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東陵,清西陵幾乎都開放,而明十三陵卻只開放定陵和長陵?

我行我素66651993


此問不打算賣關子可直接回答。清東陵墓、西陵,前者被挖掘盜盡,後者多為末代窮酸皇帝,值錢的東西不多了,不怕被人看。

至於明十三陵開放定陵是因為它被我們的考古人員發掘出來面諸於世了,長陵為十三陵之首規模宏大,純粹觀光考慮。

以下詳細說明。

首先是清東陵。1928年,孫殿英駐守遵化,逮住了革滿清死人命的機會,揚言要報國仇家恨,率領人把東陵最值錢陵墓慈禧和乾隆的裕陵洗劫一空。


1945年抗戰勝利之際,遵化當地土匪頑寇夥結當地刁民趁亂洗劫了東陵裡康熙景陵、咸豐定陵、同治惠陵。至於順治孝陵因只有骨灰一罈未受光顧。

其次是清西陵墓。清西陵主要是雍正、嘉慶、道光、光緒的帝陵所在。雍正且不必說,死的不明不白。並且他一生勤勉又好佛,死時帝陵極盡簡單寒酸,後來嘉慶開始到光緒,無疑是滿清基業下滑代名詞,沒落皇帝顯然決定其陪葬不會太過奢華或者說有不可為外人道的東西。

鑑於以上,清陵可開為風景區遊覽觀瞻。

下面說到明十三陵墓。明十三陵位於北京昌平,天子腳下,自然重兵把手,自然決定不會有太歲頭上動土的土鱉。這樣便保證了明十三陵完整性。

首先是永樂皇帝朱棣長陵。


長陵為十三陵之首,規模宏大且造景講究,本是天然名勝古蹟。去觀光的人,地宮看不到,外貌還是可以瞻仰一番的。

其次是萬曆皇帝定陵。1956年,郭沫若先生想著先拿定陵練練手再發長陵,帶領人興致勃勃衝進了定陵。可惜因為當時文物保護意識、措施乃至技術嚴重不足,很多絲綢、字畫等細軟僅僅在開墓時曇花一現便被氧化為塵埃,連很多色調豔麗的瓷器都因此氧化暗濁,如今定陵留下供人觀瞻文物不過當時十分之三而已。

所以說定陵既然已經被髮掘保護了,也就沒有必要藏著掖著了,自然可以成為景區對外開放。

至於其他,因為當年定陵後,汲取教訓,終未再發掘,所以至今長埋地下,不曾為世人所知。


不書公子


關於清東陵,清西陵,和明朝的十三陵,只要是開放的陵寢我全部都走過了,從親身體驗上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由於清陵的建造時間比較近,且保存大都完好,符合開放參觀的要求,在且大都被盜掘,許多的地宮的都可以作為吸引眼球的旅遊資源,在加上如今電視劇中的清宮戲氾濫,導致躺在地下的清代皇帝后妃們都成了老百姓眼中的明星,故而商業價值更高,所以大都被開闢成景區售票參觀也是正常不過的事兒了。而且位於河北易縣的清西陵和位於河北唐山馬蘭峪的清東陵全部修建了高速公路,給能去參觀的朋友們一個非常快捷便捷的體驗,在加上兩地的風景秀美,實屬一個旅行探古文化之旅的好去處。

但反觀明朝的十三陵,到目前為止只開放了三個,分別是長陵、昭陵、定陵。其他的陵寢由於距今的年代較遠,且都年久失修,很多都殘破不堪,連最基本的明樓,隆恩殿也都傾覆了,所以根本不具備開放參觀的條件,且交通不是很便利,在加上未開放的那些皇帝們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都很陌生,基本臉熟的幾個也都開放了,比如長陵就是明朝最有名的篡位的皇帝朱棣明成祖,他個人的歷史由於“清君側”運動,而被改編成了很多電視劇,也是知名的明代皇帝之一,在加上長陵又是整個十三陵的祖陵,其建造的規制是no1,光它的隆恩殿就比紫禁城的大殿還要大,且保存保護的比較好,所以如今是開放狀態,然而定陵的開放確實意外之舉,當年郭沫若帶領了一干人等打著考古的旗幟要發掘長陵,結果死活找不到入口才拿定陵練手,於是定陵成為了第一個有國家名義打開的明代皇陵,(這裡注意下,明代的皇陵由於其建造周密,墓室極深到如今還沒有被民間或其他組織盜掘)定陵是第一例,所以定陵的地宮成為了最熱的旅遊賣點,在加上萬歷皇帝的傳奇過往更加讓這個陵墓讓很多人迷之嚮往了。。


老豬的碎碎念


明十三陵北京市,清東陵與清西陵都在河北省。所在地對於旅遊資源的不同需求,導致開放陵寢數量上有所差異。同時清陵被盜較多,開放地宮也較多。未來的趨勢,應該是全面修舊如舊,全部開放參觀。但地宮不會再發掘了。

