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類種植行業的創新發展空間在哪裡?

霜戈創孵君


2015年,我國豆類播種面積為8432.73千公頃,同比下降4.4%;在國家鼓勵大豆種植的政策影響下,2016年豆類播種面積為9287.20千公頃,同比增長10.1%。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豆類種植面積繼續增加,達到10051.29千公頃。

2012-2017年中國豆類播種面積統計

《大豆振興計劃實施方案》提出推動我國大豆生產實現“擴面、增產、提質、綠色”的目標,到 2020 年,全國大豆種植面積力爭達到 1.4 億畝,平均畝產力爭達到 135 千克,食用大豆蛋白質含量、榨油大豆脂肪含量力爭分別提高 1 個百分點。根據中國統計局數據,截至 2017 年末,全國大豆種植面積為約為 1.2 億畝,平均畝產約 121 千克,大豆種植行業增長空間較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豆類產量呈上升趨勢,2018年我國豆類產量達到1920.27萬噸,同比增長4.3%。

2012-2018年中國豆類產量情況

豆製品是以大豆、小豆、蠶豆、豌豆、綠豆等豆類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豆製品具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並且含有維生素 B1、B2 和纖維素,是營養、健康、安全、美味的食品, 深受消費者歡迎,豆製品的消費不斷增長。

根據豆製品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19 中國大豆食品行業狀況、趨勢及建議》數據,2018 年豆製品行業 50 強規模企業的投豆量為157.86 萬噸,較 2009 年的 84.83 萬噸增長了 86.1%,年均複合增長率為7.1%;2018 年豆製品 50 強規模企業的銷售額為 233.71 億元,較 2009 年的74.23 億元增長了 214.9%,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13.6%。

2009-2018 年豆製品行業 50 強企業投豆量及銷售額

相關報告:智研諮詢發佈的《2019-2025年中國豆製品行業市場前景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近年來,中國豆製品行業呈現以下態勢:

(1)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自動化程度逐步提高

近年來,我國豆製品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生產工藝技術、設備水平和自主研發水平不斷提高,生產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豆製品設備加工企業根據市場需要而研發了豆製品擠壓膨化設備、豆腐乾生產線等一系列設備,提高了我國傳統豆製品行業規模化、產業化和標準化水平。同時,食品研發與檢測技術的革新,食品添加劑等行業的發展,對豆製品行業產品工藝改進和營養成分保留產生積極作用,使行業朝著健康、高品質的方向發展。

(2)產品品類細分化,中高端產品成為發展方向

消費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個性化,單一化口味的豆製品將難以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豆製品產品品類呈現出不斷細分的趨勢,以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地區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國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使得消費者更加希望能夠得到高層次、專業的消費體驗,含有文化、服務附加值的傳統休閒豆製品的市場需求相應提升,具有較高附加值的中高端豆製品將成為行業的發展方向。

(3)規模化大企業成為行業主流

由於消費傳統的區域差異及保質期短、運輸能力限制等因素的影響,豆製品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以小企業為主。隨著食品安全意識的提升、規模化企業新式豆製品的推出,行業內領先企業營銷宣傳的加強,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在業務空間交疊區域內,豆製品大企業優勢越來越明顯。





趙姐帶你看日常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近年來,中國豆製品行業呈現以下態勢:

(1)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自動化程度逐步提高

近年來,我國豆製品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生產工藝技術、設備水平和自主研發水平不斷提高,生產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豆製品設備加工企業根據市場需要而研發了豆製品擠壓膨化設備、豆腐乾生產線等一系列設備,提高了我國傳統豆製品行業規模化、產業化和標準化水平。同時,食品研發與檢測技術的革新,食品添加劑等行業的發展,對豆製品行業產品工藝改進和營養成分保留產生積極作用,使行業朝著健康、高品質的方向發展。

(2)產品品類細分化,中高端產品成為發展方向

消費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個性化,單一化口味的豆製品將難以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豆製品產品品類呈現出不斷細分的趨勢,以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地區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國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使得消費者更加希望能夠得到高層次、專業的消費體驗,含有文化、服務附加值的傳統休閒豆製品的市場需求相應提升,具有較高附加值的中高端豆製品將成為行業的發展方向。

