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有錯?不,有理

宅,有錯?不,有理

文丨卿心君悅

如果說在疫情之前,宅是一種“文化”(一種對於私人空間,專注精神的追求,和不拘泥於形式的文化),是一種趨勢,是一種選擇與態度,那麼在全國防疫期間,“宅”,已成為一種被徹底落實的規定,當然這個規定一部分是強制的,一部分也是自願的。

宅,有錯?不,有理

宅,這個概念最初非褒非貶,後來又逐漸的發展為兩個極端,且在這兩個極端的狀態中,都曾停留過一定的時間。而如今,宅,這個概念是褒是貶早已不再絕對,唯一的區別主要看宅的目的。

宅與孤獨,但孤獨並不孤單

之所以這次防疫期間,不管強制還是自願,會出現宅的這種狀態,出於對目前我們生活狀態的一種限制,因為與宅對立的狀態,最直接的就是頻繁的社交,社交意味著人與人,人與人們的接觸,尤其是工作以外的不必要交往,這種接觸對於病毒的傳播極為致命。那麼說到這裡,我們不妨去考慮一個問題,在宅與社交之中,我們為什麼總會偏向於後者?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對此的答案很幽默,也很諷刺:

“因為他們沒有理由謝絕,因為他們欠下了一頓晚餐。”

也就是說,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社交成為了生活中的一種義務,對這種義務最佳的解釋,或許就像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寫到的:

“社交生活的關鍵是在於幫助他人控制恐懼。”

也就是說,作為群居動物的我們,頻繁的交往是可以剋制未知恐懼的,而各自宅在家中,則會將人與人之間的這種恐懼無限的擴大,因為人比較敏感,尤其是在一個人的時候,思想的方向不受控制。

從以上可以看出,未必我們在社交中都是自願的,當然存在部分以此為好,別有目的的,而多數人是為了生活,為了不成為他人眼中的異類,勉強從之。

當然,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人選擇社交介於自願與勉強之間,因為他本身就害怕孤獨,但正是因為對孤獨的恐懼,讓他們看到與感受到的,全部都是孤獨的負面,就像伊恩·麥克尤說的:“很多時候,矇蔽我們雙眼的的不是假象,而是自己的執念”,這種執念就是每個人心中的偏見,可能由喜好厭惡所生,也可能由恐懼所生。

宅,有錯?不,有理

但實際上,對於部分人而言,孤獨並不可怕,反而孤獨是一種渴望與期待的狀態,因為在孤獨中,他們能更加清晰的看清自己,在孤獨中他們能活的更加自我,因為在孤獨中他們能慰藉在生活中一直隱藏的傷口,這就像羅爾夫·多貝里在《清醒思考的藝術》中說道的:“在群體裡,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獨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當我們在生活中感到疲憊,看不到也尋找不到生活的美時,可能就存在自己與自己因陌生而迷失的狀態,這就如同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說道的:“我們的內心就像幽靜的泉水,只有在獨處時才能發現其美”這個泉水不僅是自我生命之泉,還是我們在生活中所有美好的源頭。心中的自己,那個因為害怕孤獨而未曾和諧共處的自己,正是我們可以發現生活之美的眼睛。

所以,宅,是一種與自己共處的狀態,孤獨但未必孤單。

宅與生活,生存之外的昇華途徑

對於現在的成年人而言,壓力與年紀往往都是成正比的。生存,尤其是如何更好的生存,依舊是多數人不得不面對的生活難題,對於這些人而言,“八小時內求生存”,是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而八小時之外的時間,成為了這部分人中多數人緩解憂愁、疲勞的最佳時間。

但是選擇八小時之外的時間來緩解與迎接下一個“生存八小時”的來臨,即便能稱得上是一個循環,但很可能並不是一個良性循環,反而很可能會成為一個困於現狀的死循環,這個現狀,不是我們所期待的,所渴望的,我們也不能從中獲取到幸福、快樂與滿足,因為往往這個現狀並不足以支撐我們心中的“詩與遠方”,所以“八小時之外求發展”,成為了一個既老套的雞湯,又是一個不得不重視的突破口。

