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师表》全文深层剖析,为什么绝不可能出自诸葛亮之手


有关前后《出师表》的争议


三国历史上流传下来有两个《出师表》,一个是《前出师表》,另一个是《后出师表》。很多史料目前认可都是出自诸葛亮手笔。但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一直有人认为《后出师表》是伪作,不是出自诸葛亮之手。

《后出师表》全文深层剖析,为什么绝不可能出自诸葛亮之手

没有人怀疑,《前出师表》是一部千古名篇,《前出师表》是诸葛亮写于第一次北伐前,满篇言辞恳切、忧国忧民、感人至深。把一个受先帝知遇之恩的托孤老臣的忠诚和对后主的期望表达的淋漓尽致。至今读来仍让人深为感动。以致后世流传一句话:读《出师表》不哭不忠。可见此篇的感染力度。


但《后出师表》却有一个很大争议,《后出师表》写于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现在很多人考证此篇不是出自诸葛亮之手,一说出自诸葛亮侄子诸葛恪之手,一说是出自东吴书生张俨之手,其中赵云生卒年份不合理,诸葛亮文风不对,以及满篇表达的思想风格不像诸葛亮这些都不说了,网上很多资料大家可以去查。


著名的《古文观止》也把《后出师表》收入其中。无数人赞扬这是千古名篇。这里,我们仅从《后出师表》的内容来深度剖析下,为什么这篇文章应该不是出自诸葛亮之手。


《后出师表》全文深层剖析,为什么绝不可能出自诸葛亮之手


先说说陈寿的《三国志》里有关诸葛亮的资料的由来。


目前流传下来的三国史料,最为人认可的就是陈寿写的《三国志》,你要是只信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小说的话当我没说,诸葛亮死后,陈寿收集并专门编辑出版了一套《诸葛亮集》,但里面没有《后出师表》。


通观陈寿写的《三国志》,极为客观详实,连曹操墓旁有于禁的跪像都详细记述了,所以说其真实度非常高。这是一个有力的侧证。


当年诸葛亮执掌蜀中大权时,或许是因为权倾朝野,其施行的严刑峻法,不希望史家记录下其负面的一笔,或许是诸葛亮觉得史家夸夸其谈、只会误事。反正具体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设史官。那也就是说蜀国没有专门收集历史资料的官员。

但当时真实资料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后出师表》全文深层剖析,为什么绝不可能出自诸葛亮之手

事实是这样的,当年诸葛亮死于五丈原的消息传来,作为这个国家的擎天之柱,蜀国不亚于塌了半边天,刘禅和大多数大臣顿时陷入一片惶惶不安之中,正在众大臣为这个蜀王朝的支撑者的逝去哀恸不已的时候,反而是诸葛亮政见的一直反对者蜀汉大学者谯周最为清醒,他立即赶往诸葛亮的丞相府邸去收集资料。因为

作为一个学者,只有他才真正明白,这些资料对后世的重要性!


谯周这个人我们知道,虽然极力反对诸葛亮耗尽国力北伐的战略决策,在历史上也没留下什么名气。但谯周学问造诣很高,甚至曾被刘禅委任为太子老师。谯周此人后来在魏军兵临成都城下之时力劝后主刘禅投降,被后世很多人骂为卖国贼。但客观地说,也是顺应大势,当时天下三分,兵祸连接,百姓苦不堪言。谯周既让黎民百姓免受了战祸之苦。又为完成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再说又不是向异族投降,个人认为,说他是卖国贼实在有些有失偏颇!


