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专业穿越活命大赛:谁能在古代活到最后一集?

在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碧空万里,春暖花开,天高云淡的早上,你背着书包准备出门上学。

“哐当!!!”

一辆刹车失灵的大货车撞上了你。

你的身体以720度托马斯回旋式姿势飞了出去。

你死了。

不同专业穿越活命大赛:谁能在古代活到最后一集?

但是!

你带着记忆穿越回了古代,并且将会用你生前所学的知识在古代闯出一片天。

(一股垃圾穿越小说的开场)

好吧,快醒醒,并不是所有现代人穿越回古代都能飞黄腾达,甚至很多人估计连活下去都是个问题。

但是,很多穿越题材作者往往忽视了一件重要的事——在专业如此细分的现代,不同职业的人穿越回去,可能直接关系到他们在古代能活多久。

我们不妨来个进阶评比,看看到底哪个专业才是穿越界的王者?

1、IT、编程专业

屠龙之术,有何用?

穿着格子衬衫的IT男,开局暴毙。

好吧,虽然IT男不至于一穿越就曝尸荒野,依旧可以凭借IT男老实本分的特点成为最光荣的农民,不过“社交恐惧”的IT男可能会孤独终老,再加上古代农民还要经常被各种地主豪强,苛捐杂税剥削。

地主收一波租,官府收一波租,万一碰上灾年,收成稍微不好直接人没了。

IT男,活不过一集,卒。

2、金融,经济专业

经济方面理论,什么剩余价值,市场供求,消费者心理,诸如此类估计可以让经济专业的学生在古代商界叱咤风云。那会没有电商,但是完全可以复制一下现代各种商业成功案例。再不济,你也可以成为店铺、钱庄的账房先生,小日子过得比程序员好不少。

不同专业穿越活命大赛:谁能在古代活到最后一集?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明清时期,对商业的看法已然不同于以往。张居正(1525-1582年)反对言榷利, 反对官、商(特许商人)分利的垄断性的商品专卖制度,提出“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的口号,以厚商代替抑商。但张居正又痛诋“富民豪侈,莫肯事农,农夫藜藿不饱,而大贾持其赢余役使贫民”,他所要厚待的商人不是兼并土地盘剥农民的奸商富贾,而是当时新兴的城市工商业者。

进入清代,抑商思想在最高决策层已不占位置。乾隆帝思想尤为开放。他认

为“大概市井之事,当听民间自为流通,一经官办,本求有益于民,而奉行未协,转多扦格。”(《高宗实录》卷三一四)

在这种给予私营商业更多自由的情况下,官营商业也就停下了扩张的脚步,政府也不再深入干预市场。

除了经营普通商店,假如有能力拥有一个手工艺作坊,那更好了,快运用你所学的企业管理知识,提高作坊生产率,简化手工艺工序,先垄断一个产品,然后再扩张到其他行业。哇,超级企业托拉斯形成了!你赚的盆满钵满,富可敌国。

不同专业穿越活命大赛:谁能在古代活到最后一集?

仇英《南都繁会图》 展现了明代商业的繁荣

不过要防着朝廷一道圣旨,给你安个涉嫌贿赂当地官员,又或者其他什么莫须有的罪名。

抄家!

你积累的万贯家财就这样没了。

虽然在宋朝,商业环境已经大有改观。可是商人地位一直不高,比如商人不得入仕做官的政策就是赤裸裸歧视。就算在宋朝,这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尤其是在科举选官制度方面,商人和大逆不道者的亲属、不孝、不悌以及还俗的僧人道士之类都不能应举。

不过,商人唯一进入仕途的出路就是积累财富后购置土地,成为大地主,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去参加科举考试。但也就没穿越者什么事了。

终究,商人最后还是得走回“农业”的路。

经济专业学生,卒。

3、电气工程,机械制造,土木工程

假如你是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没救了,等死吧。

不过要是机械设计或者土木专业的话,可能还有点活下去的希望?

古代的冶金技术并不发达,别说纯金,就连能被用于机械制作的纯铜纯铁都没法炼出来,炼钢这种事还得是冶炼方面专业学生来干,再加上自古盐铁官营,金属材料平常人难以搞到,看来让古代提前工业化的路子是行不通了。

不过不怕,你还有木头材料啊。

虽然没法实现工业化,但在古代靠着土木知识,又或者机械设计知识造造小玩意还是不错,比如弄个木头轮子的自行车,设计一座木结构房子,说不定还能被保存下来,被后世人所称赞。

靠着自己的木工小手艺,说不定土木、机械专业还能在古代过得自由自在,小日子过得也算舒坦。估计活得时间还挺久,只要不遇上大的战乱,应该还算滋润。

不同专业穿越活命大赛:谁能在古代活到最后一集?

