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道德經》第六章,“谷”之收、容、化解是生之道

老子《道德經》字字精華、句句精煉,老子的“ 道 ”,囊括宇宙萬物之真理。我們從不同視角去解讀和感悟,其所得也有所不同。“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六章,讓我們結合本篇全文,從“ 收、容、化解 ,是起死回生之道,”這個層面來進行解讀。


解讀《道德經》第六章,“谷”之收、容、化解是生之道​​​

吸收、容納並化解是生的法門。生,就是越來越好。

白話解說五千言、品評天下事。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 谷 ”的神妙作用如果不死永遠存在,那就可以稱之為可孕育生命的玄妙母體。)

什麼是“ 谷 ”的神奇作用,通解全篇後為大家解讀。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兮 !

(玄妙母體的門戶,就是天地萬物出生、產生、發展變化的根源和地點,這種化生萬物的力量和作用連綿不絕啊!!)

其若存,用之不堇 !

(如果人們將這種化生萬物的力量和作用一直保存住、不讓它消失,它的妙用無窮無盡的。)

“ 谷 ”,虛懷若谷,山谷。這裡解釋為,可以吸收,容納並且化解的意思。山谷,一個大哇都兒,當然能裝很多東西了。山谷,也常被風吹進來、被水衝進來、甚或被人們扔進來,很多無用的髒的東西。山谷,同時也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會把所有收容進來的東西化解掉,成為養料,供樹木等植物吸收利用,變廢為寶。“ 谷 ”的神奇作用,總結起來就是,一收、二容、三化解。

老子,用一個“ 谷 ”字,告訴人們,這就是“ 道 ”。我們要效法山谷來做人做事。我們要虛懷若谷,我們要海納百川,我們要包容,我們要有胸懷,我們要解決矛盾,化解抱怨,我們要積極面對難題和麻煩,我們要收問題,容問題,化解問題,使之由壞轉好。

然而,有胸懷,有度量,有氣量,並不代表忍受。在夫妻生活當中亦或在朋友相處當中,亦或在同事之間,亦或在鄰里之間,又或在商業競爭之間等等,我們常常會在心裡埋怨對方,抱怨對方,卻長時間選擇不說,忍讓!將其稱為有度量,有涵養,能包容,心胸寬廣等,這是錯誤的,是不全面的,是不符合“道”的。殊不知積怨至深終將辦法,其害無窮。這隻做到了“谷”的被動容納的層面,沒有做到主動吸收,主動化解使之由壞轉好的層面。當在夫妻生活當中,我們被對方埋怨,抱怨,甚或被摔杯子,我們先是說出,“好了,別生氣了,氣大傷身,我知道你對我有怨言”,這叫主動吸收問題。待對方消氣以後,等待的這段時間,叫做容納問題。如果是誤解或真的我們有錯,而進行對話,解釋或者彌補錯誤,這叫做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真正做到這三部,才是符合老子“ 道 ”,才能體現“ 谷 ”的全面意義。用於各種關係中亦然。

玄,是玄妙。牝,是雌性母體。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兮!。老子是在說,人們(萬物)如果保持“ 谷 ”的特性,這裡說的是你要去“ 保持 ”,你(萬物)就會擁有化生萬物的雌性母體一樣的力量和能力,你就厲害了。而始終保持敞開玄妙雌性母體的大門,隨時收、容、化解問題,這敞開的大門,就是化生萬物之地!而且只要保持,你這種厲害就是連綿不斷的!。其言外之意也是再說,人們往往做不到這一點,很多時候往往還是,你罵我一句,我還你十句,採取對抗的行為。老子也是在感嘆,明明這麼簡單的道理,怎麼就做不到呢?老子更是在說,遇到問題,不要再採取對抗了!!

對“ 物 ”來說,一個空杯子,因為是空的,它可以盛水,飲料等,空的時候,它就是谷,如果是滿的,或者封閉杯口,它盛裝的作用就會消失。我們想讓它擁有“谷”的力量,就要保持它“空”,這就需要你去做這件事,用過的杯子,喝剩下的水,及時倒掉清洗出來放在那裡。對待其他物也是一樣。“ 空 ”,就是“ 無 ”的意思。這裡也可以引申到老子的“ 無為 ”思想,“ 無 為”,其實是“ 為 無 ”。保持空,就是“ 為 無”,說的是保持。讓它無,讓它保持“ 谷 ”的神妙,要想保持,當然要做事了,所以“無為”不是無所作為什麼都不去做,這裡就不細說了。

其若存,用之不堇!。老子是在說,如果人們(萬物)能把“谷”的特性和作用發揮出來,保持住,那它的妙用是無窮無盡的,用都用不完。其言外之意是在說,保持“ 谷 ”的特性,發揮“ 谷 ”的作用,多好啊!人們怎麼就不這樣做呢?!!!。

道理是明白了,但如何能做到?更深的去剖析本篇,要聯繫下文下一篇文章,修心,就能做到“谷”,這裡就不細說了。

其實我們細細想想,擁有“ 谷 ”的神通,做“ 谷 ”之事,行“ 谷 ”之道,多好啊,去化生萬物,不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嗎??

保持“ 谷 ”的,收、容、化解之道,就是起死回生之道,就是由壞轉好之道。讓我們努力去做到這一點吧!!!。

白話解說五千言、品評天下事。
解讀《道德經》第六章,“谷”之收、容、化解是生之道​​

解讀《道德經》第六章,“谷”之收、容、化解是生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