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暴跌對中國石油企業有影響嗎?還有必要採油嗎?

山伯洞主


必須開採石油!保證我國採油工業鏈條完整性!不能把主動權交給別人,一定要握在自己手裡!否則,很危險。


浮塵也浮沉


總的來說,國際原油暴跌對中國石油企業影響可控,採油適度。

  首先,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原油消費和進口國和第六大原油生產國,原油價格無論是對能源安全還是相關產業鏈來說都至關重要。覆水難收,價格戰將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從總體上看,更低的原油價格將會降低中國的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但對上游企業來說,壓力將非常大。

具體來講,在這一次的原油價格戰中,受衝擊最大的應該是中海油。作為一家專注於油氣勘探、開發和生產的上游公司,石油和天然氣的銷售構成了中海油的主要收入。目前原油價格已接近中海油的桶油成本,如果原油價格繼續探底,中海油麵臨的情況恐怕比較糟糕。此外,對於中石油來說,其主要業務除了勘探,還有煉油與化工、銷售以及天然氣與管道,其他板塊運營得當的情況下,或許可以一定程度減少勘探業務的虧損。但總的來看,油價下降對於公司業績還是會產生負面影響。對比之下,具備一體化優勢的中石化,目前來看受衝擊最小。煉油是中石化最主要的利潤來源,達到63.41%,而勘探及開發佔比的利潤佔比僅為7%。在這種機制的作用下,中石化的淨利潤相對中海油和中石油來說會更加穩定,對公司業績的負面影響偏小。

  其次,油價下跌,並非完全有利於中國經濟,還因為這將不可避免地對中國國內石油生產商和海外油田投資產生不利影響。中國也是產油大國,去年石油產量達1.9億噸。儘管低油價有利於中國消費者並促進增長,但也會使國內油田陷入虧損,為本土石油生產企業帶來寒冬,它們接下來的日子會很不好過。國際油價大跌不但或將抑制中國國內產量,還可能迫使中國更依賴海外石油供應。此外,本世紀初期,中國企業曾以改善國家能源安全狀況為由大舉收購海外石油資產。隨著油價下跌,這些項目或將成為中國投資者的沉重負擔,因為現在能否盈利被打上大問號。

  第三、原油價格決定了煉油的大部分原料成本,會影響國內成品油最高零售價,進而影響到成品油的平均實現價格。由於我國成品油調價下沉或上浮存在一定限制,因而,原料成本要比成品油價格波動更大,原油價格現階段跌得越低,石油生產企業的成品油業務利潤越高,能夠對沖原油的下跌影響,甚至可能反而獲得超額利潤。

  綜上,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對中國石油企業影響處在可控的範圍內,石油生產企業宜結合企業實際,適度調整、安排、落實開採計劃,危中有機,機不可失。



張握律師


會有影響的。油價暴跌對中東、俄羅斯、美國三大石油輸出國是最大利空,而很多對沖基金持有大量的石油倉位爆倉,引發資本市場多米諾骨牌效應。

要警惕原油市場繼續劇烈波動的風險。短期來看,國際油價下跌壓力繼續存在。隨著疫情全球擴散,封城限行等措施相繼推行,遭遇重挫的國際原油需求短期內難以改觀。而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俄羅斯在減產談判失敗後,必然會圍繞市場份額展開爭奪,價格戰或在所難免。國際原油市場不確定性陡增,讓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險加大。

美股自歷史高位回落逾兩成多,持續12年的超級大牛市面臨終結。市場的恐慌情緒,越來越高漲。連股神巴菲特都被嚇到了!直言“他活著89年以來,也是第一次經歷到這種事情。”巴菲特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現在的情況跟1987年股災很類似,但尚不及2008年金融危機;

這次股市暴跌,主要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油價暴跌兩大因素左右夾擊。”歷史上沒有哪次金融危機,是傳染病引起的;沒有人料到會發生今天這種情況,一切都太意外了。但怕什麼來什麼,所有的小概率事件,都在真真切切的發生。墨菲定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靈驗過。



大黑熊老師


油價下跌無疑對我國經濟是重大利好。但是我國的石油企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業都在海外投資開採原油,石油價格下跌無疑對我國這類企業的利潤降低,從公司經營的角度來看是不利的。一般來說只要油價還在60美元以上那麼油價下跌都應該對中石油有利,但如果油價持續低迷跌到60美元一下,那麼中石油的原油業務利潤就會下滑,同樣會抹掉煉油業務賺的錢;但是在國家戰略部署和政策上的支持,多次調整石油稅來應對油價下跌對石油企業的衝擊,目前對石油股的影響尚難判斷,如果油價長期處於低水平,無疑對石油股是利空。

       油價下跌對石油企業的影響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中國原油期貨交易將對中國石油公司現行的經營模式產生衝擊。

  2、提供了一個規避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的手段和平臺。

  3、提供一個權威市場價格信號,更好地指導石油公司生產經營。

       回顧油價波動的歷史,國際油價的波動使得中國石油企業很被動,給中國石油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了很大影響。

        從深層次看,國際油價下跌有益於我國石油企業"走出去"戰略和國際能源合作,這關係著更長久的能源供應。一般而言,在低油價時期"走出去"會比較容易,除了價格比較低,談判也會比較容易,因此可以增加國際能源合作力度。從長遠籌謀我國能源生產與供應角度,應儘快對石油天然氣的基礎設施進行規劃,加強對油氣管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鼓勵多元資本對這一領域進行投資,這也是推進混合所有制的重要領域。