鲁班锁

另一方面,机械制造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捣鼓捣鼓兵器?虽然缺乏精密的器械,但是造出个土枪还是比较轻松。再加上火药在历史上出现时间非常早,提前1000年实现古代中国军队近代化不是梦啊。

就算你没法制作出真正的火枪,可是“在一根铁管里塞进石子,并点燃火药发射出去”,这种理念被后世人接受并加以改良的话,中国古代军队在火器应用上说不定也能提前不少。

第一个能在古代活下去的专业终于诞生了,就是我们的土木和机械制造专业。

马上进入第二轮比赛。

4、地质学

不得不说地质专业真的非常有用。

虽然现代地质勘探往往需要精密的科学仪器,但是凭借地质知识,依旧可以发现不少矿产的蛛丝马迹。

先利用人工进行挖掘坑、槽、井、洞。以便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天然状态以及各地层的地质结构,并能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结构土样。凭借简单的地质学知识,再加上古代的技术限制,未开发的矿脉较多,找到一两个高价值矿脉并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运气好找到了金矿,那更是可以发一笔财。虽然这些金矿大多会被朝廷垄断,但是凭借找到金矿的功绩和丰富的地理知识,在官府混一个职位也绝非难事。

只要不像《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那个“黑心矿老板”一样,视工人的生命为无物,做一个爱护工人的好老板,就不用担心被“微服私访”的皇帝抓去砍头了。

不同专业穿越活命大赛:谁能在古代活到最后一集?

《康熙微服私访记》剧照


看来第二轮比赛的第一位选手,还算是比较成功,穿越回去存活时间还是挺长的。

5、新闻专业

作为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在信息闭塞的古代所能发挥的作用实在有点局限。

如果刚好到了一个大城市,说不定还能变成一个情报贩子。就像许多电影,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主角一行人为了搜寻重要目标而来到某城市,然后在酒馆的隐蔽处与这个城市的情报贩子接上了头。

这么看,大内密探不就是最适合新闻专业的学生吗?对新闻那么敏感,绝对可以成为皇帝刺探情报的得力助手。

不过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大内密探做久了,必然会得罪不少人,黑白两道都得罪一遍,不知道哪一天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简直是把自己的人头系在腰上去工作啊。

这命肯定活不长。

不同专业穿越活命大赛:谁能在古代活到最后一集?

你以为新闻专业学生可以成为这样


不同专业穿越活命大赛:谁能在古代活到最后一集?

但事实上可能会变成这样,看下面


5.5、播音、主持专业

标准的普通话,字正腔圆的播音专业学生。

有望成为给皇帝念诏书的。。。公公。

这样想想也很惨,小时候就被送去阉割,变成了公公,还不是一进去就能服侍皇上。

在明朝宦官权力巅峰时,司礼监掌印太监“权如元辅”;秉笔太监可代皇帝批红,实权凌驾于内阁首辅之上。明朝后期,阁臣被任命后要先去拜见司礼大太监。掌管东厂的司礼监太监“权如总宪”,东厂作为“朝廷心腹”,可以侦察王府以下臣民。

假如穿越者很不幸地成为太监,在明朝的话说不定还能生活得不错。虽然不是正面形象,但起码能活下去。

只是最后想想自己胯下空荡荡,不由得一阵恶寒袭来。

不同专业穿越活命大赛:谁能在古代活到最后一集?

电视剧《神话》里,穿越回秦朝的厨子高要最后成为“指鹿为马”的宦官赵高


6、法 学

法学专业的学生穿越回去有点尴尬。

先不说现代法律体系与古代完全不同。刚穿越回去法学生也没有资格去判案,要当县太爷得经过层层选拔。

而途径基本只有两条,正常的“科举考试”(正途)或者买官/官员保举(异途)。

看来都不是很轻松。

穿越回去,运气好在一个大户人家,说不定还能通过“异途”快速进入仕途,发挥法学专业的专长,做一个人民爱戴的青天大老爷。

但是运气不好的话,就只能乖乖考试了,也不是说一次就能考上,更何况是没有丰富古文知识的法学生。

科举之路上,估计会难倒不少法学生。

最后费九牛二虎之力,你终于成为一名县太爷,这个县太爷也不怎么好当。

很多人会戏谑地称知县为七品芝麻官。其实,“芝麻”的小是相对于封建王朝庞大国家机器而言的,如果把视角聚焦在县,知县是当之无愧的“大人”。

知县执掌一县之政,品轶不高但职权重大,县里面的所有事务他都能管,掌握着治下百姓的生杀予夺大权,百姓在知县面前都是自称“小的”“蚁民”,纪晓岚就曾说过:“百姓视之(知县),仅下天子一等耳”。意思就是在老百姓的认知中,知县只比皇帝低一级。

不同专业穿越活命大赛:谁能在古代活到最后一集?

