就废除了殉葬制度,不想让自己的妻子也死得很无辜,这一辈子做的孽已经够多了,不想要再去做孽了,要做一件好事,不然下地狱的时候也非常的痛苦。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其实朱祁镇也是一个非常可怜的人,小时候日子是过得多么舒坦,但是偏偏捣乱,结果就自食了恶果,后来以为这是上天对他的不公平,所以对于那些曾经让自己深入险地的人都要给杀死,但是到了后面才幡然醒悟,所以才会有了这样的废除殉葬制度的一件事情。


最帅汪公说


明朝第六个皇帝明英宗于1465年去世,他在当皇帝时重用宦官,杀死忠臣于谦,稀里糊涂过完了一生,没想到在最后咽气前做了一件有人性的事情。他死前下遗诏说:“用人殉葬,我不忍去做,这件事应从我这里废止。”至此,在明朝施行了七十年的殉葬制度才最终废止,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明英宗对生命有了一番新的领悟和珍惜。明英宗个人与殉葬制度的接触是比较多的。明英宗幼龄登极,曾与为他父亲明宣宗殉葬的宫人诀别,这应该给他幼小的心灵打上了深深的刺激和可怕的回忆。在周宪王有炖死后,明英宗写信给朱有爝说,“周王在日,尝奏身后务从俭约,以省民力。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年少有父母者遣归。”可是依然没有阻止了众多朱有炖的妃子殉葬,“既而妃巩氏、夫人施氏、欧氏、陈氏、张氏、韩氏、李氏皆殉死,诏谥妃贞烈,六夫人贞顺。”从在这件事中,明英宗应该进一步认识了殉葬制度的惨酷。宣宗和景帝这两个皇帝以及众多宗室诸王的殉葬情形,对明英宗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这成为明英宗废止殉葬制度的重要因素。

明英宗要保护好自己心爱的妻子,最大程度上排除自己死后妻子被逼殉葬的可能性。妻子钱皇后为了明英宗,曾经“夜哀泣吁天,倦即卧地,损一股,以哭泣复损一目”。明英宗大为感动。除开钱皇后之外,其他曾经与英宗共患难的妃嫔,应该也是英宗考虑的因素。

一个曾经让国家深受创伤的君主,在自己临终前上演了一幕情深不渝的凄美故事,留下了一桩无法抹杀的德政之举。


多尔衮爱新觉罗


殉葬制,我们今天从大汶口考古挖掘中发现早在六千年前开始就有了这一残忍的殉葬制度。

人殉历史

我们先看《墨子·节丧》一书,里面记载了当时规定的殉葬人数:

天子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人殉在秦朝达到高峰,到了汉朝的时候虽偶尔有之,在汉宣帝时曾有诸侯王逼迫家奴殉葬,被朝廷撤消封国的严厉处罚,所以从汉朝开始人殉最终被废除。一直到了明朝时,才再次死灰复燃。

这次是被开国皇帝朱元璋再次启用。朱元璋的次子朱樉病死,朱元璋伤心之余下令将朱樉的两个妃子赐死,为其殉葬。而后,到了老朱自己驾崩后,为他殉葬的妃嫔更是达到了四十余人。

而朱元璋之后,从明成祖到仁宗、宣宗、景泰帝以及一些宗族王爷们死后都有殉葬的记载。一直到了明英宗死后这个残忍的人殉才被终结。

明英宗为什么要废除殉这个殉葬制度?

明英宗朱祁镇一生两次继位,当了二十四年的皇帝,前半生可以说是昏昧糊涂,正是他的过于自信和偏信大太监王振才会发生后来的土木堡之变,大明差点提前毁在他的手里,后来虽然经过夺门之变重登帝位,但在位期间没有政绩乏善可陈,唯有这个废除人殉值得称颂。

明英宗在位的时候,他并没有明令直接废除人殉。史书上记载,在夺门之变后明英宗继位不久,被废的景泰帝朱祁钰在病中暴亡,明英宗还是遵照殉葬制度下令景泰帝的妃子唐贵妃为其殉葬。

也许是看到这一制度的残忍,明英宗死前才做下了这一英明决定:

《明史·英宗后纪》载:己巳,大渐,遗诏罢宫妃殉葬。

正如明史对明英宗的评价:“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就凭这个也无愧于他英宗的庙号了。