打板龍哥yyjjllong


先說結論:近期國際油價大幅下跌有望為中國煉化行業盈利復甦帶來歷史性的機遇

主要得益於:

1)中國煉化企業原油加工成本有望隨進口原油價格下降而降低;

2)主要石化產品加工價差有望擴大;

3)中國成品油“地板價”定價政策有望為國內煉化企業帶來潛在超額收益。

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對中國進口型煉廠形成利好。在沙特、俄羅斯和美國三大產油國博弈競爭市場份額的背景下,中國煉廠對海外原油採購的議價能力正在提升。

主要石化產品加工價差有望擴大。理論上,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主要石化產品價格亦有望下跌,然而在國內市場,主要石化產品價格下跌的幅度或遠小於原油加工成本的降幅。換而言之,預計在低油價環境下,中國煉化企業石化產品的加工價差有望擴大,煉廠盈利有望提升。

1)全球原油供給側悲觀預期與中國需求側樂觀預期出現了錯配,即當全球市場在為主要產油國增產搶奪市場份額而擔憂的當下,中國國內疫情正在得到良好的控制,下游企業復產復工也在加速進行中;2)石化產品價格下跌空間或已被提前透支,近兩年來國內石化產品價格的變化與油價變化關聯度逐漸減弱,在當前油價大幅下跌的背景下,石化產品出廠價並不一定會同幅度下降,價格下跌的空間有限。

成品油“地板價”政策或為民營大煉化帶來潛在超額收益。


金融鍊金術頻道


目前主要產油國,包括沙特,俄羅斯與美國正為爭奪市場激烈博弈,其背景是原油需求下滑的情況下,各方對生產限額與市場分配的現狀不滿,沙特原油成本最低,約一桶10美元,其次為俄羅斯,每桶約20美元,美國頁岩油成本最高,約40美元。沙特發起價格戰旨在逼迫美國限產石油,停止擠佔市場,這對美國石油業將產生巨大打擊,同時對於經濟高度依賴石油產業的沙特與俄羅斯來說,也難以承受長期的低油價,所以個人認為價格戰只是暫時的,各方最後會就產量,價格達成妥協,而且時間不會很長。中國為保證石油穩定供應,與產油國簽定的多為長期協議,且有價格保護條款,所以油價下跌對中國影響不大,目前中國油企基本已暫停採購,以避免短期大跌產生的價格損失,有能力這麼做,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儲備相當充足,可以發揮其抗禦價格波動的職能


藍鮣魚


應該看情況而定不能單純看效益,比如你進口一桶油花二百元是純外匯,在國內開採一桶油三百元,表面上多花了一百元不合算,實際這三百元都花在國內用於人工機械電費等等,就是肉爛在鍋裡沒有賠賺之說。

對於開不開採從長遠看不開採為好,因為石油資源不是再生的,採一點少一點,在中國經濟條件允許情況下大量進口儲存是明智之舉。我的觀點是在對中國石油產業影響不大的情況下,還是儘量少採為好。


雲華看天下1


原油下跌主要是沙特(美國)針對俄羅斯,伊朗的原油出口實施的戰略措施,其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打壓兩國的經濟和擠壓他們的市場份額。中國油企難免受傷,好在國內市場穩定,整體石油進口價格低,有利於國家經濟發展,這個時候油企國際市場不能丟,份額不能少,國國大一統的整體經濟模式也有助於石企渡過難關。


兩江子Li


2020年,新冠病毒開始蔓延,全球經濟已然是傷痕累累,此時油價暴跌來一個“黑天鵝”,無疑是雪上加霜。油價暴跌對於對石油依存度較高的產油國來說,無疑是重大打擊,如沙特、科威特、俄羅斯等,也對美國經濟造成一定影響,當前美國已經由石油進口國變成了石油出口國。整體來說,覆巢之下,焉有完卵,2020年多災多難,當前全球股市的整體系統性風險都在不斷提升。


中國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高新偉教授提出,國際油價巨大的跌幅是三重因素相互疊加造成第一個因素就是天災,全球新冠狀病毒全球蔓延,疫情防控隔離也抑制了經濟和需求,從而造成石油需求的全面下降;第二個因素就是人禍,俄羅斯與OPEC減產協議談判破裂;第三個因素就是石油政治博弈。


俄羅斯、美國、沙特為代表的OPEC,石油工業三巨頭為了爭奪國際石油市場份額進行霸權博弈,互不相讓。在本次博弈過程當中,沙特作為美國盟友,無法與美國叫板,只有希望俄羅斯與OPEC一起減產,他們追求的是經濟利益。而俄羅斯緊盯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美國不減產,憑啥要求俄方減產,俄追求的是政治平等利益。


暴跌會導致石化行業上游行業受損,上游行業受損,包括上游開採、油田服務以及中游石油加工等行業。


此次油價暴跌,市場對未來經濟前景愈發悲觀,全球多國股市出現持續大跌,歐美股市整體下跌超15%,部分疫情嚴重地區連連暴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0.74%,創歷史新低。石油大戰還未結束,油價到底跌至何處?我們拭目以待。


三無人材


國際原油暴跌對中國利大於蔽。因中國是第一大進口國,買就會少用錢,減少很多成本。對中國石油企業影響有限,中國的石油開釆成本四十多美元一桶,大大高於現在三十左右的市場價。應該少釆,留到以後釆。現在買還更划算,應該買買買,盡力增加石油儲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