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當年留在肯尼亞有漢人嗎?

RUUS


說到東非國家的沿海國,不能只想到海盜橫行的索馬里,肯尼亞也是一個重要國家。提到肯尼亞,很多人都會想到肯尼亞中長跑田徑運動員的“恐怖”成績,以及著名的野生保護區。實際上,肯尼亞與咱們國家的淵源是非常深的,因為一個人。誰呢?先賣個關子,說說肯尼亞的情況。

肯尼亞面積58.2萬平方公里,首都內羅畢。肯尼亞的地勢,西部是東非高原的一部分,東部沿岸是面積巨大的平原,土地肥沃。

按“慣例”,又是歐洲人“發現”的肯尼亞,時間約在明朝中期。葡萄牙的老牌探險家達-伽馬“發現”了肯尼亞,不過,最後統治肯尼亞的卻是英國。1963年,肯尼亞成為一個國家。

肯尼亞是個以黑人為主的國家,5100萬人口中,黑人佔了大多數。不過,有少部分肯尼亞人卻認為:他們的祖先來自東方,來自大明朝。而他們的祖先來到肯尼亞時,遠在葡萄牙人達-伽馬之前。

肯尼亞東南部有個濱海省。濱海省的東北部,有個面積二十多平方公里的拉穆島。拉穆島,以及周邊的一些小島,被統稱為拉穆群島。這裡生活著一群人,他們的膚色雖然也有些黑,但和肯尼亞其它地區的非洲純種黑人有著明顯不同,這些人被稱為上瓦加人。

當地人流傳,六百年前,有一個來自黃金之國的偉大將軍,率領數萬人,划著大船從海上來到這裡。這個拉穆人口中的東方偉大將軍是誰?咱們非常熟悉——鄭和,就是那個七下西洋的傳奇太監鄭和。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率軍攻下國都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有人指著一具燒焦的屍體謂朱棣曰:“此遜君也!”朱棣對這具屍體是否為建文帝,始終持懷疑態度。他即位後,一是為了向海外宣示自己奪位的合法性,二也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朱棣做出一個驚人決定。

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朱棣的親信太監鄭和,奉永樂大帝之命,率大明艦隊從江蘇太倉的劉家港揚帆遠行。鄭和下西洋不但是咱們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艦隊所經過各國曆史上的大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為體現天朝大國的富庶與威嚴,鄭和的船隊在出航時,攜帶著大量的瓷器、絲綢等物品。隨著船隊的遠航,讓各國的百姓第一次見到了這些精美的物品,並視為珍寶。直到現在,還經常有人在肯尼亞的海邊挖到瓷器的碎片。而肯尼亞的拉穆人則堅信:在拉穆島附近的海底,肯定有著裝滿黃金之國寶藏的沉船等待著發現。他們認為這是他們祖先的寶藏,他們期盼有一天能把這些寶貝挖出來。

那麼,拉穆人為何自稱是鄭和艦隊船員的後裔呢?這和一個傳說有關。鄭和的艦隊有一次駛至拉穆島附近的帕泰島,因海上突起大風,一艘船與大部隊失散了。船上的人只好先至帕泰島上避風。這些人黃皮膚,黑頭髮,攜帶威力巨大的武器,讓原住在島上的上加村村民很害怕。好在,這些天朝上國的士兵深知禮儀教化,有道也有德,非天生的強盜可比。東方人並沒有騷擾村民,反而幫助他們打死了一條禍害村民的大蟒。

人心都是肉長的,看到東方人心地善良,又樂於助人,上加村的村民就接納了他們。這些黃皮膚的人在這裡定居下來,和當地人結婚生子,繁衍後代,這就是現在上瓦加人的祖先。至今,很多上瓦加人還自稱是咱們國家人的後裔。

這種傳言在民間流傳了幾百年,應該不會是“空穴來風”。據史料記載,在鄭和七下西洋的行程中,一共訪問過36個國家。前三次船隊幾乎都是到達文萊、泰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最遠也就是到達印度就返回了。但是第四次下西洋(1412年至1415年),鄭和的船隊繞過了阿拉伯半島,首次到達了東非的麻林迪,也就是現在的肯尼亞馬林迪。

史書記載,麻林迪的使者曾隨船隊回明朝,向大明皇帝進獻了瑞獸麒麟(經考證,這應該是長頸鹿)。第五次下西洋(1416年底至1419年),越來越喜歡探索的船隊途徑占城、爪哇,又一次抵達了東非的木骨都束、喇哇、麻林迪等地。木骨都束,現在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摩加迪沙(索馬里首都),美國“黑鷹”墜落之地。而與拉穆島一水之隔的曼達島,正處在這條航線的必經之路上。

拉穆人認為自己是鄭和艦隊船員之後,但似乎一直是傳說,沒有什麼直接證據。不過,在2017年於肯尼亞曼達島舉行的一個論壇上,多國聯合考古隊發佈了一條消息。考古隊在曼達島發現了三具人骨遺骸,經檢測,其中一人可能生活在鄭和下西洋的時代,且具有東方人的特點。肯尼亞國家博物館的館長則認為:在肯尼亞東海岸的馬林迪、拉穆等地,發現了非常非常多的來自東方的瓷片,以及大量東方瓷器仿製品。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最先發現肯尼亞的,壓根不是歐洲人。早在600多年前,東方人就曾經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來到這裡,並有一些人在此定居。

拉穆人的說法,並非一點根據也沒有。


地圖帝


還真有,在今天的肯尼亞,確實有著這樣一群人——法茂人,他們自稱是中國人的後裔,如今隨著中國在肯尼亞和非洲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群中國人的後裔,更是迫切的想要了解這個祖先生活的國家——中國!

“法茂人”來自葡萄牙語,意思是“從大海中死裡逃生的人”,法茂人生活在肯尼亞東部的帕泰島上,是明朝時期鄭和船隊船員與當地肯尼亞人的後裔。



根據法茂人的說法,他們的祖先來自中國,是因為遇上海難而無法回家的鄭和船隊船員,當時有鄭和船隊的船隻擱淺在帕泰島旁邊的暗礁中,船員逃上海島,從此與船隊失去聯繫,便與當地人通婚,就有了後來的法茂人。

法茂人的膚色長相,都與當地的肯尼亞人有明顯區別,他們的膚色更像是黃色人種,長相也與亞洲人更為相同。


在帕泰島的法茂人家中,至今許多人家都還保存有大量的明代瓷器,這就是他們與中國最直接的聯繫。

央視《遠方的家一帶一路》特別節目中,在肯尼亞的拍攝就專門去過帕泰島探訪,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把視頻找來看看。
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法茂人也對自己的身世越來越感興趣,這個遙遠的國家對他們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強。


Mr農村大姚


應該沒有了,華夏民族的劃分和其他民族不太一樣,主要是文化認同還有文化繼承,並不以血統和血緣來區分。就像世代居住國外,如果能繼承中華文化就算是國籍不一,膚色不一,他就是炎黃子孫,如果連一點都不認識,更別說繼承發展,就算保留華人的面孔,那還能算嗎?華夷之辨,不在於形,在於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