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孩子总丢三落四,到底怎么破?

研究数据表明,一个孩子如果小小年纪,就能够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房间收拾的整齐干净,很少丢三落四,那么这种在生活上有条理的孩子,在学习上也会有目标,有计划,效率高,成绩一般不差。

相反,一个长期丢三落四的孩子,生活习惯不好,独立性差,也会影响到学习,今天忘记带作业,明天甚至书包都不知道在哪了,成绩要好也很难。这样两个孩子的区别主要在哪里?是智力吗?当然不是,主要还是习惯。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家长也得反思一下,自己家里是不是就有个丢三落四,爱乱放东西的人,如果是,孩子大概率是跟他学的。如果这个人在家里还强势厉害,地位高,那孩子就更是爱跟他学。因为孩子发现,这个人厉害,我得跟他学,这就是榜样。所以,首先是家长也要改变,要做真正的榜样,比如家里的物品不管谁用了都需要摆放在原来的位置,比如出门旅游时和孩子一起检查清单上的物品是否都准备妥当等等。

如果父母做事情都很有章法,都井井有条,但孩子怎么就是丢三落四的? 这可能是溺爱或者是没有确切的规则,以至于孩子做事情太随意,也不必承担后果。

父母要是对孩子的一切都大包大揽了,孩子就根本不需要学习有条理,也就不具备这方面能力,一旦自己做起事来那就是条理性差,各种丢三落四。如果父母从来没有对孩子做事提过明确的要求,或者做得不好也从来没有去讲过什么是好的,那孩子就觉得怎么做都无所谓,养成习惯了,这就是无规则的溺爱所导致的孩子做事情能力不够,水平较低、丢三落四不靠谱。

所以家长既需要放手给孩子锻炼机会,也需要给孩子提出要求和规则,如果达不到要求,就需要孩子承担相应后果,而不是家长着急忙慌地去处理,这样孩子才能从中有所学习和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