位於昌平的十三陵,現在開放四個區域,神道石像生、永樂皇帝的長陵(規模最大的一座)、隆慶皇帝的昭陵、萬曆皇帝的定陵(被考古發掘,出土文物建有定陵博物館)。

位於遵化的清東陵,開放有神道石像生、順治帝孝陵(祭祀大典表演時)、康熙帝景陵、乾隆裕陵(地宮開放)、裕陵妃園寢(開放純惠皇貴妃地宮、容妃地宮)、慈安陵、慈禧陵(地宮開放),及孝莊太后昭西陵。除了上述之外的陵園還未開放。

位於易縣的清西陵,現在開放區域有:神道石像生、雍正帝泰陵、道光帝慕陵、昌西陵、光緒帝崇陵(地宮開放)。

相比之下,明十三陵的文物價值更高,發掘的定陵出土文物使得展出很充實。其他陵寢年代久遠,荒廢破敗的很多。前幾年去,一些已經在修繕了。清東陵清西陵的地宮大部分都被盜掘了,以孫殿英盜墓為代表。當年溥儀曾派人善後。新中國後又重新打開地宮清理,並作為景點開放了。帝后妃子的屍骨還是在棺材裡,個別拿出來做研究。


幾葦渡


清東陵之所以幾乎都開放了,因為有一個比較殘酷的歷史事實,清東陵的陵墓幾乎都被盜墓光顧過,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民國初年的清東陵大盜孫殿英,他直接帶著軍隊,以演戲為名,一舉到挖了慈禧、乾隆、康熙等人的陵墓,後來屢有盜墓賊光顧清東陵,清東陵的陵墓基本被盜墓賊給挖完了。到了建國後,考古學家對清東陵被盜的陵墓驚醒了搶救性的挖掘,待他們挖掘完後,進行了保護,然後對遊客開放參觀。

而明十三陵在歷史上基本沒有遭到破壞,所以根據陵墓保護的政策,對於歷史人物或封建皇家陵冢不主動開掘。除非已經被盜墓分子非法盜挖的陵墓,政府相關文物部門才會有限度的保護性挖掘開發,也就是開放。在明十三陵中唯一例外的明萬曆皇帝的定陵在沒有被破壞的情況下,與1956年進行挖掘,但出土的文物,因為條件有限,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從此以後國家決定歷史人物或封建皇家陵冢不主動開掘,待條件允許了再挖掘。因為定陵的挖掘,使得定陵得以開放;長陵:由於其是地面建築保存最完整的一個陵,建築最早、面積最大、規模最宏偉、工藝用料最考究、原建築保護最完整,有很大的歷史價值,故而開放其地面宮殿群。其他的陵墓因為處在保護中,因而沒有對外開放。


密探零零發


清東陵目前只開放了順治的孝陵(未被盜),康熙的景陵(被盜),乾隆的裕陵和地宮(被盜),乾隆的裕妃陵(被盜),慈禧陵和地宮(被盜),二郎廟,道光陵廢棄遺址。孝莊的昭西陵在修繕。孝東陵,景妃陵,景雙妃陵,咸豐的定陵,定妃陵,慈安陵,同治的惠陵,惠妃陵目前還是不開放的。

清西陵目前開放了永福寺,光緒的崇陵和地宮(被盜),崇妃陵被盜(在修繕),雍正的泰陵(未被盜),甄嬛的泰東陵(未被盜),孝和睿皇后的昌西陵(未被盜),道光的慕陵(未被盜)。其餘的嘉慶的昌陵在修繕,泰妃陵,昌妃陵,慕東陵,端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爺陵是未開放的。

十三陵目前只開放了成祖朱棣的長陵,隆慶的昭陵,萬曆的定陵以及神路。其餘的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慶陵,德陵,思陵,東井,西井,萬娘墳,悼陵,世宗賢妃墓,鄭貴妃墓,神宗四妃墓,王承恩墓是不開放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Jacky9941481


十三陵的歷史,完全可與故宮媲美,因為它們都是因為明代永樂皇帝朱棣遷都北京時同步規劃營建的!自從永樂七年(1409)五月開始,就修造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

由於明定陵發掘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鄭振鐸等考古學家上書,國家終於痛定思痛作出了不主動發掘帝王陵的規定。這份報告很快得到周恩來的批准,國務院迅速下發了“停止對一切帝王陵墓發掘”的文件。一場劫難才沒有降臨。此後,不主動挖掘帝王陵成為一項中央政策延續至今。

目前,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雖然只有三座陵墓可供參觀,但遊人可著實不少!根據國家文物管理規定,其他陵,由於還沒有挖掘,還不具備參觀遊覽條件,所以暫時未開放。