太史官


殉葬制度是自商朝时代就流传下来的一种极为不人道、极为残忍的制度,是贵族们迷信死后还能在另一个世界生活,为了继续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于是就残忍地把自己生前喜欢的一切全部跟随自己陪葬,甚至于还有活生生的侍女和奴仆等。

虽说在秦汉之后这种制度就逐渐消亡,可陆陆续续还是有很多帝王喜欢找东西或活人来陪葬,多数还是少数民族,比如辽、金、元等朝代。到了明朝,殉葬制度死灰复燃,主要责任就在于明太祖朱元璋,“太祖崩,伺寝宫人尽数殉葬”。

朱元璋此举足以证明他对女人的贱视,如果说妃子殉葬还能解释是为了避免汉唐时期外戚干政的教训,于是仿效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做法,把妃子们全部给自己陪葬了,可连毫无关系的宫女都要殉葬,这就未免太过狠毒了。而自朱元璋之后,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景泰帝朱祁钰等都遵循“祖制”,让妃子宫人为自己殉葬,这还不包括一些藩王,总人数应该超过了一百人。

幸运的是,这种惨无人道的制度最后在明英宗朱祁镇的手里被废除了,“己巳,大渐,遗诏罢宫妃殉葬”,这也是饱受世人诟病的朱祁镇生平唯一一件做得最好的政绩,关于朱祁镇为什么愿意违背祖制,废除殉葬制度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和南宫囚禁近八年的时间,朱祁镇更加感到人情冷暖,也更加重视女性的地位

朱祁镇可以说是一生都深受女人的影响:

  1. 正统年间,也就是土木堡之前,朱祁镇在祖母张氏和母亲孙氏怀中长大,他对祖父朱高炽和父亲朱瞻基几乎没有什么感情,甚至连印象也是十分模糊的;
  2. 土木堡之变时,朱祁镇身处外地,生活过得十分凄惨,是也先之弟伯颜帖木儿的妻子阿挞剌阿哈剌尽力维持,在伯颜帖木儿洗澡伺候时,勉力进言;
  3. 南宫囚禁七年的日子,可以说是朱祁镇最痛苦的日子,而在这一时日,是朱祁镇的结发妻子钱皇后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甚至亲自做女红,让太监拿出去卖,换点钱粮来改善朱祁镇的膳食。

明宣宗朱瞻基死时朱祁镇不过九岁,他之所以能继位主要还是靠着祖母张氏,在他继位后七年张氏去世,帮助执政的是朱祁镇的母亲孙氏,这对婆媳一前一后全力辅助年幼的朱祁镇,丝毫不恋权、不贪心,把一个治理得好好的国家完好无缺地交给朱祁镇,这是朱祁镇最感激的事。

而张氏又是古往今来少有的“贤后”,她在历史上的名声比朱元璋皇后马氏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她怀里长大的朱祁镇自然也深受其性格影响,性格比较温和,不往先祖们残暴那边靠拢。整个正统一朝,除了任用王振这事之外,朱祁镇对待大臣其实还是不错的,几乎没有任何杖责大臣的记录,这在以打大臣屁股出名的明朝反倒是个另类。



这一丝丝慢慢积累起来的人情冷暖,让朱祁镇深感女人的重要性,这一点就不像朱元璋、朱棣这些不依靠女人的大男人一样了,他们认为女人只是一个男人的附庸品,杀了就杀了。可朱祁镇不同,他一生都深受各种女人的影响,甚至于连性命得保都有女人的功劳,将心比心,朱祁镇从小就建立起来一种对于女性的尊重和感激。

朱祁镇废除殉葬并不是突然就感悟的,而是有着一系列的心理铺排,最早应该就是在正统四年,在周宪王朱有炖死后,朱祁镇让其弟朱有爝对待丧事要一切从简,不用让妃子殉葬:

帝赐书有爝曰:“周王在日,尝奏身后务从俭约,以省民力。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年少有父母者遣归。”

只不过朱有爝一直窥敛他哥哥周王的爵位,之前已多次诬告朱有炖,两兄弟的感情闹得很僵,在朱祁镇的诏书还没到之前,朱有爝就迫不及待地把周王妃巩氏以及六位夫人全部赐死殉葬。

由于朱祁镇此时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少年,这封废除周王人殉的诏书应该是执政的太皇太后张氏发出来的,而她需要朱祁镇的支持,自然也会对朱祁镇阐明这种制度的不人道和残忍,这在朱祁镇心中或许就已经种下了人道主义的种子。

