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清華|當國民經濟是一整條區塊鏈

在家上清華|當國民經濟是一整條區塊鏈

疫情當前,給了我們前所未有的時間,也給了我們前所未有的學習資源,以下觀點節選自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劉玲玲老師在近期的一次線上溝通中表達的關於社區平臺對應對突發事件的意義。分享給大家一起學習。

通過這次疫情,我們深切地感覺到社區這個平臺對我們應對大的、突發的疫情的事件或其它的事件,意義是非常大的。


中國的工業4.0給我們帶來什麼?

從硬件來看,我們現在看到中國的工業4.0其實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新的手段,特別是比如說智能社區,穿戴設備、智能檢測、包括我們的互聯社區,比如說我們的馬桶蓋如果是智能的,我們就可以通過馬桶蓋做一些尿液檢測,或者是通過其他的穿戴設備,我們能夠比較準確的瞭解大家的身體狀況。然後再加上這幾年一些企業,它們的CT、核磁,他們在智能製造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如果能夠提高效率,如果把它微型化,如果把它搞成醫療大篷車,我們如果是能夠在社區、提高社區的公共衛生的整治醫療檢測的能力,你可以想象到我們就不會讓很多人遇到疫情,大家感到恐懼,就全部扎堆到所有的醫院。

其實任何一個國家突發一個公共衛生事件,大家恐懼全部扎堆到醫院裡,沒有一個國家的公共衛生醫療資源能夠應對這種情況。如果我們社區能夠分擔的話,我們就會減少大家聚集,減少感染的人數。其實很多人大家看到武漢最開始的時候,你所有的醫院就人滿為患,你想等待檢測的過程中,大家防護不好的話,這對傳染病的流行,是不是創造了更多的條件?


如何提升社區能力?

所以我們一直在考慮如何提升社區的公共衛生能力?是不是在硬件方面,我們下一點工夫,我想疫情過後。一定有許許多多的企業和大科技公司會想這個問題。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點就是我們智能化,這次我們一些醫院就開始用小機器人來消毒,這樣24小時就是人不停的來做。所以在未來的Ai技術,在醫療衛生中的應用,是不是還可以有很大的空間?

這個問題是不是也有很多的企業和我們的科研團隊在思考,如何來提升我們公共醫療資源的能力。

當然除了這個以外,還有就是我們整個社區未來的發展,比如說社區的硬件裡頭公共衛生機構,包括醫養結合的中心,未來的包括舊城改造中,是不是也在考慮每個社區公共衛生醫療機構的物體,包括它的醫療水平,包括它的硬件條件,我們如何有一個比較標準的水平。用老百姓認可的一種能力,來提升我們社區醫療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信任度。這樣的話將來我們的分級醫療、雙向轉診就分層醫療的這個制度就容易推開。所以從這次的武漢疫情來看,這種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的這個制度,是不是可以通過這次疫情,我們能夠有一個比較合理的制度性的安排,同時通過努力,能夠使得這個模式更成熟成型。


數字化智能化的系統怎麼應用

除了這個以外,最後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國家如何能夠通過這次疫情,我們有一整套的制度的設計,形成一個完整的國家應對這個公共衛生或其他的一些突發事件的應急體系,包括人員的調配,物流的配送,大家對紅會有意見,紅會有自己的問題。但是你看它的管理手段還都非常非常的落後,人工在記賬,然後再分解,他們又不夠專業。所以我剛才在想,有沒有可能把我們將來在海關的那一套數字化智能化的系統用到這,就用了一下這個系統以後迅速的檢測,然後分類發放,再加上我們的智慧物流,所以這樣的話發放的效率就高了,而不是像今天這樣的,就比較被動。

所以我在想,如果整個國民經濟從生產每一個產品開始就是源代碼,我們能夠通過區塊鏈的這種底層技術,使得所有的產品的標識,它的類型、它的質量、它的用途,這樣一些準確的信息,能夠從源頭就開始,我們在後來的物流、配送、分發、消費、使用方面就會效率會得到其它的提升。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到,未來的硬件設施對提升社區的應急能力、管理水平,我認為是一次機會。


在家上清華|當國民經濟是一整條區塊鏈


劉玲玲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教授。1982年獲得哈爾濱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哲學學士學位,1991年獲得哈爾濱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經濟學碩士學位,1996年獲得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學位。1996年6月至1998年5月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1998年5月至今,擔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公共財政、稅法和稅制、宏觀經濟、農村經濟與財政政策、轉型經濟與現代化理論、經濟博弈論與財政體制的設計。教授課程有公共財政學、中國宏觀經濟分析,公共選擇理論。


厚德供應鏈策略研究院, 由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張鈺老師創建,由清華大學智慧物流與供應鏈系統研究中心孵化,是清華大學供應鏈專家智庫。

專家團隊來自於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計算機系、車輛與運載學院精密儀器系、清華城市更新設計研究所等各院系及清華校友會。

自成立以來,僅圍繞”供應鏈+”服務於生產製造、商貿流通行業的大中型企業以及政府部門。提供產業降本、增效、升級、創新的智力服務。

服務方式主要有:解決方案、落地運營、高管培訓、在線教育、論壇承辦等。

使命: 以供應鏈策略成就中國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