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期,暴露家庭教育失敗的真相:父母的狀態,決定孩子的狀態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

深圳女孩塗塗因疫情被媽媽禁止出門,並天天督促她複習功課。

母女倆發生了數次爭吵後,塗塗偷偷跑出家門,自行從福田火車站乘高鐵前往虎門找爸爸。

下車後,看到周圍人都帶著口罩,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塗塗既害怕又後悔。

最終,在民警的幫助下,聯繫到了塗塗的父母。

疫期,暴露家庭教育失敗的真相:父母的狀態,決定孩子的狀態

由於疫情,今年寒假持續了一個多月。

“禁足”期間,為了讓孩子待在家裡聽話,家長使出了渾身解數。

但無論是“河東獅吼”還是“恩威並施”,都不外乎兩種:要麼控制、要麼放任。

控制令孩子反感,甚至逆反;放任讓孩子無所顧忌,更加放縱。

結果就是惡性循環,孩子越來越叛逆,家長越來越暴躁,親子關係越來越差。

放棄對孩子的控制,才能獲得更多的掌控權;不再強迫孩子聽話,孩子才會開始聽你的話。


1

父母越控制,孩子越叛逆

從小最常聽到的一句教育用語就是:小孩子要聽大人的話。

“聽話”似乎成為了“好孩子”的最高標準。

“聽話”的含義,就是讓孩子按照大人的思維行事,其實就是最直接的控制。

據心理分析師披露:

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一個心理學家在北大做心理諮詢師時發現,在這個頂尖大學裡,竟然很多學生有嚴重的心理疾病,他稱為“空心病”。

即使上的是名校,這些學生仍然抑鬱、空虛,不知道未來要往哪裡去,不知道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症狀嚴重的,甚至會自殺。

他們雖然完成了父母和老師的期待,卻丟失了真正的自己。

控制型父母培養的孩子,要麼會變得特別懦弱,喪失自我;

要麼會變得特別具有控制慾,但這個世界上能夠被他控制的事兒其實是非常少的,所以會特別痛苦。


疫期,暴露家庭教育失敗的真相:父母的狀態,決定孩子的狀態


2

父母越放任,孩子越放縱

古人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十三定終身。”

今天對孩子的縱容,就可能成為孩子明天的傷害。

有一則寓言故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從前有一個母親,獨自帶著兒子生活。母親對兒子很縱容,從不打罵。

兒子上學了,經常從學校帶回一些東西,有時候是橡皮,有時候是文具。

母親問兒子這是哪來的,兒子說是拿的同學的,母親就沒有說什麼。

後來,兒子甚至把學校的桌子和椅子都往家裡搬,母親還是沒有批評兒子,反而替兒子辯解。

就這樣,兒子長大了,因為偷盜被警察抓了起來,提出見一面自己的母親。

看著年邁的母親,他說:

“娘啊,你把耳朵附過來,我有話要和你說。”

老母親含淚把耳朵附過去,誰知兒子突然一口咬著母親的耳朵,滿嘴是血地吼道:

“如果我第一次往家裡拿橡皮的時候,能痛打我一頓,我也不至於走到今天這一步啊!”

父母應該用紀律約束孩子,明確告訴他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讓孩子知道正確和錯誤的界限!

如果父母太溫和而不能回應叛逆孩子的錯誤行為,那麼他們就會失去威信和尊重。縱容型家長的叛逆孩子和專制型家長的叛逆孩子一樣多。很多家長對孩子的縱容其實是對自己兒時經歷的反叛。如果你不過分順從或者冷漠的話,你的孩子叛逆行為會減少,會更加尊敬你。

疫期,暴露家庭教育失敗的真相:父母的狀態,決定孩子的狀態


3

孩子需要被理解

約翰·戈特曼說:“為人父母其實就是要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以他最需要的方式去幫助他。”

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大部分家長並不理解自己的孩子。叛逆的孩子幾乎都會覺得不被家人理解,你也確實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理解是最為有效的消除叛逆的方法。

傾聽是關鍵。傾聽孩子不等於告訴孩子該怎麼去做。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不帶私心雜念地傾聽,不急於對孩子下結論。要做到這一點,有一些小訣竅:保持目光接觸、消除分心、傾聽時切忌開口、讓孩子知道你在聽著、不要一味的批評孩子。

理解孩子的障礙主要表現在:

1、給予未經請求的建議。(你應該……)

2、談論家長自己的感受和經歷而不是孩子的。(你這樣我很生氣)

3、使孩子的痛苦看起來不重要。(這很正常)

誤解會引起更多的叛逆行為。引起你誤解孩子的九大陷阱是:

1、期望你的孩子能夠做他並未準備好的事情

2、對偶爾的不良行為上綱上線

3、阻止你的孩子表現得像個孩子

4、期望你的孩子滿足你的需要

5、把孩子的錯誤歸咎於他個人

6、忘記了責備和批評會帶給孩子多大的傷害

7、忽略了充滿愛意的行為的療效

8、忘記了你是孩子的學習榜樣

9、只看到外在行為,沒有注意到孩子內心的


只有愛是不夠的,不表達出理解,孩子會感受不到你的愛。所以你首先要減少自己內心的負面情緒,要多看到孩子的優點和積極面。

正確的做法是情感引導,尊重孩子的感受,傾聽孩子的需求,孩子得到理解和包容,自然會愉快地配合,這樣的引導親和又有效果。

只有孩子的感受得到正視,內心世界得到理解,才會學會調節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疫期,暴露家庭教育失敗的真相:父母的狀態,決定孩子的狀態


4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的角色非常關鍵。好的家長不應該是發號施令的人,而應當和孩子共同成長,做孩子的榜樣。

很多人自己生活得不得志,工作中遇到麻煩,帶來情緒的波動,最終把氣撒到孩子身上,這是極為有害的。

還有一些家長把自己的期望寄託到了孩子身上,希望經由孩子完成自己沒有完成的事業、實現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這都是強加給孩子的負擔。

優秀的家長會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平等對待孩子,和孩子一起進步,塑造健康的家庭關係。

疫期,暴露家庭教育失敗的真相:父母的狀態,決定孩子的狀態


結語

不是所有的溺愛,都能得到孩子的感激;

也不是所有的苛責,都能激勵孩子。

親子之間,多一點情感流通和愛意傳遞,家庭才會更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