《九品芝麻官》剧照

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看起来是个小官,但也影响到一方百姓的幸福。

总而言之,法学专业的学生穿越回去,要想真正发挥自己所长,要不做个县太爷帮百姓做事,要不就是帮朝廷拟定法典啥的。

但要到这个地步,得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估计路上就已经饿死不少法学生了。

第二组3个专业对比下来,看来还是地质学靠谱,其他两个风险太大,搞不好就是小命不保。

7、物理学(高能物理/量子力学/理论物理学)

学量子力学也不会帮助你在古代造出时光机。

不同专业穿越活命大赛:谁能在古代活到最后一集?


不管你学的是什么种类的物理学,穿越回去别说帮古人造原子弹,造个蒸汽机都困难重重。所以物理学专业学生就和IT男一样,存活时间肯定不会长。

物理男,活了两集,卒。一集在那试图用烧开水来建造蒸汽机,一集在那向皇上解释“薛定谔的猫”,最后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头。

8、农 业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农业毫无疑问会成为穿越热门专业。

农业也是每个朝代最重视的产业。比如在宋朝,“国家每下诏书,必以劝农为先”,不仅承继了祭祀、籍田等典仪制度,而且采取了更有效的劝农措施。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朝廷令地方官兼任“劝农使”,使劝农制更加制度化、规范化,这项措施一直到清朝末年都行之不辍。

就算在元朝,农业也是重中之重。其屯田规模之大,组织之密甚至超过了之前几个朝代。元太祖九年(1214),令镇海以征金所俘匠、民屯田于兀里羊欢(今蒙古吉尔格朗东南)之地。元太祖十六年(1221),木华黎麾下大将石抹孛迭儿镇守固安,“令士兵屯田,且耕且战”(《元史·石抹孛迭儿传》)。

不同专业穿越活命大赛:谁能在古代活到最后一集?

可是就算农业有政策扶持,事实也并没这么简单。

首先,古代的农业技术本身并不发达。

没有塑料大棚,没有现代化肥,没有经过特殊培育的高产作物种子。

另一方面,农业是非常注重实践的,所以光有一身农业理论知识还不够,结合理论的实践才能发挥农业学生专长。

不过也正如第一部分所说,农民自古以来都是最辛苦的职业,不仅要面对天灾,还要面对人祸。

所以在限制太多的古代,农业专业的优势并不太明显。不过可以充分发挥所学到了现代农业知识,合理安排农作物栽培时间,或者用嫁接、杂交的方法培育一些新作物。虽然没法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但还是为农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9、医 学

有一说一,医学专业的确是穿越回古代最容易活下去的。

从医学生的期末考试需要背的那么多书就可以看出来,医学生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不同专业穿越活命大赛:谁能在古代活到最后一集?

首先来说说医学生的局限性:

1. 没有制作现代医药的环境。没有无菌环境和设备,提炼出抗生素非常困难。

2. 没有相应的医学设备。从复杂的核磁共振机,显微镜到简单的听诊器,无菌钳,这些器械也是现代医学诊断治疗时的必要工具。

其实这也是穿越到古代的最大局限性——社会生产资料严重滞后。现代教育所依靠的是已经成型的科学技术,也因为有着这些科技,我们社会才得以持续运行,教育出的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

但是医学生强大的理论基础可不是吃素的。生理学,传染病学,医学基础理论……医学生的大脑堪比融入5TB的超级硬盘,凭借这些先进的基础医学知识,就可以完胜古代医生,毕竟现代医学是从古至今医学实证与经验的结合。

但是,古代的太医制度也十分完善。

以宋朝为例,元丰五年(1082年)从翰林院独立出来的医官院,后来称翰林医官局,是宋代医官人事管理机构,其职责就是管理服务于皇家和朝廷的医官。

而且北宋皇帝对医药也非常重视。崇宁二年(1103年),徽宗下诏将医学教养隶属于国子监,将医学的地位等同于“三学”的地位。此举提升了医学教育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吸引了大批儒士学医。