周王殉葬之事的失败可以说对朱祁镇有着一定的触动,在太皇太后张氏的教导下,朱祁镇已经认识到妃子宫人殉葬这种制度的残忍,加上朱有炖率先表明不愿执行人殉制度,废除殉葬的想法已经在这位年幼的皇帝心中开始萌芽了。


二、在祖母、母亲相继去世后,朱祁镇身边唯一能敞开心扉说心里话的人就只剩一个结发妻子钱氏,朱祁镇之所以废除殉葬,最直接的原因或许就是为了保护她

大明和瓦剌议和后,朱祁镇终于得以离开冰天雪地的沙漠,回到日夜想念的大明紫禁城,可是好梦还没做几天,朱祁镇就被弟弟朱祁钰给扔进了南宫(紫禁城南苑的洪庆宫),与他一起结伴而行的还有他的妻子钱皇后。

  1. 土木堡之变时,满朝文武迫于景泰帝的压力,无人敢主动出钱去赎回朱祁镇,只有他母亲孙氏和妻子钱氏,一个寄寒衣,一个寄私房钱去尽力维持朱祁镇的生活,比起那冷冰冰的政治来,亲情的可贵让朱祁镇有所感怀;
  2. 朱祁镇在沙漠时,钱皇后日思夜想,悲痛欲绝之余还不小心跌倒在地,摔坏了一条腿,一只眼睛也在日夜哭泣中瞎了,这种夫妻之间毫无做作的情感,更加值得朱祁镇去珍惜;
  3. 在南宫那七年的时间里,是朱祁镇一生最痛苦的日子,如果没有钱皇后时时“曲为慰解”,朱祁镇还真的未必能撑到复辟的日子,在深受兄弟之情和帝王事业接连打击之后,朱祁镇的内心是很脆弱和敏感的,而钱皇后一直义无反顾支持着他,这对朱祁镇来说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

钱皇后嫁给朱祁镇的时候不过才十四岁,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朱祁镇也很喜欢聪明善良的钱皇后,可惜钱皇后身体不好,跟着朱祁镇七年了都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反倒是后妃周氏,在朱祁镇的宠幸下生下了皇太子朱见深,也就是后来的成化帝。在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又在南宫苦命地陪了朱祁镇七年时光后,身体和精神接连遭受摧残的钱皇后,已经不可能再为朱祁镇生下子嗣来。

南宫复辟后,周贵妃以有子而尊,太后孙氏也暗中出力,认为钱皇后无子、身体又不好,希望朱祁镇废除钱氏的皇后之位,另立周贵妃为皇后。此事虽然最后被朱祁镇否决了,可也让朱祁镇感到害怕,害怕自己死后,性格文弱、不谙政事的钱皇后会受到周贵妃的迫害,尤其是她的儿子还是未来的皇帝,要迫害钱氏可谓是易如反掌。

本来朱祁镇是想要扶持钱皇后的娘家人,增加她的政治资本,让她在朝中的地位稳固一些,可一向不愿争强的钱皇后却是一口回绝了,朱祁镇哭笑不得之余,下诏“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并让大学士李贤写成诏书,立下明文和托孤重臣,在自己死后保护钱皇后不受迫害。当时朱祁镇身体已经很差了,而如果周贵妃要害钱皇后,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遵守祖制,让无子的钱皇后殉葬,这一点或许就是朱祁镇废除殉葬制度的直接原因。



总结:明英宗朱祁镇,他虽然不算是个好皇帝,但他却称得上是个好人,他敢于废除极不人道的殉葬祖制,这在以祖制为先的明朝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朱元璋是个规划家。不管什么事他都要规划,上到政治、军事、民生,下到诸王百姓的起居饮食都要插一手,甚至还写了“一字不可改易”的万世不变之法——《皇明祖训》,来控制子孙后代的一举一动:

《皇明祖训序》——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而由朱元璋一手恢复的殉葬制度,后世帝王也不敢随意更改,就连历史公认的仁德之君、能和北宋宋仁宗齐名,共享“仁”字谥号的明仁宗朱高炽,在他死后也有五位嫔妃殉葬:恭肃贵妃郭氏、恭僖顺妃谭氏、贞惠淑妃王氏、惠安丽妃王氏、恭靖充妃黄氏。

