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當年鄭和下西洋那麼龐大的船隊,在海上如何解決一日三餐?

忽憶故人今總老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鄭和船隊只有在第七次去索馬里時候,整個船隊行駛了很遠的距離。

之前六次,鄭和船隊其實就是一走一停,遇到大的港口就停靠,根本不存在什麼補給問題。

大家要知道,當時是明朝,15世紀了。

早在宋代,宋朝的商業船隊早就走遍了整個東南亞。宋朝的港口裡面,停泊著大食(今沙特阿拉伯麥地那一帶)、大秦(東羅馬帝國或拜占庭帝國)、波斯(今伊朗法爾斯一帶、白達(今伊拉克巴格達)、麻嘉(今沙特阿拉伯麥加)、伊祿(今伊拉克)、故臨(今印度一帶)、細蘭(今斯里蘭卡)、中理(今索馬里)、遏根陀國(今埃及亞歷山大港)、斯伽裡野(今意大利西西里)、木蘭皮(今伊比利亞半島南部的摩爾人穆拉比特王朝)等各國的船隻

也就是說,早在宋代,中國已經摸清了這些航路。

我們看看鄭和航線:大家看看第三次下西洋的路線。從太倉瀏家港啟航,經過占城,賓童龍,真臘,暹羅,假裡馬丁,交闌山,爪哇,重迦羅,吉里悶地,古裡,滿剌加,彭亨,東西竺,龍牙迦邈,淡洋,蘇門答剌,花面,龍涎嶼,翠蘭嶼,阿魯,錫蘭,小葛蘭,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蘇祿等國。

看看,停靠的港口多不多,基本上沿途稍大的港口全部都停了,這哪裡有什麼補給問題。

而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同麥哲倫、哥倫布是完全不同的。

麥哲倫和哥倫布是探險,為了發現新大陸,尋找未知資源。所以,麥哲倫和哥倫布船隊都是小船,但能夠長時間離港無補給航行,水手數量也不多,這樣可以減少補給消耗。

而鄭和則是宣揚大明國威,建立和各國的外交關係。

所以,鄭和船隊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這當然不是探險,不然光是2萬多人一天吃喝拉撒就是鉅額的食物和淡水消耗,就算是今天也很難供應。


薩沙


趣談答案:鄭和下西洋的總人數突破了27,000人,27,000人的吃喝拉撒都在船上。有趣的是,無論是蔬菜,牲畜肉類以及水資源,鄭和似乎從來不會缺。難不成這些都是在船上養的?沒錯,全都是在船上養的。

鄭和的三大步驟

首先至於像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一類的東西都是提前預備好的,也就沒有必要探討了,畢竟像鹽這一類的物質不行就在海里面撈唄,像醬醋茶這一類物質只要儲存得當,三五年之內也未必會壞。


所以我們需要解決三個問題,第1個問題是肉類食物怎樣存儲,第2個問題是新鮮蔬菜怎樣存儲,第3類問題是水怎樣存儲?

要知道27,000人他們的吃喝拉撒睡任何一個小步驟都有可能引發天大的蝴蝶效應,一個處理不好保不齊,鄭和腦袋也就沒了。

  • 船上養牲畜

鄭和的船非常特殊,所有的牲畜都是在船上養的,而且在船上一般養馬牛這一類的牲畜。

首先在船上養戰馬很有利於行軍作戰,因為鄭和前往的某些區域對於明帝國不太友好,必須保證充足的戰鬥力,必須有戰馬,必須有鎧甲,也必須有精銳的士兵。

而在戰船上養馬非常有利於隨時隨地作戰,除此之外像母馬都會產出大量的奶,尤其是在哺乳期內,而這些奶可以製作成奶酪,也可以進行存儲。如果存儲不了的,讓士兵們直接喝了,也可以補充大量的營養。

  • 船上種蔬菜

鄭和下西洋時,船上可種的蔬菜數量不多,質量也不好,但無論如何終究是解決了個難題。

鄭和下西洋的船上種的蔬菜大多數都是生薑,因為生薑非常符合這樣的一個條件種植,而且生薑能夠驅寒,生薑還能夠活血化瘀,對於人的身體有著諸多好處。

  • 船上存儲淡水

鄭和的船非常特殊,不但大,而且轉動迅速非常靈敏,這一點與朱元璋早期和陳友諒打仗的時候吃的那些虧有著直接聯繫。畢竟朱元璋已經見識到陳友諒的厲害了,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能夠多多吸取經驗,不至於被人家打的落荒而逃。

