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6歲該不該讓孩子上幼兒美術課?幼兒創意美術對孩子成長有什麼好處?

小學堂大山老師


建議三歲以上,創意美術對孩子開拓思維是有幫助的,但也要因人而異,孩子自身不愛就不要強求,不然會適得其反


菩提有塵埃


個人經驗覺得,主要看孩子興趣以及找怎樣的老師!如果孩子有興趣老師找對,還是很有學習的必要的!

分享下我們菲的情況,今年6月份6歲,在2歲多表現出對畫畫強烈的興趣,天天自己各種畫,我和爸爸畫畫不行,就想著是不是給孩子找個培訓班,選擇培訓班的原則就是,不能讓老師帶筆,不能強制孩子非要怎麼畫。

創意美術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與專注力,用畫畫來表現孩子內心世界,但不要用成人的思想去指揮孩子,隨便隨便怎麼畫都可以,但如果過於指揮,孩子的畫畫就會失去“靈氣”~

下面幾個小作品,都是菲在家畫的!

第一個是看著電視蠟筆小新畫的.

第二個是繪本臨摹的

其他都是自己在家想著畫的,目前天天在家畫








菲媽養娃日記


作為一名媽媽,也作為一名美術愛好者,談談我的想法吧。

首先,興趣是第一。如果孩子非常喜歡,對畫畫也有興趣,可以多給孩子買繪本,讓孩子多看多畫,這個階段的孩子,畫畫也是一種探索和發現的過程。當然也可以選擇美術培訓班,讓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畫畫。

其次,就是選擇美術班了。這個還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和老師交流,通過和老師的交流,瞭解培訓班針對這個階段小朋友的教學思路,另外就是了解過以後一定要帶孩子試課,我的方法是選了三個培訓班,分別帶孩子試課,從老師的授課方式孩子的表現,多聽聽孩子的想法,要相信再小的孩子也是又自己的感受的。選擇一個各方面都適合的美術班,才能真正適合孩子發展。

另外,在學習過程中,多聽聽孩子的反饋,不要只看作品,這個階段的小朋友作品不代表什麼,重要的是開發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維,具有更開闊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對孩子的影響比單純的一個好的作品要重要的多!


一頭小露


對於幼兒的美術教育最適合的年齡是三歲半後,三歲之前可以帶寶貝觀看一些美育教育的視頻,四歲以後兒童的握筆能力提高,就可以系統的給孩子講一些繪畫知識點,讓她真正擁有自己創作的能力。國家現在也在強調美術教育一定要重視,國家認證的美術考級證書也會幫助到孩子進入更優秀的學校。孩子在繪畫方面也可以獲得更多的自信感和成就感,對性格塑造也會有很大幫助,現在國家對於美育教育越來越重視,學校作業中也越來越多的手抄報,知識網絡圖,手工小製作,各類節日繪畫作品等。很多孩子會浪費時間在這些作業中不知道如何下手爸爸媽媽也不知道如何指導,這已經越來越成為讓家長們頭疼的問題了。所以美育的培養勢不容緩呀~各種考試作為加分項美術考級證書也會為孩子的履歷添磚加瓦~



胖小乖吖


要說該不該,當然該!對啟發孩子的思維肯定是有幫助的。但具體說能看得見的幫助,沒辦法評價。

給孩子選擇這類興趣課,最好先不要急著報名,可以領著孩子到興趣班,每一個班每一個班的都看一下,多停留幾分鐘,讓孩子自己去體會,自己去感受,只有他感興趣的,上了效果才是最好的。

但有時候會出現這種情況,徵求孩子的意願是對的,但孩子的意願波動性很大,今天喜歡這個,明天說不定就不喜歡了。

有一點可以肯定,不管學什麼,對孩子的幫助肯定是有的。有的短期能看到明顯的效果,比如說跳舞、樂器,有的短期是看不到效果的,收益的主要是長期的作用。

學美術的主要作用是:

能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

能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

撐握繪畫技能和內心寧靜的感受。

不侷限畫的像不像,主要是思維的發散和想象力的拓展,發掘孩子的潛能。


奔奔起跑


一、關於幼兒美術教育

美術活動是幼兒感性地認識和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也是健全和完善幼兒人格的一種途徑。在幼兒階段,沒有一種形式比美術活動更能夠給孩子滋養,也沒有一種形式比美術活動更能讓孩子暢快地表達心聲。因此,美術教育對於兒童的健康成長具有彌足珍貴的意義。