朱祁镇能以一言就废除殉葬制度,其基础就在于这种制度在当时是受到了很多反对力量的,只是在大明皇帝的铁腕统治之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敢公然违背朱元璋的命令,只能坐视一朝天子一朝殉葬的情况了。而朱祁镇敢于公开废除,不说此事的难度吧,只说这种敢和祖制对着干的魄力就值得赞扬。

朱祁镇之所以废除殉葬,原因之一在于他对女性的看法和老祖宗朱元璋不同,他更加肯定女性对国家的影响力和发展前进,也对女性有着一定的尊重,但朱祁镇在景泰帝死后,同样也让他的妃嫔去殉葬,这点虽然是朱祁镇作为重新掌权的帝王而不得已为之的事,但也表现了他作为封建帝王的局限性。所以朱祁镇废除殉葬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保护那位为自己苦了一辈子却始终不离不弃的妻子钱氏。

总的来说,朱祁镇对待女性和官员的态度,比他之前几位帝王都要好些,虽然有土木堡的惨败和冤杀于谦的错误,朱祁镇已经不能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皇帝,可他对结发妻子的生死相随以及他废除的殉葬制度,都足以证明:朱祁镇是个好人,也是一个不该坐上帝位的好人。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大家好,这里是南岭说史,以下是我的答案: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近三百年的天下唯一一位太上皇,唯一一个两次坐上龙椅的皇帝,亦是唯一一个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

他传奇的经历由皇帝成为俘虏,又从俘虏再次成为皇帝,而在其驾崩后,竟然废除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已经定下的殉葬制度,原因为何呢?

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土木堡之变”的影响

公元1449年,明英宗正统十四年,朱祁镇以五十万大军亲征瓦剌,但在土木堡遭到瓦剌太师也先的打击,五十万大军死伤殆尽,明英宗朱祁镇也被俘虏。

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骡马亦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尽为胡人所得,满载而还。-《天顺日录》

在这场战争之中,无数的人无辜死去,他的心里肯定是愧疚不已的。在那一刻承平日久的皇帝,在战争面前变成如“蝼蚁”一般渺小,很容易就会丢掉生命,他开始明白的生命的脆弱。

被俘虏后的朱祁镇,一年多的时间都在瓦剌度过,几乎没有任何自由可言。

依靠好基友袁彬的鼓励和帮助,朱祁镇熬过了在瓦剌各种生命的考验,如住着破旧不堪的蒙古包,每晚享受着刺骨的寒风,而且还有时刻被也先杀害的可能性。但最终朱祁镇熬过来了,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大明朝,以至还通过“夺门之变”再次登上帝位。

复位后的朱祁镇,不顾臣子们的反对,把已经囚禁近五十年的建庶人朱文圭释放,同时还提供衣食住行。

敕军卫有司供给柴米,一应器用悉令其完具,以安其生。听其婚娶,以续其后。自在出入,给与阍者二十人、婢妾十数人。-《天顺日录》

臣子们反对时还说了句很潇洒的话:“有天命者,任自为之。”

我猜测,明英宗正是受到在战争中的经历,明白了自由和生命的可贵,因此对那些无辜的妃嫔们于心不忍,开始废除殉葬制度。

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稗事汇编》

第二:钱皇后的影响

钱皇后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后,二人感情非常之深厚。

朱祁镇被也先俘虏后,钱皇后整日以泪洗面竟然把眼睛都哭瞎了一只眼,而且因为哭泣时蜷缩着腿,导致腿也有残疾。

但朱祁镇回到大明朝后,对钱皇后相待如故。复辟后没有册封太子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位皇后,而是继续以钱氏为皇后。

朱祁镇临终前,可能是生怕没有生下子嗣的皇后被殉葬,留下遗言:

殉葬非古礼,仁者所不忍,众妃不要殉葬。。。择好地,建陵寝,皇后他日寿终,宜合葬,惠妃亦须迁来,以后诸妃,次第祔葬。此言俱要遵行,毋违。

此后明朝再无官方制度规定的殉葬现象。

结语:综上两点,我猜测如果没有明英宗朱祁镇特殊的人生经历,在“土木堡之变”中的惨况和与钱皇后的伉俪情深,或许朱祁镇也不会废除明朝存在近一百多年的殉葬制度。


南岭说史


用活人殉葬的制度很早就有了,早在商朝时期,就出现了用活人殉葬的现象;汉唐宋时期,中原地区基本没有用活人殉葬的事情了;但在元明时期,这一残忍的殉葬制度又死灰复燃的出现在了中原大地。

