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起源於孔子,成就於子思,子思對儒學還有哪些貢獻?

朱八戒CC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自宋代開始,將它從《禮記》中分離出來,獨立成書。朱熹將其與《大學》、《孟子》、《論語》合編為“四書”。該書作者不詳,相傳為孔子的孫子子思所作,但也有另外一說是秦人所作。

《中庸》一書以“中庸”為思想核心,以“允執厥中”為基本原則,以孔子的“過猶不及”為重點內容,將中庸思想作為人類最高道德標準。書中認為要達到中庸最高的道德標準,必須掌握好“度”,使事物的平衡得以保持。“和而不流”、“中立不倚”才是人們追求的境界。提出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的方法。《中庸》對後世影響很太,為宋明理學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


用戶言午澤群


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子姓,孔氏,名伋,字子思,尊稱"子思子"、"述聖",戰國時期魯國(今屬山東省)人,孔子之孫、孔鯉之子。中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與孔子、孟子、顏子、曾子比肩,共稱為五大聖人。因此舊時以子思、孟子、顏子、曾子配祀孔子於孔廟,所以又與孟子、顏子、曾子並稱"四配"。子思的生平事蹟已難詳考,據說他曾師事曾參,孟子是其再傳弟子。

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論子思、孟軻之學,謂"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祗孔伋-子思像(《聖賢像贊》)敬之曰:'此真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韓非子在其《顯學》篇中論孔子死後"儒分為八","子思之儒"亦為其中一派。他們雖都是從否定的角度來論述子思的,但從中亦可想見子思的學說卓然自成一家。

《史記·孔子世家》說,子思曾困於宋,"子思作《中庸》"。《漢書·藝文志》有"子思二十三篇",本注云:"名伋。孔子孫,為魯穆公師"。子思二十三篇久佚。《中庸》為《禮記》所收,流傳於世。《孔叢子》記有子思固於宋的細節及子思與魯穆公的問答,都不一定可信。 《中庸》,司馬遷稱其為子思作,但不一定是子思一人之作。《中庸》所說"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淺,"說"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都是秦漢人的口氣,當非出於戰國時人之手。 《中庸》作者認為,人的貧富窮通、國家的治亂興衰,都有天命來決定。人的本性能對天命作出正確的反應,表現為行為的準則,這就是道。

 

孔伋在儒家學派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學,下開孟子心性之論,並由此對宋代理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北宋徽宗年間,子思被追封為"沂水侯";公元1330年(元朝文宗至順元年),又被追封為"述聖公",後人由此而尊他為"述聖"。



水滄浪99


子思的中心思想總的來說,歸納為“中庸”。

子思姓孔,名伋,是孔子的嫡孫,子思受教於孔子的弟子曾參,孔子的思想學說由曾參傳子思,子思的門人再傳孟子。因此二者的思想有某種一致性,所以人們往往將其聯繫在一起,稱為思孟學派。

子思的儒學思想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庸思想。“中庸”是指以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態度為人處世,“中”是“中和、中正”的意思,“庸”是常、用的意思。

“中庸”作為一種思想方法,有久遠的歷史。據說,堯讓位於舜時就強調治理社會要“允執其中”。周公也力倡“中德”,他曾經強調用刑時要做到“中正”。在古代材料的基礎上,孔子進一步提出了“中庸”的概念,把它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

孔子學說以倫理思想為核心,以仁、禮等道德範疇的闡發為主要內容,鮮明地體現了儒學倫理的思想特色,但不足之處是缺乏哲學論證,思辨性較弱。

子思的《中庸》欲極微妙之致,為孔子的倫理學說提供了哲學依據。同時,也為儒學的倫理思想提供了哲學依據,使之更加完備、系統和富有哲理性。子思就天道與人性兩個根本問題展開論證,把倫理道德觀念和傳統天命思想緊密結合起來,為人們探索道德問題提出了一條新路。子思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後來經過孟子的進一步發揮,成為儒學關於天人關係的基本觀點。

