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為什麼缺乏解方程的思維?

博霖32627471


我們浪漫的文化基因,

暢享思想的海洋,

對於物質的認識,

都在構建體系的輪廓上,

基礎知識的探索,

古人學問無遺力!


墓室歸來


我是陽高快樂,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是,我們古代的數學研究每每徘徊在接近突破的門檻時,總是被 西方率先突破。中國的數學體系在宋元時期達到高峰以後,陷於停頓且幾至消失。而在歐 洲,經過文藝復興、宗教革命、資產階級革命等一系列變革,最終導致了工業革命與技 術文明。

一、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缺乏科學、簡便的符號乃是一個重要原因

我國在殷商時代就 有了十進制,一直到元朝都採用籌算法。籌算法所使用的算籌,是一種竹片。計算時,在 一個方形的木盤上,將它們按照一定的方法擺來擺去。熟練此法者,運算起來也相當快 ,但無法運算高次方程。籌算還有一個不足是,許多數學問題有答案而無解答過程。這自然不利於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與傳播。歐洲人因為使用羅馬字母進行數學運算,遇到了分數簡直寸步難行,所以古代歐洲人代數最薄弱。但是,當阿拉伯數字傳入歐洲之後 ,歐洲的四則運算簡化了,再加上一系列其它簡便符號的運用,代數學很快興起。美國數學家克萊因在談到歐洲數學的進展時說:“新的歐洲數學第一次重大進展是在算術和代數方面”,歐洲“代數上進步是引進了較好的符號體系”,“事實上採取了這一步才使代數有可能成為一門科學。”然而我國的籌算,應用到求解朱世傑的四元高次聯立方程時已經到頂了,再向前邁步,必須突破籌算的限制,向符號數學轉化。直到清末,中國才逐步採用阿拉伯數字和其它數學符號。

二、官方不重視數學教育,是數學發展停滯、數學知識難以傳播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周朝 ,數學曾被列為“六藝”之一,規定為貴族子弟在學校學習的必修課程。唐朝武則天時很 重視數學,將九章和其他九部算經規定為國子學的必修課,並將數學列入科舉考試的科 目。宋初曾效仿唐制,後因戰亂,時興時廢。元代以後,科舉考試製度中的《明算科》 完全廢除,唯以八股取士,數學社會地位低下,研究數學者沒有出路,自由探討受到束 縛甚至遭禁錮。

三、中國傳統數學本身也存在著弱點。

籌算系統雖然使用先進的十進位制,但籌算 本身卻有很大的侷限性。在籌算框架內發展起來的半符號代數無法突破籌算的限制演進為徹底的符號代數。籌式方程運算不僅笨拙累贅,而且對有五個以上未知量的方程組無能為力。缺乏演繹論證的算法與缺乏算法創造的演繹都難以昇華為現代數學。無論是籌算數學還是演繹幾何,在中國的傳播都由於“天朝帝國”的妄大、自守而顯得困難和緩慢 。

四、數學思維的侷限,不能突破負根的約束

儘管我國負數的發現和應用是最早的,可是解方程卻一直侷限於根,對負根從未考慮;對於方程根的個數和次數的關係,根和係數的關係,從未討論,甚至《》中相鄰兩個問題的答案剛好就是同一個的兩個根,可是和楊輝都沒有指出這一點;四元術對於超過四元的方程組就沒法應用;等等。這些問題要求、劉益等人當時就解決,是苛求於古人,但是它有可能在進一步發展中解決。然而,由於腐朽沒落的的阻礙,宋元優秀的數學成就在這之後不僅沒有發展,反而長期失傳,加上帝國主義的侵略,現代科學也沒有能在我國產生學活動有兩項基本工作----證明與計算,前者是由於接受了公理化(演繹化)數學文化傳統,後者是由於接受了機械化(算法化)數學文化傳統。

在世界數學文化傳統中, 以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為代表的希臘數學,無疑是西方演繹數學傳統的基礎,而以《 九章算術》為代表的中國數學無疑是東方算法化數學傳統的基礎,它們東西輝映,共同促進了世界數學文化的發展。


