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我賺了兩個多億,我可能是中國最早的高頻交易員

08年我賺了兩個多億,我可能是中國最早的高頻交易員

分享人/深圳老肖


初中生出來混

我是70後,老家在湖南鄉下,讀到初中就輟學了。1994年,我18歲就來深圳打工。因為有個親戚在證券公司營業部打工,我就進去做雜事,搞衛生,當門衛。我媽給公司員工做飯。

那時晚上沒事幹,我媽不讓我出去,我就天天看電腦,整理資料。我把《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分門別類整理出來,看上市公司公告,報表等基礎性的東西。那個時候也就幾十家上市公司,每家公司董事長,主營業務,十大股東,我都能記得住。因為爛熟於心,後來公司的客戶員工都來問我要資料,我能立即回憶起來告訴他們。

一邊看報紙,我一邊自學了財務會計。1995年,我媽借了一萬多給我操盤。那時還是用電話下單,電話拿不到,還要去櫃檯遞紙單買賣。

1995年上了國債期貨,只有大戶可以操作,一個大戶室坐了二三十人。只能用寫單,我就幫他們跑腿。他們要下單我就幫他們收過來。我自己後來也實際操作。國債期貨,沒怎麼虧錢,也沒怎麼賺錢。

等到“327事件”結束的時候,我發現我的收益率是整個房間裡最高的,翻了一二十倍。很多大戶開始賺了很多錢,但後來爆了、跑路了,很殘酷的。因為國債期貨是T+0,做得好,一天翻一倍。做得不好,一天就沒了。收完市,我沒有持倉,因為錢少,我不會過夜。

做完國債期貨以後,我跟公司核心客戶都認識了。後面證券公司把核心客戶都由我一起管理,那時才算正式進入證券公司。那個時候證券公司學歷要很高。那個公司的核心客戶,都由我管,我給他們做建議。我還是照常整理公司資料,年度報表。每天我都讀報紙,和許多客戶成為了好朋友。


虧光100萬後,我媽又借了2萬給我

1999年,我碰到網絡股泡沫。那波行情一般般,但收益還行。到了2000年,網絡股泡沫破滅的時候,我們就開始進入5年熊市。

我在2004年錢就基本虧光了100萬。開始沒加槓桿,但今天虧一點,明天虧一點。可能還有七八十萬。到了2004年,太早判斷這個市場熊市結束了。記得上證指數1300,1400的時候,我覺得應該可以啊。我覺得熊了三四年,我都沒虧什麼錢,可以博一下。加了槓桿,加了一倍的槓桿。那時幾乎每天都要交易,做短線。1300進去,最終跌到1000以下。

2004年底,市場到了998點,那是最低的。指數跌了百分之三四十,但是個股其實跌了百分之七八十的,所以那時候就虧沒掉了。很多同事離職了,沒工資嘛,在深圳混不下去了。

我記得印象最深刻的是,我跟我同學說,再堅持一年,不行的話,我們就要回湖南老家了。真的是這樣。因為我們沒讀書,沒學歷,這裡又沒背景。在深圳只能做最苦的活,還不一定有好的發展。

雖然虧完了,我心裡覺得股票市場應該還是有希望。就和一個同寢室的老鄉合夥。

那時是2005年,我29歲,沒結婚。這在老家還是很罕見的。我媽一直很支持我,不催我結婚。她說你好好做,做好你自己的事情,老婆一定會有的。

我媽說,像我們這種家庭,你這種嘴巴又不會講話,人脈又不行,你只能做比別人更多的事情,你必須要比別人做更多,別人才能給你機會。

我最低谷的時候我媽也一直在支持我。她不知道我賺多少錢,她從來不看賬戶,我的賬戶都是用她的名字。但是我2005年虧沒錢了,她是知道的。然後我媽從村裡借了兩萬多的錢,給我去炒股。


每分鐘一筆,每天都賺錢

2005年5月,我跳去了另外一家證券公司。後來上了權證,再加股權分置改革,這就給我們機會。權證這個機會,符合我自己做短線的風格,就是每天買賣,剛好它是T加0,我在95年96年當時做國債期貨的那種模式剛剛好用上。

因為我在的那個營業部也很困難,我們幾個只能靠自己去養活營業部。我們用自己的錢交易權證。權證跟期權相似,可以T+0交易。可以交易的有寶鋼權證,招商銀行權證,一共十來個。

後來證券公司統計,當時我們交易的頻繁,最高記錄是每分鐘做一筆交易。完全是靠手工的那種敲。

我們四五個朋友,大家都沒結婚。四個小時做完交易以後,大家會在進行討論。今天誰賺多少錢,誰虧錢最多。討論完後規律地10點睡覺。第二天早上很早起床。那時候真的非常自律。