(3)規模化大企業成為行業主流

由於消費傳統的區域差異及保質期短、運輸能力限制等因素的影響,豆製品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以小企業為主。隨著食品安全意識的提升、規模化企業新式豆製品的推出,行業內領先企業營銷宣傳的加強,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在業務空間交疊區域內,豆製品大企業優勢越來越明顯。




黃金分割25


中國是大豆的故鄉,中國栽培大豆己有五千年的歷史。同時也是最早研發生產豆製品的國家。幾千年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利用各種豆類創制了許多影響深遠、廣為流傳的豆製品,如豆腐,豆腐絲,腐乳,豆漿,豆豉,醬油,豆芽,豆腸,豆筋,豆魚,羊肚絲,貓耳,素雞翅,大豆耳等。現從三大發展趨勢來分析豆製品行業前景。

豆製品是以大豆、小豆、蠶豆、豌豆、綠豆等豆類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豆製品具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並且含有維生素 B1、B2 和纖維素,是營養、健康、安全、美味的食品, 深受消費者歡迎,豆製品的消費不斷增長。消費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個性化,單一化口味的豆製品將難以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豆製品產品品類呈現出不斷細分的趨勢,以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地區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國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使得消費者更加希望能夠得到高層次、專業的消費體驗,含有文化、服務附加值的傳統休閒豆製品的市場需求相應提升,具有較高附加值的中高端豆製品將成為行業的發展方向。





灼心熳煊


大家好 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聽海

下面就 豆類種植行業的創新發展空間,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哥們之前就做過大豆生意,聽他說大豆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加上中美貿易摩擦,發展豆類種植行業肯定是沒錯的!

第一大環境是國家扶持,為實施好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積極應對中美經貿摩擦,促進我國大豆生產恢復發展,提升國產大豆自給水平,農業農村部決定從2019年起開始實施大豆振興計劃。

第二通過政府有好的政策、科技、投入等措施,藉助政府補貼政策擴面積加大生產完善生產調動農民種植大豆積極性。從這個方面入手找個適合自己的方向深挖!

第三國外大豆種植現狀分析,據瞭解去年國外大豆種植產量下降,其中阿根廷地區受天氣的影響,導致大豆大面積減產,雖然目前國際大豆儲備量多,但國際大豆需求普遍增高,而新豆產量低,逐漸市場出現供不應求,整體豆量缺乏狀態,給國內大多帶來市場空間。信息差決定商機你懂得!

不一定學業有成就一定要幹個改變整個行業的大事,建議腳踏實地穩紮穩打,個人意見歡迎留言討論,謝謝


Tinghai


和豆腐乳類加工廠合作 定向合作,製成豆腐啊 臭豆腐 豆乾,或是開早餐店 賣豆漿,其實製作豆腐乳過程中產生的豆渣 最適合養豬了,都是循環利潤



懶小夏夏


大豆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種植,小幫手看過一些數據統計,近幾年來,大豆的種植面積整體處於增長趨勢,種植前景是很不錯的。

大豆不同區域種植時間存在著差異,以春播大豆和夏播大豆居多,部分區域還會有秋播大豆、冬播大豆,下面小段對不同的區域,種植大豆的時間,給大家詳細說說。

1.首先說春播大豆,種植時間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之間,9月下旬左右收穫。春播大豆種植區域:一般為一年一季的種植區,主要有東北三省(吉林、遼寧、黑龍江)、內蒙古、西北部分區域(新疆、甘肅寧夏、青海等一些地方),還有一些二年三熟的區域,也會種植春大豆,比如河北中北部,山西和陝西的一些地區。

2.再說夏播大豆,種植時間一般是在上茬作物收穫後播種,最常見的就是冬小麥,冬小麥一般在6月上旬收穫,所以夏大豆的播種時間一般在6月中旬,收穫時間為9月下旬到10月上旬之間。

夏播大豆種植區域:夏播大豆區域比較廣,以黃淮流域和長江流域居多,比如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大部分地區都屬於夏播大豆的種植區,一年兩熟作物為主。

3.最後說秋播大豆,種植時間在8月中下旬左右,到11月份收穫。秋播大豆種植區域: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南的一些地方,比如湖南、廣東、江西、福建的一些區域,種植中稻,等到中稻收穫後,不種植晚稻,而選擇種植大豆。