明朝自太祖皇帝朱元璋开始,就恢复了这一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大量的嫔妃便被活活的埋入了明孝陵;此后的明成祖、仁宗、宣宗、代宗几朝都遵循祖制,将除皇后与皇帝生母在外的大量嫔妃进行陪葬。由此,惨无人道的人殉制度又在高度文明的中原大地上有序的进行着,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去世时,留下遗言要废除此项殉葬制度,大明王朝的人殉制度才就此终结。

那么,朱祁镇为什么要违背祖制,执意废除明朝实行已久人殉制度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朱祁镇特殊的人生经历造成的

朱祁镇作为中国历史唯一一个被蒙古大军俘虏了,又重新登上皇位的传奇皇帝,其自然有着非同一般皇帝的特殊人生经历。自景泰元年,被瓦剌放回明朝之后,便一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做起了被囚禁了的太上皇。

在这长达七年的囚禁生涯中,只有一群他原来的嫔妃陪伴他、照顾他。在这七年了,朱祁镇目睹了人世间的亲情人暖,见证了世上的人心险恶;没有人会为了他的艰难处境所考虑,日日夜夜陪伴他的只有他的嫔妃们。而在这囚禁期间,他的三个嫔妃分别为他生下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也许当时世界上只有这么一群嫔妃是真正爱他的。

患难见真情,这话说的一点都不假。当你身处患难之中,才能见到真正的情义。也许正是在七年的囚禁生活中,朱祁镇才感受到来自于自己嫔妃们那里真情。当之前的所有人都抛弃了他,唯有这群女人没有抛弃他,这一切的一切,一定已经深深植根于朱祁镇的灵魂深处。

二、用嫔妃殉葬制度本身的残暴性

用活人殉葬本身就是落后文明所具备的,其具备了原始性、野蛮性、残忍性等多个特点。将活生生的一群人作为陪葬,必定是哀鸿遍野、惨不忍睹。作为一个八岁时,就曾目睹过这种惨状的朱祁镇来说,这是一件终身难忘的记忆。如果这种惨状还要在自己身上发生,还要将一群自己所爱的人带入地狱,可以想象朱祁镇一定会想方设法阻止的。

种种原因最终使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废掉明王朝的人殉制度,也许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一定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人。而这一善举,恰恰成为了明英宗朱祁镇人生中最大的光点。





诗雨花魂


宫妃殉葬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祖制,朱元璋之后成祖朱棣以及仁宣二帝也都遵照了这一殉葬制。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去世时,才留下遗诏废除宫妃殉葬制。按理说明英宗朱祁镇英明不如前几位皇帝,也无特别仁慈之性情,为何偏偏是他宣布废除宫妃殉葬这一惨无人道之祖制度?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从朱祁镇的人生经历入手。

从英宗朱祁镇说起

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1435年宣宗驾崩,年仅9岁的朱祁镇继承大统,登基继位,年号正统。此时的朱祁镇不过是一个孩童,自然不具备治国理政之才能,国家大事全凭朱祁镇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以及内阁“三杨”操控。直到正统八年(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去世,16岁的朱祁镇才正式亲政。

明朝从仁宣时期起,文官的势力就开始逐渐膨胀,而如今的英宗朱祁镇又是少年天子,文官集团权势更是不言而喻。在这样的朝局中,朱祁镇开始重用内宦王振以制衡文官。结果,英宗并没能把控好度量,导致王振权势日隆,终于酿成太监专权的局面。明朝太监专权就是从英宗时期开始的,王振也成了明朝第一位权势滔天的大太监。

太皇太后张氏和内阁“三杨”相继去世,备受英宗宠信的内宦王振逐渐做大。而此时的朱祁镇已是20来岁血气方刚的青年,回首祖宗当年的英明神武,朱祁镇满腔壮志,也想干出一番名垂青史的事业。此时的明朝经历了太祖、成祖以及仁宣二宗的治理,国力已经达到巅峰。不过,北方的残元势力瓦剌时常南下侵扰明朝边境,还时不时以朝贡为名,骗取明朝大量的钱财赏赐。