歐美國家都非常重視兒童的早期美術教育,這是由於兒童美術培訓在培養兒童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及手腦協調能力、審美能力方面具有開發其潛力的重要意義,有著其它學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給孩子報讀興趣班的時候,父母都會覺得英語對孩子的前途很重要、國學能擴大知識面、音樂能培養氣質,都會選擇這些熱門學科,而相對來說,兒童美術培訓班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但事實上,孩子上兒童美術培訓班好處多多,主要是以下幾點:

很多人認為美術培訓班一無是處,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兒童美術培訓不僅僅是一種藝術才能的培訓,它對情感思維的發展有推動作用,繪畫的過程是想象力高度運行的過程,可以拓寬孩子的精神思維空間,所以,學畫畫十分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1.記憶能力的提高

兒童美術培訓能提高孩子的記憶力。也許看到孩子毫無“藝術感”可言的繪畫,大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信手塗鴉”,這無可厚非,如果小孩的繪畫完全符合大人們的審美觀點,那樣就說不上“想象”了,如蘋果,因為“模仿”的蘋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創造。但是這並不表示孩子的繪畫作品是沒意義的,只是在我們成人思維裡缺少對孩子作品的理解成分。在他們看來,一個小圈圈就是一片雲朵、一個人物形象,幾個粗細不均的線條就是一棟房子、幾棵樹,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古人最早用的甲骨文就像是小孩的“無意識記憶”喔!

孩子們將自己在感受外物時儲存在腦海裡的記憶翻找出來,然後以“稚嫩”“天真”的方式抽象地表達出來。甚至有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們在5歲以前的創作性是最高的,幾乎能等同於繪畫大師。他們的繪畫內容並不是虛無的,是對現實的一種記憶恢復,只是表現方式不是我們成人慣有的接受方式而已。

2.觀察能力的提高

當您的孩子樂滋滋地指著自己畫中的“小古怪”說這是超級~,那是無敵~時,不要用滿帶不信任的眼神打擊他。雖然畫面有些混亂、形狀有些離譜,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日常生活中我們因常見而不屑一顧的事物,是以怎樣的角色或姿態出現在他感知的世界裡呢?

其實這就是孩子觀察能力的表現,不受固定格侷限制的他們能注意很多大人已經無法注意到的細節,他們的內心世界有時候比大人的還敏感細膩呢。

3.想象能力的提高

為什麼我們總是很難看懂孩子畫的是什麼呢?

因為我們跟孩子的想象力、認識能力有差別。成人都喜歡規矩、真實的東西,而孩子的世界裡充滿了童話般的爛漫,花兒會唱歌,太陽長鬍子,小兔子拿著氣球,電視機長著兩隻手……這正是想象力的最好表現。

同時,對色彩的運用更能顯出孩子們大膽的想象力,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意願隨意塗抹顏色,紅色的小人兒、綠色的房子、藍色的小貓……不過不要用“離譜”去理解他們看到的世界,因為在他們眼裡,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

4.情緒的及時宣洩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韋赫指出:“畫1小時畫獲得的東西,比看9小時獲得的東西還多。”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心理學家有時候治療病人的時候要先讓病人畫幅畫的原因。在兒童心理學裡也有這一項,通過對孩子的繪畫分析,就能得出孩子的情緒、心理疾病根源。

孩子有著天性的童趣和強烈的表現欲,他們的喜怒哀樂躍然紙上。在他們還不能用豐富的語言來表達內心世界時候,通過手腦結合的方式--繪畫便產生了。也就是說,其實每一幅畫都是孩子真實內心思想的寫照,是孩子情緒的外在表現。告訴您一個小秘密:如果孩子的塗鴉中線條生硬、混雜、重疊,顏色暗淡,這些說明此刻他或許正有不良情緒。相反,如果孩子的塗鴉線條柔和、豐富,顏色明快,則表示孩子的情緒是健康的,心情也不錯。

5.繪畫使左右大腦一起“開工”