如何利用八小時外的時間,當然會因人而異,在疫情爆發之前,想來更多人的突破點都將此用在了家庭之外——社交之中,畢竟當今的生活很多時候難逃“人情”二字,也就相當於將自身的發展寄託於自身以外的人和事。

這種做法對與錯,不好給一個絕對又肯定的答覆,但是老人常說的兩句話,對此又有一定的啟示,一是:“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二是:“打鐵還需自身硬”,換句話來說,人情往來、社交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來說即便能帶來一定的安全感,隨之而來的還可能伴有著更多的不踏實感,因為這些往往都是虛的,不夠牢固,

相對而言,絕對沒有自身所孕育的、所擁有的,更加牢靠、更為有力,而若想要自身硬,那麼就需要耐得住寂寞,也就是能夠正確的對待“宅”。

宅,有錯?不,有理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在《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中說過這樣一段話:“未來不僅屬於受過教育的人,更屬於那些懂得善用閒暇的人”,這裡的閒暇,可想而知就是我們口中的八小時之外,而如何善用,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著如何去“宅”。

至少,在八小時之外的時間內,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自身的發展與提升,而非外界的干擾,如同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中說的那樣:“一個具有深遠和高貴思想的人,不應該允許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瑣事和低級煩惱所佔據”,因為那樣看似是為了生活,但實際上卻毀滅了生活的目的與潛力。

所以,宅在家中,未必是一件壞事,關鍵取決於為了什麼去“宅”,又利用“宅”做了什麼。

宅與家庭,彌補情感缺失的契機

近日,在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後,網上曝出了一則新消息,西安市民政局離婚登記處爆滿,部分人認為這則消息的背後是因為長期宅在家中矛盾的爆發,但實際上,或許更應該是曾經所遺留下的情感歷史問題所致。

其實拋開疫情這段特殊的時期,在婚姻中經常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夫妻雙方因一方過度“在外奔波”(社交)而產生的情感疏離與情感缺失,原因為何,關鍵的一點就是夫妻雙方在家中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情感從來不是一個類似於“永動機”般的存在,情感是會被消磨的,離最初熱戀期的距離越遠,這種消磨程度越會增加,“七年之癢”的問題所在,有一部分原因就源於此。

尤其是對於女性,丈夫在家時間的縮短,很容易產生內心的不安,對此,不同的女性可能會採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處理內心的不安,許是頻繁的發脾氣,許是過度的敏感,而女性突然間狀態的改變,會讓男性感覺到種種不適,從而致使雙方在婚姻中矛盾重重。

而夫妻雙方宅在家中,從根本上就會緩解這類問題的產生和存在,若在宅的同時,還可以進行必要的互動和情感的溝通,所孕育出的情感足夠抵消情感消磨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不得不說也是宅的好處之一。

宅,有錯?不,有理

同時,宅對於家庭的益處,不僅適用於夫妻間的情感之中,還適用於與子女間的親子關係以及與父母間的親情關係。對子女情感的缺失,不利用子女(尤其是幼年)的身心健康與成長,親情間的情感缺失,則是導致“空巢老人”這一現象產生的關鍵所在,當然,有一些人會說,後者多是因為子女外出打工,無暇陪伴,然而,現在目前部分人的生活方式,雖未遠離,但給予的陪伴也寥寥無幾,所以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分別。

也許,會有部分人對這段的觀點有嚴重的質疑,自己不在家中的“奔波”,正是為了這個家庭,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你所有在外的時間都有正當的理由,即便確實是為了家庭著想,也要清楚一點:所獲取的成果並不能彌補情感缺失所造成的傷害,何況在外的時間還未必是完全為了家庭,也不是唯一的途徑。

在古代,寒窗苦讀數十載,為的是生命的一種昇華,當時的寒窗就是一種宅,對於現在來說,這種宅可能對應的是我們年少時的學生時代,而成年後,生命如果還想再進行一次昇華,可能仍舊需要宅,只不過這種宅與當時的宅會存有一定的差異,但目的仍舊是相同的,為了生命與生活的一次昇華。

宅,有錯?不,有理

卿心君悅,頭條原創作者,高級心理健康指導師,TA說書評人、影片人。用文字溫暖你,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