朱祁镇和王振对瓦剌人的做法都很不满,朱祁镇想起自己的父亲朱瞻基当年御驾亲征汉王朱高煦的事迹,很想效仿父亲的做法,御驾亲征瓦剌。王振则从中添油加醋,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当时明朝的军事主力在外,短时间内无法集齐到军师,朱祁镇便从军师附近一带临时拼凑了二十万人马,匆忙出征瓦剌。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有所了解,朱祁镇兵败被俘到瓦剌。

朱祁镇被俘的消息传至明廷时,朝臣议以大量钱财赎回英宗,钱皇后献出自己所有的钱财,希望瓦剌人能收钱放回英宗。结果事与愿违,瓦剌太师也先收下了明朝送来的大量钱财,但并没有放回朱祁镇,反而觉得朱祁镇很有利用价值,继续扣留在瓦剌做人质。明廷见也先不肯轻易放回英宗,又担心也先以英宗为人质要挟明朝就范,孙太后和于谦等人拥立郕王朱祁钰成为新皇,以此打消也先的心思。

患难与共的结发之妻

代宗登基后,钱皇后对丈夫朱祁镇的处境就更加无能为力了。深陷绝望的钱皇后有心无力,她甚至想到了那个最无助的做法,祈求上天垂怜放回自己的丈夫朱祁镇。从此以后,每到深夜时,钱皇后的居所里总会传出一阵阵哀泣祷告的声音。史料记载,钱皇后每日每夜以泪洗脸,祈求上天放回英宗,就连休息都只是在地上稍微睡卧,饮食方面也是粗陋简食。

夜哀泣吁天,倦即卧地,损一股。以哭泣复损一目。

长此以往,钱皇后的身心受到很大的创伤,不仅哭瞎了一只眼睛,连一条腿也因长时间跪坐而残废。仅仅过去一年的时间,钱皇后的模样沧桑了许多,昔日的容光焕发已荡然无存。

钱皇后的虔诚祷告并没有付诸东流,在被俘一年后,朱祁镇被迎回明朝。此时的朱祁镇已不再是昔日的皇帝,迎接他的只是一个太上皇的虚名而已。不仅失去了大权,朱祁镇的回归也被代宗朱祁钰视为大患,朱祁镇归来没多久就被代宗软禁在南宫。代宗不仅派锦衣卫严守南宫,监视朱祁镇的举动,而且在生活上也多有刁难,朱祁镇和钱皇后有时候甚至吃穿都成问题。

看着眼前的处境以及伤残交加的钱皇后,朱祁镇悔恨不已。他后悔当初贸然出征导致兵败被俘,痛恨自己失去权势后连心爱的女人都无法保全。但面对如今的窘境,除了伤感,朱祁镇着实也不知所措。然而,钱皇后并没有责怪朱祁镇,她很理解朱祁镇此时的处境,甘愿与他相依为命。在日常衣食难以维持时,钱皇后甚至和宫女以刺绣来换取食物维持生活。

英宗在南宫,不自得,后曲为慰解。

朱祁镇看着这位与自己同甘共苦又体贴的结发妻子,心里除了愧疚还多了一份感动和尊重。

废除殉葬,保全爱妻

在经历了七年漫长的软禁生涯,朱祁镇于1457年奇迹般地重新坐上了龙椅。而此时的钱皇后不仅伤残在身,而且因常年病痛未能得到治疗而致无法生育。另一方面,此时的太子朱见深已经11岁,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想母以子贵当皇后,便指使太监蒋冕去说服孙太后。钱皇后残疾又无子,而周贵妃是太子的生母,所以孙太后也觉得册立周贵妃为皇后并无不妥。然而,当册立周贵妃为皇后的建议传到朱祁镇那里时,朱祁镇暴怒。朱祁镇不仅保留了钱皇后的皇后之位,而且将周贵妃和蒋冕痛斥一番。从这里可以看得出,钱皇后此时在朱祁镇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朱祁镇对这位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爱护有加。

七年后,朱祁镇病重,想起自己曾两度掌管这个王朝共二十余年,太子朱见深如今也已长大成年足以继承皇位,朱祁镇并没有太多的遗憾。唯一让朱祁镇放心不下的只有钱皇后一人。朱祁镇想起八年前蒋冕建议废后的事,他担心自己死后周贵妃会对钱皇后下手。于是在临终前,朱祁镇当面嘱咐朱见深要孝敬钱皇后,而且反复交代顾命大臣李贤将“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写入遗诏中。