子思的思想,還可以歸納為: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要做到知行合一。




平陽一虎


上面大家都說明性科普了。我就不廢話了

首先要了解子思的身份,他是孔子的嫡孫,孟子的師公(孟子師傅的師傅)。光從這一點關係就應該能大致瞭解他的地位。

對,他的思想地位大概就是一個承於孔子傳於孟子這樣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我們來看歷史對他的評價來進行分析“子思在儒家學派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學,下開孟子心性之論,並由此對宋代理學產生了重要而積極的影響。”

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出來的。

中庸之論其實是就是我們法律上所說的折中說,就是採取兩頭都討好,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一種處世態度。

孔子屬於這個理論的創始人,而子思就是這個理論的繼承人和傳承人,先行者。

在這個傳承和發揚的過程中,他提出了“”誠“與“五行說”(五行即是仁、義、理、智、聖)

在他的思想中“誠”,“誠者天之道”,即“誠”就是“天道”,而“天道”即是“天命”。他還認為,天命就是“性”,遵循“性”就是“道”。也就是說,“誠”既是“天命”,也是“性”,也是“道”。(你可以理解為誠是一種道德準則,包含了連帶誠信、誠意等一堆主觀意識下的良好想法或者品質),誠意思就是把“誠”放在了第一位,

“城”的提出,大大支持了當時唯心主義學者的思想。

可能我們現在看來沒什麼,當時封建思想,上天,天意,這些東西一直是被擺在人思想第一位的,把誠當做天道,其實就相當於把自己內心的美好作為最高價值觀念,開始遵從自己,相信自己,而把天命這種放在第二位。屬於唯心主義觀點。

而宋代理學大綻放,就是唯心主義革命,所以上面說他對宋代理學產生深遠影響。具體的我就不知道了。但是從他思想的大綱和比宋代理學思想提出時間較早來看,可見一斑。宋代理學那些玩意兒可能都是受到過子思思想的影響和解放。

然後來看孟子心性之論,孟子認為,人的心靈不僅是認知性的更是道德性的。這裡“道德”和子思的“誠”大致就是一個感覺。不過也都是在前人的思想中,昇華了一下而已。

所以我更覺得子思才應該比孟子出名,創造,創新,才是人類一直進步,思想進步的不停源泉。


生活防腐劑


子思是孔子之孫,曾子之徒,孟子之師。

至於子思對儒學的貢獻,歷來爭議不斷,歷史上是有一個"思孟學派",學者專家認為其學派在中國思想界地位顯赫,得孔子之真傳,居儒學之大宗。但是由於其學術著作《子思子》據說在唐代巳經失傳,所以子思的名望遠不及他的師徒,典籍一旦失傳,傳說難以使人信服。

不過孟子師從子思是大家都公認的,憑這一點就可以證明子思對儒學是有貢獻的。


泰山124453211


中國歷史學中從未聽說有這類人物!不過造一個也不難!歷史長河中多幾個封建衛導士也無所謂!

中庸和和諧同一師傅!我都反感!

只有在階級矛盾激化時,統治階級才需要中庸衛導士來週轉矛盾!

在中庸下中國廣大勞動人民永遠是個奴隸!勞動果實只能由少數人佔有享受!勞動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和諧掩飾下也一樣,腐敗成災!


平安8993514


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孫。生於東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 卒於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終年八十二歲。 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於孔子的高足曾參,孔子的思想學說由曾參傳子思,子思的門人再傳孟子。後人把子思、孟子並稱為思孟學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參,下啟孟子,在孔孟“道統”的傳承中有重要地位。《史記·孔子世家》記子思年六十二(當為八十二之誤),而不詳其生卒年。按子思之父孔鯉,死於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當跟孔子的年代相當。子思在儒家學派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學,下開孟子心性之論,並由此對宋代理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北宋徽宗年間,子思被追封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順元年(1330),又被追封為“述聖公”,後人由此而尊他為“述聖”。