陽高快樂


感覺題主問得問題有些毛病,讓人容易誤解中國古代對解方程掌握不足似得,其實中國古代在某些階段對方程求解有自己的突出實際應用的算法化的鮮明特色,可以說,中國古賢的科學理論研究注重治世,而西方人注重致用。這應該是西方人批評中國人缺乏邏輯思維的原因所在。但實際上,宏觀科學與微觀科學是相輔相成的,都對人類發展做出重大貢獻,不可替代。具體理由如下:

導語,中國古代數學是一部算法大全

在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中,中國數學持續繁榮時期最為長久。從公元前後至公元14世紀,中國古典數學先後經歷了三次發展高潮,即兩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和宋元時期,並在宋元時期達到頂峰。

與以證明定理為中心的希臘古典數學不同,中國古代數學是以創造算法特別是各種解方程的算法為主線。從線性方程組到高次多項式方程,乃至不定方程,中國古代數學家創造了一系列先進的算法(中國數學家稱之為“術”),他們用這些算法去求解相應類型的代數方程,從而解決導致這些方程的各種各樣的科學和實際問題。特別是,幾何問題也歸結為代數方程,然後用程式化的算法來求解。因此用數學大師中科院院士吳文俊所說,中國古代數學具有明顯的算法化、機械化的特徵。

1 線性方程組與“方程術”

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數學經典《九章算術》涵蓋了戰國、秦朝、漢朝時期的數學成就,它還先進性的提到了分數問題和盈不足問題。特別是最後三章盈不足、方程、勾股更是體現出了先輩們的智慧。盈不足章節中提到了三種類型的盈虧問題,這是領先世界的成果,在傳到西方以後,也造成了巨大影響。

例如卷8的“方程術”,是解線性方程組的算法。以該卷第1題為例,

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實三十九鬥;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實三十四鬥;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實二十六鬥;問上、中、下禾實以秉幾何?

這個問題也是一個方程問題。 中國古代的方程問題是用算籌表示的,這就是古代中國的方程,也叫作“算籌方陣”。

如果把這個方程翻譯一下,用表格表示,可以寫成這樣。不過,同學們要注意哦,古代的書寫習慣是從右往左的

用現代符號表述,該問題相當於解一個三元一次方程組:

《九章》沒有表示未知數的符號,而是用算籌將xyz的係數和常數項排列成一個(長)方陣:

1 2 3

2 3 2

3 1 1

26 34 39

“方程術”的關鍵算法叫“遍乘直除”,在本例中演算程序如下:用右行(x)的係數(3)“遍乘”中行和左行各數,然後從所得結果按行分別“直除”右行,即連續減去右行對應各數,就將中行與左行的係數化為0。反覆執行這種“遍乘直除”算法,就可以解出方程。

很清楚,《九章算術》方程術的“遍乘直除” 算法,實質上就是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分離係數來表示線性方程,解線性方程組的消元法,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矩陣”;而其中的直除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完整線性方程解法.

這個數學發現可了不起了。印度七世紀才討論了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比中國晚了600年。歐洲則更晚。16世紀法國數學家彪特才討論了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比中國的方程術晚了1000多年。

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方程就是現在方程組。“程”就是現在的“元”,也就是未知數的意思,因為列出的數量關係是方形的,因此叫做“方程”。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古代方程的含義與現在的“方程”是有所區別,因為它沒有表示未知數的符號。

後來經過發展,清代學者李善蘭、華蘅芳在翻譯西方著作時,將英語“equation(等式)”翻譯為方程,最終改變了方程在古代的本義。

如法國科學院院士、原蘇黎世大學數學系主任P.Gabriel教授在他撰寫的教科書[4]中就稱解線性方程組的消元法為“張蒼法”,張蒼相傳是《九章算術》的作者之一。

2 高次多項式方程與“正負開方術”

《九章算術》卷4中有“開方術”和“開立方術”。《九章算術》中的這些算法後來逐步推廣到開更高次方的情形,並且在宋元時代發展為一般高次多項式方程的數值求解。秦九韶是這方面的集大成者,他在《數書九章》(1247年)一書中給出了高次多項式方程數值解的完整算法,即他所稱的“正負開方術”。

用現代符號表達,秦九韶“正負開方術”的思路如下:對任意給定的方程 f(x)=a[0]x^n+a[1]x^(n-1)+……+a[n-2]x^2+a[n-1]x+a[n]=0 (1)