4.除了以上說的春、夏、秋播大豆外,還有極少地區會有冬播大豆,主要集中在氣溫高,常年無霜的區域,種植時間在11月份,到第二年的3-4月份進行收穫。以上就是關於大豆播種時間的介紹,可以看出,不同區域不同的種植環境,在播種時間上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希望大家看完後,根據當地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


農村小段42240


根據2019-2020年中國豆類產量情況豆製品是以大豆、小豆、蠶豆、豌豆、綠豆等豆類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豆製品具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並且含有維生素 B1、B2 和纖維素,是營養、健康、安全、美味的食品, 深受消費者歡迎,豆製品的消費不斷增長。豆製品設備加工企業根據市場需要而研發了豆製品擠壓膨化設備、豆腐乾生產線等一系列設備,提高了我國傳統豆製品行業規模化、產業化和標準化水平。同時,食品研發與檢測技術的革新,食品添加劑等行業的發展,對豆製品行業產品工藝改進和營養成分保留產生積極作用,使行業朝著健康、高品質的方向發展。

消費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個性化,單一化口味的豆製品將難以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豆製品產品品類呈現出不斷細分的趨勢,以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地區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國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使得消費者更加希望能夠得到高層次、專業的消費體驗,含有文化、服務附加值的傳統休閒豆製品的市場需求相應提升,具有較高附加值的中高端豆製品將成為行業的發展方向。

由於消費傳統的區域差異及保質期短、運輸能力限制等因素的影響,豆製品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以小企業為主。隨著食品安全意識的提升、規模化企業新式豆製品的推出,行業內領先企業營銷宣傳的加強,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在業務空間交疊區域內,豆製品大企業優勢越來越明顯。


農村小旗旗


食用豆類種質資源的創新利用與前瞻

種質資源是作物新品種培育、遺傳育種研究的重要物質基礎,縱觀作物育種的歷史,每次重大突破無不得益於關鍵性種質材料的發掘與有效利用。如今,社會經濟與生態文明發展、人口數量增長均需要有多樣性的作物品種及種質資源與之相適應,通過綠色高值的生產與加工技術,提供豐富、可溯、安全的農產品和食物。

豆類種質資源是指豆科作物種質資源。豆類作物主要包括豌豆、豇豆、紅小豆(赤豆)、蠶豆、四稜豆、毛豆(菜用大豆)、綠豆、扁豆、利馬豆等。由於一般將除了大豆、花生以外的可供食用的豆科作物稱為食用豆類作物,因此,食用豆類作物種質資源在作物種質資源中也佔有重要地位。廣東省食用豆類作物有豇豆、普通菜豆、豌豆、綠豆、赤豆、扁豆、蠶豆、四稜豆、刀豆等,雖在20 a前有一個團隊在食用豆類作物方面進行了短暫的研究,但沒幾年就結束了。除了對菜用豇豆、普通菜豆、豌豆等的育種栽培研究有長期堅持以外,國內至今沒有一個科研團隊對其他食用豆類進行深入研究,食用豆類整體研究開發工作十分滯後甚至停頓。本文就我國及廣東省食用豆類種質資源的創新利用等進行了前瞻性的探討。

1 食用豆類種質資源創新利用的依據

1.1 食用豆類種質資源是重要的作物種質資源

未來15 a,世界人口可能達到80億,我國人口也將達到16億,屆時我國糧食的單產水平、總產量必須比現在分別提高55%、60%才能滿足人口增長的需要。我國是世界上作物種質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根據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和現有種質資源保存及研究現狀,迫切需要收集更多數量的種質資源尤其是優異的本土種質資源、國外種質資源。但是,目前也存在尤為突出的資源增多與其研究利用效率低下的矛盾,因此,對作物種質資源進行深入研究、創新及其有效的分享利用極為重要。食用豆類種質資源也是重要的作物種質資源之一,我國是普通菜豆、蠶豆、豌豆、綠豆、紅豆(赤豆)、豇豆、飯豆等多種食用豆類的主要生產國,也是紅豆、綠豆、飯豆等作物的遺傳多樣性中心、起源中心,豇豆屬和木豆屬的多個野生種資源在我國也有廣泛分佈。而廣東民間長期以來有生產普通菜豆、紅豆、豇豆、蠶豆、豌豆、綠豆、扁豆、四稜豆和刀豆等的習慣。

