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我終於月入10萬了,這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30歲,我終於月入10萬了,這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作者|廈九九 來源|廈九九(ID:xia991990)

01

今天終於能空下來,靜下心來寫寫這篇遲到的“寫在30歲到來之際”。前段時間網絡上都在說“最早一批90後都30歲了”,說的就是我這樣的。

準確地說,我的30歲已經過去25天了。2月14日,沒錯,那天也是情人節,我正式邁進了30歲的大門。那是平淡無奇的一天,甚至比平時還不如,說起來有點狼狽,忘了有沒有洗臉刷頭了,記憶中好像穿了一整天的睡衣。

和閨蜜聊起來,她說自己的30歲生日,也是平平淡淡就過去了,內心甚至沒有一絲波瀾。好在人家一天還吃了兩個蛋糕,還和朋友出去活動。

我的30歲,沒過情人節,也沒過生日,甚至連一頓像樣的飯,都沒時間做,就隨便煮點快手的東西對付。因為第二天,15號,是2020年第一期寫作營開營。

三大(我、王先生、婆婆)兩小的家,從1月20號保姆辭職回家過年後,能拉扯到如今,真是人人都不易。要想爭取更多自己的時間,只能減少吃喝家務上的事兒(感恩兩週前大姨正式入駐我家,我們才過上了,有早飯吃、並且能按時吃上飯的正常生活)。

我一整天都在手不停、腦不停地,做最後的準備,沒工夫製造儀式感。一門心思要把這期寫作營做出成績、做出口碑、做出新高度(相比19年前兩期而言)。再過4天,這期寫作營就要結營了,目前看來我算是兌現了。

而且在學員規模上,竟然也靠開營後接二連三的插班生,神奇地達到了我最開始提出的“理想數字”。回想一年前,我在制定年度目標時希望達到的收入,去年也真的實現了。

自證預言,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看來人還是要敢想,敢想敢做,大概率會實現。不敢想,不去做,又不甘心,還窮抱怨,一點用也沒有。

如果早一點能明白,或許……等等,哪有那麼多如果,如果沒有經歷過該經歷的事,走過該走的路,恐怕再多人告訴你,你也是不信的。我以前也不信。

30歲,我終於月入10萬了,這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02

在19年的最後一天,我按照慣例,照樣寫了一篇年終總結。第一次莫名其妙寫成了成就事件清單,有點流水賬,因為看別人也這麼寫,寫完其實並不滿意。事實證明,少去東施效顰,用自己適合的方式,別人舒適,自己也舒適。

不過當初之所以要這麼寫,或許也是想展現自己這一年有多努力吧,人總是免不了要刷存在感啊。當然,收穫也確實挺大。持續了3年100多萬字的寫作愛好,終於在去年3月得知有了二寶,毫無退路地用來在今日頭條上賺錢了,而且副業收入超過了主業。

比起生大寶的時候,這次強多了。累,是肯定的,撐過去,你就升級了。

回溯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再過三四個月,就整整8年過去了。大學畢業的時候,才22歲半,多美好的年紀啊,就是人傻白了點,不甜。

入行地產兩年,也迷茫掙扎了兩年。24歲那年是個坎,跌得很重,差點沒爬起來。感謝求生欲強烈的自己,在痛苦中看破了點東西。

25歲重生,進入——到現在我也沒辦法一句話描述清楚的行業和工種,從跑步這項愛好,一直延伸到戶外、越野、體驗式培訓。總之,身體和心靈都走在了路上。

然後就是一邊工作,一邊結完成人生大事,26歲結婚,27歲懷孕,28歲生一胎,29歲生二胎(當時覺得是驚嚇,現在看來是一個美麗的意外)。

30歲,看著年近2歲的“大漂亮”,不哭的時候幹什麼都可愛到爆,再看看懷裡,一見我就如同見到美味佳餚,咧著嘴笑呵呵的“小帥帥”,感覺人生好像也圓滿了。那一刻完全忘記,我已經3年沒出去旅行過了,也忘了肚皮上還有幹橘皮一樣的褶皺。

夜深人靜的時候,聽到“大漂亮”在隔壁她奶奶房裡傳出的哭聲,心裡也會揪一下覺得虧錢她。前幾天開直播,“小帥帥”在外面的哭聲被聽見了,評論裡留言說,快去看看孩子吧。

那一刻,瞬間羞愧,覺得自己是個不稱職的媽媽。有時候工作太過專注,急於完成手上的事情,也會讓急於吃奶的寶寶等,事後又心疼。

媽媽真難當,可真當了的,沒有一個後悔的。說後悔的,大多是說給孩子爹聽的氣話,沒有媽媽真後悔。

30歲,我終於月入10萬了,這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03

不同年齡的人,對時間的感知差異是很大的。年齡越大,時間過得越快。這幾年明顯覺得越來越快,冷不丁的,“大漂亮”都要兩歲了,冷不丁的,“小帥帥”就要5個月了。而我,也成了30+的人。