其中a[0]≠0,a[n]<0,要求(1)式的一個正根。秦九韶先估計根的最高位數字,連同其位數一起稱為“首商”,記作c,則根x=c+h,代入(1)得 f(c+h)=a[0](c+h)^n+a[1](c+h)^(n-1)+……+a[n-1](c+h)+a[n]=0

按h的冪次合併同類項即得到關於h的方程:

f(h)=a[0]h^n+a[1]h^(n-1)+……+a[n-1]h+a[n]=0 (2)

(注:這裡(2)和(1)式子裡的a,一般是不一樣的。)

於是又可估計滿足新方程(2)的根的最高位數字。如此進行下去,若得到某個新方程的常數項為0,則求得的根是有理數;否則上述過程可繼續下去,按所需精度求得根的近似值。

如果從原方程(1)的係數a[0],a[1],…,a[n]及估值c求出新方程(2)的係數a[0],a[1],…,a[n]的算法是需要反覆迭代使用的,秦九韶給出了一個規格化的程序,我們可稱之為“秦九韶程序”,他在《數書九章》中用這一算法去解決各種可以歸結為代數方程的實際問題,其中涉及的方程最高次數達到10次,秦九韶解這些問題的算法整齊劃一,步驟分明,堪稱是中國古代數學算法化、機械化的典範。

3 多元高次方程組與“四元術”

絕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線性方程組或一個未知量的多項式方程來求解。實際上,可以說更大量的實際問題如果能化為代數方程求解的話,出現的將是含有多個未知量的高次方程組。

多元高次方程組的求解即使在今天也絕非易事。歷史上最早對多元高次方程組作出系統處理的是中國元代數學家朱世傑。朱世傑的《四元玉鑑》(1303年)一書中涉及的高次方程達到了4個未知數。朱世傑用“四元術”來解這些方程。

“四元術”首先是以“天”、“地”、“人”、“物”來表示不同的未知數,同時建立起方程式,然後用順序消元的一般方法解出方程。朱世傑在《四元玉鑑》中創造了多種消元程序。 通過《四元玉鑑》中的具體例子可以清晰地瞭解朱世傑“四元術”的特徵。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例子中相當一部分是由幾何問題導出的。這種將幾何問題轉化為代數方程並用某種統一的算法求解的例子,在宋元數學著作中比比皆是,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幾何代數化和機械化的傾向。

4 一次方程組與“中國剩餘定理”

“今有雞翁一,值錢五;雞母一,值錢三;雞雛三,值錢一。百錢買百雞,問雞翁雞母雞雛各幾何?”這道題目最早出現於《張丘建算經》中,用如今的話來講就是:公雞5錢1只,母雞3錢1只,小雞1錢3只,現在有一百錢要買一百隻雞,那公雞母雞小雞各能買多少隻?

這道題如今從我們現代數學觀點來看,實際上是一個求不定方程整數解的問題。那我們一起來解決下這道題吧!

設公雞、母雞、小雞分別為x、y、z只,由題意可以得到下面兩個式子:

有兩個方程,但是卻有三個未知量,這個稱為不定方程組,當然它的解也有很多種。

我們可以令②×3-①並化簡得:7x+4y=100,從這個式子中我們可以看出,4y是4的倍數,100也是4的倍數,所以7x也一定是4的倍數,x的取值我們就可以從4的倍數來試一試,最終得到以下幾組解:

因為x、y、z都必須小於100且都是正整數,所以只有以上三組解符合題意,也就是:

①買公雞4只,母雞18只,小雞78只;

②買公雞8只,母雞11只,小雞81只;

③買公雞12只,母雞4只,小雞84只;

如果不要求都是正整數的話,那麼x也可以取0,解得y=25,z=75 。

在張丘建的著作中雖然沒有給出解法,只說如果少買7只母雞,就可以多買4只公雞和3只小雞,所以只要得出一組答案,就可以推出其餘兩組答案,這已經是開啟了中國古代不定方程研究的先河,也是世界上首次提出的三元一次不定方程及其一種解法,比歐洲研究這個問題要早一千多年。

公元4世紀的《孫子算經》中已有相當於求解一次同餘組的著名的“孫子問題”。

“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題目的意思就是說:“有一堆物品,3個3個數剩2個,5個5個數剩3個,7個7個數剩2個,求這堆物品的數量?”


