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名村馮三村“灃橋古會”考》

《長安名村馮三村“灃橋古會”考》


《長安名村馮三村“灃橋古會”考》


《長安名村馮三村“灃橋古會”考》


《長安名村馮三村“灃橋古會”考》


灃橋又名文昌橋、西高橋,建在馮三村西500米處的灃河上,長116米,寬5.4米,為28孔碌軸柱墩橋、元木樑、木橋夯土面,因在西安西,故稱西高橋。原橋建於明嘉靖年間,《西安明清詞典》記為:灃橋建於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明弘治五年(1492年)又架木重修,時橋高一丈五尺,寬兩丈餘,可兩車並行而過,清代也曾重修和改建,是灃河兩岸十村八社百姓集資捐粟修建,高橋西頭矗立的十餘個石碑記錄著捐款人的功德。咸豐時重修,時人為頌揚修橋者功德,各村為其樹碑以記。橋西頭大概在路兩邊有十幾通石碑,橋東頭也有兩三通。記得橋西頭路南有一通最大的石碑,大概有4-5米高,厚度有20多公分,碑座是大大的壽龜,碑帽雙龍相向,二龍戲珠,中間有“皇清”二字,碑身乃是正文和各村社捐款人名。記得有位叫史忠的捐款人名在中間偏上,似乎字也大,大概是捐款最多的緣故吧。

“寄語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遠避迷途退還蓮進返逍遙”是鐫刻在橋頭石碑的一副楹聯,這上聯寶蓋,下聯坐車的楹聯其內容大概應和佛門有關,我無法考據其出處也難解其意。高橋於1964年補修,毀於1985年灃河發大水。灃河橋東頭的石樁上鐫刻有“東至省城四十里,平康不羨公孫惠”的字樣,是說自從有了西高橋,人們連製造渡船的公孫氏也不羨慕了。

灃橋古廟無疑是一方寶地,清人白綸留下穿越時空的詩歌《灃提榆柳》曰:榆錢柳絮弄柔條,垂城長堤碧水遙,驢背詩思飲不盡,灞柳風景在灃橋。灃橋就是馮三村西頭架設在灃河上的西高橋,咸陽八景之一的灃提榆柳便是馮三村的一道亮麗風景。西高橋是明以來灃河上的主要橋樑,是東去古都長安的關節渡口,是兵家西去的咽喉之地。這座古橋為朝廷和百姓服務四百餘年,至今,當地百姓對高橋的恩澤和福音仍記憶猶新。高橋雖已毀二十六個春秋,我仍如遊子思念母親,學生懷念母校般耿耿惦記著它。高橋的風采仍留下諸多思念,高橋下的一灣清流仍給我勇往直前的信心。

“灃橋古會”是由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起會,直至搭鐮割麥結束。冬會由農曆十月十三起會,臘月初八休會。會址設在馮三村河西的百十畝土地上。由於這裡是咸陽、長安、戶縣的結合部,又有長安西去戶縣,北去咸陽的高橋連接,交通四通八達。這裡原是蒙、甘、秦、晉的騾馬交易大會,也是四省區農貿物資交流大會。遇會期間,這裡便成了貨物與商賈聚集之處,數百年來享譽三秦。由於古會規模大、商賈多,所以橋西頭便慢慢的建有客站、驛站、麵館、茶館等等。到了清代,這裡商業日臻繁榮,有佔地二十畝的騾馬市,有佔地百餘畝的木材、木器、竹器、山貨、糧食、蔬菜、桑麻、布匹、瓷器、碗碟……市場。在我印象中最深的莫過於五十年代中期的高橋盛會,記得在1956年的高橋古會上,那一片黑壓壓的逛會的男男女女,熙熙攘攘。男人們多為騾馬、木料、杈把、掃帚討論還價,襟下、袖中屈指商討;女人們則為布料好壞、碗碟質量爭執不休;也有大姑娘們為花布的顏色豔淡比比較較;孩子們則圍在賣糖葫蘆、炒蕎粉等零食攤前遞錢拿貨。古會人來人往、沸沸揚揚、吵吵嚷嚷,那戲臺底下看戲的人們擁擁擠擠。那古老的西高橋仍不眨眼的記錄著這裡數百年的市場變化和喧囂沸騰,整個古會熱鬧得無處寧靜,唯有那古老的灃河在靜靜的流淌著,永不停息地流淌著。

上世紀九十年代,高橋鄉政府利用“高橋”的盛名,招商引資,繁榮地方經濟,把會址移至現高橋鄉政府所在地——曹坊村,一年兩會也改為僅是農曆三月十五日起僅一週的物資交流大會,其規模很難和昔日高橋古會相比。

作者簡介:竇文彬,1947年生於長安區斗門街道,曾任長安區人大常委會委員兼農工委主任,現為陝西省孔子學會理事,陝西省詩詞學會會員,西安市文史館文史研究員。著有詩集《生命的浪花》、文史著作《豐鎬探寶》《愛我長安》《尋訪昆明池》等。

《長安名村馮三村“灃橋古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