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楷書學二田等於自殺”?

字畫娛樂圈


“楷書學二田等於自殺”這句話確實有點過了,這些年二田在書法的普及和推動方面做了很多的貢獻,以至於“田楷”風靡大江南北,影響力還是很大的。這句話的另一層含義就是學二田沒有出頭之日的意思,如果是這樣的話,想法也有點太功利了,太強調“二田”就會忽視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了,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學書法將來你能有多大的成就,關鍵還是跟自身有關,而不是因為跟你學不學“二田”有關。

我寫過幾十篇介紹古代書家的文章,從他們學習書法的經歷當中,我將從以下兩點幫助各位客觀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一,“二田”可以學,但不建議深入學,作為啟蒙最好。而且似乎“二田”自己的定位也是書法的啟蒙,特別是田英章老師,一直在做書法培訓班和出版書法教程、教材,這都是跟書法啟蒙有關。古代的人,不像現在我們這麼便利可以隨便買到各種各樣的書法碑帖,他們的剛開始學書法的時候,都是在當地的學堂裡接受學堂的老師的指導的,很多人啟蒙也都是學習學堂老師的書法,也不是名家的書法。

二,過了這個啟蒙階段後,如果真的想在書法方面有所發展的話,這時就要向古代的名家學習了。一般這個時候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都是我們可以師法的對象。這時我們就要講究“取法貴乎上”了,從這四大家入門之後,要想登堂入室,一般都會上溯魏晉,去研究魏晉的筆法。這時推薦學習智永的《千字文》墨跡本,可以讓你更好的理解琢磨什麼是魏晉筆法,然後再去學習“二王”“鍾繇”等名家的法帖。

如果一直以“二田”為學習對象,取法確實不高,趙孟頫之後的書法都不建議去直接拿來臨摹,但可以去學習參考。“二田”的盛行造就了一個局面,就是書法的同質化非常嚴重。不說別的 地方吧,你就去看今日頭條上,寫毛筆字的人,一半以上都是“歐楷”或者“田楷”。

熟就俗了。

所以你學“田楷”確實很難有出頭之日,參見個什麼比賽一看,一半都是非常接近的字。很多人說學“田楷”都過不了書展的初選,估計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同質化問題。但說學“二田”等於自殺,也言過其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