所以在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明朝的船隻已經非常的優秀,而這樣的大型船隻來回轉動的運作過程中也非常的穩妥。更重要的是船隻的密閉性非常的好,可以存儲大量的水,尤其是短時間之內存儲不成問題。

邊走邊找

鄭和下西洋不是領著所有的船一股腦的往太平洋那邊跑,而是沿著這些陸地上可能夠找到的一些國家進行拜訪,也就是說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有著很多的資源補充點。


對於鄭和比較友好的一些國家,鄭和也會給他們絲綢用以交換,進行友好貿易往來,對於那些不聽從鄭和統一指揮的小國家們,鄭和直接率領部隊把他們給平定了。

這就為鄭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點,比如淡水在海上吃完了直接找一個小國家靠邊一站,讓人家給自己運兩桶就可以了。

食物的儲藏

首先如果讓士兵們在船上每天都吃生薑,都吃大蒜,誰也頂不住。必須有新鮮蔬菜,也必須有新鮮水果,這些是怎樣儲藏的呢?


在船隻上所有的蔬菜統一進行風化處理,將這些蔬菜水果變成不易損壞的果脯。

那些肉類食物統一進行醃製,如果醃製不了的,就泡在海里面遊兩圈。

除此之外,船上儘可能帶不容易變壞的東西,包括但不限於米麵豆制食品。當然也有部分士兵會帶一些糖補充能量,但是糖的總量不多,畢竟要考慮到士兵吃了糖之後會喝更多的水,不利於遠航。

鄭和下西洋不單單是一個下西洋的過程,更是一個下西洋的壯舉,因為下西洋需要面對很多困難,萬幸的是鄭和以及鄭和背後的明帝國全都解決了。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感謝提問。

導讀

鄭和的船隊出海,除了乘坐所需要的船隻外,還有馬船、糧船、戰船等,以確保食物供應和不受海盜襲擊。

自明朝永樂三年到宣德八年,二十八年的時間中,鄭和率領船隊遠航七次,每次都從蘇州劉家港出發。

船隊規模最大時有二百四十多艘船,二萬七千多名海員,到達過30多個國家,加深了東南亞及非洲沿岸國家對明朝的影響。

船隊組成

在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中,有五種類型的船舶。分別是寶船、馬船、糧船、坐船和戰船。

最大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載重量八百噸。這種船可容納上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隻。它的體式巍然,巨無匹敵。它的鐵舵,須要二、三百人才能舉動。

據《明史》 、《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44丈4尺,寬18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摺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

第二種叫"馬船"。馬船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第三種叫"糧船"。它長二十八丈,寬十二丈。第四種叫"坐船",長二十四丈,寬九丈四尺。最後一種戰船,長十八丈,寬六丈八尺。

因此鄭和所率領船隊的船隻,有的用於載貨,有的用於運糧,有的用於作戰,有的用於居住。分工細緻,種類較多。

每日餐飲

出海前準備

因為船隊規模大,所以在出海前,都會準備充足的糧食和淡水,以保證長時間的航行食用。我國古代的糧食以及蔬菜水果的儲存已經有了很大進展,完全可以應對出海航行。

海上自給自足

海中有著豐富的魚類資源,除了淡水資源和果蔬,海中應有盡有,不必擔心沒有吃的。

沿途貿易

鄭和的團隊中攜帶有大量的瓷器、絲綢等明朝特有的商品,用以沿途進行貿易,拓展海上貿易渠道。而當他們貿易時,完全可以從當地解決淡水資源等物資不足的問題。

鄭和的團隊航行多次,有著充足的航行經驗,而且航線也是幾百年以來總結出來的。沿途的東南亞、印度洋沿線以及非洲東海岸都有港口供停靠,補充後勤。


盛夏一抹清涼


當年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用的巨型海船被稱為鄭和寶船。

最大的船長140米,寬60米,這麼大的船上當然一應生活物質齊全。

說到吃,有一點不得不提,因為船員們經常在海洋上漂流幾個月,所以維生素的補充就成了很大的問題。

而我們的豆芽技術,能在船上發豆芽,讓船員們補充維生素,這可是在那個年代的神級技能,使得遠洋航行的船員們很少得敗血症,同時期的歐洲航海家們可沒有豆芽菜吃,而得不到維生素補充的海員們,敗血症就是他們的最大威脅!