也就是說,中國古代數學家出於曆法計算的需要,很早就開始研究形如:

X≡Ri (mod ai) i=1,2,...,n (1)

(其中ai 是兩兩互素的整數)的一次同餘方程組求解問題。

可以說公元4世紀的《孫子算經》中已有相當於求解下列一次同餘組的著名的“孫子問題”: X≡2(mod3) ≡3(mod5) ≡2(mod7) 。

《孫子算經》作者給出的解法,引導了宋代秦九韶求解一次同餘組的一般算法——“大衍求一術”。現代文獻中通常把這種一般算法稱為“中國剩餘定理”。

5 插值法與“招差術”

插值算法在微積分的醞釀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國,早從東漢時期起,學者們就慣用插值法來推算日月五星的運動。起初是簡單的一次內插法,隋唐時期出現二次插值法(如一行《大衍曆》,727年)。由於天體運動的加速度也不均勻,二次插值仍不夠精密。隨著曆法的進步,到了宋元時代,便產生了三次內插法(郭守敬《授時歷》,1280年)。在此基礎上,數學家朱世傑更創造出一般高次內插公式,即他所說的“招差術”。朱世傑的公式相當於

f(n)=n + n(n-1)/2!2 + n(n-1)(n-2)/3!3 + n(n-1)(n-2)(n-3)/4!4 + ……

這是一項很突出的成就。這裡不可能一一列舉中國古代數學家的所有算法,但僅從以上介紹不難看到,古代與中世紀中國數學家創造的算法,有許多即使按現代標準衡量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這些算法所表達的數學真理,有的在歐洲直到18世紀以後依賴近代數學工具才重新獲得。這些算法的結構,其複雜程度也是驚人的。

如對秦九韶“大衍求一術”和“正負開方術”的分析表明,這些算法的計算程序,包含了現代計算機語言中構造非平易算法的基本要素與基本結構。這類複雜的算法,很難再僅僅被看作是簡單的經驗法則了,而是高度的概括思維能力的產物,這種能力與歐幾里得幾何的演繹思維風格截然不同,但卻在數學的發展中起著完全可與之相媲美的作用。事實上,古代中國算法的繁榮,同時也孕育了一系列極其重要的概念,顯示了算法化思維在數學進化中的創造意義和動力功能。

總結

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說,在從文藝復興到17世紀近代數學興起的大潮中,迴響著東方數學特別是中國數學的韻律。整個17—18世紀應該看成是尋求無窮小算法的英雄年代,儘管這一時期的無窮小算法與中世紀算法相比有質的飛躍。而從19世紀特別是70年代直到20世紀中,演繹傾向又重新在比希臘幾何高得多的水準上佔據了優勢。因此,數學的發展呈現出算法創造與演繹證明兩大主流交替繁榮、螺旋式上升過程:

演繹傳統——定理證明活動

算法傳統——算法創造活動

中國古代數學家對算法傳統的形成與發展做出了毋容置疑的巨大貢獻。筆者認為十分讚賞吳文俊院士觀點,中國的算法化與希臘演繹式數學相併行的條數學發展主流線索。近幾十年來,特別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算術算法體系的優點被越來越多地發現,其被承認的範圍也越來越廣,認可的人也越來越多,中國獨特的算法會重煥勃勃生機。

中國漢字重表義,表述上具有廣泛性、抽象性和模糊性,西方文字是毫無意義的字母組成的單詞,單詞具有表音功能,具有單一性、具體性和精確性;中國傳統思維方式注重實踐經驗,西方傳統思維注重推理論證;西方的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是一種求真的科學,而中國的名學和辯學的主要目的是為論說服務,這些促進了西方邏輯的發展,而限制了中國古代邏輯的進一步發展,使得中國沒有發展出西方那樣的邏輯。給人感覺只是提供算法的實際應用,沒有嚴謹的推理過程,很難有更深入的探討。


參考文獻:

不自見,《九章算術》機械化算法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一直以來,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不少的中國人。為什麼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誕生,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工業革命?至於古代中國為什麼缺乏解方程的思維這個提法是有點問題的,中國古代其實很早就出現過方程類的圖書,知識沒有很好地發展延續下來。