同时,许多士大夫对医药感兴趣,如枢密使高若讷就是伤寒专家,著有《伤寒类要》,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说过“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后来社会上出现“儒医”的称呼,大夫、郎这些官号用在了医人头上,甚至“大夫”“郎中”变成对普通医生的称呼。这都反映了医人地位的上升。

所以假如医学生回去,凭借这些知识,成为“华佗再世”轻轻松松。而且医疗服务作为社会刚需,医生不怕失业,收入稳定,国家政策也支持,前途肯定顺风顺水

只要不穿越到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医生的生存肯定有保障。

好了,第三组的比赛也结束了。看来医学毫无悬念的成为了第一名。

啊,突然有几位选手闯入赛场,进入到加时赛环节——

国际关系

学校国际关系的人可以去古代做纵横家吗?

不不不,现代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基于1648年确立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也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封建时代中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和现代国际关系理论格格不入,你去和古代人讲不能侵犯别国主权?估计直接一个里通外国满门抄斩了。

西方历史/中国历史

首先入场的是学西方历史的同学。

啊?等会?西方历史的同学刚入场就饿死在街头了???

不过也不用太悲观。假如你活在元朝,恰逢马可波罗来中国,说不定能靠着自己的学识与马可波罗一起回到欧洲。

另一方面,可别忘记了丝绸之路。跟着商队一路向西,到达欧洲。凭借着对西方历史的了解,再加上大学生的英语都有4级水平。所以不用担心,学习西方历史的同学只要能活着到达欧洲,说不定就抱上哪个欧洲皇室大腿了。

只不过前提也说了,得活着到欧洲。。。

学习中国历史的同学就非常厉害了。

凭借着对中国历史大事件的熟悉,把握机遇,说不定就能抱上一个大人物大腿,走上人生巅峰。

这样看来,历史专业如同开了全图视野的作弊玩家,只要抓住在历史上的那些大事时间点,站到正确的那一方,人生赢家妥妥的。

“历史专业这是在作弊!”,其他几位参赛选手像裁判发出抗议。经过组委会一致决定,历史专业选手被取消比赛资格。

文学

说到汉语言的文学,唐诗宋词在我们中学课本中都学习了无数,如果穿越到唐朝,那也就没有李白杜甫王昌龄这些人什么事了。

比如在年轻李白面前背诵晚年李白写的诗。

不过事实上并没那么简单。

古代文人宴会上,他们并不会让你无限制发挥,随意作诗。而是事先确定好主题,韵律。再加上,唐时期的中文读音和今天我们说的普通话有天壤之别。只会背唐诗300首可不代表自己就能成为一代文豪了。

哲学

从老子庄子到程朱理学再到王夫之,中国古代朴素哲学一直有着不错的发展空间。作为一个哲学专业学生,穿越到过去也意味着将现代东西方哲学思想结晶带了回去。

不过在古代中国,哲学专业能干什么呢?仔细想想似乎就是和其他古代哲学家一样,将自己的思想理论写成书,传播出去。

虽然没法飞黄腾达,但是这种清净安稳的生活环境就很适合搞学术。

综合几位优胜者(土木/机械制造,地质学,医学,哲学)来看,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能获得相对稳定的职业发展环境。

首先,所学专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可以尽可能避免。专业所学的知识要尽可能避免社会大环境因素的干扰,比如古代政府的政策,科学技术,社会思想环境。

其二,是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获得稳定收入。举例来说,医疗是社会的刚性需求,从皇帝到乞丐都需要医生,而且只要你能治好病,就不会在意你用什么样的医疗方法。

总而言之,穿越回古代并不能像各种穿越小说里写的那样,随随便便就可以呼风唤雨,闭着眼睛就能当皇帝。再加上现代汉语的发音也是从明朝之后渐渐成型,假如穿越到此之前,估计和人对话都难以做到。

所以啊,还是我们生活的时代最好,在工业化完备、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有wifi、有电、有手机。没事别想着穿越回古代,都要2020了,还是给新的一年定下个小目标更靠谱。

不同专业穿越活命大赛:谁能在古代活到最后一集?

小伙伴们还觉得哪些专业穿越回古代可以活得顺风顺水呢?快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张海英 中国古代商业思想与政策简析

吴慧,中国古代商业

高伟,宋代医官制度之管窥

元史·石抹孛迭儿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