1.2 食用豆類作物種質資源研究起步較晚、進展滯後

豆類作物既是我國人民生活的重要食物來源,又是用途廣泛的工業原料,也是良好的飼料作物和養地作物。但長期以來,食用豆類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小麥、玉米等,而對於豆類作物,除了大豆、花生外,其他豆類作物被稱為小雜豆,也稱為小雜糧,習慣上被作為一種換茬作物、補充作物進行零星種植,效益差、產量低、品質也不高。

我國是豆類作物的主產和消費大國,栽培歷史比較悠久,也有一定甚至較大的栽培面積,豆類作物的多樣性與遺傳資源豐富,生產、市場上對其新優品種、栽培技術、加工技術與多樣化的產品有強烈的需求。儘管過去在資源收集與保存、農藝性狀鑑定、目錄編寫以及形態學、細胞學、遺傳育種、栽培生理與加工技術等研究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促進了我國豆類產業的發展,但長期以來,食用豆類作物種質資源的開發研究相對薄弱,國內有關豆類植物研究的機構較少,研究也不深入。

廣東省內除花生、大豆、豇豆種植面積較大外,各地也存在豐富的其他豆類種質資源,但至今還沒有進行全面收集,且幾乎沒有系統研究。另外,很多豆類育種、生產和加工方面的技術難題沒有解決。因此,除了需要繼續優化傳統品種和改進加工技術外,還需探求食用豆類資源利用和產業發展的新途徑、新技術和新方法。

1.3 豆類作物是具有健康、營養與保健作用的糧食和蔬菜

豆類作物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和穀類一樣,是對人最有益的食品之一。無論是幹豆還是鮮豆,豆芽還是豆莢,都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其中,鮮豆、豆莢和豆芽主要是作蔬菜來使用,幹豆或幹豆品則作糧用。國內外研究資料顯示,豆類作物富含優質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B族維生素,以及鈣、磷、鎂、鉀等無機鹽,還含有少量的胡蘿蔔素等。如四稜豆的脂肪酸含量明顯高於其他種類的蔬菜,其中又以不飽和脂肪酸如人體必需的亞油酸和亞麻酸為主,可改善脂肪代謝,有助於降低人體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含量,另外,四稜豆中所含的B族維生素能維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功能,促進胃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增進食慾;而豇豆中所含的磷脂有促進胰島素分泌、參加糖代謝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與多種糧食、其他蔬菜相比,豆類作物營養價值高,是一種優良的營養保健型糧食和蔬菜。因此,進行食用豆類作物種質資源的研究與利用,不僅可改善人民的膳食結構,還可提高人們的健康、營養與保健水平,對豐富和優化我省的“米袋子”和“菜籃子”結構,提高我省的糧、菜食品安全均具有現實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在廣東,常把扁豆、紅豆、綠豆等作為藥食同源的食料和藥材,傳統綠豆餅在廣東客家與潮洲地區很普遍;綠豆、紅豆(赤豆)、芸豆、豇豆等豆類籽粒製作成的點心、甜品,是廣東(嶺南)地區的常見點心,是當地甜品的首選食材;綠豆、豌豆芽等豆芽菜是家庭主婦的必選菜;青豌豆粒、豌豆苗菜是超市的搶手貨;將蠶豆粒做成菜餚在河源、梅州地區很流行;而四稜豆則成為稀有蔬菜,價格居高不下。