vss射手步槍


鄭和下西洋時,船隻載人過千,艦隊整體人數過萬,是怎麼解決吃飯問題的呢?其實,早在鄭和前,中國古代航海就有很多航海的記錄,從記錄中來看,吃飯問題雖然困難,但是並非難以解決。鄭和的艦隊大概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解決吃的問題的:

1.攜帶:艦隊出發前,儲備大量易保存不易腐壞的食物和大量的淡水,如炒制過的乾糧、醃製或者熏製過的肉乾等。攜帶大量的茶葉,一個是可以進行交易,另外可以使用茶葉補充人體所需維生素,防止敗血症、夜盲症等情況發生。攜帶酒,一方面酒可以抵抗海上航行的寂寞,另一方面可以從酒類中暫時獲取一部分水分,以備不時之需。同時,酒還能殺滅體內的細菌,減少一些傳染病的危險。中國古代艦隊還有一個秘方,就是攜帶晾曬乾的豆類,一個是不易腐壞,另一個是如果遇到需要蔬菜時,幹豆類可以用水泡發得到豆芽,豆芽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維生素,食用可以防止敗血症。而且豆芽泡發後,一點豆子可以泡發大量豆芽,節省了儲備空間。據史料記載,鄭和的艦隊經常使用雨水泡發豆芽以供食用。艦船上還飼養有馬、羊等牲畜,艦隊靠岸時可作為交通工具,又可以在急需的時候補充營養。

2.就地取材:航海途中可以隨時進行捕撈作業,獲取大量的海鮮作為臨時補給,海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可以及時補充人體所需(只是長期航海的船員都不願意吃這些東西,每天吃也會噁心的)。

3.繳獲:鄭和的艦隊裝備精良,防範沿途海盜綽綽有餘,一旦遭遇海盜並打敗他們,還可以繳獲他們的物資,這也是艦隊有效補給手段之一。

4.港口補給:古代航海一般都是近海航行,簡單的說也就是貼著海岸線航行的,很少像現在的航線那樣直穿大洋中心。一個是為了確保安全,另一個就是為了補給方便。鄭和下西洋時,所走航行並不是臨時發現的,大多是幾百年來航行的傳統路線,沿途的東亞,東南亞以及印度洋沿線都有很多成熟的港口作為補給點,如滿刺加、蘇門答刺等,艦隊靠岸後進行充分休整和補給。(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懷擢藏橘


鄭和的首次航行始於明成祖永樂三年(1405年),當時西班牙的前身卡斯蒂利亞王國,在位的是伊莎貝拉一世女王的爺爺恩裡克三世。

最後一次航行結束於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此時統治卡斯蒂利亞王國的是伊莎貝拉一世女王的父親胡安二世。

鄭和航行時專門有"糧船",它長二十八丈,寬十二丈。主要攜帶以鹽、醬、醋、酒糟醃製的肉類、水產、蔬菜,還包括不易變質的米麥等穀物、豆類以及醋、蜜、糖等調料。其餘的在途中國家購買交換當地食物。

苦瓜就疑是鄭和下西洋時,從南洋群島移植過來。苦瓜在印度、日本和東南亞栽培歷史很久,明代以前醫書沒有記載苦瓜,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綱目》始列入。

鄭和船隊從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遠航到了爪哇(今印尼)、蘇門答臘(今印尼)、蘇祿(今菲律賓)、彭亨(今馬來西亞)、真臘(今柬埔寨)、古裡(今印度)、暹羅(今泰國)、榜葛剌(今孟加拉)、阿丹(今也門)、天方(今沙特)、左法爾(今阿曼)、忽魯謨斯(今伊朗)、木骨都束(今索馬里)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鄭和結束航行59年後,征服了格拉納達統一西班牙的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和他的堂弟兼丈夫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資助哥倫布開始了的第一次航行中,哥倫布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在巴哈馬群島的一個他叫做"聖薩爾瓦多"的地方登陸。