現在想起來還是蠻好玩的。當時也是一起住宿舍。

2005年年底熊市結束了,就開始往上爬坡了。瘋狂的是2006-20007年嘛。2005年年底我用三個月就把虧的錢賺回來。

我第一天做交易,我還記得第一天是虧了幾百塊,第二天賺了一千多塊,第三天做了一千多塊,我自己心裡很有底了。後面連續一個星期都是賺錢,就每天是一千兩千。

那時候就就已經是這種狀態了,就是每天可以賺錢,然後我就趕緊給以前的同事發消息,我說你趕緊回來,我說找到一個賺錢的方式。

我們在操作的過程,每一筆交易心裡都有數,因為風險可控。因為是T加0,不持倉不過夜。我買完這一筆就是第二筆跳上去,我們就會賣。跌了,我們也是賣。風險可控。

我覺得我的大腦就像複印機一樣。今天你看完後是在你大腦裡面的。第二天出現同樣的情況的時候,你就第一個條件反射就會出來了。複印多了,每次同樣的情況出來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怎麼回事了。

但不是每次都會跟以前完全一樣,只是相似。

巴菲特不是說過了,所有的歷史都是重複。那時候我們幾個人去把全國的所有的交易軟件,證券公司的交易軟件全部調出來,全部下載下來,我們進行對比,哪個最快就用哪個。

交易那四個小時其實是非常緊張的,就是一直盯著這個價格。看著價格跳跳跳,還看這個技術指標。反正我們不追求高利潤,我每天穩定的利潤就ok,追求絕對收益。

我們有時一天賺幾千,有時一天賺一萬,表現比較穩定,那時候最高紀錄好像連續60天,沒有一天虧。每天波動不一樣,有時收益高,有時候收益低,最高收益率我記得好像有一天賺了60%多。

我記得2005年年底,我在老家過年,一個老鄉跟我說,做什麼東西好?我說這個東西好賺錢,如果我們每天能賺一萬塊錢,一年可以賺250萬。我當時覺得,這簡直是天文數字。我們兩個人在一個大排檔裡面越說越開心。

那時候就是這麼有激情。


從20萬又做到1000萬

但是沒想到,後來的市場行情遠遠超過於我們預期。2006年開始市場波動變得很大。理論上你認購權證,股價往下跌的時候權證應該跌。但是經常會發生是什麼?正股下跌的時候,認購權證也是漲,認估也是漲。因為投機分子多了。

2006年一波牛市,很多人賺了錢,但證監會也一直在提醒這個市場有風險。我不是笨的人,我賺了100萬的錢,我拿出個十幾20萬來去玩一下。但參與的群體就比較多了,對我們來做交易的人來說的話,群體越多的話,那你就是跟隨羊群效應,羊群往這邊擺的時候,你第一時間要比他們快一步。往這邊擺的時候,你比他快,我們就中間這一點,所以那時候我們就叫做要控制風險。

我從2005年年底的二三十萬,到2006年年底做到了1000萬。

我認為風險我可以控制,收益又相對穩定,那我們都是全倉進去。有20萬的錢就做20萬的錢,100萬就做100萬的生意。

那時候剛好身邊很多朋友,大家交流慢慢多起來。我們每個星期四就聚會,開始猜什麼?猜這個星期六會停牌哪個股票?因為它有股改,一股改就停牌。一個月後復牌的話那就幾倍幾倍的這種。

我們當時猜股票瘋狂到什麼地步,你知道嗎?就拿了50萬的錢進去。有一個被我們猜對了。沒有任何內幕消息,我們也從來不做內幕消息,就我們通過我們自己的經驗,猜某隻股票星期六會停牌,股改。

一個月以後,50萬的錢有可能會變500萬,就一個月時間啊。知道吧?那時候我們猜對了兩個停牌的,50萬兩個月時間賺300萬出來,就瘋狂到這種地步。

當時身邊的幾個朋友2006、2007年牛市,做龍頭股,像吉林敖東,從五六塊錢買的,一直握到一百多塊錢,這種收益其實真的是非常驚人。

通過這個過程,就完成我們的原始積累。


從1000萬到2個億

2008年金融風暴我們全部出來了,一點事都沒有。

第一個,我個人來說,因為是做權證,每天的這種交易不過夜,風險可控。股票只是拿出一部分的錢做。還有一個就是跟身邊的圈子。當時我的營業部已經是做成全國排在前五位的營業部。所以圈子對市場的敏感度非常好。那時候最高是6137,沒有在最高點出了,但是跌到4000多點,回到5000多點的時候,我們大家討論了一下,覺得不行,要全出來。

那時候有一次開會,在蓮花山一個茶樓。因為從6000多點跌到4000多點的時候,大家在討論是不是見底了。然後我們身邊有個非常老資格的朋友,當時他就直接跟我說,這事情沒機會。背後整個市場的人都認為3000點要見底,那時候還4000點,但是很多3000點已經是屬於所有的市場策略研究員都認為是不可思議的。身邊有個人最厲害的人,說應該到1800點。