1.4 市場需求大、研究利用價值高

目前,我國市場對豆類作物產品的需求量有逐步增加的趨勢。2001年,我國食用豆類作物中,蠶豆、普通菜豆、豌豆、綠豆的面積分別為133.5萬、113.6萬、106.7萬、133.9萬hm2,這4種食用豆類的栽培面積合計達487.7萬hm2。目前,估計我國食用豆類的栽培面積超過670萬hm2。食用豆類是我國傳統的出口農產品,雖然出口量不大,但每年平均出口量在50萬t以上,個別年份突破100萬t。 食用豆類遺傳基因的挖掘與利用潛力很大,如豇豆等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基因開發前景廣闊,該基因已被轉化到水稻、玉米、芥菜、楊樹、蘋果等植物中,增強了植物的抗蟲性。食用豆類普遍具有生物固氮作用,也可作為綠肥,通過加強對其的研究和培肥地力等的應用開發,有助於降低氮肥的施用量,減少有關企業生產中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形成當前我國社會所最需要的農業循環經濟增長模式,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因此,加強食用豆類種質資源的蒐集、整理與發掘利用,對種質資源的創新和利用,對引導我國豆類產業發展作用顯著。

在廣東嶺南地區,四稜豆、蠶豆、扁豆、綠豆、赤豆、毛豆等種植較少,甚至還沒有被重視,隨著綠豆在省內市場價格的提高,有時甚至高達30元/kg,加之四稜豆、扁豆、赤豆、毛豆品種比較稀少,而消費者喜歡多樣化、稀少、無公害安全的糧菜農產品的情況下,目前省內市場對豆類尤其是這些稀少的食用豆類的需求量大增,為其開發創新和推廣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前景和市場基礎。

我省是食用豆類重要的進出口省份之一,例如,我省是綠豆主要的出口省份之一,2007-2008年出口數量達到3 491 t,位居全國第8位;進口數量則達到3 598 t,位居全國第2位。因此,食用豆類在我省具有較大的市場需求,且其利用價值也很高,值得重視。

2 食用豆類種質資源國內外創新利用情況

2.1 種質資源及其研究方面

我國目前保存了食用豆類種質資源35 000餘份,其中以綠豆、豌豆、蠶豆、紅豆、普通菜豆為主,其次是豇豆、飯豆和小扁豆,其他豆類較少或很少。“十一五”以來,我國用分子標記技術開展了普通菜豆、豌豆、蠶豆等資源的遺傳多樣性分析,蠶豆、豌豆的低溫篩選,蠶豆、豌豆、普通菜豆、綠豆和紅豆的精準鑑定,並對新收集的17種食用豆類資源的田間農藝性狀進行了鑑定和編目。

1999年,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參與了河源、梅州市的蠶豆資源考察工作,收集了15份蠶豆地方資源,但後來未對蠶豆性狀等進行進一步研究;2000年曾開展四稜豆的繁育工作,但卻因發生凍害而失敗;2008年從菲律賓引進了四稜豆種質資源,併成功進行了資源擴繁與示範推廣,但面積很小;近幾年,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李育軍研究員所在的團隊在河源市東源縣、梅州市蕉嶺縣進行了糧用豇豆、紅豆、扁豆等食用豆類的考察與資源收集,收集了一些種質資源,並從國家種質資源庫中安排了35份四稜豆資源和5份刀豆資源進行繁種和種質資源多樣性的研究,開展了扁豆、豇豆、紅豆的資源收集與繁育、生物學和植物學性狀的調查研究工作,目前進展順利。

2.2 育種創新、生產技術和產品方面

除大豆等外,我國其他豆類遺傳育種研究水平落後於其他重要作物,豆類種質資源、遺傳育種技術力量少且較為分散,且以前的育種目標比較單一,聚焦在豐產性和早熟性上,而育種工作者忽視其在多熟制、生活多樣化、健康營養需求以及在產業化結構調整中的重要作用。在食用豆類的生產中普遍存在著品種混雜、老化、質差、缺乏競爭力等問題。即使育成新品種,也缺乏有效的推廣應用。另外,種植分散、零星,以粗放型管理為主,生產技術手段極為落後,集約化、規模化的優勢產業群和優勢區域幾乎沒有形成。

我國在食用豆類育種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早在20世紀80年代,國際半乾旱熱帶作物研究所就用木豆栽培種與野生種資源雜交、回交等方法,獲得雄性不育系,首先進入木豆雜種優勢利用的行列。泰國20世紀90年代,首先開展亞種間遠緣雜交,將野生綠豆資源的抗豆象基因成功轉育到栽培綠豆中,獲得了兼具優異農藝性狀和突出抗豆象的優異綠豆品種;日本以種間雜交手段,將飯豆資源的抗豆象基因成功轉育到紅豆資源中,獲得兼具優良農藝性狀和突出抗豆象的紅豆資源,抗性程度達100%。國外關於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獲得優異種質材料的報道也較多,例如,國際半乾旱熱帶作物研究所將Bt基因轉錄到鷹嘴豆、木豆資源中,成功培育了穩定的抗食莢螟和抗棉鈴蟲的高代品系;澳大利亞通過基因克隆、轉導和植株再生技術,將普通菜豆資源的抗豆象基因成功轉育到豌豆中並得到穩定表達,獲得了遺傳穩定的抗豆象豌豆品系。

