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陳世美其實不是負心漢,冤大頭幾百年

說到陳世美,大家的第一印象是負心漢的標籤。那麼歷史上的陳世美真的是負心漢嗎?

歷史上的陳世美其實不是負心漢,冤大頭幾百年

陳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說《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在劇中是忘恩負義、拋妻棄子的反面人物,最後被包拯所斬,也因此在後世成為負心人的代名詞。歷史中的陳世美是清朝順治時期的官員,在康熙時期受到重用,做官清正廉明、剛直不阿,深受當地百姓愛戴。那麼他是怎麼會被說成一個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形象呢?

歷史上的陳世美其實不是負心漢,冤大頭幾百年

陳世美做官後,一些同鄉好友前來找他辦事,謀得一官半職。陳世美就奉勸他們,用功讀書,一定會有所成就的一些雞湯。這樣下來來見他的人逐漸變多,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飯局,他索性一律不見了,因此得罪了當年幫助過他的一位同鄉好友。於是這個人懷恨在心,就把他能想到的所有最沒有良心的行為寫進了戲裡來故意抹黑陳世美,這就是我國古代很著名的一部戲劇《秦香蓮》,把陳世美寫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渣男”。

歷史上的陳世美其實不是負心漢,冤大頭幾百年

就是這樣的一部戲把一個愛民如子,剛正不阿的好官,搞的一世英名盡掃。

清朝時期的某天,一個戲班子在演完了《秦香蓮抱琵琶》後,臺下的觀眾並沒有看過癮,嚷嚷著不肯走讓戲班子加戲,老闆急的焦頭爛額,就又加了一段戲,把宋朝著名的鐵面判官包拯包公和清朝的陳世美玩了一出穿越劇,將他倆荒唐的結合在一起,為了讓臺下看戲的過足癮,讓黑臉包公鍘了陳世美,把這個戲中最大的人渣給處死了,臺下的觀眾看到後,紛紛拍手稱快。

歷史上的陳世美其實不是負心漢,冤大頭幾百年

在此之後《鍘美案》就越來越出名了,然而陳世美同學的冤屈就真的比竇娥還冤,實屬真的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