我記得小時候,我媽常跟我說過,外公給我算過命,說我30歲左右會有大運。那天我媽打電話給我,全家人都在恭喜我30歲。我又嬉皮笑臉跟我媽提起這事,說大運呢?她說人家說的是33歲。呀,還這麼具體。我不信這個,就逗我媽玩。

不過話說回來,為什麼有些人去算什麼時候結婚、生子,什麼時候升官發財、飛黃騰達等等,最後證明會很準?一方面是自證預言,另一方面,算命先生也是懂一點社會學和大數據的,他們說的這個時間,也是大多數人實現這些事的年齡段。

距離33歲,還有3年,越努力,越幸運。

以前,我以為運氣就是,來了,你就成了。現在我知道,運氣來了,你得接得住,不然也不是你的,你也成不了。接不接得住,靠實力,靠積累。

其實,我挺感謝過去4年,那個努力的自己,讓我能相對踏實地進入30歲。雖然前路依然不易,面臨的困難會更大、更多,但起碼內心是篤定的。

過去四年,我投資了3件穩賺不賠、受益終身的事:

2014年底開始跑步,多次參加馬拉松和越野跑,全程馬拉松跑進過5:00。

2015年開始每年閱讀100+本書(現在已經不追求數量了)。

2016年開始公開寫作,保持至今。業餘時間幾乎都給了讀書、寫作、運動。

你所有的過去,決定了你的現在,今天的你,決定了你的未來。所以,怎麼度過今天,以及無數個明天,顯得非常重要。

30歲,我終於月入10萬了,這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04

接下來3年,我要做的事,有一半確定,有一半未知。我挺享受這種狀態的,一邊有清晰的目標,一邊有新的可能等著探索。

比去年年初時候的狀態,要好得多。

翻看去年早些時候寫下的文字,就可以看出我當時的搖擺與迷茫。以下是去年春節前我寫下的文字:

走到人生的這個階段,突然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走。這大概就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職業發展平臺期,只是我來得比較早。

一般來說,女性的職業平臺期,往往會出現在30歲前後,因為大多數女性會在這時候婚育。結婚生育之後,某種程度上是會改變一個人的,無論主觀意願上,還是家庭生活對女性的期待與要求方面。

很多女性在生育之後的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內,都需要面臨一個重要的課題——重新找回自己,定位自己,經營自己。

我曾經四處搜索,像我這樣的情況,人生的策略應該是什麼?接下來的牌怎麼出,才不會輸,或輸得太難看?有一個保守型策略,倒還蠻適合我這種情況的。

接納在30歲之前的職業發展平臺期,在這一階段重心會有所調整,在照顧家庭的同時,整合並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為孩子三歲之後在職場大展身手做好準備。這是一種可以平衡各種角色發展的常規型策略,多數的職場女性都可以採用。

但風險是,能否真正實現大展身手,要靠個人資源整合的能力,如果前期資源積累不夠,以及整合能力不強,最後也可能走不出一條光明的道路。

是的,過完年我就29歲了。但我希望自己仍然活在王小波筆下的21歲。對於年齡的焦慮,其實是對於一把年紀了還一事無成的焦慮。對治焦慮最好的方法是行動,其次是忘記年齡。讓生活儘可能豐富、生動、無悔、值得一過。

日本生活設計師四角大輔曾告誡年輕人,締造幸福的關鍵在於30歲之前,你能否剔除生命中的繁雜,讓真正的自我清晰起來。換句話說,就是搞清楚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想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想擁有什麼樣的生活。

這也是我的課題。我還走在逐漸清晰的路上。

一年過去了,30歲的我依然還走在逐漸清晰的路上。

只是和去年不同的是,我欣然接受這個狀態。

那麼,30歲左右的你呢?

寫於2020年3月11日 11:45 廈門

後記


這篇文章從昨晚開始寫,寫不到一半,小寶嚎著要奶睡,就放下了。今天早上改完寫作營學員的作業,又繼續寫完了這篇文章。

這次疫情,讓很多人意識到有一項時間自由、地點自由的副業,多麼重要,而寫作無疑是首選,只要一臺電腦就夠了。本週六寫作變現營就結營了,下一期22號開營,如果你有需要,歡迎私信“寫作”找我,我為你準備了一份很實用的見面禮。

有些事,要提前做,才能為後面鋪平道路。就像4年前的某一天,我突然想要公開寫作,就立馬開始了。有些路,要走了才知道行不得通,就像29歲的我,如果沒有業餘All in在頭條寫作,就不可能有每月至少5位數副業收入。

30歲,我終於月入10萬了,這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