哥倫布為了航海的需要攜帶了大量醃製的鹹肉要。通常是大塊的帶皮的生豬肉,碼放在木桶裡醃製。由於鹹肉可以儲存很多年,所以水手們把醃豬肉稱為“殭屍肉”。

除此之外還有黑麥麵包做成的麵包幹,經過多次烘烤,麵包幹會失去大部分水分,極適合長期儲存。只不過,這些麵包幹堅硬的如同石頭,必須泡軟再吃。由於海上的潮溼環境,這些麵包幹也經常滋生蟲子。廚師有時候會把麵包幹碾碎燴成菜粥,配料有少量的水、切碎的醃豬牛肉,土豆,胡蘿蔔,捲心菜和碾碎的麵包幹,在大鍋裡煮成黏糊糊的稠粥。

來源最多和最受水兵歡迎的動物是海龜,海龜也被稱為“活罐頭”,被從海里釣上來以後,水手們並不立即殺死海龜,而是養著慢慢吃,當作美味而有營養的肉食用。

最後還有另一種動物在長途航行中獲得了一種特殊的價值,這就是老鼠。這些偷吃麵包乾的齧齒類動物被無情地抓起來,開膛破肚,送去廚房,然後成為水手和海軍少尉的口中餐。

明孝宗成化十五年(1502年),哥倫布最後一次率船從加的斯港出發。尋找新大陸中間通向太平洋的水上通道。他到達伊斯帕尼奧拉島後,穿過古巴島和牙買加島之間的海域駛向加勒比海西部,然後向南折向東沿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和哥倫比亞。最終還是沒有到達中國和印度。






來自邊境之光


弘毅為您解答

鄭和七下西洋,每次航行都要花費一兩年的時間,人數多達幾萬人,所以大家就很好奇,這麼龐大的一支船隊,在茫茫的大海上,是如何保證補給充足的呢?而且明朝的航海史上沒有大批船員得壞血病的記載,這又是如何避免的呢?反觀哥倫布航海,從西班牙到南美洲,滿員出發,回程後幾乎團滅,就是因壞血病導致。下面來講講明朝艦隊是怎麼解決補給問題的。

1、種菜、畜牧、釣魚

作為農業大國,耕種這門技術已烙在古代中國人的骨子裡。明朝船隊可以在船上種蔬菜,木製的盒子裡能種豆芽、生薑等等。雞鴨等家禽也可以帶到船上飼養,還能在海上垂釣,下網捕撈各種海產品。而且那個時候醃菜、燻肉臘肉都能製作出來,米麵穀物更是能長時間儲存,對於明朝艦隊來說,可以換著口味的做吃的,海鮮還能管夠,生活還是不錯的。至於淡水儲存就更沒有問題了,有專門的的儲存運輸的淡水船。

2、剋制壞血病的法寶“茶葉”

種菜畜牧能保證船員餓不死,但無法保證船員不得壞血癥。由於缺乏維生素C使體內的膠原蛋白不能正常形成導致壞血癥。維生素C存在於蔬菜和水果中。船上畢竟空間有限,只能種一些黃豆芽這種加水就能活的蔬菜,但是黃豆芽維C含量很少,無法滿足船員攝取維C的需求,綠茶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當時的船員可能還不知道茶葉的功效,茶葉中富含維C是1922年日本科學家三浦太郎發現的,茶葉中含有豐富的維C和B族。這就保證了船員免遭壞血病的侵蝕。

3、沿線的補給

雖然船上的食物種類不少,但經常吃也是乏味的,而且種植的蔬菜種類肯定也不夠豐富,水果什麼的更是很難儲存,沿線的補給就非常重要了。大家看上圖是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的航線,幾乎每隔十多天就靠岸,進行採購。即因為熱帶亞熱帶季風的原因,還有補給的需求。明朝的船隊不但能吃到雞鴨魚牛肉這些日常肉類,還能吃到鹿肉等野味,因為能打獵哈。水果就更豐富了,芒果菠蘿木瓜山竹榴蓮等等吧,熱帶水果可以敞開了吃,又便宜又新鮮還甜還好吃,在這種保障下,明朝艦隊的船員能保證強健的體魄,也是鄭和能下西洋七次的基礎條件之一,船員的飲食方面還是很不錯的。


