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寶寶更聰明?3歲前儘量多做這幾件事,可別晚了

家裡有了寶貝後,爸爸媽媽給他們飲食上吃進口的,玩高檔多的玩具,竭盡所能希望孩子能有快樂的童年和聰明的腦袋。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聰明可愛,所以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下足了功夫。為了讓寶寶大腦發育更快更敏捷,給孩子讀繪本,玩益智類玩具,甚至送孩子去大腦開發專業機構進行訓練,等等的付出都是為了孩子。

想讓寶寶更聰明?3歲前儘量多做這幾件事,可別晚了

可是繪本讀得煩了,玩具玩遍了,早教機構也上到了失去興趣,接下來再怎麼做才能不斷應對孩子發育的智商和大腦呢?爸媽們都很頭疼。寶寶三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各項能力都在迅速發展,這個階段,給孩子最多的陪伴和最高質量的家庭教育,才是最有利於孩大腦更聰明的辦法。

想讓寶寶變得更聰明麼?那父母可以這樣去做

1、多陪伴寶寶,引領孩子走過前三歲

想讓寶寶更聰明?3歲前儘量多做這幾件事,可別晚了

之所以現在市面上早教機構和大腦潛能開發機構如此火爆,就是抓準了家長希望能對孩子進行大腦開發,讓他們變聰明的思想,而早教更多的是灌輸讓孩子在玩耍中開發智力,拓展思維,這樣一來,家長就趨之若鶩地把孩子送進早教系統,認為寶寶可以學到更多的技能,成為比同齡小朋友更聰明的寶寶。

其實早教的東西並不是我們不會,只是我們沒有掌握好精髓,掌握了精髓和實質,在家我們也可以教育孩子,開發智力。說到底,早教的實質就是陪伴。是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和參與,三歲前的寶寶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溝通和互動,他們在這種親密關係的帶動下,會更積極的開發大腦潛能,鍛鍊了孩子聽說和模仿的能力,並且孩子在和家長的溝通和觸碰下,也學會了用觸覺去感知生活和外來環境,這無疑也會刺激大腦神經,使他們更加靈敏和敏感。

我們所說的陪伴,也不單指父母的陪護,而是一種高質量的陪伴,需要父母深入帶動孩子,參與到他們生活的每一環節,陪他們玩耍,帶孩子外出看五彩的世界,教會孩子認知和判斷,這些才算是有意義的陪伴。孩子的模仿力和學習力是強大的,在耳濡目染中他們一定會學到更多的技能和本領。

2、陪玩要有技巧和心思

想讓寶寶更聰明?3歲前儘量多做這幾件事,可別晚了

有些家長不愛在家教育孩子可能是緣於玩耍的方式不恰當。面對枯燥的積木堆積,單一重複的繪本,父母會提不起興趣,也就沒有了開發寶寶智力的熱情。其實,陪孩子玩耍也要講究心思,多變化,多角度,不僅孩子有興趣,家長也能更熱情。比如講繪本,可以聲情並茂的敘述一個故事,每次講故事的時候轉換一個人物聲音,孩子每次聽到同樣的故事卻能聽到不一樣的聲音,外界的聲音刺激了孩子的聽力發育,讓他們有對聲音的辨識能力;

再比如堆積木,可以用比賽的形式,讓寶寶和你同時在堆,比賽看誰拼得最快最好。一邊開發著孩子的想象力,也開啟了他們的比較意識,這些行為有趣又不失教育的質量,寶寶也會反應的更積極和快捷。

3、陪玩要釋放天性

想讓寶寶更聰明?3歲前儘量多做這幾件事,可別晚了

三歲前的寶寶,他們最多的時間是在玩,或許家長總會阻止孩子想玩的心,這裡不讓碰,那裡怕玩壞,總讓寶寶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執行玩耍的行為,這反倒不利於孩子智力的開發。

建議家長陪同玩耍,更鼓勵大家尊重孩子們自己玩的意識,釋放他們天性,孩子在更開放的環境中盡情開創自己的創造力,行為能力和認知交往能力,這樣你也會發現,寶寶大腦的東西越來越多,見識也會更加廣闊。

說到底,對寶寶來說,想讓他們變得更聰明,關鍵要靠父母的引導和帶動,爸爸媽媽們,多去陪陪孩子吧,在感受親子時光的同時,也讓小寶越來越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