橙色思辯


這個主要是看需求和條件,有需求,能開放,就會開放。

清東陵和清西陵分別位於河北遵化和易縣,這兩個縣都是山區縣,雖說是山清水秀,但經濟卻是很不發達,好不容易有皇家陵寢這樣的優質旅遊資源,怎能忍住不開發?所以兩地對陵寢是有強烈開發需求的。

反觀北京,旅遊資源多了去了,十三陵雖然也是個亮點,適度開放就差不多了,靠擴大對十三陵的旅遊來吸引遊客促進經濟增長的需求並不是很強烈。

其次看開放條件,清東陵跟清西陵的建築基本都保存完好,作為風景區來說,景觀上具有欣賞價值,而東陵乾隆、慈禧,西陵光緒的地宮還都被盜,後來又專門清理了,更保持了足夠的吸引力。而東陵、西陵那些還不具備開放條件的陵寢,或對遊客來說吸引力不是很大的陵寢,也都沒有開放,比如同治帝的惠陵和惠妃園寢、裕妃園寢、咸豐帝定陵等都沒有開放,即使在開放的康熙帝景陵、順治帝孝陵裡,其後寢部分,也是不開放的。

清東陵的惠陵還沒有開放

而十三陵的開放條件,就遠遠比不上清東陵和清西陵,十三陵建築基本全毀,只有明成祖朱棣的長陵保存完好,其他的陵寢建築在戰爭中被拉走木料、建築材料修工事去了,只剩些殘垣斷壁,不僅欣賞價值大打折扣,而且如果進一步開放的話,還會對遺址建築造型不可逆的更大破壞。而定陵,雖然地面建築已毀,但地宮被打開了,又增添了吸引力,所以也有條件開放。

需要注意的是,題目中所說的並不準確,十三陵中開放的,除了定陵和長陵,還有神道和昭陵。昭陵是明穆宗隆慶帝的陵寢,這個皇帝並沒什麼特別的話題,陵寢規模也不算突出,但其陵園保存相對完整,修繕起來更方便,為了讓遊客更瞭解明代其他陵寢都長什麼樣,所以對昭陵進行了復原,不過昭陵地宮還是沒有開放的。

重修後的明昭陵,現在也是開放的


作家桑妮



風的導航


同樣是皇帝陵寢,清東陵和清西陵完全開放,而明十三陵則只開放了定陵和長陵兩處。這並不是厚此薄彼,而是因為文物保護的要求。


眾所周知,大清開國皇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葬在瀋陽老家,從順治開始的幾代皇陵在河北唐山遵化縣馬蘭峪,那裡被稱為清東陵。因為一些原因,自雍正皇帝后的歷任帝王奉行“昭募次序,隔代埋葬”在河北保定永寧山下的清西陵,和清東陵。

清亡後,民國軍閥孫殿英先後盜掘了清東陵的幾座皇陵,此後各路人馬聞風而動,把剩下的黃陵洗劫一空。清東陵裡的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豐定陵,同治惠陵,以及慈禧陵全部被盜,只有順治孝陵逃過一劫。

清西陵因地處相對偏僻,狀況好一些。光緒崇陵,光緒珍妃姐姐瑾妃墓,以及泰林火焰牌樓望天吼被盜,其他陵寢,包括雍正泰陵,嘉慶昌陵,道光慕陵都保存完好。

因為清東陵,清西陵兩處被盜嚴重,已不具備太多的歷史文物價值,因此大多已對外開放。

相對而言,位於北京昌平天壽山的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完整,且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眾多皇家陵寢中,十三陵是幸運的,雖然也有盜墓的情況發生,但影響不大,因此十三陵整體被保存得相對完整。除了上世紀50年代中期,由時任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和中科院院長郭沫若等人帶領,考古隊打開了永樂皇帝的長陵,和萬曆皇帝的定陵之外,其他陵寢基本完好,即便是經歷了幾次戰爭,日本人也曾經攻進北平,但十三陵並沒有遭到大規模的破壞,這可以說是考古界的奇蹟了。

正因為十三陵的保存相對完整,因此出於對歷史文物的保護的目的,和目前考古挖掘及保存技術等上依然有待提高,十三陵除了將這兩處現已開發的陵墓做為博物館對外展示,其餘陵墓則保持原樣。


饕餮小娘子


國父曾經說,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清朝就是這個韃虜。

所以清朝滅亡後,大小摸金校尉,甚至有軍級別的軍閥,敢於打著漢人的旗號,要做“出氣的英雄”。孫殿英把慈禧嘴裡的夜明珠送給蔣介石,宋慶齡把這顆價值連城的東西鑲嵌在她的鞋上面。

不說清東陵的命運,就是清朝的百萬皇族,也全部改了姓氏求生存,一些格格入了青樓,一些王爺去拉黃包車。好不悽慘!

而明朝帝陵,清作為新朝人,自然做好了姿態,沒有破壞;而明朝是滅了元朝,恢復漢人衣冠。打戰不和親,君王死社稷的。贏得的是後世人的敬仰。

這份敬仰,不是那麼容易滅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