弘毅說歷史


經過查閱考證資料,原來鄭和下西洋所需的食物好多都是提前精心準備的。

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每次航行時間長達三年左右,人數多達二、三萬人,如此龐大的隊伍在漫長的海上航行中會不會捱餓?途經國家和地區的各種食物他們是否能夠及時補給?經過沿途國家,船上全體成員飲食會不會存在水土不服?會不會傳染當地的一些流行疾病等等。

曾隨鄭和遠航的鞏珍在《西洋番國志》所附的敕書中,對鄭和船隊出洋飲食之準備有如下之記載:“下西洋去的內官合用鹽、醬、茶、酒、油、燭等件,照人數依例關支。──永樂十九年十月十六日”。然而,如此記述對長程航行的飲食並未繪出全貌,按鹽、醬、油是烹調佐料,用以增加食物風味,茶、酒是嗜好性飲料,均非果腹的糧食,達不到營養所需,因此,料想尚應備有其他食物。實際上,明初之時食品加工方法,已能處理保鮮期短暫的食物,例如將肉類、水產、蔬菜以鹽、醬、醋、酒糟醃製,或煙燻、曬乾;將水果曝曬製成果脯,或以蜜、糖漬,或用火焙。因此攜帶上船的食物,除了鹽、醬、茶、酒及飲用水之外,應當包括不易變質的米麥等穀物、豆類,還有加工處理過的果菜、肉類、水產以及醋、蜜、糖等調料。

鄭和船隊的主食糧食以米麥為主,可用以作粥、飯的豆類、黍、稷、粟等次之。米穀在鄭和遠航所經之地多有生產,如中南半島、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及印度半島等地,但這些熱帶地區卻“無大小二麥”。船隊所經之地,部分地區米麥全無。

鄭和遠航所經之地食糧大多是當地土產,而蘇門答臘、印度半島西南的古裡、柯枝,及波斯灣口的忽魯謨斯等,為東西交通要道的商港,貿易繁盛,有外來的商品,增加了食物品種的多樣性,滿足了全體成員的食物需求。





禎心不改


當年鄭和下西洋那麼龐大的船隊,在海上如何解決一日三餐?


從永樂三年開始,到宣德八年結束,在這28年間,鄭和七下西洋,每次出航長達二到三年,人數多達兩萬七八千人,航程數十萬裡,如此龐大的隊伍在海上走過如此漫長的道路會不會捱餓?會不會受到哥倫布、麥哲倫船隊面對的敗血病威脅?

隨同鄭和下西洋的人共留下了三本書來記錄這次偉大的航海活動:翻譯費信的《星槎勝覽》、馬歡的《瀛涯勝覽》,第七次下西洋的秘書鞏珍寫的《西洋番國志》,還有鄭和讓人繪製的航海圖《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都為研究鄭和下西洋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牲畜家禽船上養,蔬菜生薑船上種,大量淡水船上儲。

鄭和船隊所經之處多是熱帶,預防食物腐爛變質是頭等大事。船員們之所以沒有被餓死,這與明朝時老百姓對食物的儲存方式密切相關,當時已經掌握了醃製、煙燻、曬乾、果脯、糖漬、火焙等各種防腐技術,實現了長期保存,還攜帶了鹽、醬、茶、酒和淡水這些不易變質的,但是人員如此眾多,運力畢竟有限,怎麼才能實現長久供應了,於是,鄭和船隊除了庫存食物,水產品是現撈的,還能做到活水養殖,家禽是在穿上圈養的,甚至還利用木盆種菜、種生姜吃,但是,這些只能作為一種補充,更多的是靠岸時進行補給。

遠航途中平常吃雞和羊,偶爾還有鹿、兔、駱駝肉來改善生活

馬歡在《瀛涯勝覽》中記載,鄭和船隊的船員們“很有口福”,可以品嚐不同國家的食物。平時動物性蛋白質的來源,大多以豬肉、雞肉為主,而鄭和船隊所經之處,例如印度半島、錫蘭等地,都信奉回教,因此途中補充的多是雞肉和羊肉,而且所經之處大多是漁民,從漁民購買海產品補充動物蛋白質也是一個重要的渠道。在中國人聚集比較多的爪哇、舊港等地,還能吃到鹿肉、兔子肉,甚至是駱駝肉,因此,鄭和船隊的伙食還是不錯的。