那真是不可思議,但是最終是兌現。最低到了1600多。他說你們不用去想搶反彈,放棄這種幻想。

我們這種吃飯聊天就很實際了,但斌說他的茅臺,大家可以互相去去討論,但是每個人的操作風格不一樣,以我們自己的風格去賺取自己的利潤。

有些人比較急,有些人是慢性子,慢性子有慢性子的,做短線的方式,急性子有急性子的做法。

像有些人,漲停板的價格,他只賣一個價格,沒到漲停板,他不買。第二天可以出,出完後如果下午在漲停板的話,他又以漲停的價格買。他第三天他繼續出,那有些慢性子的做短線,市場做這個好,那我可以慢慢買,雖然說也是第二天出,但是有可能它出的時候可能是我身邊的另外一個朋友他買的。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所以操作的風格是其實是不同的。雖然說都是做相對短線,但是具體風格是不同的,包括我們身邊現在來說,我們從來也不去聯手。

我們心裡很清楚,我們之間沒有任何的聯繫。不會說像有些操縱一樣的,他說你要打這個價格,我要打那個價格。證監會對我們的賬務,他們去看的話,我們是最正規的。我們是以市場的波動規律為依據,而不是通過資金優勢和信息優勢。還有包括我們現在,還有個因為做股權分置改革的事情的時候,有人做的內幕消息被查處,所以後面我們圈子定下來這種規則。

不碰內幕消息,堅決不碰!

2008年之後,一直到了2015年六七年時間,就是都在嘗試著不同的方式在操作。包括香港的牛熊證,香港的股票,還有都嘗試。但香港是機構投資者,國內是畢竟都是散戶多數。我們賺錢的這種出發點、依據,在香港是用不上。那一套邏輯就行不通,

2008年,那時候我記得我打進香港的第一筆錢,10萬塊錢。我們四個人,每個人打10萬塊錢,後面有三個人被消滅。還有個朋友。當時一千萬進入香港,但是就跟我們打賭,我這1000萬,到年底,我要變一個億。到了年底的時候,將近八個億。他主要賺中石油的牛熊證。那時候中石油迴歸A股有一波漲得很快,他買了很多。哇塞那真是瘋了。

我2006年底那時候,兩個人加在一起是賺了一千萬。到了2008年,就賺了兩個多億。主要還是做權證,也有股票、A股。


這個市場變了

人都有思維慣性,用某種方式賺到錢的時候,他一定會用慣性去套用到所有的資產。後面我們在這做短線的這個過程,就是國內在追漲停板。2011年,我們在發現這個市場做得最厲害的一個人,就是XX。

當時我們通過每天的交易排行榜,我們就知道他。我們公認他是最厲害的。因為他在買賣的過程,我們也在買賣過程,我們都知道他的嗅覺、靈敏度不一般。他說他要發行一個產品,我們大家商量一下,我們一定是做不過他。他只是想做出名,他一定會把我們的產品做好,所以大家每個人拿出一部分錢讓他去操作,一直等到他出事我們才贖回來。因為那時候我們就很清楚,這個市場誰是最厲害。

我們能感覺出來,這個市場做短線。這市場的靈敏度,最厲害的是誰。

其實我們做二級市場的人知道,他對市場的靈敏度,還有他的氣勢,真的是找不到第二個的。後面那些違法的操作要譴責,如果從我們做交易的角度來去理解的話,我認為他才是真正最厲害。

2008到2014年,其實我是在摸索,沒有很大的起色。

我們必須要變,那就是重新去認識這個市場。這個市場發生了什麼變化?現在說白了一點,現在大家喜歡什麼?讓我們跟著學習這個思路。2017年開始,做短線虧的頻率會高過於正的機會。你看自己的賬戶就看的出來。

因為我們我們大部分時間其實是持有現金,對吧?現在突然間發現我們持有現金的人,沒有持有股票的人收益率高,看出來看話你就必須要變。

身邊有一兩個轉型很成功了。他是原先做短線的話是在全國排在前十位的。那都是這那個證監會記錄在案的。市場確實在發生一些變化,你必須要去去去做做這方面的工作,不然的話很容易被市場淘汰。

我覺得就是因為資本市場這麼大,每個人要找到自己的立身資本。你把這個方式就不斷的完善。出現問題的時候,你要找出你這個方式的問題在哪裡?

我們原來一直在賺錢,某一段時間一直在賺,突然間某一天虧了一筆大錢,肯定出現問題了。那就肯定要找原因,就一定要去找原因,找出原因。但是你不能亂變,如果亂變的話,那就變成四不像。

雖然說市場有很多高手,你要去模仿他,百分之百不行。

我身邊有個很厲害的人,他賺了很多錢,然後他有個同學也很好,搬了把凳子坐在他旁邊,他買他買他賣他賣,好一年走來計算的時候,它賺了30%,他的同學是虧了30%。這是真實的事情。

所以你必須要知道自己的性格是什麼樣的,不斷認識自己。

什麼錢是你賺的,什麼錢不是你賺的。認清了之後,就特別有樂趣,不僅是戰勝市場的時候,哪怕虧了一點錢都有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