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不死,秦朝會滅亡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掃六合,滅六國。書同文,語同種,車同軌,統一度量衡、貨幣。修建萬里長城,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匈奴,修建秦直道(相當於現代高速公路),便於大軍出擊,運輸輜重,攻打敵人。

設置郡縣制,由中央直接管轄,頒發行政條令,頒行中原雅音,以中原雅音為國語。廢除六國的分封制,大一統的社會制度,令到中華永不分裂。

蒙恬不死,秦朝會滅亡嗎?


南方百越和北方的匈奴不時騷擾秦朝邊境,令到當地百姓苦不堪言。秦始皇久聞百越之地瀕臨海洋,物產豐富,有著極高的戰略價值。

秦始皇決定派兵攻打百越,百越所在地:今廣西,廣東,湖南,江西,福建,浙江一帶。

百越之地山高林密地勢險要,原始森林茂盛人跡罕至,蛇蟲鼠蟻彼多,炎熱天氣而令到原始森林中散發著大量的瘴氣,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對付彪悍善戰的百越人,並不難倒秦始皇首徵百越之戰。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任命大將任囂率軍攻打百越,但任囂首徵百越由於不熟悉當地山形環境而失利。

蒙恬不死,秦朝會滅亡嗎?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再度任命大將屠睢,副將趙佗率領五十萬大軍出征百越。秦軍兵分五路,勢如破竹攻打百越。由於屠雎對當地原住民民族政策處置不當,對當地少數民族不實行安撫,而以暴制暴,引起當地百越人反抗,主帥屠睢在西江邊被百越人用毒箭射殺,後不治身亡,秦軍二徵百越宣告失敗。

秦始皇痛思秦軍二徵嶺南失利原因:兵糧不足和秦軍對當地百越民眾不實行安撫的政策。

秦始皇為了徵復嶺南百越,任命監御史史祿在廣西興安開鑿靈渠,以連接溝通湘水和灕水,得以運輸兵馬和糧草軍械,以一舉征服嶺南百越,將其納入大秦版圖。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徵百越。任命任囂為主帥、趙佗為副帥率領五十萬大軍攻打百越。

秦軍吸取上次失利的教訓,每攻破一地,皆執行對當地民眾實行安撫的政策,而深得民心。秦軍勢如破竹,攻城掠池,在廣西玉林一帶同西甌越決一死戰,秦軍終於將西甌越擊敗。秦軍劍指西路,在越南地帶將北部的雒越擊敗,將其納入大秦版圖,趙佗繼續率軍東征,在今珠三角境內擊敗當地百越大軍,並駐軍番禺。在當地傳承華夏文化,推廣中原雅音,傳授中原先進農耕技術,將當地原始部落刀耕火種生活,邁向文明社會,為嶺南農業和手工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蒙恬不死,秦朝會滅亡嗎?


秦軍征服百越,把嶺南地區正式納入中華版圖。主帥任囂病逝後,副帥趙佗繼任職位統領秦軍。秦始皇命令趙佗率領五十萬大軍永遠鎮守嶺南地區,謹防百越諸部叛亂。秦始皇高瞻遠矚戰略目光,造就今天富庶繁華的廣東省,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秦軍征服嶺南地區後,已無後顧之憂,秦始皇便集中軍力對付北患:匈奴。匈奴人乃為夏朝後裔,遊牧民族兇悍無比,善於騎射,來無蹤,去無影。匈奴人侵擾大秦國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嚴重威脅秦朝邊境安定。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任命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出征匈奴。

蒙恬不負眾望,率領秦軍在河套地區打敗匈奴軍隊,秦軍強悍的戰鬥力另到匈奴人望而生畏落荒而逃。經此一戰後,匈奴人再也不敢踏入秦國境內。

蒙恬不死,秦朝會滅亡嗎?


秦始皇亦委任太子扶蘇北上,協助大將蒙恬處理軍務。頒發政令命蒙恬修萬里長城,以連接燕、趙兩國修築的長城,蒙恬三十萬大軍永遠鎮守河套地區,防禦北方匈奴。

秦始皇南征百越,北伐匈奴,開發大西南雲貴高原。至此,中華天下一統,首創"中華”國號,被後世延用千年。奠基今天中華版圖,不愧是千古一帝。豐功偉績而被後人敬仰不已,謳歌千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五次東巡病發身亡駕崩於沙丘(河北邢臺)。太子扶蘇乃為法定繼承人,但宦官趙高和丞相李斯狼狽為奸更改密詔,由於趙高與蒙恬、蒙毅兄弟不和,如立扶蘇為帝,恐怕對其不利,而趙高亦是胡亥的師傅,立幼子胡亥為帝,對趙高政治謀略是有利的。