我談一下我的觀點。馬克思主義認為,一定時代的經濟政治決定一定的文化,文化反作用於經濟政治。生產方式影響著人類的社會方式和思維方式。從小生活在沙漠裡的人是不能理解大海之浩瀚,進而思想也趨於保守。中國自古以來農業發達,農耕經濟奠定了中國文明的基礎,中國的大部分科技文化,如天文、曆法、算術、工具等等都是直接服務於農業生產的。而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規模小,自給自足,沒有對高級生產力的需求。

這導致中國人的思維方法趨於保守,重視經驗總結,而缺乏理論、數據和抽象分析,自然缺乏了所謂“解方程思維”。



每天瞭解一點歷史


感謝能來此回答這個問題,對此我有一點點的看法。

其實古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西方國家截然不同。

就以數學為例

中國古代數學從計算入手,發明一系列的方法,因而把數學叫做“算術”,即計算的方法。這也是中國古代數學與西方數學差異之處。西方往往注重公理的推演,根據假設條件進行推斷,而中國則重於實用與計算。中國古代數學著重解方程,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著重計算,這是不同於外國數學的。

換句話說中國古代數學是用來解決在生活當中的問題的。比如一個圓周率是古人在計算圓周長與直徑之間的比例關係時提出來的。中國古代數學注重的是實際運用。

而西方注重是是“公理化思想”,注重問題的推導及衍生問題的提出,這個是與中國不一樣的。蘇格拉底教育學生主要通過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然後引導他們去解決。西方注重的是問題的提出與討論,而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法。因為“過程要比結果更重要”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如果有別的觀點可以在下面給我評論。歡迎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長城不倒歷史永流傳


其實我國古代人並不是沒有解方程的思維,相反而是走在了世界前端。我國古代沒有未知數的概念,自然就沒有所謂的"消去法"了.但我們有適合我們自己的解方程組的方法,這方法叫"直除法".這裡的除是減的意思,直除的意思為列與列直接相減.舉例說明:

解方程組

3x+2y=8

2x+3y=7 用直 除法來表示即為下 圖:

3 2 8

2 3 7

第一列乘以3減去 第二列乘以 2 得:

5 0 10

2 3 7

第一列除以 5 得:

1 0 2

2 3 7

得:X=2 利用直除法已經達到消去一個未知數的目的了.

直除法亦可運用於多元方程組.在世界數學史上,中國古代數學家創造直除法來解方程組是十分偉大的,它不僅有效地把各種多元方程組表示成"方程"的型式,而且以直除這一普遍適用的方法得出問題的正確答案.世界上沒有哪一國家在那麼早的年代裡,如此完整地解決了了多元方程組的解法.在國外,可以與《九章算術》中的"方程術"相匹敵的方法,最早出現於十七世紀,這要歸功於德國的萊布尼茲(Leibniz).在數學上,萊布尼茲(Leibniz)是微積分的創立者之,他在數理邏輯方面也有重要的貢獻.他在1693 年完整地提出多元一次方程組理論 ,並由此導出行列式的概念.在西方數學史上,通常把萊布尼茲(Leibniz)作為多元一次方程組理論的提出者,比起我國已經晚了一千七百年.

我國古代的數學家不止一次地攀登上當時世界數學發展的高峰,對於方程的研究作出了當時無與倫比的成就,為世界數學史和文明史作出了偉大的貢獻.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當然,任何事物都是可以一分為二的.我國古代對方程的研究往往侷限於解決實際問題,不重視基礎理論特別是方程性質的研究,因此,也存在不容忽視的缺點.比如,儘管我國負數的發現和應用是最早的,可是解方程卻一直侷限於求正根,對負根從未考慮;對於方程根的個數和次數的關係,根和係數的關係,從未討論,甚至《議古根源》中相鄰兩個問題的答案剛好就是同一個二次方程的兩個根,可是劉益和楊輝都沒有指出這一點;四元術對於超過四元的方程組就沒法應用;等等.這些問題要求賈憲、劉益、秦九韶、李冶、朱世傑等人當時就解決,是苛求於古人,但是它有可能在進一步發展中解決.然而,由於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的阻礙,宋元優秀的數學成就在這之後不僅沒有發展,反而長期失傳,加上帝國主義的侵略,現代科學也沒有能在我國產生.直到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焦循(1763—1820)、汪萊(1768—1813)、李銳、羅士琳(1789—1853)等人才重新研究這些問題.汪萊、李銳提出了根和係數的判別法:當方程係數有一次變號的時候,可以有一個正根;有二次變號的時候,有兩個正根;有三次變號的時候,有三個或一個正根;有四次變號的時候,有四個或兩個正根.這和所謂“笛卡兒符號法則”(公元1637年)是相同的.李銳還發現方程有負根有重根.但是得到上述結果在時間上比歐洲人要晚.