诸葛亮一生为了完成先帝的理念,不顾蜀国孱弱的国力,致力于北伐,最后拖垮了蜀国,以致魏军进入四川时,蜀中百姓"俱面有菜色",魏将邓艾进入成都时,老百姓竟举鲜花夹道欢迎。这充分证明了谯周反对北伐的正确性。


《后出师表》全文深层剖析,为什么绝不可能出自诸葛亮之手


谯周本人处事也以大局为重,基本可以说是只对事不对人,在诸葛亮权倾朝野的环境下,在举国支持诸葛亮北伐的背景下,激流孤舟、独自力抗,这其中需要多大的勇气?充分反映了其的性格!尤其在对待学问方面,谯周更是相当客观和公正。


谯周收集到诸葛亮的大量文献和资料后,并没有篡改和销毁,而是将其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也充分反应了其对事不对人的行事风格。就好像民国时期被鲁迅骂的极惨的胡适一样,在鲁迅死后反倒为鲁迅说话。其人格和人品所以不应该被怀疑。


而谯周正是陈寿的老师。所以我们今天猜测陈寿的《诸葛亮文集》,资料很多来源应是他老师谯周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纵观整个《诸葛亮文集》,对诸葛亮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这也充分证明了资料没有被进行修改。


而《后出师表》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争议,我们现在去剖析一下这篇文章中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和精神也许就能找出答案。


为了分析方便,这里必须把《后出师表》全文先发下(为下文引用时方便,所以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加上分类):


《后出师表》全文深层剖析,为什么绝不可能出自诸葛亮之手


后出师表


【一】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二】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三】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四】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五】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六】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七】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八】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九】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不得不说,《后出师表》确实辞藻很华丽,文采也很飞扬,尤其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感人,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但为什么说它不是出自诸葛亮之手呢?


《后出师表》全文深层剖析,为什么绝不可能出自诸葛亮之手


首先,看完这篇文章。你绝对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破罐破摔的绝望心态。


第一段的意思通俗点解释就是:战是死,不战也是死,那如去战!反正都是死!和第一次北伐时《出师表》的心态完全是天壤之别。


以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久经风雨、庙堂高位的身份和阅历,怎么可能短时间心态就崩溃到了这种地步?况且当时蜀国才开始第二次北伐,国力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这已经不是一个举足重轻的高位者的正常思维了!更像是一介布衣誓与对方血溅街头、同归于尽的混混心态了。


第三段更不像诸葛亮之风格,居然说刘禅的智力不如刘邦,身边谋臣不如张良(不知道是不是有点自黑的意思),所以得靠计谋才能取得北伐胜利。这更不靠谱,历史上除了那些想篡权的大臣,有几个敢这样明面上贬自己的皇帝的?当然也有,比如海瑞,


《后出师表》全文深层剖析,为什么绝不可能出自诸葛亮之手


但诸葛亮不是海瑞。我们知道,诸葛一生唯谨慎,无论在军事作战还是在人情世故上,刘备走后,他虽然被尊为尚父,但对后主仍是恭敬有加,所流传下来的奏折和资料从没显示过敢越雷池一步。诸葛亮饱读史书,历史上那些功高震主被卸磨杀驴的例子他比谁都清楚。

这样的句子确实不大可能在他文章中出现。


第四段也显得非常突兀,平地里忽然扯上刘繇和王朗。更有意思的是说:"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孙策据有江东是什么时候的事?这和刘繇和王朗都根本扯不上任何关系,诸葛亮隐居隆中的时候,就时时关心天下大事,怎么可能出现这么大的失误?以诸葛亮当时的年龄来推算也绝对不大可能出现老年痴呆失忆之类的症状。这又是一个漏洞。


而第五段对曹操能力的大加赞扬,并言下之意说自己不是他的对手。满段曹操的光辉事迹,结尾表示虽然自己比不上但仍要去打,这还是那个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虽无傲气但有傲骨的诸葛先生吗?况且这是奏请出兵的出师表,拍板还得老板同意,没点鼓励性语言,后主能下决心同意吗?所以以诸葛亮的情商和智商,万不会在奏章上来此拙劣的一笔。


《后出师表》全文深层剖析,为什么绝不可能出自诸葛亮之手


第六段,其实根本意思就是说我哪里总会得胜?这看起来更像是失败后的狡辩和推卸责任。我们知道,诸葛亮绝对是一个勇于担当的人,第一次北伐,因为错用了马谡失去街亭,而导致北伐失败,事后虽然杀了马谡,但余下的责任诸葛亮全部自担了起来,在事后的奏章中对自己的犯下的错误大加鞑伐,并自贬三级,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为自己的失败而狡辩呢?