鄭和船隊主食以米麥為主,輔之以豆類、黍等食物。

鄭和船隊所經之國家,大多生產米和穀物,例如蘇門答臘和印度半島等地,阿拉伯半島也產大米,而鄭和船隊的船員大多是揚州附近的南方人,習慣於吃大米。但並不是任何地方都有米麵可以補充的,例如到了滿剌加一帶,土地貧瘠,灌溉困難,老百姓根本不認識大米和穀物,所以,經過這些地方時,船員們是免不了捱餓的。

鄭和船隊蔬菜種類繁多,維生素補充及時

大海之上除了淡水,應該是蔬菜較為珍貴了,這也是補充維生素的重要渠道,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向太平洋進發,三個月後,船員壓床破裂,渾身無力,200多人只有35人活下來,主要原因就是長時間無法補充維生素導致敗血病,相比之下,鄭和船隊的船員太享福了,據記載,除了種植少量新鮮蔬菜,還攜帶了大量的酸菜、雪裡紅和梅乾菜,最重要的是當時的明朝人已經會發豆芽了,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黃豆容易保存,都要製作簡單,而且中國人有喝綠茶的好習慣,這也是補充維生素的重要途徑。

而且,一路之上大多是熱帶地區,水果非常豐富,馬歡對一些陌生的水果做了詳盡的描述,但是他也注意到,這些地方“無桃李”。就是乾旱的阿拉伯半島,也有新鮮的石榴、蘋果、西瓜,還有椰棗和葡萄乾,他們甚至還吃過榴蓮。

鄭和七次下西洋,逐漸形成一套成熟的食品採購、管理和儲藏機制,更是帶回了很過明朝沒有的種子,對於促進中外飲食交流,也算是一大貢獻。


葛大小姐


曾經有一位精通航海的朋友按照15,16世紀的船隻航速推測。鄭和的船隊跨越太平洋或者大西洋這樣的遠洋最起碼也要大幾十天,而且這幾十天裡完全不能通過靠岸獲得補給。


一支艦隊兩萬多人,用不了多久就會彈盡糧絕,而且其實觀察寶船的結構,壓根就沒有大量儲存補給的打算,鄭和航海去的地方都是當時人口相對比較稠密的印度洋沿岸,隔幾天就靠岸一次採購給養順便進行朝貢貿易,這在真正的遠洋航海中是行不通的,

不過其實可能這種推測過於悲觀了。

推測的萬噸大寶船很可能是皇帝座艦,用不著開出海去。而且萬噸寶船比奉天殿還大,完全不可能給任何一個除皇帝之外的人做座艦,欽差也不行。而鄭和旗艦其實不是想當然的“寶船”,鄭和船隊中的“寶船”只是因為裝滿了各國奇珍才被稱為寶船。本質上屬於大福船。你妻子說的沒錯,單艘寶船是沒有糧食淡水的大量儲存,因為這些補給並不由裝滿貨物的寶船和專司護衛的戰坐船運載,這些補給大部分由艦隊中的糧船、水船承擔。


所以並不存在十幾天就補給斷絕的情況,而且鄭和主要目的是對沿岸各國展國威,通貿易,用不著直接跨越大洋。補給更沒問題。鄭和船隊和後來的西洋探險船隊最大的不同就是船多,一艘船並不需要賦予太多的工作職能。糧船、水船、馬船、坐船與戰船分工明確互不干擾。另外,平底中國船沒想象中那麼弱,橫跨大西洋又不是沒有,1846年平底廣船耆英號被英國人買下繞了地球大半圈,對於風暴的防禦性能和遠洋性能絲毫不差大英帝國造船廠的帆船。

過如果最大號的寶船真是皇帝座艦的話,上萬噸也不是不可能,甲板上肯定一大堆土木建築,而且肯定沒考慮出海什麼的,所以破個萬噸也不是不可能。南京博物館考古專家、洪保墓考古發掘領隊王志高和北京鄭和下西洋學會副理事長鄭明都是萬噸寶船的提出和支持者。


不過也有人提出過反對意見,比如羅馬內米湖鉅艦,記載長137M寬58M,發掘並復原出的文物長70M寬24M,重量也不過1000-1300T,和明代海軍2000料鉅艦的大小正排水量正好相符。寶船哪裡能彪到萬噸?

只能說鄭和寶船的真相依舊有待考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