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逃跑22年,改名落戶務農,因一曲戲原形畢露,獲刑8年得善終

1968年,京劇《智取威虎山》的唱段,在黑龍江牡丹江海林柴河鎮陽光村北梨樹溝屯的喇叭上反覆播放,戲曲中的主角楊子榮瞬間已成家喻戶曉的剿匪英雄,人人稱讚。然而,村中有個叫孟同春的近六旬老人,每次聽到這個唱段就顯得神色慌張、渾身發抖。

兇手逃跑22年,改名落戶務農,因一曲戲原形畢露,獲刑8年得善終


在那個敏感的年代,孟同春的異常反應久而久之,便引起了人們的懷疑。終於,經不住內心的苦苦煎熬,孟同春跟村人主動坦白了真相,自己就是當年殺害剿匪英雄楊子榮的兇手。

原來,1947年2月23日的黎明時分,也就是楊子榮智擒土匪“座山雕”僅僅過了才16天,當時,他跟隨負傷痊癒的二團政委曲波,帶領了一個20多人的小分隊,來到了海林縣北部的鬧枝山裡,追擊殘匪鄭三炮、丁煥章等人。

早春二月的牡丹江,天氣依然異常寒冷。經過曲波同楊子榮等人研究後,認為白天小分隊行動在明處,土匪在暗處,部隊行動目標太大,根據以往打土匪的作戰經驗,決定在夜裡行動。於是,曲波立即率楊子榮等三十餘人,趕到鬧枝溝。因天色已晚,他們落腳到一位打皮子老人的窩棚休息。

兇手逃跑22年,改名落戶務農,因一曲戲原形畢露,獲刑8年得善終


在烤火取暖時,戰士們開始主動檢查武器,做戰鬥前的準備。第二天一早,天剛放亮,楊子榮就根據情報和老人的指點,判定了土匪活動的大致方向。經過雪中急行,根據腳印,一行人找到了土匪藏匿的窩棚。

此時,土匪鄭三炮在窩棚裡似乎聽到點動靜,便叫手下出外查看。小土匪沒有發現情況,轉身要回窩棚時,楊子榮帶頭衝向窩棚,一腳將門踹,大喊“不許動,舉起手來”。屋內傳來土匪拉拴的聲音,楊子榮立即扣動扳機,可沒想到他的槍竟然沒有打響。

這時,屋內有幾個土匪反應過來後,立即從懷裡掏出槍扣動扳機,“叭”的一聲,楊子榮胸部連中三槍,頓時血流滿身。原來,由於天氣寒冷,楊子榮的槍在做完烤火取暖時,暖出了霜,出發後不久,槍栓就被凍住了。結果,年輕的英雄就這樣離世了。戰友們看到楊子榮中槍倒下,誓言要為他報仇,於是所有的機槍、步槍,一齊向窩棚裡開火。

兇手逃跑22年,改名落戶務農,因一曲戲原形畢露,獲刑8年得善終


當時,孟同春就是打中楊子榮的土匪之一,在殺害楊子榮後,孟同春立刻奪門而出,在槍戰中,他帽子上中了幾槍,棉褲也被打開了花,但最終還是逃掉了。之後,孟同春跑到了牡丹江的舅舅家躲藏了三年。1950年,孟同春捨棄了原來的名字孟連振,改名孟同春落戶到梨樹溝屯務農。

逃跑22年,改名落戶務農,孟同春原以為自己就此可以躲過一生,可沒想因一曲戲原形畢露。孟同春交代自己只打了一槍,而楊子榮卻是身中三槍,其他土匪誰打的另兩槍,因都已炸死,也就無法考證。最終,孟同春獲刑八年,出獄後被認定為歷史反革命分子,接受群眾的監督改造。

兇手逃跑22年,改名落戶務農,因一曲戲原形畢露,獲刑8年得善終

孟同春


1989年5月,80歲的孟同春因病去世。這位昔日的兇手,由於主動坦白,認罪態度較好,獲得長壽,得到了善終,也算是老天對他開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