第七段说不长时间了丧失了许多人。但那上面名字除了赵云基本都是无名之辈。而且赵云据考证,是公元229年死的,而《后出师表》是在二次北伐前,也就是公元228年写的。这个疑点网上资料有,就不赘述了。


但上面说:"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意思是再不打仗,还会折损三分之二,看字面意思是这三分之二都会老死,认为蜀国军队只有靠吃老本,再不北伐军队就会无力北伐。然而当时的蜀国人口上百万,这是一个用脚想都能明白的问题,怎么可能没有新生力量补充,这还是一个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的大宰相的思维吗?

《后出师表》全文深层剖析,为什么绝不可能出自诸葛亮之手


好吧,就算说的是将领,但就算是一个土匪头子,还知道再小的地方也会有人才出现。水泊梁山不就是这么一点点发展起来的吗?何况三分天下的蜀国,诸葛亮这样一个大战略家难道就这样的眼光吗?


第八段中"今民穷兵疲",在当时准确的表示应是"民贫兵疲",看来诸葛亮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客观现状,但在百姓穷困,兵力疲惫的时候,为何还要去战,拖的民不聊生。为何不修生养息,徐图发展,再谋进取。历史上这样的完成霸业的先例也不是没有。


而非要捆绑上整个蜀国的国民,去打一场没有希望的战争,如果这篇文章是诸葛亮写的,那么诸葛亮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自己的名声,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这一宏图壮举。

《后出师表》全文深层剖析,为什么绝不可能出自诸葛亮之手


这个所谓的宏图壮举,说为了完成先帝遗愿也好,说为了青史留名也好。反正事实上就是把一个羸弱的国家和人民绑在自己理想的战车上,义无反顾地冲向无尽的深渊,这到底是伟大还是自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留待大家去评述吧。


此段倒不是考证诸葛亮是不是此文作者,事实上,从诸葛亮的资料和记载中可以看到他也确实是这样的人,那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完全可能把千万人绑上他的战车。但他可能从没想过,老百姓真的愿意这样吗?


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深闺梦里人!蜀国老百姓的无数累累白骨都成了这些人攀登宏图霸业下的垫脚石。

《后出师表》全文深层剖析,为什么绝不可能出自诸葛亮之手


至于最后一段,第九段,其中说曹丕登基后,以后的统一事业将越来越困难。这个好像也有点问题。曹丕篡汉,不错,是让魏国军政开始高度统一,给北伐带来难度。但要知道,此举也在政治上给魏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那个时代的人在传统的周礼思想影响下,正统观念是非常强的,刘备为何天下人才都来投奔,此点正是核心原因之一。


当时天下虽然实际上已经三分,但大多数人对汉室还是有很深的感情。毕竟四百多年的感情传承还是非常强大的。而中国人讲究忠义,对篡权逆贼一般是深恶痛绝的。曹丕这么做,不正是拿钱都买不来的政治契机吗?不正是宣称自己是汉室正统继承人的蜀汉所求之不得的吗?曹操已经威服天下的时候仍不敢废掉献帝就是出于这些考虑。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诸葛亮文章中怎么会这么分析呢?


结论:看完后,纵观整篇文章,读完就感觉了一点:虽然文采很好,但眼光低下,逻辑混乱,悲观失望,还不停地为自己辩白。就像一个乱世下偏安一隅的一个老人坐在门槛边不停地发着牢骚。这还是那个大眼光、大格局而被誉为神一般存在的诸葛亮吗?

《后出师表》全文深层剖析,为什么绝不可能出自诸葛亮之手


所以,如果你一定认为这是诸葛亮的手笔,并且还认为诸葛亮是位伟大的政治家。要同时满足这两点的话。那么,诸葛亮必须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