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婆婆為你帶孩子嗎?

去年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年,是的,最幸福。

有寶寶的幸福和戀愛結婚的幸福並不一樣,戀愛結婚更多的是甜蜜,而有了自己的寶寶,那是真的幸福。

我的婆婆是個非常勤快,做事麻利的人,在照顧月子方面是盡心盡力,可是作為剛生產完的寶媽來說,在月子裡,我並不開心。

其實問我為什麼不開心,我也說不出個123,但是怎麼樣都不舒服。

我不願意聽到這些的話,孩子怎麼又哭了?你怎麼又把孩子抱起來了,是不是奶水不夠,你不能怕胖得多吃飯才行,等等等等的。

迴歸正題,你願意婆婆給你帶孩子嗎?

我是不願意的。

從月子裡開始,我就陷入了極大的糾結裡,因為我發現自己有一種病態的心理,不願意婆婆去抱自己的孩子。

一度覺得自己太差勁,怎麼會不願意一個奶奶去寵愛自己的孫子,但是又改變不了自己的心態。

後來我才知道,不僅僅是自己,其實很多寶媽都會經歷這樣的情況。

其實就是一種“護犢”心態,不希望自己辛苦孕育的寶寶和任何人親近,這是女人產後常有的情緒。

有了孩子後,閒暇的時間會逛各種孕育軟件,也學到了很多的新的知識,自己也有了很多新的認識。

因為原公司的改革,我被迫在懷孕八個月的時候辭了職。

原來的我其實並不想要在家看娃,不想因為照看孩子而與這個社會脫節。打算過了幾個月就要出去工作。

可隨著孩子的長大,與自己的一些瞭解,我慢慢改變了想法。

看過育兒專家李玫瑾的一篇文章,孩子的第一年至關重要,性格、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就在一歲以內,父母的陪伴與否更決定了孩子日後是否對你有信任。信任決定了以後你在孩子面前的威嚴。

老人對孩子的照看更多是吃飽、穿暖、不磕碰,除此之外可能別無更多。

老人常說,我都把自己的兒子女兒養大了,是有經驗的。

可是我想說,時代不一樣了。

你的孩子可以不經歷早教,不經歷感統訓練,可是別的孩子會經歷,這是不是起跑線上的差距。

大多數老人會給孩子養成的習慣,是你以後花多長時間都改變不了的。

有人說因為生活所迫,不允許自己在家帶孩子不出去工作。也有人說如果你婆婆願意給你帶孩子,你就可以偷著樂。

我想說,孩子是你十月懷胎的,是你經歷腹開八層、骨開十指生下來的,是你無數個日夜餵養的,你要怎麼養,只取決於自己,其餘任何人都無權干涉。

但是我希望,在我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可以伴他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