在日常生活中,動手能力主要開發的是人的左半腦,思考畫什麼,怎麼畫,以及對手部運動的控制,這些都會促進左腦的智力開發。

在繪畫的時候,孩子無意間培養了對顏色、形狀、空間位置的判斷認知能力,這些對右腦智力的開發很有益處。

所以說,兒童美術培訓可以同時活動左右大腦。在不斷繪畫創作的過程中,孩子們會不斷打破原有的思維和定式。當接受到外界的新鮮事物時,靈感一觸即發,左右大腦同時“開工”。

6.繪畫過程鍛鍊孩子的種種能力

從簡單塗鴉開始,孩子就在不斷創新,從最開始運動軌跡的線條到有意義的形狀,再到顏色,再到內容,創造力可以無限發揮。

從大量的兒童繪畫作品和兒童繪畫過程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孩子繪畫是一種加強記憶力,促進孩子觀察力,培養孩子想象力的過程。它是由微妙精細的觀察能力、形象的思維能力、高效的記憶力、創造的想象力,再加上手的協調運動和豐富的表達能力組成的。這些能力可是補品不能輕易辦到的啊!

7.繪畫是一種表情達意的形式

繪畫也是一種藝術,它跟音樂、舞蹈一樣富有魅力,可以說是人類表情達意的一種形式。無論是孩子的還是成人的繪畫作品,都附帶了個人感情因素在裡面。要知道,沒有感情的作品是僵硬死板,無生命力的。所以,要想您的孩子從小具有藝術細胞,不妨讓他試試!當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不能忽視。

二、對於幼兒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是一門以美術為載體,致力於培養孩子綜合素質、獨立人格、創新思維模式的多元課程。注重對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不執著於像與不像;藉助創意美術的平臺引導孩子去觀察生活,表達自我,大膽創作;尊重每個孩子獨有的特性,鼓勵他們用藝術語言講述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稚嫩純真的理解。很多家長對於創意美術的概念不是很清晰,很容易片面的理解為美術。其實,創意美術與專業美術(或者我們通常理解的“美術”)還是有區別的的。

少兒創意美術的注重點在於創造兩個字上,通過不同形式的繪畫課程,來引導孩子們的想象創新力,開發他們最大限度的思維模式與想象空間。少兒創意美術以繪畫性遊戲為載體,設計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和嗅覺等感覺器官,用多樣化的材料,使幼兒從感知到運用點、線、面進行構圖造型,感受線、形、色的神奇美感,從而開拓幼兒思維,讓幼兒的內心世界得到充分的表達。

很多家長喜歡並希望孩子畫畫的時候,要對照參照物畫的能有多像就多像。而創意美術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創作能力,每個孩子的創作都是不一樣的:其實天空可以是方的,誰說樹上不能結番茄呢?孩子的想象力是與生俱來的,孩子的心思是天真爛漫的,我們需要做的,是保護孩子的想象力,鼓勵孩子把對這個世界上看到的,心裡想到的,勇敢表達出來,或許你覺得它很“荒謬”,但這“荒謬”卻是兒童美學中最寶貴的特質。

很多孩子為什麼喜歡創意美術課程?其實很簡單,仔細看看孩子的作品你就明白,是因為每一幅畫都是孩子自己的創作。老師不僅是教會孩子們技法,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用藝術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也是創意娃娃倡導的“美術是兒童的語言”。只有在自由的藝術氛圍下,才能解放天性,釋放孩子們創作的小宇宙。

創意美術課程的核心內容是注重引導創意思維,培養孩子敢於嘗試、大膽想象、勇於創作、樂於探索的性格,對事物充滿好奇和認知慾望。創新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核心能力,對孩子畢生起到非凡的意義。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創意美術的課堂中注重觀察力、和觀察方法的培養,在加強孩子美術造型能力的同時,更注重給孩子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觀察力的提升和觀察方法改變會讓孩子對身邊的事物改變視角和定義,生活中的美好與快樂不期而遇。

總之,幼兒美術教育是孩子有規劃和階段性的提升專業美術表現技法、創作水平,挖崛孩子美術特長的活動,有針對性的推薦學習專業技能修養,為之後走向藝術之路奠定紮實基礎。



堅持才會改變


塗鴉好處多,要多鼓勵孩子塗鴉。但是卻不一定要上培訓班。

塗鴉可以鍛鍊孩子的運筆能力,手部精細動作,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孩子通過多次畫畫,才能知道怎樣畫各種線條,各種形狀,怎麼把握力度才能不把紙戳破。這些對之後真正的寫字繪畫都很有幫助。