胡亥亦恐怕兄長扶蘇登位,恐對其不利,便聯合李斯和趙高密謀,欲剷除扶蘇。

假託秦始皇之密詔,立胡亥為太子,偽造密詔,以“不忠不孝”之罪名賜扶蘇自盡。

扶蘇看到了假詔書,不禁痛聲大哭。想到自己在邊疆拼敵多年,戰功顯赫,但卻換來父皇對其懷疑不忠不孝。心歡意冷的扶蘇轉身返回大營中,準備拔劍自殺。

蒙恬趕到欲阻止扶蘇自殺,認為詔書有假,希其回京城咸陽查明真相,但扶蘇那裡聽得進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也不得不亡。扶蘇不顧蒙恬死命勸阻,已經聽不進去了,扶蘇在無比痛苦的心情下,毅然揮劍自殺。

蒙恬不死,秦朝會滅亡嗎?


扶蘇如果冷靜下分析,應判斷詔書是否真假,自已應和蒙恬率領大軍班師回朝,查清事件前因後果,再亦不遲,但扶蘇迂腐而沒有主見,性格上的軟弱,而讓到趙高和胡亥的計謀得程。

扶蘇死後,趙高權力澎脹,指鹿為馬,大權在握。蒙恬、蒙毅兄弟已成他向上爬的絆腳石,必剪除。

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將莫敢與之爭焉。《史記:蒙恬列傳》

蒙恬兄弟生於軍事世家,其祖父蒙驁,父親蒙武為大秦立下不朽戰功。可見蒙家在秦政權中地位非同一般。

趙高向胡亥進饞言,詆譭蒙恬、蒙毅兄弟倆。將蒙恬、蒙毅打入監獄,趙高不斷向胡亥施壓要將兄弟倆處死,胡亥便來到囚禁蒙毅監牢,對蒙毅說:

先主欲立大子而卿難之,令丞相以卿為不忠,罪及其忠。朕不忍,乃賜兄死,亦其幸矣,卿其圖之。《史記:蒙恬列傳》。

當年先帝要立胡亥為太子時,蒙毅卻反對,現今胡亥當上皇帝,蒙毅必不忠誠於我,乃賜死。

胡亥下令將蒙毅賜死後,但趙高竟喪心病狂,派使者到陽周準備處死蒙恬,蒙恬乃知道其弟蒙毅慘遭到趙高的毒手,正義凜然對使者說:

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史記:蒙恬列傳》

憑藉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勢力,他完全可以起兵反抗秦二世胡亥,但蒙家三代為大秦世臣,對秦國赤膽忠心,熱血報國。又怎可能起兵叛亂呢?不能辜負先父對其的教誨,知道必死亦要忠於朝廷和保家衛國的重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窗外月色陰暗,北風肆虐。蒙恬知道再說亦沒有用,在使者逼迫下,蒙恬接過使者遞過來的毒酒,一飲而盡,服毒自殺。

三國時曹操讀到蒙恬自盡前所說的一席話,"未嘗不愴然流涕也"。曹操惜英雄重英雄,更惜蒙恬人品,讀到蒙恬自盡前一席話,無不老淚縱橫,蒙恬不死,大秦不滅。

趙高獨攬大權,剷除異己魚肉百姓。秦二世胡亥荒淫無度,不理政事而民不聊生。

公元前209年,秦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打響反抗暴秦的第一槍。

蒙恬不死,秦朝會滅亡嗎?


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但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被秦將章邯鎮壓,失敗而告終。天下苦秦久矣,老百姓苦於秦苛政,被迫起義反秦。

劉邦亦加入項梁起義楚軍,憑藉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終於打出天下。鉅鹿一戰,頂羽破釜沉舟,擊敗章邯、王離大軍,取得勝利。

先入關中者先為王,劉邦先於項羽入關中,秦王子嬰自縛白布,率眾文武百官在灞橋受降,劉邦約法三章,不殺秦王子嬰。

但項羽攻破秦都咸陽,殺掉秦王子嬰和其王室成員,併火燒秦皇宮,至此,秦朝滅亡。

朕統六國,天下歸一,築長城以鎮九州龍脈,正我大秦,護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大秦萬事之基,朕亡亦將化身為龍魂,佑我華夏永世不衰。此以日月為鑑,天地共鑑,仙魔鬼神共聽之。

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祖龍尤就魂未斷,佑我華夏永世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