按照明朝祖制,钱皇后未有生育过,是要给英宗殉葬的。但是英宗朱祁镇对这位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钱皇后心存感恩,不愿意让她为自己殉葬,故在临终前废除了殉葬制。朱祁镇曾经年少轻狂过,但临终前废除殉葬一事无疑是明智的。


历史守望者


殉葬制度是我国封建时期设置的一种陋习,为的是那些生前就被众多妃子包围的皇帝们,在身亡以后也能有这些妃子们伺候。所以,每一次有皇帝去世的时候,皇帝的儿子们不是哭得最凄惨的,反而是这些妃子们哭得最惨。因为她们知道,随着丈夫的死,她们的生命也走到了终结,她们哭的就是自己。

这种殉葬制度相当的残忍,到了秦朝之后,并没有强制要求人殉葬了。可是等朱元璋上位,建立大明朝之后,他又恢复了这种制度。当年他去世之时,陪葬的妃子、宫女就有几十名。而他开了先例以后,后面的帝王们也就继续采用这样的制度。直到到了朱祁镇上位,殉葬制度才算是被废除了。明英宗之所以会下令废除殉葬,主要是出于两点原因。

第1点原因,因为小时候受过刺激。在他9岁之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而随着明宣宗的死,很多后妃们也因此被殉葬。那个时候,后宫当中随时都能听到哭声,这些哭声凄惨异常,让9岁的朱祁镇感到了害怕。

第2点原因,为了自己的妻子钱皇后。对方是他的原配妻子,两个人感情很好。这是因为两个人曾经在一起过了一段苦日子,所以两个人非常珍惜这段感情。当年土木之变以后,夫妻俩都被蒙古人掳走了,在他们的地盘上被软禁了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是朱祁镇过得最苦的一年,若不是钱皇后一直在身边支持他,鼓励他,他还不知道能不能熬下来。所以,对于这个陪他吃过这么多苦的妻子,朱祁镇对她敬重有加,也十分爱她。

但可能钱皇后的身体不好,不管她多么受宠,她都一直没有生下皇子。别看皇后的地位高,但是没有皇子傍身,她未来也会过得很苦。虽然现如今她有丈夫护着,但一旦丈夫过世,新皇帝上位,新皇帝的亲生母亲就肯定会加害于她。

考虑到了这点原因,朱祁镇去世之时,留下了遗诏,要求废除殉葬制度。事实果然如他预料的一般,他刚一去世,新帝明宪宗的生母周贵妃就对皇后发难,要求其殉葬。还好她拿出了这一个遗诏,这才逃过了一劫。

而自从朱祁镇过后,下面的帝王们也都开始没有实行殉葬制度了,这个残忍的制度才算是从此断了根。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睿睿美食记


这跟他的皇后有着很大关系,“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瓦剌所俘,他的弟弟替代他即位,主持国家政务成为明朝第七任皇帝。因为英宗的儿子年幼不能主理政务,所以由朱祁钰即位来处理国家政。由于朱祁钰即位后对营救朱祁镇一事,表现得不积极,不关心。英宗原配皇后眼看靠朱祁钰救夫希望渺茫,于是自已变卖自已所有的金银珠宝给瓦剌人希望放回自已的丈夫,但瓦剌人不肯他们认为英宗奇货可居,以此不断要挟朝廷及英宗皇后索要大量财物,但是当时朝廷并不想出更多的财物来营救英宗,对此事一直敷衍了事,英宗皇后最后把自已的金银全部变卖完后,为讨好瓦剌人不惜做自已从来没有做过的“女红”变卖成钱给瓦剌人,希望善待英宗。为求英宗平安每天到佛堂祈祷,常常一跪就是好几个时辰,久而久之一条腿也瘸了,原来的纤纤玉手也变得粗糙。后来英宗被放回后,当英宗看到自已的皇后模样大变,为弥补皇后对自已作的努力。在随后复辟成功后,又重新将其立为皇后。对皇后更加宠爱有加,后来英宗病重,英宗担心自已驾崩后,自已的皇后会被以殉葬制度为自已殉葬。(明朝规定:“皇帝驾崩后,凡没有生育过子女的妃嫔一律为皇帝殉葬。”而英宗皇后由于没有生育能力,英宗担心自已驾崩后,皇后会被殉葬)于是在自已病重之际下书遗诏,让内阁废除殉葬制度,并特意叮嘱自已的儿子朱见深要善待皇后,待皇后百年之后与自已合葬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