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孩子總丟三落四,到底怎麼破?

研究數據表明,一個孩子如果小小年紀,就能夠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房間收拾的整齊乾淨,很少丟三落四,那麼這種在生活上有條理的孩子,在學習上也會有目標,有計劃,效率高,成績一般不差。

相反,一個長期丟三落四的孩子,生活習慣不好,獨立性差,也會影響到學習,今天忘記帶作業,明天甚至書包都不知道在哪了,成績要好也很難。這樣兩個孩子的區別主要在哪裡?是智力嗎?當然不是,主要還是習慣。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家長也得反思一下,自己家裡是不是就有個丟三落四,愛亂放東西的人,如果是,孩子大概率是跟他學的。如果這個人在家裡還強勢厲害,地位高,那孩子就更是愛跟他學。因為孩子發現,這個人厲害,我得跟他學,這就是榜樣。所以,首先是家長也要改變,要做真正的榜樣,比如家裡的物品不管誰用了都需要擺放在原來的位置,比如出門旅遊時和孩子一起檢查清單上的物品是否都準備妥當等等。

如果父母做事情都很有章法,都井井有條,但孩子怎麼就是丟三落四的? 這可能是溺愛或者是沒有確切的規則,以至於孩子做事情太隨意,也不必承擔後果。

父母要是對孩子的一切都大包大攬了,孩子就根本不需要學習有條理,也就不具備這方面能力,一旦自己做起事來那就是條理性差,各種丟三落四。如果父母從來沒有對孩子做事提過明確的要求,或者做得不好也從來沒有去講過什麼是好的,那孩子就覺得怎麼做都無所謂,養成習慣了,這就是無規則的溺愛所導致的孩子做事情能力不夠,水平較低、丟三落四不靠譜。

所以家長既需要放手給孩子鍛鍊機會,也需要給孩子提出要求和規則,如果達不到要求,就需要孩子承擔相應後果,而不是家長著急忙慌地去處理,這樣孩子才能從中有所學習和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