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戈:走出疫情|金融大家评·战“疫”情(第一期)成功举办

伍戈:走出疫情|金融大家评·战“疫”情(第一期)成功举办

3月12日晚,《清华金融评论》金融大家评·战“疫”情系列专题活动第一期在线开讲,邀请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作题目为“走出疫情”的讲座,解读当前形势的内在逻辑,探讨各类政策的调整路径,分析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研究员、《清华金融评论》副主编张伟主持。本期直播面向清华校友、教职工及在校生、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合作伙伴、《清华金融评论》读者及合作伙伴等。

伍戈:走出疫情|金融大家评·战“疫”情(第一期)成功举办

张伟介绍到,金融大家评·战“疫”情专题系列活动由《清华金融评论》在疫情期间特别策划推出,旨在邀请经济金融领域专家围绕宏观经济、央行与货币、银行与信贷、资本市场、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等相关话题展开分析探讨,为支持战胜疫情,恢复社会经济秩序建言献策。战“疫”情系列专题活动也是“清华五道口在线学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伍戈在演讲中主要从疫情产生的冲击、经济未来将如何演绎以及相关货币财政政策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解读。

伍戈认为,疫情产生的冲击或强于次贷危机时期目前我国虽仍受输入性病例的困扰,但经过近两月的艰苦抗击后新冠疫情已得到明显控制。相比之下,疫情正迅速扩散至百余国家和地区,而每个国家应对措施不同。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链相互交织,使得本次疫情的冲击将比以往更为复杂。有不少迹象表明,本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程度可能堪比次贷危机。全球PMI已创近10年来的新低,美联储超常规紧急降息也预示着疫情的潜在强度。我国各行业此次所受冲击或强于次贷危机时期,与次贷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时期相比,今年一季度我国各行业营业收入普遍下滑幅度似乎更大。伍戈提到,

经济恢复元气的第一步是复工复产。目前复工在有序推进但进度仍显缓慢,大部分行业复工不足。现阶段的主要原因是主观复工动机不足以及行政管控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外贸、投资占比都在明显降低,消费占比明显上升。在次贷危机时期可以通过拉动消费来影响经济,但在现阶段居民高负债的情况下,消费恢复或更为艰难。以美国为例,上世纪经历了两次疫情:亚洲流感和香港流感,疫情过后,受失业滞后上升、消费意愿低迷等因素制约,消费复苏的步伐低于GDP的步伐,美国经济几次走出疫情主要依靠的是政府投资的带动。回顾我国2009年走出冲击,主要依靠投资发力走出危机,集中在基建、制造业、房地产等行业。伍戈认为,基建是历次投资恢复的主力。近年来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在目前的特殊时期内,政府投资非常关键,由国企先拉动投资,如何引领基建也非常关键。过去几年,供给侧改革是主旋律,国企杠杆率约束掣肘投资。现在提到的新基建包括5G、人工智能、物联网、充电桩等,其实更像是新产业。新基建是否能取代旧基建发力拉动经济还需要再观察。民企目前处境举步维艰,融资问题依然突出,已处于历史上最艰难时期。伍戈表示,
与次贷危机相比,当前诸多经济体的总需求政策应对空间显著收窄。货币政策来看,次贷危机时期美国和欧元区的政策利率尚在4%或以上,日本的政策利率也为正;但目前欧、日政策利率已多年为零甚至负利率,美国政策利率一再下降后与零利率的距离也已较小。越来越多经济体的国债收益率已到达零利率、负利率的非常规状态。如各主要经济体的央行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其效果也可能边际递减。中国对全球经济有明显带动作用,中国经济复苏,世界经济才会复苏。在当前全球化程度显著提高、各国产业链的深入融合的背景下,日、韩等世界重要制造业国家都受到了病毒冲击,其中电子通讯行业受疫情的影响对中国将最大,目前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刺激力度远低于非典时期,为了经济复苏,或温和扩张,预计财政会出现更大赤字。

演讲结束后,伍戈老师还就“美国股市再次熔断是否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针对中小微企业方面的政策预测”等听会网友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金融大家评——战“疫”情系列专题活动第二期

即将于3月16日(周一)推出,聚焦“疫情下金融科技的应用”主题,邀请四位嘉宾就疫情对金融科技发展的推动及影响,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应用实践,金融科技在疫情期间对于行业的影响等话题进行对话交流。欢迎报名观看直播。

伍戈:走出疫情|金融大家评·战“疫”情(第一期)成功举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