  《孔子世家》又說,子思曾困於宋,“子思作《中庸》”。《漢書·藝文志》有“子思二十三篇”,本注云;“名伋。孔子孫,為魯穆公師”。子思二十三篇久佚。《中庸》為《禮記》所收,流傳於世。

《孔叢子》記有子思固於宋的細節及子思與魯穆公的問答,都不一定可信。 《中庸》,司馬遷稱其為子思作,但不一定是子思一人之作。《中庸》所說“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淺,”說“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都是秦漢人的口氣,當非出於戰國時人之手。 《中庸》作者認為,人的貧富窮通、國家的治亂興衰,都有天命來決定。人的本性能對天命作出正確的反應,表現為行為的準則,這就是道。道是不可須臾離的,如能修養得好,可以與天地相參。他在書中舉出幾個標準人物,其中有文王、武王和孔子。他說:“無憂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為父,以武王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結,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顯名,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家廟饗之,子孫保之。”這是說文王武王的命好,但同時也離不開“文武之德”,離不開“文王之德之純”。

《中庸》作者特別說到孔子,說“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闢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濤。闢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吼子雖沒有文武之位,但他在德性上的成就,可以配天地、育萬物。這可見《中庸》作者對於存養之功的極力推崇,而對孔子的推崇達到神化的程度。這也反映當時以《中庸》為代表的一些儒者高自標舉的心情。 孔子有這樣大的成就,而這種成就卻是從

日常生活中來。《中庸》作者認為,“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闢如登高,必自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中庸》的作者又認為,一切成就都是性中事,都是人性所固有,問題在於能不能“儘性”。他極力宣揚“儘性”的重大意義,說;“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依這個觀點來說,孔子之為至聖,正是因為他“能盡其性”。《中庸》的作者又說:“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道不遠人”,即所謂“率性之謂道”,道並不需他求。如果要“為”道,如務為高遠之類,反而離道遠了。在這裡,《中庸》沒有明文說性善,實際是說性善。這是 《中庸》的理論基礎,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論點。在思想史上,《中庸》是人性論的創始人,是孟子性善論的先行者。

《中庸》的作者強調素其位而行。他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平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激幸。”這就是說,要按照自己的身份和處境,作好自己份內的一切活動,要一切要求自己,不要埋怨別人。這是順從天命而率性,儘性的為法,也是作者企圖用以消解矛盾的辦法。 孔子罕言命。孔子言性與天道,子貢不得與聞。《中庸》則以言性與天命為重要的內容。孔子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敬鬼神而遠之。《中庸》則說君子之道“質諸鬼神而無疑”,“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

對於孔子的繼承來說,《中庸》是對於儒學的唯心主義的放大,其間還塗抹了濃厚的神秘色彩。 漢代已有《中庸》的單行本及其解說問世。《漢書·藝文志》著錄《中庸說》二篇。南北朝時有宋戴顒《禮記中庸傳》二卷,梁武帝《中庸講疏》一卷,《私記制旨中庸義》五卷,見於《隋書·經籍志》。以上這些書都已久佚。南宋朱熹以《中庸》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稱《四書》,併為之注。元金用朱注《四書》取士。自此以後,《四書》之流傳日廣,成為學子必讀之書,而朱注成為人感性的著作。


謝懷慶407


莊子是知道中庸思想核心的智者。孔子只是狹隘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普通人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想是在天、地、人三者之間尋找平衡,是和諧的自然觀。孔子只是停留在人們處理事務的層面上,如何把握上中下,左中右,前中後,算不得源於……,成就……?


易述人生5


儒家思想害了中國人幾千上百年!讓自古至今的中囯人缺失了膽魄和狼性!成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待宰羔羊!


荷蘭大叔


子思是孔子的孫子。關於“子思之儒”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從否定的角說:“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其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祗敬之曰:‘此真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督儒曜曜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之。“子思之儒”發揮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把儒家道德範疇“誠”這一精神實體提高到世界本原的地位,對儒家的心性之學有重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