扶不上牆的阿斗菌


長久以往,咱們都一直講求儒學,各朝代都追求的是文化文學的發展,所以我們有太多文學經典

尤其是後期科舉制等社會人才選拔制度的成熟,壓抑了其他自然科學的發展,歸根究底還是咱們的小農經濟本質決定的


大碗講堂


因為古中國人只在人文裡打轉轉,而輕自然,輕科技。他們僅尊教諱”道法自然”丶”不敢為天下先”,一代一代都崇古丶尊古丶啃老。

所以也就缺乏解方程思維,而只有人文思維,一生都在營造人文環境,研究人文關係,玩弄人文遊戲。他們是解”人生方程”的高手,高高手,卻缺乏解“自然方程”的科學家。古代也就那麼希缺的幾個,祖沖之丶沈括丶張衡,免強算;而西方,哲學家丶思想家丶自然科學家一大把。

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異也在於此:中國人長於“崇古丶尊古丶啃老”,西方人長於創新丶冒險丶發現;古中國人善於解“人生方程式”,西方人長於解“自然方程式”。

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資料完善度低


孔孟之道崇文思想,讀書為上影響了自然科學的發展,搞科研會被視為異類,下等人,仕途也不會有進步,研究的人自然就很少。解方程的思維需要基礎科學的積累,然而歷史變遷演化始終沒有擺脫崇文的思想,缺乏長期系統研究的歷史機遇,也就很難取得成果。西方之所以在自然科學方面領先東方長達三四百年,其關鍵就是歷史給了他們機遇,在比較長的時間內湧現出一大批自然科學的奠基人物,為後來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基礎。而這個時期大約就是我國的明清時代。明代之初還加強了對外交流,引進了一批西方科學,可惜好景不長。


出走的六號線


古代中國為什麼缺乏解方程的思維?

按題目的意思,歸納起來就是,大膽假設,大膽求證。而中國沒有這種思維,所以是沿著已知的條件去推理,從而得到一個結論,而不是先假設一個結論,再去求證他。

所以我想說,為什麼為有這種感覺呢?

1、中國古代的文化基本上沒有斷層,所以有著系統的傳承的。這種傳承的好處,其實恰恰就是題主所說的,用小的多的代價發再新的知識。而正相反的,大膽的假設大膽的求證的代價肯定是大於中國的思維的。還以樓主舉例,如果不是中國的航海事業中斷的話,不是中國沒有侵略思維的話,按西方人的行為方式所有之地先搶再佔,按小心沿著海岸線前進,明帝國會擴張到何等的程度?當然這是另一個問題了。所以沒有解方程的思維,恰恰是因為我們的思維更穩健,成本更低。所以有了這種成本低的方式後,就不願意冒險了,就這是所謂的路徑依賴了。

2、中國的文化是與經濟匹配的。我們的小農經濟可以說達到封建社會的頂峰了, 中國的經濟和富裕程度一直是引領世界的吧。農耕文明可以以更小的代價養活更多的人,所以農耕文明更強調的是秩序,而不是冒險。冒險都是沒得辦法的事情。要是歐洲不是那麼多競爭關係的國家,不是那麼的狹小,弄的私生子,老二(沒有繼承權,得不到家族的資助),罪犯們看不到希望,也不會瘋狂的出海,開啟航海時代了。在中國怎麼都能有口穩當飯吃的時候,誰願意離開土地,離開家族。

3、典型的是中國和世界單挑的問題。中國是一個國家,是一個區域大國。所以他所面臨的挑戰主要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問題很清晰,在這個問題沒有徹底解決之前,其他大發現是沒有精力的,不幸運的是這個問題一直存在。而西方,不停的出現各個國家,這種相互的競爭如果是在歐洲打生打死的時候,他們和中國一樣。但是這麼多國家,總有不安份的,總有各種情況逼迫著他們冒險的。如果有古代中國每隔三五十年就得換次政權,動不動就五代十國,你猜會不會有大膽的人出海在海外立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