“十一五”以來,我國選育了芸豆綠心1號、芸豆綠心2號;育出抗蟲或抗病的綠豆新品種中綠4號、中綠5號和中綠6號,還育成綠豆新品種冀綠9239、冀綠9309、冀綠7號、冀綠8號、濰綠1號、濰綠4號;育成紅豆新品種冀紅8937、冀紅9218、保8824-17、保876-16;育出蠶豆新品種戴韋、青海13;育成豌豆新品種科碗1號、科碗2號、科碗4號和科碗軟莢3號。廣東育成或推廣的豇豆品種有珠豇1號、珠豇3號、豐產2號和夏寶等;推廣的豌豆品種有604等。

雖然我國新育成了許多新優食用豆類品種,但是總體來說,我國食用豆類產品質量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主要是缺乏名牌產品。因此,在今後的食用豆類作物生產中要樹立品牌戰略思維,做到規模適度,優區優栽,產業鏈完善,使產品質量不斷提高, 積極推進豆類生產技術標準化、國際化,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雖然我國也開展了一些食用豆類品種的配套栽培新技術、新模式的研究,制定了一些無公害、綠色生產技術規程,促進了食用豆類產業的發展。但總體與國外相比,在育種、栽培和加工研究方面仍有待提高。

拓展發展前景

1.豆類種植前景分析

以前是土地問題咩有得到解決,導致我國豆類種植沒有實現規模化和集約化,導致豆類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但是2019年以後,我國土地確權工作已經完成,土地流轉就會推展開來,這時候土地得到集中化的,面對土地政策激勵下,豆類種植面積將會增加,為豆類種植規模化提供了良機。

2.豆類種植前景分析

2019年1月,國家有關部門下發了新的豆類振興計劃,提出要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古、安徽、山東、河南、四川等傳統豆類種植區實施新的豆類振興計劃。

從2018年補貼數據來看,2018年大豆補貼增加,高達320元每畝,東北地區2019年大豆種植面積大概率增加。而玉米補貼則處在下降態勢,那麼2019年大豆補貼必定會持續增加。

3.豆類種植前景分析

大豆的關鍵不是大豆油,而是飼料的原材料。其中,豆粕,大豆榨油後的副產品、飼料蛋白的主要來源。目前國家層面已經全面禁止泔水餵豬,違法者將會重罰。此舉,也為飼料行業帶來發展良機,而作為飼料來源的豆類同樣存在市場需求紅利。

國產大豆肯定還沒有實力和機會和進口大豆相抗衡。但是種植前景還是有的,特別是得到的國家的政策扶持,希望未來能振興我國的豆類產業。

希望分享對你有所幫助





出彩的老虎


豆類農作物在我國依然有廣闊的開發利用空間。

豆類農作物的根糸都生有根榴菌,[根溜菌]是活化土壤,改善土壤性狀,增加土攘有機質含量很好的自然形成的環保植保物質。

豆類農作物有黃豆、蠶豆、白雲豆、綠豆、箭豆等等,其中黃豆據有關資枓表明,每1000克黃豆裡就含有187克純鈣,鈣是人體必需的菅養成分。

所以.,豆類種植業市場依然有廣闊的開發利用空間。


秦州大門號


您好,我是小墨兒,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您的問題我也認真思考過

其實 豆製品種植行業發展空間還是挺大的,比如黃豆,綠豆 花生豆用這三種來舉例,種植完成之後。黃豆可以加工之後做成粉可以做,綠豆可以做養生飲料,花生豆 可以做成花生油,豆乾啊,豆皮啊!都是可以加工做成的,前期可以做一個豆製品的整理者,發展空間是相當可觀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