塗鴉還可以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可以讓孩子給你講講她都畫了什麼,相信我,孩子畫的意義遠超出你看到的。

塗鴉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天馬行空,我手畫我心。

如果有條件,在家裡,給孩子備足材料,讓孩子盡情創作就可以。

如果沒時間沒精力,報班也可以,但最好實地調查下,如果培訓班死板地教孩子樹怎麼畫,用什麼顏色,西紅柿怎麼畫,用什麼顏色,過早地教孩子這些技巧類的東西,反而可能會破壞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看我的頭像,我家閨女前段時間的作品,😄


小雨不乖一起成長


我覺得要看你培養的方向。如果你走專業的路線,從小的培養和訓練必不可少,但是前提你找到合適的老師,或者你自己就懂這些。

如果不走專業的路線那就要看你的觀念了。

我自己認為,0-6歲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應該留在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比如戶外運動、比如親子陪伴、比如語言預感啟蒙,比如更多故事,比如感受到自然風景。我覺得0-6歲我會支持孩子在家裡隨意的塗鴉。但是我不會帶孩子去上所謂的美術課程。

但是,如果0-6歲期間你需要老人幫你看孩子,而一味的沒有辦法控制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那我覺得找一個能夠以故事引導孩子創意美術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覺得0-6歲的課外班真的就是按需求來進行的,你需要你就選擇。但是如果家裡潛移默化就可以完成 我覺得也並非必要。



洗耳魔


回答了:0-6歲該不該讓孩子上幼兒美術課?幼兒創意美術對孩子成長有什麼好處?

首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喜歡塗鴉畫畫應該更好的讓孩子去學,如果不喜歡應該尊重他/她自己的想法,再就是大人是否想從藝術方面培養栽培?

其次,接觸美術對孩子的成長有頗多益處。

第一:0-6歲孩子動手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他們熱愛圖圖寫寫對花花綠綠的顏色最為喜愛,畫畫可以對孩子的視力有一定好處這就為什麼孩子出生要多給孩子看黑白彩色卡片,同時可以促進他們的好奇心。

第二:顏色的搭配五彩的圖案,可以逐漸培養孩子的審美觀,自小建立對藝術的趣味性,尤其是女孩子能更好提高她對美的追求。

第三:促進大大腦發育,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想象力極為豐富,她有一萬個為什麼,不應該束縛思想應讓他們天馬行空,對以後增強思維空間有益畫畫可以讓她去想這個配色和構圖如何去把握把自己心裡的想法給表達出來,在老師的指導下,大腦會更加靈活,讓童真更加充滿趣味

第三:提高動手能力。一副畫作的完成,需要用到的東西很多,筆墨紙硯,又有很多的分類,創作的過程是手心眼的結合。每一筆一畫一橫一豎都是成長的過程

第四:修身養性。好動的孩子可以磨鍊他的野性,靜的孩子可以學習修身培養內含,抒發氣質。

不過,建議勞逸結合,學習之餘消除乏味培養樂趣可以和美術書結合起來@頭條文化站@大學堂大山老師


鈺寶媽咪


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作為少兒美術機構的一名老師,這個問題是很多家長會問到的,下面我幫您分析一下:

首先,孩子從出生對色彩就有天生的敏感,一般4歲以前,孩子對美術工具更多的像玩具一樣對待,它們能塗出各種漂亮的顏色,這時候孩子還在塗鴉期,在這個階段,兒童的繪畫是缺少視覺控制的肌肉運動屬於無目的的亂畫。塗鴉實際上是兒童的感覺和動作有了一定的發展與協調之後對周圍環境作出的一種新的探索,是一種無目的的手臂動作的練習。他們在塗畫之前沒有預想、沒有構思,不講究造型、色彩和構圖,而是把塗鴉作為一種遊戲,享受塗鴉動作帶來的那種有節奏的運動快感,反映在畫面上的是雜亂的線條。

然後,在這個時期參加幼兒創意美術的話,如果引導不好,方式不對,會對寶寶後期產生對美術的反感;如果選對機構,讓寶寶參加,不僅能為寶寶埋下一顆優質的藝術種子,也能讓寶寶更早的接觸其他小朋友,對寶寶的情商、智商等都有較好的培養與鍛鍊。

最後,如果不能找到較好的機構,建議不要參加。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